时间:2024-05-20
王有国
赵树理出生在山西农村,从小受到民间文艺的熏陶,热爱民间文艺,熟悉民间文艺。对家乡戏上党梆子能打会唱,也可以编演曲艺唱段。为了让自己的创作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民,他继承民间文艺传统,汲取民间文艺的养分用于自己的创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赵树理创作了十多个戏曲剧本和许多鼓词等曲艺作品,还主编过曲艺刊物《说说唱唱》,他是一代文学大师,同时也是民间文艺的大家。赵树理没有专门的民间文艺的论著,他对民间文艺的一些观点、看法都零散发表在一些讲话、评论、创作谈、文艺随笔等文章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赵树理论述民间文艺时,很多都是围绕着如何继承民间文艺传统、改造旧的民间艺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样的主题,而论述最多的是传统戏曲、因为戏曲是深受老百姓欢迎的艺术形式。赵树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传统的戏曲进行认识和评价,并提出对戏曲遗产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运用传统的戏曲形式来反映新生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如“我们的戏是歌舞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说白有音乐性,有节奏,古人把古人的生活歌舞化了,我们没有把我们的生活歌舞化,这方面有待大家努力。”①赵树理在论述传统戏曲时,对民间小戏有独到的见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赵树理在《戏外话》一文中说:“一般的情况是大剧种表演的多是国家大事——如两国战争或两派朝臣的政治斗争等,因而往往是头绪纷繁、人物众多、场面复杂;而小剧种表演的多是民间故事——家庭问题、婚姻问题、平民反抗权势的阶级斗争等,登场人物多是婆媳、翁婿、姑嫂等家庭小人物,即有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也不过是一个员外呀、知县呀、状元呀、随从一个家人呀、两个衙役呀……所构成的故事往往是一条线。”②这里通过小戏与大戏的对比,首先指出小戏内容方面的特征,即以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劳动和斗争为题材,反映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愿望和理想。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与事件的生动表现,反映一定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方面。”③其次,说明小戏形式上情节结构单纯集中,人物简单。
小戏的内容和形式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小戏能够贴近人民生活,具有及时反映现实的特征。赵树理在《我对戏曲艺术改革的看法》中对小戏的这一特征有独到见解:“对于大戏和小戏要分别对待。小戏一般说来都不太成熟,这虽是小戏的缺点,同时又是个优点。小戏在历史上容易从现实生活中吸取养料,恐怕也就是因为它一向就是不太成熟,把没有歌舞化了的东西增加进去不觉着太刺眼,有时候出一点笑话也觉着可爱,加进去以后,慢慢也就歌舞化了,用人工帮助它发展的办法,就是帮它对新的养料吸收得快一点,消化得快一点。”④
赵树理在《小谈小戏》一文中谈到:“我看过的地方小戏,差不多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第一、这些戏的故事虽然都很单纯,却往往有一点浪漫的成分——惊心动魄之处虽然不多,而异想天开的部分却不少,常使人觉着娓娓动听、触手成趣。第二、这些戏的唱腔,有时候简单到只有上下两句,但就那两句也能引人入迷,听进去好像在一个平静的湖面上泛舟,一点也用不着吃力,心情自然随着剧情荡漾起来。一个人要是在一个平淡的环境中呆久了,想借戏剧来振奋一下,这些小戏不能起到那种作用;若是在劳动之后,抱着休息的心情去看这些小戏,却能得到和风细雨式的愉悦和教益。”⑤这段论述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揭示了民间小戏主要的审美特征:所谓浪漫的成分,从内容上看,民间小戏充满了民间的理想,甚至幻想,表达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如《刘海砍樵》中的樵哥与美丽的狐仙结成了美好姻缘;《刘三推车》中车夫刘三与一位女神艳遇。从形式上看,民间小戏没有紧张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都是一些小小的矛盾,小小的误会,善于用各种喜剧形式表现生活,运用讽刺、夸张等艺术手段取得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给人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如二人台《王成卖碗》中长工智斗地主的故事;赣剧高腔《张三借靴》中对小气鬼张三的嘲笑与讽刺,这些情节都是“惊心动魄之处虽然不多,而异想天开的部分却不少”。
另外,他特别强调了民间小戏在音乐唱腔方面的独特魅力。各地的小戏都有独特的韵味,也就是亲切的地方风味,因而能引人入迷。是大戏难以取代的。如湖北、湖南的花鼓戏,山西雁北地区的耍孩儿、罗罗腔等,唱腔均有独特之处,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赵树理非常看重民间小戏在音乐唱腔上的审美价值。他的《在壶关秧歌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秧歌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要采用大戏的调子,要在自己唱腔的基础上发展提高,保持秧歌戏多唱少白的特点,民间小戏的秧歌,非常适合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用小戏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主流。他不主张秧歌向大戏学,也不主张照搬大戏的东西,秧歌要保持自己的味道,要发扬自己的特长,壶关秧歌有自己的特长,他能够把观众的大人小孩都拽过来,大人小孩都能听得懂,演现代戏秧歌会超过大戏的。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间小戏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语言、文化背景都有着密切关系。赵树理在《戏外话》一文中有精辟的论述:“一个地方剧种的剧团大小,是与当地人口分布的疏密相适应的。如二人转(以及类似的小剧种)之流行于东北、内蒙和西北、西南边远山区和林区,是因为那些地方地势辽阔、村落稀疏、交通不便,大剧团到了那里,不但活动上有困难,而且台下的人还没有台上的人多,生活也难以维持。华北各省山区交通条件虽说也不甚好,可是村落较密。人口也较多……所以这些地方便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二三十人不等的眉户、小落子、四股弦、曲剧、黄梅、泗州戏等小剧种,至于秦腔、汉剧以及各路梆子等百人上下的大戏,则均盛行于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富庶之区。”⑦这里论述了地方戏曲大小剧种的分布与人口疏密的分布的对应关系,即交通不便,人口稀疏处产生小戏,而人口稠密的地方则产生大戏;又论述了戏曲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即贫穷落后的地方产生小戏,富裕的地方产生大戏。
赵树理还从戏曲与方言的关系来论述戏曲的流行范围和分布状况。他说:一个剧种的流行范围跟这个剧种采用的方言的流行范围密切相关。方言的流行范围大,该剧种的流行范围就大。凡是流行范围较广的大剧种,它采用的方言的流行范围也大。各省的大剧种,往往在本省或邻省的边界都可以流行。“至于以方言和地方风趣见胜的小剧和秧歌剧,它们的流动范围,往往只在一县或数县之间。以地势论,交通不便之山区,在语言方面往往是百里异趣,因而剧种较多,每个剧种流行的范围也较小;与之相反的交通方便、语言统一的富庶之区,往往是剧种较少而每个剧种流行的范围也较广。”⑧
在民间文艺研究领域,民间小戏的研究历来是薄弱环节,钟敬文、张紫晨、乌丙安等学者虽然都对民间小戏的内容和形式及艺术特征进行过较全面的阐述,但都是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这样的角度,是一种宏观概括的把握,而缺少从立体的角度,微观细致地去论述。相比较而言,赵树理对民间小戏研究上的贡献,至少有两大亮点:其一,民间小戏在音乐唱腔方面的特色,这是民间小戏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特征。其二,科学地论证了民间小戏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都是别人未曾提及的,实在是填补了民间小戏理论上的一些空白。赵树理这些关于民间小戏的论述的发表,最迟在上世纪60年代,但从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这也许跟他并没有写成专业的学术文章有关,专家学者们或许根本没看过这些文章,这是一宗很大的遗憾。
注释:
① 《若干问题的解答——写戏、改戏的标准》,《赵树理全集》第六卷,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页。(以下所引《赵树理全集》文字均为此版本。)
②⑦⑧《戏外话》,《赵树理全集》第六卷,167~174页。
③刘守华、巫瑞书《民间文学导论》,第414页。
④《我对戏曲艺术改革的看法》,《赵树理全集》第四卷,第157页。
⑤⑥《小谈小戏》《在壶关秧歌座谈会上的讲话》,《赵树理全集》第五卷,第8页和第447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