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讲好“中国故事”的非遗纪录片——以传播学视角浅析电视纪录片《京剧》

时间:2024-05-20

◆刘文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是以影像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传承体系、指涉实物、记忆空间及其文化意蕴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视角,以结构符号学探析纪录片《京剧》的剧本空间和技术支架,以“非遗”京剧作为表现主体和审美对象,对镜头、声音、语言、字幕进行精妙地调度,将逐个影像画面变为京剧历史的切片,向受众展示出国粹吸收与融合、传承与创新民族戏曲元素的漫长进程,彰显出艺术的强烈感染力与温情的人文关怀。

2010年,京剧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从而拉开了她站在世界的舞台中央讲述中国故事的序幕。2013年,《京剧》在央视上映,成功地将影像表达和京剧艺术完美融合,实现了国际化的传播和创新化的呈现。首集《定军山·溯源》以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大清王朝的终结为叙事线索之始,到最后一集《群英会·新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重返舞台。本纪录片创作团队的视点则超越媒介本身,巧妙引用京剧文化发展史中名角伶人们的故事来讲述国粹京剧的前世今生,串联起京剧波浪式前进、曲折式上升的历史进程,融汇东方古典美学理念,展现了国粹的传承、发展与嬗变,犹如一面“折射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时代变化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深层羁绊与紧密联系。

一、文化空间的构筑

在选择这部纪录片的呈现方式上,主创团队带着中国人特有的京剧情怀,记录下180余名社会学者,包括京剧名家、专家学者和已逝京剧大师们后人的口述资料,并结合相关史料,以虚拟影像再现经典场景,以视觉艺术致敬国粹京剧。

这部纪录片以时间为序列,记录着国粹京剧的百年发展。两百年前,自南方远道而来的徽班从京城城南逐步走上绚丽的戏曲舞台,从茶楼到梨园,便开启了京剧的辉煌之旅。镜头上摇,作业中国京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学府的中国戏曲学院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的画面迤逦而来。一百年前,王瑶卿是戏曲学院第二任校长,同时也是京剧要角的他在富丽堂皇的宫廷戏台上歌舞人生。

本片以人物为主线,述说着京剧大师的时代命运。影片通过客观视角呈现了时局风雨飘摇之际、多位在京剧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和极高地位的名伶大师们曲折起伏的人生。如作为四大名旦之一、曾名扬天下的程砚秋,移居北平郊区扛着锄头做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农民;荀慧生,成为一家饭店的老板;尚小云,变卖房产苦苦支撑着难以为继的荣春社科班;梅兰芳,不为日本军唱戏,蓄须明志,息影多年。

此外,主创团队运用虚拟影像技术,如结合由梅兰芳扮演的《贵妇醉酒》实景影像,再次重现了他们唱戏班子的定格画面。影片在旁白解说时,巧妙地插入后期合成的肃穆庄严的宫廷舞台、生旦净末丑各行当的角色形象剪影,配以赤红色繁体中文大字“京劇”等。这一系列由人工虚拟出来的古典意象元素,蕴含着导演创作时的主观理念。

虚拟影像的表达方式,细腻地解读那些推动百年国粹传承的人物,让经历岁月巨浪淘洗的京剧文化、非遗故事焕发活力、再现生机,构筑出寄托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精神理念的理想家园和中国人血脉里自有归属感的历史文化传播空间。

二、叙事艺术的表现

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相交织。纪录片《京剧》采用了历史纪录片常用的线性叙事手法,按照时间的逻辑讲述京剧的诞生与梨园往事。同时,也运用了非线性叙事手法,以时间交错的方式叙述故都历史。《定军山·溯源》中,线性叙事方面依据时间逻辑、历史更迭的顺序而展开。同时在非线性叙事方面,第三集《借东风·传承》开头并没有继承上集的故事开始讲述,而是将中国戏曲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拍摄毕业照的画面与一百年前的传统京剧科班做对比。第五集《生死恨·抗争》中插入了中国京剧戏曲大师梅兰芳的爱国记忆和北平抗战旧事……古今时间叠合形成线性和非线性叙事相结合的记录方式,就像人的双手一样,在两个时间维度上有秩序地穿插进行,并不时相互呼应、相互关联,把前与后、动与静、因与果的变化联系充分交代清楚,使观众能拥有更好的观影体验。

故事化叙事与真实化史料相结合。末集《群英会·新生》开场就多次呈现出战争的紧张气氛,京剧被乱世所抛弃,京城名角儿们被大众所遗忘,没有表演的机会,只得抽烟打牌、闲散无为生活,随后再引用《北平日报》等历史史料印证。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与单纯引用黑白史料对比,前者无疑拉近了受众与影像人物的距离,在他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更能给予观影者相对真实而不失亲切的年代感受。

历史空间与想象空间相并行。影片在场景设置上,既选取了常规的太和殿宫廷舞台,又出现了空旷的长城和剧院,亦再现了街巷深处和老城门楼里的民间土戏台子,京剧表演者们不受场地规模限制,不为观众人数干扰,在城市的大小舞台上“三步五步走天下”……最终完成回顾历史、关照当下、启迪未来的主题表达。值得一提的是,《京剧》中诗意般的叙事空间,不仅真实折射出其在北京城中的历史空间,也间接促使受众衍生出心理的想像空间,营造出多样化的虚实相生的空间叙事环境。

三、写意美学的融合

在传播学视角观照下,影片风格及受众心理属于第二符号学分析。对于审美水平日益提高的观影者,本纪录片巧妙地将中国写意美学的诸多元素与现代影视的声画语言相融合,强调意境与思想情感的投入和体现,更好地满足了观影者对于视觉美学的需求。

纪录片的美学基础在于真实。《京剧》里的镜头汲取了传统美学元素,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理念,创造出了符合观影者审美的作品。本片追求艺术和美学的呈现,古典风格的冷暖色调营造出充满了历史云烟的史诗氛围,令这部历史文化纪录片颇具工笔和写意融汇的美与质感。本纪录片所呈现的角色与背景,大量采取青、白、黄、朱、玄这类中国传统色彩,渲染出非遗京剧的瑰丽形象,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美的理想与向往。

与其叙述主体京剧在讲究韵味上具有一致性,纪录片《京剧》在有限的影像基础上追寻无限回甘。基于此,本片删减繁杂华丽的置景,通过简约大气的实物布景来营造意境,呈现出艺术留白的画面。京剧以歌舞演故事,给予了观影者更多品味、思索的未知与空白。全片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使其成为抒发内心真切情感的语言,凸显出中国写意美学的鲜活核心。格镜头在影片中不啻聚焦于舞台上载歌载舞的京剧名角儿们,而是放大至时代演变、政权更迭背景下的中国文艺工作者、表演艺术家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将他们的千姿百态尽数缓慢呈现。此外,本纪录片运用了较多的运动镜头和推拉摇移的镜头,不疾不徐地向观影者展示出了京剧的风雨变迁史。

影片风格本身与精神分析理论紧密结合,历史静态的考察和受众动态的考察相结合,引发了观众的共情与共鸣,体现出该片对第二符号学的良好把握和运用。

四、启示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当下,关于如何让“国风”“国潮”持续“风起来”“潮起来”,让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韵律唱响世界、走向全球,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

坚持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烈碰撞中屹立不倒的坚实根基。京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忠诚正义、民本思想、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更多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作品,让京剧等文艺作品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坚持走向世界。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傲,更不是文化自闭。京剧是一个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符号”,从1930年梅兰芳先生赴美国演出开始,成为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家。但是,文艺产品“出海容易出圈难”,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须提升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性,深入当地文化底层,融合当地文化传统,考虑当地受众习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守正创新。因此,我们要坚持区域化、分众化、对象化展示,特别是尊重文化差异、语言习惯,针对不同受众的喜好,对角色、内容、配音、运营等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文艺作品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一座桥梁,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坚持传播规律。2013年4月,央视携《京剧》等9部纪录片作品惊艳亮相戛纳电视节,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中国故事”。2013年6月,《京剧》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放,最大力度、最大范围地传播了京剧文化,拓展了京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进入互联网时代,群众触屏用手投票,流量就是民心,就是民意,文艺作品必须顺应“媒介之变”。因此,文艺作品要“出圈出海”,就应主动适应当前网络化传播规律和受众碎片化接受习惯,在宣传方式、呈现样式、传播形式上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将京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搬上新媒体平台,让全球网民手指“一划一点”就能通过直播、短视频、动漫、互动等形式,与文艺作品相遇,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精神符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