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油画《香港码头》看陈抱一绘画的现代探索

时间:2024-05-20

◆任哲(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通过举办和策划“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断延展对馆藏艺术品的研究、保护与传播,以学术性的展览推动新时代的美育工作的开展,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这也包括对一些重要馆藏精品进行再发掘和再研究。其中,陈抱一油画作品《香港码头》就是在“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艺心同音—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美术馆藏作品研究展”中再次被学者和公众了解和关注。

香港码头 油画 72cm×90cm 1942年 陈抱一 1964年陈绿妮捐赠 中国美术馆藏

陈抱一(1893—1945),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西画运动和新美术运动蓬勃发展的初期,陈抱一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自幼家境富裕,凭着良好的启蒙教育和对艺术的炽爱,走上了为之抱定一生的绘画之路。陈抱一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他的油画作品兼有后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在流畅的造型和优雅的色彩之中呈现出画家极高的艺术天赋和敏锐的色彩感觉。但由于他所处的连年战乱的时代,大多作品在日本侵略者对当时上海的轰炸中被损毁,再加之画家在1945年去世等多方面原因,现存世作品较少。因此,对于这位画家和他作品的介绍也就十分有限。

可以说,作为中国现代油画艺术的开拓者,陈抱一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美术教育家,他曾经创办江湾画室和晞阳美术院,并且在上海美专、中华艺术大学等学院执教,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著有《油画法之基础》《静物画研究》和《人物画研究》等著作,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他的学生中有关紫兰等许多著名的油画家,与陈抱一有同窗之谊且私交甚厚的刘海粟曾评价陈抱一是中国油画艺术的前驱者,为推进早期的西画教育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香港码头》这件作品是中国美术馆藏陈抱一油画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同时,在绘画的风格上也是明显区别于画家其他以写生为主的风景画。而作品中呈现出的形式语言特点和创作背景也都有它的独到之处。身在上海的陈抱一为何会创作这件描绘香港码头景象的作品?其中又有何深意?这些问题也就构成了这件油画所承载的艺术性和时代性的珍贵内涵。

这件作品是陈抱一1942年画于上海家中,然而现实远没有画面中所表现出的优雅和寂静,此时的上海已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刘海粟曾在回忆文章中记述:“我从印尼来到新加坡,就接到抱一的来信,告诉我上海沦陷,画室毁坏,作品散失,现在寄居在亲友家中,度日如年。他是过惯了安定生活的人,这样突然的遭遇,一时还不可能有好转的希望,不知道他如何能忍受。我无法给他回信,邮路断绝,他的信还是托人带到香港投邮的。”坚持留在上海又寄人篱下的陈抱一和家人的生活可谓艰难,现实的悲苦对于这位自幼家境富裕、青年时代引领“洋画运动”名满海上的画家将是何等的心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年陈抱一的艺术却并未因此间断,甚至其中一些作品在艺术观念和绘画语言表现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呈现出一种在当时看来超前性的艺术探索,中国美术馆藏的陈抱一油画作品《苏堤》《香港风景》《瓶花》也均创作完成于这一年。

1937年“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这也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考虑到形势危急,上海的文艺界人士纷纷奔赴内地。但此时因各种原因,陈抱一却并未在战争期间离开上海。而是在1938年夏天,他将《静物画研究》《人物画研究》两部著作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完成以后,才与友人一起来到香港。关于这件作品的创作,毫无疑问缘起于1938年陈抱一和友人这次赴香港短暂停留写生并举办旅港画展的经历。在香港的几个月时间,是他负笈游学回国后,在先后目睹了自己创办的美术学校和江湾画室被日军炸毁、方兴未艾的美术改良和“洋画运动”被战争残酷中断、个人生活在饱受战争摧残的几年中少有的一段平静的时光。陈抱一在香港还遇到早年留学欧美等国的画家李铁夫、余本、梁锡鸿、郑可等许多美术家,并与艺术上的同道友人共同写生和交流,战乱中这段短暂平静的生活,以及与同为第一代留学艺术家的再次会面,都给了他内心深深的触动。而陈抱一的母亲早年也生活在香港,对于家人的怀念以及与友人的交往,都汇成了他对于香港最温情的一种记忆,也是他人生经历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陈抱一(左二)、王道源(左三)、倪贻德(右一)约1932年

影片《到民间去》摄制人员在江湾画室,中坐以手支颐者为田汉,照片背面为田汉手迹 1926年 上海

陈抱一(左二)、王道源(左三)、倪贻德(右一)约1932年

陈抱一笔下的香港码头,洒满阳光,纯粹而静谧,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于画中。作品中,他并未表现码头忙碌、嘈杂的真实现场,而是将观看的视角聚焦在码头上等待中的渔妇、斑斓的水面和船只的描绘。渔妇们尖尖的斗笠,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错落有致地点映在画面前景,化作陈抱一笔下一种独特的语言,将一种“脉脉之思”的情绪贯穿其中,宛若一首抒情的诗歌。画面中景耸起的船帆、桅杆还有西式的路灯,所有的这些在水光潋滟之中似乎被抽离出来,形成了直线与曲线交错律动的优美和声,轻柔而跳跃,也构成了画面视觉的中心。小船的排列构成了一个经典的“S”形,最终将观者的目光和思绪引向远方。而在右侧画面的边缘处水面中一只明显和其他渔船不在同一时空的“一叶扁舟”和两位船客,又仿佛是来自他内心对传统文化与近代社会的思考,画中巧妙地铺陈了这一点有超现实意味的细节。

这件作品色彩典雅,富有诗意,造型流畅概括,可以说,既有现代主义艺术中“有意味的形式”美感,同时又深深地烙有中国民族的时代印痕。画面的风格明显地区别于他写生作品中所追求的笔意的流畅和生动性,而是更多地关注用绘画的体积、造型、构成、色彩来传达情绪和观念,用舒缓的笔意追求艺术的和谐。或者说对应了英国艺术史学家罗杰·弗莱所提出的“有生命的韵律”与“体积在空间中的和谐配置”的形式意念。画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船只也仿佛都不再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景物,而是一个个构成画面的色块、体积和造型。陈抱一像早年画静物一样描绘每一个画面中人和景物,让他们合理且充满秩序地存在构图中。这一点也让人想起和他生活在同时代的意大利画家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的作品,莫兰迪一生的创作题材都是画室中景物和后边的风景。对于绘画他说:“事实上,它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完全不一样,因为那个视觉所及的世界是由形体、颜色、空间和光线所决定的……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真实。”陈抱一与他虽然不在同一个国度,但是绘画的理念上却有着很多相同的追求。而他们所探索的艺术路径,在同时代中国的画家中是很少有人触及的。

可以说,这件作品中透露出的沉寂平和,丝毫看不出被战争阴霾笼罩下痛苦的心境。而这也恰恰反映出艺术终归是他抱定一生的追求,同时绘画也是对他现实中伤痛的某种治愈。这个洒满阳光、宁静的美丽的码头是为他毕生追求的艺术理想的停靠而“建成”的。可以想象陈抱一在创作这件作品时的情景,身处乱世之中,走出狭小的画室即走进残酷的现实,而只有绘画架起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香港码头》中的每一笔都与四年前的旅港记忆交汇在一起,与对家人的回忆交汇在一起,与对自己的人生过往也交汇在一起。虽然战事仍没有平息,生活也更加困苦,虽然《香港码头》与陈抱一现实生活的距离是遥远的,或者说是对立的,但是正是这件作品体现出的现代的探索和时代的印痕,才让我们有可能走进他的艺术世界,感受到画中所寄托的他一直坚持的艺术理想和精神归宿。

生活坎坷困迫,饱受战争摧残,陈抱一于1945年在战火硝烟即将散去前夕病逝于上海。1964年陈抱一先生的女儿陈绿妮遵从母亲遗愿将陈抱一各个时期重要作品共12件捐赠给国家并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一件《香港码头》即是得益于这一次无私的捐赠。陈绿妮在回忆中写道“对于父亲的一生,对于父亲的艺术,我无力做出全面的评价。我只知道父亲是一位正直、诚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的艺术事业”。

然而陈抱一艺术所带给我们的又远不及这些,他作品中的现代探索在当时的“超越性”在今天看来仍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梳理。陈抱一及第一代油画运动的前驱者无疑是中国油画艺术蓬勃发展至今天、早期最主要的探索者和推动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