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寿州窑看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

时间:2024-05-20

文_台芳

安徽省新技术推广站

内容提要:神州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赓续,时至今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依然熠熠生辉、享誉中外。文明能够长存,其本质是文化传承。如今,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给我们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对此,许多专家学者已积极投身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其中,寿州窑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就是陶瓷领域众多探索之一。本文将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述,以期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做出探索。

中国拥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许多传统文化却因种种原因有的开始消失。其中传统工艺的消失或濒临灭绝现象最为明显,其保护与传承也最为迫切。如何行之有效地保护与传承传统工艺,使其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本文通过对寿州窑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所做的举措进行剖析,进而获得启示,探索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方法。

一、寿州窑传统工艺的概况

(一)寿州窑传统工艺的兴衰起落

寿州窑位于淮河流域,据考证,窑址多位于当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徐家圩等地,在唐朝行政管辖中属寿州管辖,因此得名为寿州窑。上窑镇附近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瓷土矿,周围山上、河中出产釉料,寿州窑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烧制,隋朝时期因技术改进而逐渐发展壮大。在唐朝中期,因创造性地将烧制方法从还原焰转变为氧化焰,寿州窑烧制出有别于当时主流青白瓷的黄釉瓷,同时契合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大众的消费需求与审美心理,名列唐朝六大名窑第五位。寿州窑成品经由窑河、高塘湖转运淮河,畅销整个淮河流域。唐朝末期,因连年的战争与频发的自然灾害,加上寿州窑自身品质下降、大众消费观转变、市场需求萎缩,寿州窑逐渐式微。到了宋代,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寿州窑原料紧缺,未能与时俱进进行烧制技术革新,遂逐渐没落。后流传于世的寿州窑成品也只是零散生产的,不再形成规模。

(二)寿州窑传统工艺的保护现状

寿州窑器物制作工艺有轮制、模制、手制等技法。寿州窑瓷器成品古朴厚重,经过历代的积累与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为中国陶瓷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9月,寿州窑遗址被评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随着其历史价值被逐渐认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手工艺爱好者开始关注寿州窑瓷器,其传统制作工艺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寿州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后,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和制瓷从业者不断努力下,加上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寿州窑传统制作工艺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对寿州窑传统工艺保护与创新的分析

(一)寿州窑在传统工艺保护与创新方面的举措

寿州窑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主要围绕两方面:保护传承人,把保护传承人作为保护工艺的源头;同时加大对传统工艺的发掘和研究,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现代技术。具体举措:在保护传承人上,为传承人提供生活保障,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提供工作教学环境,进行工艺的整理研发和资料的留存;在培养后继人才上,建立工艺传习基地,完善后继人才培训制度及激励措施,设立传承人工作室;在创新发展上,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现代审美相结合,生产出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寿州窑工艺精品,实现传统工艺品的市场价值,为更好地传承工艺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对寿州窑在传统工艺保护与创新方面举措的分析

寿州窑传统工艺保护与创新,既要立足当前,进行个体的传承保护,又要高瞻远瞩,激活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既要思考如何制定有力措施并进行推广,又要吸纳先进经验取长补短、自我完善。

1.立足当前实际,放眼未来

寿州窑传统工艺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因地制宜提出了保护传承人、寻找继承人措施。为传承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以及养老保障,为继承人学艺出台激励措施,解决传承人和继承人生存的根本性需求,为寿州窑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在着眼长远发展方面,为传承人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这使得传承人有充足的条件进行工艺资料的留存整理,进行陶瓷产品与技术的创新。为继承人设立传习基地,解决继承人何处学艺的问题。同时又与高校、企业合作,为继承人未来出路谋划布局,使其所学工艺有用武之地。

寿州窑遗址

寿州窑作品·四系罐

寿州窑作品·龙柄鸡首壶

2.统筹发展,保护与激活齐头并进

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并不能只着眼于某一局部或个体,也不应只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体。为了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寿州窑通过创新发展,将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现代审美相结合,生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寿州窑工艺品,实现传统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整体上推进了寿州窑的发展。在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中,在激活寿州窑从生产到消费市场的活力的同时,也不忽视对个体(传承人与继承人)的保护。

3.取长补短,传承与创新并重

在对寿州窑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创新中,科学地采取保护传承人和培养继承人措施,极大地推动寿州窑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这既值得肯定,又要持之以恒地推进。但客观地分析,其仍有许多待改进和完善之处。按照2003年联合国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规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立档、保存、研究、宣传、弘扬、传承、振兴”八项措施来看,目前只做到了认定、立档、保存、研究、传承几个方面,对宣传、弘扬、振兴三个方面涉及较少。对此,可通过学习、借鉴其他陶瓷工艺和其他传统工艺在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寿州窑传统工艺更加健康地发展提供新的方式和思路。

三、启示与思考

(一)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在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要素。当前,许多传统工艺因不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堪忧,造成老一辈传承人生活较为困难,在社会上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再加上许多传统工艺是体力活,耗时费力且收益周期长,因此许多年轻人学艺意愿不强,导致继承人来源减少,出现继承人短缺局面。寿州窑在传统工艺保护中首重人才,通过保障传承人和继承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为传统工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其他传统工艺的保护中可灵活借鉴这些经验,通过制定完善的生活保障措施解决传承人生活困难问题,使其能沉心于传统工艺的教学、研究、创新。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协力、产教融合,打通从学习到就业的渠道,解决继承人学艺的后顾之忧,扩大学艺生源。

(二)加大对传统工艺的宣传力度

以往传统工艺从业者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坚信只要保证自身产品的品质,就会得到社会认可。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同类产品拥有众多替代品,如不进行有效宣传,消费者很难对其有较多了解,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消费者很少能静下心去了解某一产品。因此弘扬传统工艺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当前5G、物联网等技术已经成熟,这为宣传工作提供了新途径。比如,某知名网红博主在其制作美食的过程中,通过视频形式为观众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某一传统工艺品制作过程,吸引了大量粉丝,使该工艺品短时间脱销。由此可见,通过现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采取独特的视角、有趣的描述语言、有创意的剪辑手法进行产品的宣传普及,会取得显著效果。

(三)走传统工艺创新发展之路

传统工艺类文化遗产想要实现保护和发展,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而实现行业的整体复兴。首先,应进行自身产品定位,明确经济实用类、观赏类、古董收藏类等不同定位;其次,要明确目标市场,聚焦受众群体;最后,对整个行业进行整顿,保护原创,抵制假冒伪劣。只有整个行业复兴,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传统工艺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结语

不管时代如何变换,不变的始终是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传统工艺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不应湮没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当前,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市场需求,重视人才培养,进行传统工艺动态保护,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并再现辉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