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解构·再造

时间:2024-05-20

文_陈建用

陈建用

陈建用,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目前攻读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暨南大学副教授。曾受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暨南大学委派,赴英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讲学。参加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有多篇论文先后发表于《文艺研究》《民族艺术》《装饰》等核心期刊。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多件作品被中国文联、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十香园纪念馆等机构收藏。

艺术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下思想意识形态持续迭代的产物,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创作方法也“当随时代”。艺术家应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以往的创作模式与观念,寻找符合时代精神和个性需要的艺术创作方法。艺术创作方法,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现实和主观思想之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所持的基本态度。那么,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的当今时代,我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及方式平衡个人“内境”与“外象”之间的关系?如何经由“可见者”阐释“不可见而应可见者”呢?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从语言观念的角度提出“解构”的概念,将阅读文本和解释其内核的方式作为解构主义的原点。解构,既包括对原事物秩序结构的“破”,也包括思维习惯的“破”。它是通过对原事物结构的分解和再造,使可能存在的“误读”和主观萃取的词语的“歧义”及概念,衍生不确定性、多元化的语义效果,实现重构之过程。

1.陈建用 风雨·梦寻178cm×182cm2004

2.陈建用 我·我150cm×180cm2004

解构与再造是我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基本语法”。诚然,这并非历史情境的逻辑叙事方式,而是自主性思想构境的诠释。在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阐述里,“去中心化”是一种非线性叙事模式,就像植物的根茎一样充满了偶然性的“节点”,体现在艺术上则是碎片式拼贴合成。我试图摆脱线性逻辑的约束,打破原结构的固有逻辑关系,强化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局部、模糊性的特征,在非秩序性的结构语境中拓展自己的绘画领域。因此,我试图在确定自己的主观表达思想的基础上,从自我感知的判断出发,将人物、景物和器物等进行剪辑、取舍,经由聚合、拼贴和协调的方式,构建一种非现实主义的叙事逻辑和新的语境,衍生不确定性、多元化的语义效果,阐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和对世相的慧悟。可见,攫取合适的图像符号以实现对自我认知的满足,原有符号让位于再造符号,其本身则是符号个性化的转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作品新的风格图式和意蕴。

在作品中,我采用“移步换景”的观看方式,注重空间的营造和身体的介入,从而给予观者全新的观照方式。画面中的一花一萼、一草一木皆源自现实生活。它们犹如梦幻中的碎片散落其间,具有“异质、多重、不可预知”之特质,“没有起点,亦无终点”,似乎不相关联,却又显得浑然一体。它们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共同构成多元异质的整体,从而指向游牧性的、非中心的多元叙事。艺术的再造,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和审视,对客观生活素材进行筛选、利用,重构能够传递精神信息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任何解域都会伴随着再建域。”在我的作品中,“山形步步移”“山形步步看”,将时间空间化,并试图在失联和关联之间构建当代艺术的自我表述。然而,多元的视觉图像表达,实则指向当下境遇对当下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体验,不仅是对梦幻式的记忆碎片的表达,而且是对现实的反思和观照。

3.陈建用 停云200cm×160cm2009

4.陈建用 俟180cm×92cm2018

当今时代,中西古今相互交错,赋予当代艺术多元、交织、开放的特质。多元的视觉图像表达,是对个人“内境”与“外象”平衡关系的阐释,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和观照。然而,找寻符合时代精神和个性需要的中国画创作方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践行自己对生命的体认和对审美价值取向的无限追求,能“使不可见者可见”。在“视”象表达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更应“视而非见”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