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湘昆研究请把目光投向创承人——基于湘昆口述史视角的探索

时间:2024-05-20

杨和平

内容提要:将目光投向湘昆创承人,通过文献爬梳和访谈实录整理他们的口述资料,旨在从传承主体的视角反映湘昆历史与现状的同时,展现传承主体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独特价值。

昆曲是中国最早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文化项目之一。它历史悠久、底蕴丰厚、流派众多、影响深广。作为昆曲的组成部分,湘昆是明万历年间传入湖南,流播在“湘南的郴州、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永兴、耒阳、常宁等地的昆曲”,与当地音乐、语言习俗、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等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具有浓郁地域风格的昆曲分支流派。近五百年来,通过历代创承人的努力,湘昆得以延续至今。

钱穆曾说:“只有人,始是历史之主,始可穿过历史之流变,而有其不朽之存在。”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承继者。“代代相传是文化乃至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渠道,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天才的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往往还把一个民族和时代的文化推向历史的高峰。”记录湘昆见证者、创承人的口述,对于深入了解湘昆历史是有极大裨益的,也是赋予湘昆以温情和温度的最好方式。

笔者一行分别于2015年12月12-14日、2016年9月26日—2016年10月7日、2017年11月26日—28日专程到湖南省昆剧团对湘昆创承人作了专访,他们的辛劳与付出让我们心生敬畏。他们将一生的事业奉献给了昆曲抢救挖掘和保护传承,挽救起一个剧种、传续着一方文化。下面,让我们依次来分享湘昆挖掘者、湘昆承继者和湘昆传续者的湘昆情缘,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图1 湖南省昆剧团(摄于2016年9月27日)

一、湘昆挖掘者的口述

历史给了文化厚重感、时代感,文化又以反哺的形式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历史在前进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遮蔽着一些事象。可这些被遮蔽的事象一旦遇到有心人,必将焕发出新的新光芒。湘昆就是这个被遮蔽的对象,恰好遇到了李沥青、李楚池这样的有心人,才有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一)李沥青:抢救湘昆的功臣

笔者:李老师,您是怎样与昆曲结缘的呢?

图2 李沥青(摄于2017年11月27日)

李沥青:1945年,我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跟随詹安泰、王季思、钟敬文等老师学习民间文学,专攻词、曲研究。1949年毕业后分配到嘉禾县文教科工作。1955年,我任嘉禾县副县长兼文教科科长。有一次,去到“革新剧团”观看演出,发现剧团老艺人何民翠将祁剧剧目《思凡》原有的武陵戏高腔,改为祁剧高腔演出。我也有过戏曲功底,顿时心生疑惑,随即就向何民翠讨教,得知剧团有人还能唱昆曲,但苦于招不到徒弟。我当时非常兴奋,下定决心一定要抢救昆曲。第二天一早就到剧团向老艺人了解昆曲的相关情况。得知剧团仍有部分老艺人能唱昆曲折子戏、大戏和整本戏后,我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写出书面报告,请求组织人员挖掘抢救昆曲。

笔者:那在之后的工作中,您肯定在一直为抢救挖掘昆曲而努力,可以详细给我们讲一讲吗?

李沥青:我当时提交的报告得到了县领导的重视。1956年,我找到部队转业回乡又懂音乐的李楚池先生,说邀请他参加到县里组织的湘昆发掘抢救工作队伍中来。我们一拍即合,一场拯救昆曲的运动就这样悄然拉开了。在“革新剧团”老艺人肖剑昆、匡升平等昆曲老艺人的协助下,我们不到半年就整理出传统剧目《三闯负荆》并首演获得成功。随后的两年,又整理演出了《武松杀嫂》《歌舞采莲》《藏舟刺梁》《琴挑》等剧目,均得到了各级文化部门的认可,湘昆开始在社会上逐渐有所影响,甚至惊动了省里的领导。1956年12月,梅兰芳在湖南省戏曲座谈会上说:“最近,听到在桂阳、嘉禾发现了湘昆,拥有许多老戏,这很难得、很宝贵,希望得到领导的重视。”“湘昆”之名的由来就是与梅兰芳这次讲话有关,并在他的呼吁下,1957年10月,由省文化局出资3000元,成立了嘉禾昆曲训练班,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20人,他们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由“革新祁剧团”老艺人传教,为拯救湘昆奠定了基础。1959年,嘉禾昆曲训练班搬到郴州,1960年成立了郴州专区湘昆剧团。1964年,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改为湖南省湘昆剧团。我是自1959年随嘉禾昆曲训练班迁到郴州,一直致力于湘昆的抢救和传承。其中,我参与整理、抢救的昆曲剧本、音乐就有一百多部,但由于当年的老艺人年事已高、记忆模糊等,致使多数都不能完整地记录。1985年我退休后依然在家整理湘昆剧本、音乐和从事理论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著作《湘昆往事》已于2014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里面有许多关于湘昆与我的一些细节,你们可以去查阅。

图3 肖剑昆、彭升兰、李楚池发掘湘昆(湘昆剧团供图)

(二)李楚池:挖掘湘昆的“中坚人”

李楚池先生已去世,我们采访了他的儿子李幼昆先生(湘昆剧团业务副团长)。

访谈者:李老师您好,请您跟我们说说您父亲与湘昆的事情?

图4 李幼昆(摄于2017年11月27日)

李幼昆:我父亲很多的事情我都掌握得不详细,很多都是他身前跟我们说的,但是没有得到详细的记录,我就把知道的一些情况告诉你们。他1924年出生在湖南省嘉禾县田心乡玉洞村,十分喜欢音乐,从小就跟村里“打八音”的坐唱班子艺人学习二胡、唢呐、风琴和横笛等乐器。中学期间,他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简谱和基本的乐理常识。一个偶然的机会,临武、蓝山、嘉禾三县联立乡村师范学校总务主任谢文熙来玉洞做客,认为我父亲很有音乐特长和天赋,遂向校长力荐他去当音乐教师。他初中毕业就破格登上了中学音乐讲坛。遗憾的是,不到一年时间,因领导班子换届,他和谢文熙都离开了联立乡村师范。后来,谢文熙又把我父亲介绍到部队去。1950年他参加中南海军文工团,成了一名文艺兵。

访谈者:这样说,您父亲和音乐还真是有着特殊的缘分,那之后他又是怎么走上了戏曲这条路的呢?

李幼昆:1953年,他从部队转业回到嘉禾,被分配到省重点学校珠泉完小承担音乐课程教学。一到校就参与正在排演的花灯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他与戏曲结缘的开端。1955年,他接受县文教科李沥青的邀请和安排,加入救昆曲的工作队伍,到嘉禾县“革新剧团”去抢救湘昆。他从收集记录、整理音乐开始,逐渐感受到了湘昆的魅力,从此决定献身湘昆事业,成为发掘整理湘昆的艺术专干,一直干到退休。

访谈者:正是因为有李老这样有着终身奉献湘昆事业的人,才能让湘昆这一艺术珍宝传承至今,让我们敬佩。

二、湘昆承继者的口述

文化的承续是这一代继承了上一代,并且对文化有所改进和创新,形成新的文化样式,然后再传续给下一代。在李沥青、李楚池等发掘者的努力下,昆曲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开始创立昆曲训练班,招收系统学习昆曲的学生。而雷子文、唐湘音、余懋盛、郭镜蓉等人在他人的影响下,走上了昆曲学习之路,从此便是一生的坚守。他们在舞台上不仅给观众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人物形象,更是在一次一次舞台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不停地改进,将昆曲的魅力展现在大家面前,使得湘昆这一湖南璀璨文化得以承续。有人说,登台演戏如同烟花绽放,绚烂而又短暂。对于雷子文、唐湘音这些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湘昆在每一次的演出中焕发新的魅力。他们不仅活跃在舞台上,还积极地培养湘昆人才,学生遍布在各个剧团当中,为湘昆的发展贡献了自身的力量。

(一)雷子文:国家级传承人

访谈者:雷老师您好,您是怎样踏上学习昆曲这条道路的呢?

雷子文:1943年7月我出生于嘉禾县定里村。1957年下半年就读于嘉禾县二中,约10月份至11月份的时候,正好是嘉禾昆曲训练班和嘉禾县文化科受湖南省文化局委托开始招生昆曲学员。其实促成这次招生还有一段故事,1956年在湖南省戏曲观摩会演中,梅兰芳看了嘉禾县剧团演出的《武松杀嫂》《相约讨钗》等折子戏后,颇为兴奋,说“想不到湖南还有昆曲”,建议湖南省文化局尽快抢救昆曲。湖南省文化局拨出了3000元钱,委托嘉禾县文化科举办昆曲训练班。在我看来,是梅兰芳的一句话救活了湖南昆曲。梅兰芳不仅赋予了湖南昆曲以名称,而且为抢救湘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看到昆曲训练班的招生简章后,就找李亚夫等同学凑到3角钱去交报名费,参加了招生考试。对于当年的考试,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年的昆曲训练班招收20人,学制为20个月。当时的考官是嘉禾县文化馆的老师,主考官是李昌顺(后来改名为李意),是位复员军人。我去考试的时候,考官说你喊一声,我很随意地高喊“哎呀”,结果就考上了。

访谈者:可以和我们讲一讲在昆曲训练班时的经历吗?

雷子文:1957年12月15日,我正式入学。昆曲训练班当时由两位老师负责,一位是肖剑昆,教授小生、花脸以及打鼓;另一位是彭升兰,教授青衣。入学半年,两位老师带我们到嘉禾县“义公祠”练功,学了《西厢记》《佳期拷红》《三战吕布》《藏舟刺梁》《议剑献剑》等剧目。这些剧目都在1958年5月1日进行了汇报演出。昆曲训练班的两位老师除了带队练功,还要负责日常的管理。我们20位同学相互协助、练功都很刻苦。我记得有的同学练到上厕所都下不去,彭云发同学就是同学们抬着下腰,唐湘音在翻跟斗时还把脚扭伤了。

访谈者:当时有什么演出经历吗?

雷子文:1961年,我们受邀去了北京中国文联大楼演出《醉打山门》,当时请了些人来观看,田汉请湘昆演员吃饭,并举行了仪式,介绍北方昆剧团的白云生、侯永奎、侯玉山等给予拜师,李少春、袁世海、杜靖方等出席了拜师仪式。

访谈者:我们都知道,雷老师在之后的工作生涯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湘昆演员,不仅是湘昆的继承者,更是湘昆的传授者。

图5 1982年雷子文与侯玉山在苏州合影(雷子文供图)

雷子文:从湖南省湘昆剧团1978年开始招收昆曲学员以来,我先后培养了四批昆曲演员,其中夏国军、郑建华、刘瑶轩等都是现今湖南昆剧团的著名演员,而殷立人也成为苏州昆剧院的著名演员。

图6 2011年雷子文(右)为刘瑶轩(左)作示范传承《虎囊弹·醉打山门》

(二)唐湘音:一生坚守湘昆

访谈者:唐老师您好,您是怎样对戏曲产生兴趣的呢?

唐湘音:1942年6月我出生于嘉禾县城关镇,原名叫唐先英,1957年才更名为唐湘音。我从小就深受民间戏曲的熏陶,爷爷唐松伯、父亲唐承忠都是当地有名的祁剧演员。所以在年幼时期就经常看到村里演祁剧,并且经常有祁剧演员住在我家里。我就从祁剧演员那学了《花子骂相》等剧目,不仅学会了演,而且还能唱,迷上了演戏。

访谈者:看来父亲和祖父对你之后选择戏曲道路的影响非常的大,之后的学习生涯可以给我们详细讲讲吗?还有没有对你影响很大的人呢?

唐湘音:1948年我到嘉禾县城关第一堡小学读书,一边念书,一边学戏,还经常参加演出活动。1955年上嘉禾一中(时年是二中),得到古华老师的指点。这些为后来考入嘉禾昆曲训练班打下了基础。1957年,我看到嘉禾昆曲训练班招生信息后参加了考试,最终排名不理想,加上父亲不同意,当年就未能考上。后来几经努力,终于在1958年才得以如愿。当时是李楚池老师负责,李老师对我很好,亲手教授,还和我同睡一张床。此外,还有一位老师肖剑昆,教过《渔家乐》《连环计》《八义记》《武松杀嫂》等。1959年12月,嘉禾昆曲训练班搬到郴州,于1960年2月27号正式成立“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成员是在原嘉禾昆曲训练班的基础上,又从桂阳湘剧团以及郴州市文工团调了部分人来。李楚池老师在剧团担任团部秘书、乐手和团长,湘昆的音乐基本上是李楚池老师弄出来的,是他把音乐从老艺人口中一曲曲记录下来的。从1956年到1993年,李老师排演了80多台大戏,230多部折子戏,其中大部分音乐和剧本都是他记录、整理的。李沥青、余懋盛等人也帮助整理过剧本。除了整理剧本、记录音乐以外,李楚池老师也整理湘昆的历史,他撰写有湘昆志。记得,“文革”时期,李楚池老师一边挨批斗,一边写。此外,还培养了肖寿康、李元生、刘景荣等作曲学生。

图7 1958年嘉禾昆曲训练班在长沙天心阁合影(雷子文供图)

访谈者:李楚池老师确实为湘昆的发展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当时唐老师在剧团是什么职位呢?

唐湘音:1960年剧团搬到了郴州,我除担任演员外,还是分管业务的队长,负责拍、演、练,而剧团的生活则由肖寿康负责。

访谈者:在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时有什么让你影响深刻的演出经历吗?

唐湘音:有的,1961年10月,因田汉的弟弟田洪,当时是湖南剧院的经理,在“反右派”斗争中挨批斗。田洪的爱人陈义霞就把他接到剧团来。同年冬月,田汉妈妈60大寿,陈义霞老师就与时任团长刘殿选一同前去拜寿,并向田汉汇报了湘昆的情况,田汉深感欣慰,说要请湘昆剧团去演出。刘殿选团长就打电话回郴州,叫了16个人去演出。1961年11月27号,我们一行16人的第一场演出就安排在北京昆剧院的排练场。演出了《醉打山门》《挡马》《武松杀嫂》等五部戏,田汉看后,很高兴。接着就安排我们到中国文联大楼去演《出猎会猎》等剧目,演完后,田汉讲:“我多年没有为湖南戏剧说话了,今天我要讲‘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尽管还不是太成熟。”我们演了这两场戏之后,11月28号田汉就介绍我们拜师,拜见北方昆剧院的侯玉山、马祥林、白云生、侯永奎等,拜师仪式在西单北大街曲园举行。戏剧界大师张庚、阿甲、李少春、袁世海等名家参加了仪式。我清楚地记得,那一次田汉叫我们进京拜师,特意叮嘱要自带粮票,可见当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

图8 粮票(唐湘音供图)

拜师仪式结束后,我和雷子文、郭镜蓉、孙金云等就留在北京学习,影响最深的是侯永奎老师手把手教授《夜奔》。学了大约三四个月,我们都回到剧团了。1962年下半年,我们剧团全部上阵,到长沙红色剧院汇报演出,演了《连环计》《荆钗记》《牡丹亭》《白兔记》四台大戏,和《夜奔》《单刀会》《长子破阵》《秦挑》等折子戏,引起了很大反响,《湖南日报》上登了五篇报道。时任湖南省剧协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铁可针对唐湘音演的《单刀会》还专门写了篇《贵在有特色》的评论。唐湘音说,当时演出的掌声不断呀,谢幕都谢了六次。这次演出,让湖南戏剧界刮目相看,也逐渐得到了省里的重视。其他地方的很多学员慕名而来,专门赶到剧团来和我们学戏。由于当时剧团的人手不够,省里同意让我们去艺校选一批学生,但是上天和我们开了个玩笑,我们去的时候,艺校那些有天赋、条件稍微好点的学生都被挑走了。1962年,省里面搞国庆纪念晚会,又把我们调到省里,同京剧团等单位一同演出,我们演开场《夜奔》和压轴《张飞滚滚》,深受与会观众的好评。同年冬天,全国两省一市昆曲会演在苏州举行,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地昆剧院一起演了三场,我们剧团当时演了《出猎会猎》《武松杀嫂》《醉打山门》等。1964年开始,我们从郴州演到耒阳、长沙、武昌、汉阳、九江等地,影响比较大,但演到南昌的时候,上面政策下来了,传统戏就不准演,要演样板戏了。随即回到剧团,排演《师生之间》《红色娘子军》等现代戏。其中,《红色娘子军》是我们排演的第一部现代戏,由于当时没有剧本,得知上海剧团到广州演出,我们派人去录音,回来就按录音来排演。同时,还要排练话剧、京剧、芭蕾舞等,组织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到处演出,一演就是半年多。1963年到湘潭、常德、益阳等地演了半年,1964年到长沙、武汉、九江等演了一年,1965年又到广州、衡阳、桂林、南宁等演出,当时剧团的领导、老师都回剧团参加“文革”,我就带团到广西去演出,在演《首战平型关》的时候,出了个事情,其中一个演员不化妆就上了场,引起了公愤。第二天我就挨批斗了,随即就向广西自治区委汇报,天天写大字报,要求回剧团。上面马上就派来工作组,把我打成保守派。把我调回郴州来管文教卫三个系统,从1966年一直持续到1969年是我挨批斗最多的时候。湘昆的表演也停止了一段时间。直到1972年,《湖南日报》发表社论,说一切有条件的地方剧种都要移植样板戏。唐湘音和肖寿康就拿这条社论到工作室去念,要求恢复湘昆。上级终于同意在歌舞团正常演出的情况下恢复湘昆剧团。

图9 唐湘音(左2)、文菊玲(右1)传戏(昆剧团供图)

访谈者:恢复成立郴州地区湘昆剧团之后呢?

唐湘音:1972年9月,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中分出来几个人,成立了郴州地区湘昆剧团,从电业局派来吴增良、李业雄等任剧团主要领导。由于人员不够,我们就开始招生,当时招的有张富光、李兴国、朱爱花、董跃林等,找来的学员实行“一帮一”,他们练功都很努力,成长也很快。这一练就是五年,到1977年,剧团的老演员基本上要退休了,我当时任业务团长,深刻地感觉到湘昆后继乏人。

访谈者:是的,传统戏曲的困境就是传承人青黄不接,令人担忧。

唐湘音:面对这种情况,我向省文化厅写报告,省文化厅决定在全省范围设立9个分校,即常德、衡阳、郴州、岳阳、长沙、邵阳、张家界等设立湖南省艺术学校湘昆科班。郴州文化局副局长秦怡指派我去担任郴州地区湘昆科的负责人。开始分组宣传、招生,1977年招收首批学员20人,由于招生名额批下来比较晚,我就决定把开学时间推迟到1978年3月。这个班刚刚建立起来,架子很难搭建。没有老师,我就将我的妻子文菊林调到艺校来,又从地区京剧团请来武生王其新(后来去广东艺校工作)、旦角孙艺华(后来去了耒阳汽车站工作),从山东省高级艺校京剧科请来李凤章等担任专业教师,请陈宋生担任乐队教师和鼓手,请彭英涛来当文化科老师,另外又请了一位炊事员管理生活,就这样在原郴州歌曲剧院内组建了湘昆科。

访谈者:在郴州地区湘昆科工作时期,您主要负责什么呢?

唐湘音:当时这个班子搭建起来后,由我负责教学,抓得很紧,从早到晚,所有老师一起上场,早上练习基本功,上午说戏,下午除了上两节文化课外就是练功。并亲自带学生去看中国女排在郴州基地的训练,女排的训练让科班的学生很受益。演员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半年后,省文化厅来检查工作,时任厅长金汉川询问我说有什么困难。我说学生太少了,又获批了20个名额。通过宣传、招生,与前面一批一起共有40个学员,规定3年学制,每人15出主演、主配本行的戏,男生后翻10个,女生前跷一串30个,男生旋子30个,各种套路把子30套,才能算及格。这批学员很用功,还没有毕业就公演了。1980年就到韶关、耒阳、长沙等地演了《孽海记》《武松与潘金莲》等。湘昆的影响逐步扩大。戏剧大师俞振飞提出,要向湘昆学习。学他们与“四人帮”作斗争的精神,学湘昆的特点,学他们如何与人民接近。一时间,上海、浙江、南京的昆剧团来到郴州与湘昆交流,对学员触动很大。1980年,这批学生被选拔到湖南剧院公演,当时演了《挡马》等剧目,获得一致好评。后来,郴州电视台录制了我们这批学生演的《挡马》等9个节目,《湖南画报》开设专栏报道湘昆。

图10 1981年省委宣传部部长看望来湘教学的传字辈老师

访谈者:学生毕业后,您又去到哪里了呢?

唐湘音:1981年学生毕业。我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师从雪木、余秋雨、刘如珍、叶吕倩、赵景琛等。在上海学习时,我一字不漏地把老师所教的内容忠实记录下来,受益匪浅。但遗憾的是,回来之后没有用上。1983年,我回郴州就任文化局文化科长。

当时,正好姜文、徐志松等在郴州拍电影《芙蓉镇》,由唐湘音带到乡下体验生活。唐湘音又一次学习了导演技术。《芙蓉镇》脚本的作者古华是唐湘音的同学,由于出身不好,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小学当代课老师。唐湘音鼓励他考郴州农业学校,不出所料,古华考上了农校。由于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唐湘音让他写小戏剧本《车轮滚滚》,唐湘音负责排演,两人合作成功。随即古华被调到剧团来当创作员,也是在剧团的这段时间,完成了《芙蓉镇》,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图11 1986年12月,刘鸣松(右)教授《岳飞斩子》

访谈者:唐老师不仅传承了老艺人的东西,也一直在突破自我学习新的东西。

唐湘音:通过这次“体验”后,几位都劝说我不要当文化科长,我就毅然决然申请回湘昆科班,终于在1985年获批,并被任命为湖南昆剧团团长,同时兼任郴州地区艺术学校校长和理论课教师。1993年我辞掉剧团团长职务,一心投向艺校,致力于培养学员,直到1997年。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从最初的60余人,发展到300余人。郴州各个县市文化局的负责同志基本上都从这里毕业,郴州文化局、文化界大部分都是我们这里的学生,其中一人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一个在莫斯科芭蕾艺术团工作,雷玲是梅花奖得主,唐珲曾夺得戏剧芙蓉奖,等等。

访谈者:唐老师为戏曲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您不仅将湘昆传承了下去,还为我们培育了大批优秀戏曲人才,使中华优秀戏曲文化发展得更好!

(三)余懋盛:湘昆是我的归宿

访谈者:余老师您好,可以和我们讲讲您是如何与昆曲结缘的吗?

余懋盛:这个说来话长,1957年我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原定留戏剧史攻读研究生学位,研究戏剧史。当时,我想回家乡,就把自己在大学期间的相关成果,寄回江西省文化厅。时任厅长石林河先生看了我的戏剧成果,特别是改编的剧本后,要求我回江西搞文化工作。正在这个时候,中山大学成立了戏剧研究室,我当即决定留在戏剧研究室从董先生继续深造。遗憾的是,留校不到两个月,反右斗争席卷而来、大字报布满整个校园。在这场可怕的斗争中,导师董每戡被错打成右派,我也受到牵连,被取消了研究生资格。值此,我回江西老家探亲,董老师给了我20元约稿费,说写篇戏剧的小文章,题目自拟。不知什么人得知此事,并举报到学校党委。我一回校后就被孤立开来,停职反省,后来就决定离开中山大学。1957年10月,经董先生介绍,我来到湖南省教育厅报到,被分到郴州,安排在郴州师范教书。由于我从小喜欢搞文艺,学校文艺队每每会演,我都要参编、参演很多的文艺节目。1958年,我创编了一个剧目《红薯丰收舞》,在省里得了个奖,深受市里领导的好评。1959年,市委宣传部把我调到郴州歌舞团任文艺专干。1960年成立湖南省昆剧团,时任团长刘殿选把我作为观摩代表,派去省里看戏。观摩结束后回到郴州,就借调到昆剧团,从事导演、编剧、编曲工作,开始与昆剧结缘。

图12 余懋盛(摄于2017年11月27日)

访谈者:可以和我们讲讲在昆剧团工作时的经历吗?

余懋盛:当时我刚到剧团就拜见湘昆的发掘者李楚池老师,我认为李楚池老师是湘昆的大马车。我一边向李老师学习,一边搜集、整理剧本,开展理论研究。湘昆之所以能在郴州地方生根发芽,不仅与郴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有关,也与战争、通商和人口迁徙密切关联。湘昆的兴起,与明末清初衡阳地域的藩镇割据联系紧密,由于受征战的影响,明末的昆曲子弟四处流落,他们从衡阳向西经永州常宁来到郴州桂阳县莲塘、四里、和平一带,并在这里得到较好的发展。我在1960年专门采访了原郴州群艺馆的谢新武同志,谢新武是桂阳“昆曲申字科班”创始人谢金玉的孙子。谢新武向我透露,1798年,在离桂阳城30余里的隔水村建有一座戏台,上演了许多湘昆剧目。从光绪到民国年间,这里的湘昆戏班多达十余个,涌现了周流才、谢金玉、刘翠美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著名演员。1920年左右,谢新武的爷爷谢金玉就拿出资金,创办起“昆曲申字科班”,谢金玉成为该班的创始人和主教老师,同时也聘请张宏开、肖文雄、彭升兰、匡升平等老师来这里教学和从事演出活动。在我与谢新武的这次对话中,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遗产,谢新武的老家保留有谢金玉先生传留下来的用牛皮纸传抄的61个剧本。谢新武对我说:“这些剧本,放在我这里价值不大,你觉得有用,你就拿去吧。”我如获珍宝。1961年,我就把这些剧本带回到湖南省昆剧团,交给李楚池先生,存在剧团档案室。真的很不幸,“文革”时期,这些剧本全部被毁掉了。

访谈者:真的是太可惜了,这些剧本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

余懋盛:“文革”结束,我又重新搜集整理剧本,比较著名的有原创剧目《苏仙岭传奇》《雾失楼台》等,根据史料改编的《白兔记》《连环记》《夜珠公主》《党人碑》等。这些剧本剧目都被收在《中国昆曲剧目集成·湖南昆剧卷》中。我整理改编的湘昆传统大戏《连环计》《渔家乐》《雾失楼台》《党人碑》等入选《五十年中国昆剧演出剧本选》《中国昆曲经典剧目曲谱大成》《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昆曲大典》等;2001年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长期潜心昆曲艺术事业成就显著授予表彰”奖牌与奖金。

访谈者:余老师拿这块奖牌是当之无愧的!

(四)郭镜蓉:湘昆里的名小生

访谈者:郭老师您好,您是哪一年进入湘昆剧团的呢?

郭镜蓉:我是1959年进入湘昆剧团的,师承湘昆名师匡升平。

访谈者:可以和我们讲一讲您印象深刻的演出经历吗?

郭镜蓉:1961年首次赴京汇报演出和1962年赴苏州参加南昆会演,我主演的《出猎·诉猎》与《醉打山门》一道成为湘昆首场剧目,深得戏剧界的一致好评。1964年,省委领导陶铸来检查,想看湘昆,当时演了《雄花》《红色娘子军》后,陶铸说还想看传统戏《秦桃》,这个戏的小生由我演,获得好评。随即决定湘昆剧团参加次年的中南会演,由李沥青、余懋盛、蔡培羽三人合作的《腾龙山上》,与花鼓戏同台演出,非常成功。

访谈者:在您的演员生涯中,受过哪些老师的指导呢?

郭镜蓉:我先后得到南北昆剧名家徐凌云、白云生、周传瑛、郑传鉴、沈传芷、傅雪漪等亲授和指点,博采众家之长,塑造了许多舞台人物形象,如《白兔记》的咬脐郎、《牡丹亭》中的柳梦梅、《连环记》的吕布、《玉簪记》的潘必正、《王昭君》的温敦、《宝莲灯》的沉香、《墙头马上》的裴少俊、《夜珠公主》的杨文鹿、《琼花》的琼花、《女飞行员》的林雪征、《腾龙江上》的小丹等,曾获得“湖南省优秀中年演员”称号。

访谈者:在教育事业中,郭老师也成绩斐然吧?

郭镜蓉:我先后培养出余映、王静、张小明、黄巍、王福文等湘昆演员,她们都在各个剧团从事工作。

访谈者:郭老师在舞台上对角色人物形象的塑造使观众影响深刻,也感谢郭老师培养了大批学生活跃在湘昆的舞台上,为观众带来了更精彩的演出!

三、湘昆传续者的口述

湘昆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盛开为民族艺苑的绚丽花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审美高度。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杰出艺术家与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成为一张亮丽名片。在继承的基础上,写就古老戏曲传统的新篇章,正是当代湘昆传承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罗艳、傅艺萍等人作为湘昆传续者,不仅在舞台上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当代的发展与进步,还推动湘昆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湘昆文化薪火相传。

(一)罗艳:湘昆传承与创新者

访谈者:罗老师您好,您是什么时候系统地学习湘昆的?

罗艳:我1964年11月出生于湖南郴州,从小喜欢唱戏,在1978年2月考入湖南省艺校昆剧科开始系统学习。

访谈者:您跟过哪些老师学习昆曲呢?

罗艳:我师承孙毅华、文菊林,是昆曲表演艺术家——张洵澎老师的大弟子,曾得到马祥麟、方传芸、张娴、郝鸣超、蔡瑶铣、王奉梅等昆剧表演艺术家的亲授。

图13 罗艳(右)向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左)导师学戏

访谈者:大家都知道,罗老师对人物形象塑造把握得非常好,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也有着不少的代表剧目。

图14 罗艳(左)向京剧名家艾美君(右)导师学戏

罗艳:我的代表剧目《牡丹亭》《女弹》《辩冤》《赠剑》《昭君出塞》等,其中不少已成为经常对外演出的昆剧表演精品。曾主演《宏碧缘》《杨八姐闯幽州》《十一郎》《双驸马》《佘赛花》《青蛇传》《一天太守》《苏仙岭传奇》《情系郴山》《雾失楼台》《义侠记》等大戏,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主演的折子戏有《挡马》《八仙飘海》《赠剑》《点将》《游园》《惊梦》《寻梦》《昭君出塞》《琴挑》《藏舟》《常青指路》《武松杀嫂》《水斗》《亁元山》《借扇》《思凡》《亭会》《斩娥》《相梁刺梁》《挑帘裁衣》等。另在《湘南暴动》《被拷问的灵魂》《欢乐使者》《桑植起义》等电视剧中担任主要角色,受到影视界及观众欢迎。1984年获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94年夏,在全国首届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获首届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优秀表演奖”;同年,在剧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雾失楼台》一剧中扮演碧桃一角,获湖南新剧目会演“优秀表演奖”。1996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全省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奖赛,以精湛的表演获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奖赛金奖;并荣获1995—1996年度湖南芙蓉戏剧表演奖,名列榜首。1997年、2002年两次被邀请参加文化部春节文艺晚会的演出录制,饰演《牡丹亭·游园》的杜丽娘,《长生殿·小宴》的杨贵妃。

图15 访谈罗艳(左)(摄于2016年9月30日)

访谈者:您之后有继续在学校深造吗?

罗艳:有的,我200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深造,攻读戏剧戏曲学,是湖南省首位戏曲表演专业研究生。

访谈者:在研究生生涯中,您学习到了什么呢?

罗艳:研究生班三年学习当中,我向京昆导师张洵澎、蔡瑶铣、艾美君、蔡英莲学习了昆剧《断桥》《辩冤》《絮阁》,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坐宫》《状元媒》等传统剧目;向文菊林、唐湘音两位导师学习了具有湘昆特色的传统剧目。并向戏曲声乐教授唐银成导师全面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声方法与戏曲演唱的有机结合。

图16 罗艳授课场景(摄于2016年9月30日)

访谈者:您之后的演出经历也非常丰富,并且取得了很多奖项呢!

罗艳:2005年11月我在长沙湖南大剧院与湖南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个人大型戏曲经典唱段演唱会。2014年在上海逸夫舞台演出的罗艳昆剧个人专场中饰演张三姑、田氏、王昭君,荣获第二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提名奖。2015年3月,我主演的天香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二)傅艺萍:湘昆里的“梅花奖”

访谈者:傅老师您好,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湘昆的呢?

傅艺萍:1964年8月我出生于湖南郴州。从小深受父辈影响和戏曲艺术的熏陶,1971年在郴州市第一完小上小学时我就能哼唱些许戏曲音调。1978年在郴州市一中念高中时考入湖南省艺校郴州分校湘昆班,时年11月24日正式入小班(大班是1月份考试招生)学习。

图17 傅艺萍“梅花奖”证书

访谈者:那您还记不记得当时有哪些老师呢?

傅艺萍:当年我们班总共招收了40名学员。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是唐湘音,时任湖南省昆剧团副团长,善演武生戏;科任教师有文菊玲、孙春香、王齐新、李凤章等,另有几位文化课和乐队教师。其中,文菊玲生于1945年,是昆曲著名的青衣演员,也是傅艺萍的开山导师;孙春香生于1947年,是学校专门从京剧团请来的老师,著名武旦演员。

访谈者:毕业后您去了湘昆剧团工作?

傅艺萍:是的。通过三年的学习,我系统掌握了昆曲表演艺术基本原理和技能,出演了《痴梦》等作品。于1981年毕业,在湘昆剧团工作至今。三十多年来,我出演的剧目繁多、获奖无数。如1984年,我出演《痴梦》参加湖南省首届青年演员大赛,荣获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93年在湖南省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获最佳演员奖;199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暨'94湖南新剧(节)目会演中,饰演《雾失楼台》中的妙妙一角,荣获表演奖;1994年荣获全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大会兰花优秀表演奖;荣获1995—1996年度湖南芙蓉戏剧表演奖;1997年在庆祝党的“十五大”暨'97湖南省新剧(节)目会展中,饰演《埋玉》中的杨玉环一角,荣获田汉表演奖;2000年在首届中国(苏州)昆剧节暨优秀古典名剧展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00年在湖南省第三届新剧(节)目会演中,担任《荆钗记》中的钱玉莲一角,获优秀表演奖;2001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中国戏剧梅花奖;200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促进昆曲艺术奖;2002—2003年度获湖南省芙蓉戏剧荣誉奖;2003年在昆剧《彩楼记》中饰演刘翠屏,荣获湖南省艺术节优秀主演奖;同年获评一级演员。

图18 傅艺萍授课场景(摄于2016年9月29日)

访谈者:傅老师在长期的昆曲表演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发表了系列戏曲表演的理论文章。您认为在戏曲表演中演员怎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好的艺术形象呢?

傅艺萍:我觉得一出好戏必须有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化和动作性强的语言,以及展示主题思想的戏剧冲突。对于演员而言,戏剧就是演高潮的艺术。故而要求演员在表演环节塑造艺术形象必须对戏剧的情节有深入的了解,对戏剧冲突有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戏剧艺术的特质,才能在表演中成功塑造艺术形象。

四、湘昆创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探索

湘昆是中国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它的传承发展要遵循自身的艺术规律,其中创承人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是重要依据。诚如保尔·汤普逊所说:“口述史用人民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交还给了人民。它在展现过去的同时,也帮助人民自己动手去构建自己的未来。”几十年来,聪慧执着的湘昆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湘昆文明,他们“传承的不仅是智慧、技艺和审美,更重要的是一代代先人们的生命情感,它叫我们直接、真切和活生生地感知到古老而未泯的灵魂”。他们在见证湘昆创承史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湘昆的历史细节。在历史的进程中,湘昆人曾多次学习北昆、上昆等,现在又追求创新,去搬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唐湘音认为,现在剧团真正的好戏已经不多了,很少有演出,即便有演出也没有观众,最重要的原因是湘昆的地域性文化特色逐渐失去。他清楚地记得,1980年至1990年间,他亲自抓排的三台课本戏《花中举》《皇帝的新衣》《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小戏,进校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样的现象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在政府的主导下,“昆曲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些许成效,但这样的活动往往重形式、轻内容,总感觉是在完成任务,无法达到真正的普及推广和培养传承人的目的。

当前,昆曲传习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也拨出了专门的经费用于传承人的培养。剧团每十年要专门招收一批学员,平常也单独开设昆曲兴趣班,为培养后辈传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傅艺萍看来,湘昆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尽管政府为我们与其他昆剧团交流提供了方便,但因为机会太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再一个是现在的青年一代很少有人观看昆曲了,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加大宣传、扩大观众群体。否则,老一代昆曲观众流失后,昆曲的消费市场将会大打折扣。在当今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湘昆乐师李元生不反对学习其他剧种的表演技术,但主张要化为湘昆的特点,也要使湘昆的特色得到保留和发展。他说,好的要学,中国的、外国的,只要有利都要学。现在最担心的是湘昆自身的特色保存得太少,在服装、道具、动作等方面的特色也不突出了,希望湘昆人能在尊重湘昆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把外来的东西化为湘昆的特色。

图19 访谈李元生(左)(摄于2016年9月29日)

恩格斯曾说:“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湘昆作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其发展虽历经坎坷,今日依然能屹立于民族艺术之林,其存在的价值和自身魅力完全灌注在创承人的生活史细节里。因为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而且是文化、是精神。***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因此,一是保护好健在的湘昆老艺人,积极为他们的传承创设有利的条件,调动和鼓励他们传承的信心,并做好他们个人口述史资料的记录、整理和保存工作;二是通过举办训练班、兴趣班、知识讲座、文艺演出等,吸收有兴趣的人员加入,培养包括编剧、编导、创作、表演和灯光舞美人员的后备传承人,进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在承继湘昆文化因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的审美诉求,创作出更多有湘昆特色,又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

①湖南戏曲研究所编:《湖南省地方剧种志丛书·湘昆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第422页。

②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1,第101页。

③冯骥才:《民间文化传承人:活着的遗产》,载《文汇报》,2007年5月10日。

④保尔·汤普逊著,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第327页。

⑤同③。

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第13页。

⑦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出版社,2015,第13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