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九世纪德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研究(下)——以《致远方的爱人》民歌作品多样性发展研究为例

时间:2024-05-20

王 雷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 300171)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被后人尊为“乐圣”。这位出生在德国北威州波恩音乐世家的音乐天才,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系统地学习了钢琴和小提琴演奏。贝多芬先后受教于莫扎特、海顿、阿尔勃列西兹贝戈等一众音乐时俊,青年的贝多芬,首先凭借着自己优秀的钢琴演奏水平,奠定他本人在音乐界的地位,之后,又凭借着非凡的音乐创作才能而享誉世界乐坛。

据笔者的研究分析发现,贝多芬在家乡波恩时期创作的歌曲作品,多为民歌(Volkstümliches Lied)和分节歌(Strophen Lied),歌曲的内容,多使用表现自然景象的变化、赞美爱情以及对自由平等思想向往的题材内容。此时,贝多芬使用的传统音乐创作技法与风格,多源自歌德、格勒尔特、比尔格等人的抒情诗歌。以贝多芬早期创作的九首声乐作品中最具影响力的《五月之歌》(Mailied)为例,调性较为统一,和声布局,十分重视功能性与歌词间的整体呼应。从赞美大自然,延伸到热烈爱情中的心理状态变化,通过云雀在空中歌唱这种拟人化的创作手法,是其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作品,成为他艺术歌曲创作初期的代表作。

在贝多芬创作的众多民歌题材的作品中,《致远方的爱人》,选用了他的学生、捷克诗人阿罗伊斯·耶泰莱斯(Alois Jeitteles)创作的六首诗歌,进行创作。与其后来创作的交响乐中的英雄形象相比,《致远方的爱人》展现给大家的是他内心世界里饱含深情的温柔幻想的流露。并且,采用新颖的“将六首歌曲通过伴奏音乐连成一整部”的创作方式,使这部作品脱颖而出,成为了德国第一部声乐套曲。

一、诗歌与音乐创作走向的关系

《致远方的爱人》这部套曲的第一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五节分节歌形式,即每个部分的旋律,大致或完全相同,只是伴奏织体改变。第一首乐曲,是整部套曲的核心与基础,后五首歌曲的主题材料,在第一首歌曲中已有准备,旋律的发展,都是以第一首歌曲的材料为基础而延续展开的,这首作品,在整部声乐套曲中为后五首作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从歌词与音乐的关系来看,贝多芬在对诗歌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创作音乐,无论是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还是音乐形式,都与诗歌紧密配合。这种创作手法,在整部套曲的第一首歌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首歌是一首有五节的分节歌,它用简单的八小节抒情旋律,配合五句歌词的节奏和韵律,在旋律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朗诵特点,犹如歌剧的咏叹调。有趣的是,整部套曲的每首旋律,都以降序结束。“然后旋律从高到低滑动一个八度音以结束句子。像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诗歌中描写的小山、田野、眺望等词语交相辉映,产生了奇妙的反应,使听者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如下面的谱例1所示,该作品的主调为降E大调,柔板,3/4拍,分为五段。每段间,各有两小节钢琴伴奏的连接,每部分都是一个完整的乐段。分为a、b两句,4+4的方整结构形式,五个部分伴奏织体不同,织体活跃,随着织体变化,作品的情绪发展到高潮。两乐句的和声进行中,用了重属和弦,丰富了音响效果。在织体上,第一段采用柱式和弦织体,为加强旋律线条,伴奏的高声部,一直延续声乐的旋律;第二段,在旋律的音高上,与第一段相比无任何变化,但在织体上加入了8分音符,相比第一段更为活泼。和声上,也没有太大变化,在和弦的使用上,都选择了具有不稳定色彩的重属和弦;第三乐段,在旋律上有些许改变,在第一句的结尾,加入了切分节奏,伴奏织体,为16分音符和弦分解的伴奏形式。第二句伴奏织体,比第一句丰满,音响效果丰厚;第四段伴奏织体又变回柱式和弦伴奏,旋律伴奏,都加入了三连音的节奏型,使旋律更具律动感,更为流畅;第四、五段之间也用了三连音,第五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织体融合了前几段的思想,但相比前几段更为复杂,包含了16分音符和8分音符的跳进、柱式和弦和低八度的分解,使这段音乐的情感更加高亢。

乐曲的最后四小节的结尾,以四平均的形式,增加流动感,使情绪放缓。第一首歌曲的钢琴伴奏,在结尾部分变弱,平静地进入到第二首歌曲。前两首歌曲的连接中,使用了同样的音乐表达与织体伴奏,可以说是顺其自然地过渡到第二首歌曲。

歌曲从第九小节开始,由最初的Ziemlich langsam und mit Ausdruck(相当慢并表达)转为Ausdrucksvoll(表现力丰富的),再之后,当诗词演唱到最后一句“一颗爱心所奉献的歌曲,一定能到达另一颗具有爱的心”时,引申义为爱情的歌曲,高翔远引,超越时空,飞向人们的心灵深处,此时的音乐表情,变为nach und nach geschwinder(越来越快的),钢琴伴奏的旋律,也转换成一系列紧锣密鼓行进的和弦,描绘着诗歌中所表达的激情满满的爱的告白。

二、诗歌韵律对于歌唱情绪的影响

在整部套曲的第一首歌曲中,我们的诗人,从远处看着他“心爱的人”,思索着他们之间的距离。曲调与旋律听起来并不悲哀,但富于怀旧、温柔,在中心诗句,即第三句,随着吹散的叹息和“eilt”这个词的说出,这意味着匆忙和急切。诗人话语中的“痛苦”,不在于第四节中Pein这个词,而在于“难道没有东西可以把它传给你,难道没有东西可以成为爱情的使者?”这个问题上。这套曲的第一首歌,在提到诗人的爱情时变得兴奋,但安静地结束。

Ach,den Blick kannst du nicht sehen,

啊,你看不见我凝望你时

Der zu dir so glühend eilt

那如此急切的目光,

Und die Seufzer,sie verwehen

还有我的叹息,

In dem Raume,der uns teilt,

它们在分割我们的空间中回荡。

Will denn nichts mehr zu dir dringen,

难道没有东西可以把它传给你,

Nichts der Liebe Botesein?

难道没有东西可以成为爱情的使者?

Singen will ich,Lieder singen,

我要歌唱,

Dei dir klagen meine Pein!

对你唱出倾诉我痛苦的歌曲!

这是一首四音部扬抑格四行体小诗,奇数的诗行,均为八个音节,偶数诗行都是七个音节,视觉上很整齐。全诗采用交叉韵,即abab韵式。各诗节的第一、第三行都是阴韵,即两诗行末尾有两个音节同韵(spähend - sehend, geschieden -Frieden),第二、第四行则均为阳韵,即两诗行末尾只有一个音节同韵(Nebelland - fand. Tal - Qual),无一例外。这是一首典型的格律诗。

如谱例2所示,第二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分为A.B.A'三段,主调G大调。前三小节为引子,织体采用柱式和弦伴奏,织体材料的高声部为旋律的先现,为声乐主题的出现做铺垫。A段旋律,是上行大二度模进,巩固了主题,随后还有一小节的补充,采用了重复部分音的手法。B段为对比性的中段,调性转到了下属关系调A大调上,旋律风格较A段有很大变化,旋律完全采用属音的同音重复构成 B段,整段节奏单一。再现的A段,调性回归主调E大调,强调了主题.速度上进行了四次变化,增加了紧张感。A 1段是变化再现。

整部套曲的第三首歌曲 Liechte Segler in den Höhen,无疑是迄今为止“最轻的”,音乐和叙述快速,充满活力的能量,田园诗般的……提到了山丘、云朵,一条小溪,但在音乐中的一些情绪变化,例如第三节,随着秋天的到来,他的苦难也来了。它以请求风在心爱的人耳边耳语,在诗人的痛苦中结束。

第三段和第四段中,贝多芬将主题旋律转到了降A大调的同主音小调降a小调上。伴奏织体变为八分和弦,高音与低音交错进行。第四段与第五段之间的连接,前面一小节,运用了第四段的伴奏织体,后面一小节,运用了第五段的伴奏织体,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五段算是对前几段的概括,在结尾部分用了扩充,速度有所减慢,使用了一系列的音阶下行,以便过渡到下一首歌曲。

如谱例3所示,在整部套曲的第二首过渡到第三首的时候,在力度与速度两方面有了对比,有了更好的发展素材,所以,在音乐风格上,这首乐曲较前两首是不同的,且有对比的,不管是在音符,还是在音乐表达上。

整部套曲的第三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五段分节歌,降A大调。全曲几乎由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构成,有极少的二分音符。这一曲共五段,结构与形式上,与第一首歌曲相似。前两段伴奏织体,为柱式和弦加三连音形式,三四段,为柱式和弦织体,第五段,主要以三连音为主,伴奏织体有主题材料,巩固强调。

第一段前两小节,为引子,以4+4的方整结构构成a、b两个乐句。旋律,是八分音符的级进与跳进,音试范围,在一个八度内。在和声进行上,第一句结束在属方向的主和弦,第二句的下半部分,返回到主调F大调上,以完满终止结束。

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有两小节的连接,织体不变,加入了小附点的节奏型,旋律上略有变动,原先的八分音符,改为四分音符,与之前第一段的跳跃性,有所对比,增加了抒情性和歌唱性。第三段,织体变为柱式和弦织体,但仍在织体中体现了主题旋律。

三、诗歌韵律对于音乐的影响

贝多芬将整部套曲的第二首歌,设定为6/8拍,为诗意韵律谱写了自然轻快的旋律。诗人想象着微风带来的愉悦,报春花沉默的美以及他与爱人在树荫下共度的温柔时光。

Wo die Berge so blau

那里在苍茫的雾色中

Aus dem nebligen Grau

山峦如此青翠,

Schauen herein,

Wo die Sonne verglüht,

那里落日渐渐消失,

Wo die Wolke umzieht,

云层遮蔽大地,

Möchte ich sein!

我愿在那里!

这首诗,第一诗节的头两行属邻韵,邻韵系指相邻的两行最后一个音节同韵,在本诗,同韵为blau – Grau。后面四个诗行,构成一个韵律单位,其韵式为abba, 这四行诗句的最后一个词,分别是herein、verglüht、umziehen、sein ,herein与sein谐韵,verglüht与umziehen谐韵。德语诗中,ü和ie可以算同韵。第二、第三诗节的诗韵格式同此。

如谱例4所示,这是贝多芬创作的整部套曲的最后一首歌曲,也是这部声乐套曲中最长的一首。

从整体的分析看,在第五首歌曲的结尾处,为最后一首歌曲的创作技法的展现埋下伏笔。整首歌曲分为三段,第一个乐段,分为八个小节,四个小节为一句,分为ab两小句,音乐材料也使用丰富;第二个乐段,也分成两个乐句,第一个乐句,在第一个四分音符所在的收尾处,为第二个乐句情感变化进行铺垫。第二乐句的旋律部分,以跳进音为主,伴奏织体上也有鲜明的变化,高声部和低声部都采用了三连音的柱式和弦伴奏织体,再现段的旋律和伴奏,与第一乐段的旋律与伴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多出了四小节的尾声,使此乐段以完满终止结束。在这个乐段开始时,有两小节的前奏,拍号由2/4拍,变为3/4拍,主题材料运用了第一首歌曲的主题;第三个乐段,也是ABA1形式的再现单三部曲式,不同的是在整首歌曲的结尾加了一个尾声。A1段基本是A段旋律的重复,划分为两个乐句,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完全重复,在两句的间奏部分,尾声的钢琴伴奏中,出现了整部套曲中的最强音,从sf到f,到p,到pp,到f,最后到sf的强弱表情变化后,整部套曲结束。

Nimm sie hin denn, diese Lieder,

请接收这些,我心爱的,

Die ich dir, Geliebte, sang.

我曾为你唱的歌,

Singe die dann abends wieder

过去我曾多次在琉特琴悦耳的

Zu der Laute süßem Klang.

伴奏声下唱它们!

从诗歌的文体来看,第3、第4和第6首,都是四音部扬抑格四行体诗,押交叉韵(kreuzende Reime),即一、三行同韵,第二、四行同韵,奇数诗行,多为阴韵,双数诗行,多为阳韵。

整部套曲的最后一首歌,也许是最悲哀的……仿佛是在问心爱的人,不仅要承认他对她的爱,还要承认他们之间的区别。整部声乐套曲的尾声,占了很大的篇幅,主题采用了第一首歌曲中的材料,有首尾扣题的效果。

在这个尾声当中,前几首歌曲的材料,都有涉及到,调性回到第一首歌曲,旋律和伴奏织体,采用了第一首歌曲中的旋律和音型节奏。前五首歌曲的旋律,都算比较平稳地进行,偶尔加入其他变化音型和节奏,使音乐情绪有一点波澜起伏,直到第六首,才使音乐主题更加明朗,情感变化更加丰富。

四、诗歌与曲式间的关系对于演唱的影响

在贝多芬创作的这整部套曲作品的六首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五首作品,为分节歌形式创作,而第二首和第六首,为三部曲式。针对不同的曲式结构,歌者在演唱时,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演唱分节歌作品时,应细细研读每一段歌词的含义,根据对歌词(诗歌)的理解,来调整演唱的情绪。以第五首作品为例,作品的第一部分,延续了第四首歌曲的音乐情绪,“Es kehret der Maien, es blühet die Au, Die Lüfte, sie wehen so milde, so lau, Geschwätzig die Bäche nun rinnen.”(五月又来临,草地开满鲜花,微风如此柔和、温暖地吹拂,小溪潺潺流淌。)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此处可以演唱得活泼动感一些,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第二部分,伴奏织体变为柱式和弦伴奏,极进跳进的音响,使乐曲情绪发生变化,“Sie bringt sich geschäftig von Kreuz und von Quer manch weicheres Stück zum Brautbetthierher, manch wärmeres Stück für die Kleinen.”(它繁忙而来回穿梭着,一些柔软而暖和的东西铺在新娘的床上,为了婴儿的降临。)此处描写了新婚夫妇的美好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强烈渴望。这时,自然延续至第三部分,第三部分话锋一转,故事出现了转折,演唱者的语气和情感,也需随之发生变化。“Es kehret der Maien, es blühet die Au, Die Lüfte, sie wehen so milde, so lau, Nur ich kann nicht ziehen von hinnen.”(五月又来临,草地开满鲜花,微风如此柔和、温暖地吹拂),这前两句,与开头呼应,但此刻主人公的心境却截然不同了,望见了一切美好的景象后,回首自己的这段爱情,轻声道出他悲伤的感叹“Wenn alles, was liebet, der Frühling vereint, nur unserer Liebe kein Frühling erscheint, und Tränen sind all ihr Gewinnen.”(春天将把所有相爱的合为一体,但我们的爱情没有春天, 而得到的只有眼泪。)主人公所见,从最开始的美妙风景,中途夫妻相爱的愉悦场景,再至最后由此及彼所产生的悲痛情绪,需要歌者在演唱时将这些情绪根据分节歌的段落,有对比、有层次地逐一表现出来。

相比较而言,三部曲式ABC的形式,更加平铺直叙,歌者同样需要根据歌词(诗歌)的含义来演唱。所不同的是,演唱三部曲式的作品时,连贯性尤为重要。这其中,更强调的是故事及情感情绪的紧密连接。作曲家往往在需要表达急切的、不间断的感情时,会使用这种音乐技法形式来进行创作。因此,歌者在演唱时,应着重注意气息的反复调整,做到“声断气连”、“声断情连”,由此可见,歌曲的力度对比及速度对比,更是不容忽视的。

五、演唱时诗歌中戏剧表现力

随着观众音乐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歌剧表演,可以凭借更加优秀的剧场舞美元素加以辅助(如:舞台背景、服饰化妆等),这为歌剧演员的舞台表演,添色不少,使得歌剧作品在观众面前展现得更加丰富、全面。同为声乐门类的学科,实际上,歌剧和德奥艺术歌曲的表演方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于室内乐范畴而言,德奥艺术歌曲,则需始终保持原有的、传统的表演方式,即:人声(独唱、重唱)与钢琴,仅此而已。但随着表演者的声乐演唱技巧和钢琴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钢琴生产品质的提升,这当然都有利于提高舞台表现力。但对艺术歌曲的表演形式而言,始终不变的,仍然是单一的表演形式——人声加钢伴,演员面对欣赏水平较高的观众,表演得专业且出彩,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演唱好德奥艺术歌曲,在注重咬字发音、歌曲戏剧表达的同时,声乐演唱技术的掌握与发挥,不容忽视。人声是艺术歌曲中最为重要的传导媒介,对具体的艺术歌曲作品的整体表演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作用。德奥艺术歌曲的演唱技术,有别于歌剧演唱的声音技巧。首先,是演出场地不同。歌剧演唱,需要更多的音量使声音穿过布景和乐队,送到每个听众的耳朵里;艺术歌曲演出的场地,通常属于室内乐范畴,更加注重声音的灵活性和控制力,在曲中的流畅度,是声音技术展现的重点。尤其是一些青年歌者,经常演唱德奥艺术歌曲,无疑是对声音健康非常有益。就德语语音特点而言,对于初学声乐者,特别是声音苍白者,有着微妙的治疗效果。

贝多芬所选用的耶泰莱斯的六首诗歌来创作整部套曲声乐作品,或许就其创作初衷而言,并无过多的考究,只是青睐于年轻诗人的真诚而又质朴的诗歌语言。贝多芬将自己的灵魂,带入到诗歌中主人公的共情立场,与他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耶泰莱斯诗中所描绘的山丘、云朵、小溪、报春花等自然景物,都达到了借景抒情、睹物思人的审美效果……诗中的主人公,希望能将自己的思念和爱慕,化作风、化作雨、化作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并以此作为媒介,传达到所爱之人的心中。

贝多芬的整部套曲也正是仅仅抓住了这一点,以整部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中的第一首歌曲为例,它由五段类似的主题材料构成,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段的钢琴伴奏,都有所区别,可见,它们是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情绪感受的。每一段的第一个音,都是在弱起拍上演唱,要委婉地、缓慢地、轻柔地将情感注入到歌词中去,这对歌者的气息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用良好的气息支撑带动声音挂到较高的位置上去。整首歌曲情感较为舒缓,每一句中间的换气要做到情绪始终保持连贯,歌唱状态不可以松懈。随着歌曲进行到第三段“啊,你看不见我凝望你时,那如此急切的目光”时,伴奏织体变为紧密的十六分音进行,此处,也正是第一首歌曲的核心内容,主人公急切地想要将自己的爱意传达给远方的爱人。演唱者在这部分需要表演得生动真实,将主人公急切的心情用表情和声音呈现出来,充分与诗人和作曲家共情,与诗歌的中的主人公共情。此后,歌曲的情绪逐渐推向高潮,节奏变化增加,直至结尾处,本首歌曲最扣人心弦的一句话“一颗爱心所奉献的歌曲,一定能到达另一颗具有爱的心!”此处贝多芬做了渐快渐强的处理,如谱例5所示。

从上面的谱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在结尾处伴奏型,以十六分音符为主,音乐速度加快,力度加大,情绪急促而有力,结合诗歌来看,此处歌者在演唱时应着重加强语气,将每一个字咬实,歌声坚定而有力,气息均匀而连贯。

贝多芬除了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作品外,在拿破仑战争彻底失败,封建王朝复辟的年代里,他被迫暂停了他的大型音乐作品的创作,于1816年创作了这部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音乐中纯粹的抒情风格,代替了英雄情结的音乐风格。这部声乐套曲的创作,标志着贝多芬晚年创作的新阶段。贝多芬的好友威格勒描述说:贝多芬的创作情绪是始终处于热恋中的样子,现实中的贝多芬,一生中爱过几个女子,但不是被拒绝,就是发生了问题而自行退出。在经历了多次感情挫折后,他最终选择了独身。但有一份爱情,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难以忘怀,那就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段恋爱,一位叫做安东尼(Antonie Brentano)的贵妇,甘愿放弃家庭,即便是受到社会的谴责,也希望跟贝多芬在一起生活。贝多芬也无限热爱安东尼,但习惯独身生活方式和背负道德底线心理斗争的贝多芬,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失落了这个机会,也只能让他在音乐的海洋中去,表达自己内心的爱情独白,满怀真挚地用音乐写下了这个长达10页的爱情独白——整部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这也是笔者的猜测。总而言之,《致远方的爱人》,是贝多芬在五线谱上,用笔绘制的挥之不去的情书,也是他民歌创作的巅峰之作。

贝多芬不仅在音乐题材的内容选择上,建立了相互关联的音乐创作格局,同时,通过创作《致远方的爱人》,对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细致的改革,确定了音乐创作的基本原则。对于一些声乐作品,比如套曲中的民歌形式的艺术歌曲,在文化内涵上开始有了清晰统一的思维逻辑,在音乐上也有了一些有机的联系。在第一首歌中,贝多芬巧妙地设置了可以贯穿整部作品的主题素材,这个主题直接成为以下五首歌曲的素材来源,主题也在最后一曲中再现,音乐不断进行。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声乐套曲的形式展开,在后来的同类声乐作品中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笔者希望通过以享誉世界的作曲家贝多芬的歌曲创作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德国民族诗歌与音乐发展的关联。尤其是对贝多芬创作的声乐作品的音乐和语言进行比对研究,对19世纪德国民族题材的相关作品的发展延伸,也进行探索性比较,以此来启迪更多的研究者,进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以充实国内这方面研究乏善可陈的缺憾。

①可参阅西安音乐学院周冰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学研究》一文之详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