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杨维娜
(内蒙古艺术学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求深化改革与提升质量的路径,是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最为年轻。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艺术类院校也非主流群体。2017年9月,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37所,艺术类“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仅7所: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在“双一流”团队中仅5%的占比,多少与艺术学作为新学科门类的弱势地位有关,也反映出大多数的艺术院校要进入“双一流”行列还任重道远,而对于民族地区的艺术院校而言,这条道路则更为漫长艰难。但在“双一流”这个竞相逐鹿的舞台上,各高校都获得了平等竞技的机会。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传承积淀、优势特色、与众不同与责任担当,为此,深刻反省,加快建设,为五年后的新一轮评比做好准备,成为艺术院校的发展契机。
内蒙古艺术学院自1957年建校以来,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与民族艺术保护、传承、研究的重要基地。然而,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受地域、环境等方面的限制,在教育资源与人才资源上并不占优势。只有正视问题,寻求适于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才有望在下一个建设周期中,为实现学院中长期发展目标——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艺术大学奠定基础。
2017年开展的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与“双一流”建设紧密相联,评估的结果也为“双一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撑。从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来看,“人”的要素无疑是最重要的。近年来各高校间的“抢人大战”开展得如火如荼,经费充足的学校不惜“高薪挖人”,财力拮据的学校只能感叹“留不住人”。然而,这并非学界的良性生态,也非持续发展之计,要在“一流”的竞争浪潮中长久站立,还需从自身薄弱环节入手,立足现有基础,把握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点,积极采取措施,力求有所突破。
本文通过剖析内蒙古艺术学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介绍近年来学院为提高科学研究水平采取的几点具体措施,进而讨论艺术院校通过有效的科研管理手段提升学科建设工作的路径,就教于各兄弟院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科研队伍的主体为教师,也包括一部分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在读研究生。虽然近年来学院的科研队伍总体稳步发展,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近年学院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人才质量与结构有所改善。但通过对比分析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仍可发现明显问题:一是高层次人才规模比例偏小,受资源、经费等因素制约,优秀人才特别是学科领军人才引进困难,急需发展的弱势学科缺少支撑人才;二是高层次人才在职称和年龄结构方面存在断层隐患,优秀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在中年骨干梯队中,学科拔尖人物较为缺乏;在青年人才队伍中,近年虽有大批硕士、博士高学历人才补充进入,但学术实力尚未突显。从中长期发展来看,这一现象将导致学科队伍缺乏攻坚力量,学术研究缺少活力,后劲不足,难以实现高水平的学科建设。
尽管理论研究型人才与创作表演型人才各自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且目前各高校也在积极构建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然而,身为高校教师,有别于专业艺术院团的画家、歌唱家、舞蹈家,既要具备高水平的创作能力与教学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来总结和提升教学与创作水平。
受长期以来创研分离偏见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非此即彼,互相排斥;有些专业教师仅重艺术技能传授,科研意识薄弱,缺少创新思考和理论总结,从而导致有的学科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成果比例失衡,理论研究人才偏少,与创作型人才比例差距悬殊。
有些教学科研人员学术视野不够开阔,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学术动态关注不够;有些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功利性较强,研究工作缺少稳定性与持续性,认为科研只是评选职称的个人行为,一旦解决了职称问题,科研任务也随之结束。教师的学术自觉性不够,对于学科发展难以产生切实而长远的建设意义。
学科是知识体系的分类,专业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一个专业可能综合多种学科,一个学科也可能在不同专业中都有所体现。每位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的专业归属,受自身知识结构、研究兴趣、学术目标、技能专长等个性化因素影响,其研究视野、研究领域、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均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1](37)学院虽制定了详细的学科发展规划,却少有人员根据规划制定个人的科学研究计划,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以至在科研成果体现上,散乱繁杂,量多但不突出,甚至不停重复他人的研究工作,缺少创新,难以形成合力,凝聚成优势,造成资源的浪费。
学校系别一般按照专业划分,部分院系单位封闭拘谨,科研团队按照系别组合而成,成员多为本部门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知识结构相似,占有资源有限,研究视域较窄,从而导致人员多、力量强的团队愈来愈强,人员少、力量弱的团队竭尽全力也不见起色,学科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学科交叉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少稳定的跨学科团队,学科间的壁垒有待进一步打破。科研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制约了有影响力、高水平创新型成果产出。交叉学科缺少建设平台,没有完全发挥学科辐射作用。
基于上述问题,内蒙古艺术学院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以一流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规划与综合改革相结合,注重激发人才成长的内生动力,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受地域环境、学术积淀等因素的影响,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这是一所学校得以立足的品牌,然而作为多学科集合体的综合性艺术院校,在学科发展中切不可顾此失彼,只考虑优长而搁置短板。对于民族地区的综合性艺术院校来说,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科学布局,规划不同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建设目标,进而为科学研究做好参谋。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科发展的思路是: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分类设置建设目标,建立学科分层建设和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而言,艺术学理论学科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学院的资源优势,打通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壁垒,在民族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拓宽研究领域,构建涵盖各门类艺术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实施精品战略,坚持各专业整体推进,实现长调、马头琴、呼麦、蒙古舞等特色专业方向的重点突破,把学科特色有效地转化为学科优势;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兼顾专业特性与学科基础,着力探索建立表演、文学、传播等不同领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美术学、设计学学科进一步整合、凝炼学科方向,一方面巩固传统学科方向的优势地位,强化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依托自治区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以促进艺术生产为落脚点,加强市场应用与产学结合。不同学科根据发展规划,找准定位,凝炼方向,整合队伍,集中发力,学科资源得以有效利用。
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机结合。加强协同创新可以使各学科资源主动释放能量,在深度合作中催生出重大成果。综合性艺术院校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具有学科齐全的天然优势,可以通过寻求联系多学科领域的课题,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打破学科间的壁垒,[2](129)带动多学科专业的联动发展。
内蒙古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艺术学理论学科学理融通与专业辐射性的作用,由该学科牵头带动全部艺术学科专业,开展了中国文联部级项目《草原艺术研究工程》的研究工作。该项目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草原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史料梳理、历史分析、学理提升等环节,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有特色的理论成果。现已出版《当代草原艺术年谱》(含音乐卷、美术卷、舞蹈卷、电影卷、戏剧卷、理论与评论卷、电视艺术卷7部),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该项目仍在继续深入,将有史观层与学理层的著作问世。通过该项目的带动作用,凝聚并培育了一支高水平的理论研究队伍,为各学科都储备了一支训练有素的科研团队,经过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工作,有望进一步培养出学科领军人才。
教学、科研、创作、表演四位一体是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办学理念,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学院基本形成个性研究创作与有组织的集体攻关相结合,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相融通,教与学互为相长,创与研互为促进,既能彰显学科专业特色,又能体现艺术学学科群优势的科研创作体系。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资助项目,内蒙古艺术学院创作的大型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已多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等地上演,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反响。学院师生作为主创团队成员,参与了全部的创作与表演工作,舞剧完成后,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剧目进行反复修改提升,在精打细磨中锤炼了一支高水平的创研团队。2018年,该作品被列为文化部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并获批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作品滚动资助项目。通过推出高水平、原创性的民族艺术实践成果,带动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创造新的生长点。
科研平台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学科资源的优化组合,凝聚学术团队,确立研究方向,培育研究课题,融合多渠道、多学科资源,促进研究、创作、教学、展演的深度合作,并为交叉学科新领域的发展提供条件,也扶持了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艺术学院在平台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获批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文化与旅游部外联局“中国—东欧国家民族艺术传承交流中心”、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被列入“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提升计划”,“蒙古族服装造型与工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实践教学示范基地”。这些科研平台是学院整合资源,聚合学科力量的成果。通过与区内外相关艺术研究与展演机构的合作,积极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的研究人员,围绕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传承与发展开展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此外,学院还相继获批建立了“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等特色鲜明的科研创作平台,不仅吸纳了在国内外已有较高知名度的民族艺术家到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也促进了地方艺术创作与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学院还将以学科基地、科研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把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与平台建设结合起来,拿出专项资金,建立若干校级学术平台,培育课题、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中,学院获得的资助经费有力支持了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团队的建设,目前已建立了多媒体演艺虚拟排演实验室、无纸动画制作实验室、播音主持与戏剧影视表演综合实验室、音乐制作中心等11个实验室,扶持了3个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建设是大学提升实力的抓手和龙头。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构成,一头连着人,一头连着成果,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研究的支撑。[1](37)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科研导向作用,综合调研,科学规划,有效引导,强化管理,构建强有力的管理运行机制。笔者结合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就进一步加强科研建设工作,再提几点建议。
科研管理工作不仅表现为信息发布、项目申报、过程监督、成果统计等日常管理服务方面,更表现为考察与调研本校、本地区、全国乃至国际的科研状况,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规划与设计学科发展方向,引导与督促科研单位设计团队构成,为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开拓渠道,协调学校各单位为学科建设服务,保证学科建设的有序发展。这其中,首要的就需建立一支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发挥好参谋部、信息员、推进器、协调员的作用。当然,要实现高水平的管理目标,并非仅是某一科研管理部门的任务,而需全校上下合力而为,增强学科意识,树立学术自觉,主动作为,积极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工作局面。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有效引导研究工作向高质量高效能的方向发展。艺术院校应建立以成果质量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估体系,改变过度指标化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成果的原创水平、同行认可度和业界影响力,引导科研、创作、展演从重视数量走向重视质量和贡献;实施以学科发展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引导教师从事与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学术研究及艺术实践活动,以使个人成果对学科发展产生切实而长远的建设意义。
“双一流”建设是涵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多元化系统建设,构建一流学科也非科研一方所能支撑,高校应有全面的布局与眼光,妥善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对于艺术学科,还要尊重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既不能回到过去重技能、轻理论的状态,也不可矫枉过正,弱化艺术创作与展演。在鼓励理论创新的同时,也要加大投入支持创作出新,产出高水平的艺术实践成果。要将创作与研究结合起来,互为促进,共同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