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业遗存的文化价值与复兴策略——以近现代景德镇工业遗存保护和开发为例

时间:2024-05-20

李松杰刘红娜

(1.2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学研究所,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工业遗存的文化价值与复兴策略
——以近现代景德镇工业遗存保护和开发为例

李松杰1刘红娜2

(1.2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学研究所,江西 景德镇 333403)

工业遗存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工业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其文化价值和复兴策略也成为各方重视对象。景德镇是瓷业手工业城市,制瓷业历史悠久,保留了丰厚的瓷业文化遗产。在机械大工业理念的冲击下,景德镇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大工业生产体系,在近代中国陶瓷工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随着城市产业发展转型,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存。如何实现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更好保护和利用工业文化遗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瓷业发展的重心,如何保护和利用近代工业遗存,是景德镇实现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工业遗存;文化价值;复兴策略;景德镇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业手工业城市,其手工制瓷业历史发展已逾千年之久。近代以来,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景德镇设立了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从清末民初的江西瓷业公司到上世纪90年代的完善的工业发展脉络,成为中国瓷业生产现代化的代表和象征。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景德镇遗存了大量的瓷业的建筑、生产车间、矿区和仓库、生产遗存物等,目前,学术界对工业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利用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多,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很难从具体的视角实现研究的创新。但就景德镇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遗存而言,一方面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景德镇工业遗产有其自身独特性的一面,通过对景德镇工业遗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工业遗产保护的个案,也有利于从理论视角提升研究水平。

一、近代景德镇陶瓷工业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近代景德镇陶瓷大工业发展与中国工业兴起是一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资本在中国开办企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机器制造业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在传统等于落后的理念下,先进的技术成为刺激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模式转型的重要因素。为此,在官方支持下,景德镇成立了江西瓷业公司,从国外购买机器,学习先进的制瓷生产技术,进行机械化制瓷。与之相配套的是,瓷业公司成立陶业学校,培养新式人才。在江西瓷业公司的影响下,各种新式制瓷技术和制瓷方式引入景德镇,并作为新兴生产的代表和象征。同传统手工生产技术不同,机械化制瓷形成了完善的瓷业生产体系,也构筑了相配套的生产模式与生产方法。但由于民国时期独特的历史现实,景德镇并没有形成规模完善的瓷业生产模式,手工制瓷已经在景德镇陶瓷业发展中居于主导作用。

1949年解放以后,为了实现陶瓷业生产的复兴以及受现代化生产制度的影响,景德镇逐步确立了自身的大工业生产体系与生产模式,开始了陶瓷业生产的改革,将全市2400多家陶瓷小手工生产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组建了10个公私合营的工厂和10个合作社,逐步设立了景德镇瓷业大工业生产体系,包括原料开采、运输、瓷器制作和运输的工业发展模式。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1964年,景德镇成立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对整个瓷业生产进行协调管理。就大型瓷厂而言,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共成立了15个大型机械化陶瓷生产企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大瓷用原料加工厂、陶瓷磨具厂等。①在机械化理念的引领下,整个景德镇就是一个大型陶瓷生产中心,形成了大工业生产体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瓷业生产转型需要,景德镇大型瓷业制作公司以及围绕这些公司而形成的瓷业生产体系瓦解。

如果从1903年,江西巡抚柯逢时奏请设立新型瓷业公司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景德镇近代瓷业大工业发展历程也是中国政治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缩影,其工业发展经历了晚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解放以后的不同阶段。此外,就瓷器产品而言,其在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也具有象征意义。作为中国器物文明的象征,瓷器曾经是中国在世界贸易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但近代以来,由于以现代化为主导的企业生产的发展,景德镇传统瓷业生产模式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引入了新型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尽管经过改革,景德镇大工业生产体系瓦解,但留下了大量丰富的工业遗存,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二、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存的分类情况

由于工业发展的升级和转型,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开发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德国鲁尔区的成功个案也为全世界工业遗存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随后,工业遗产保护在全世界兴起,也提供了多样化的保护模式和开发路径。但总体而言,当前世界范围的工业遗产保护多侧重重工业转型变迁后所遗留的工业遗存,较少关注其他产业发展类型的产业模式。因此,对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研究,有助于从多层次视角为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多样化的路径。具体而言,景德镇工业遗存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性的工业遗存,主要有瓷器生产的厂房、仓库、原料等的基本生产要素的保护。另一类是技术层面的物质文化的遗存。根据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下塔吉尔宪章》中的论述:“(工业文化遗产)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选矿和冶炼的矿场和矿区,以及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宅、宗教和教育场所。”如果依照此定义展开,就景德镇工业遗存而言,还包括与陶瓷生产相关的各类行业。此外,对于景德镇工业遗存而言,其最为显著性的特征在于保留了大量的陶瓷产品和艺术品。由于景德镇工业遗产保护不同于其他工业遗产保护的特点,目前学术界对工业产品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工业生产流程的保护还较少涉及。因此,对工业遗存分类整理和保护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景德镇工业建筑遗存物包括民国时期的江西瓷业公司的工业建筑和解放以后十大瓷厂的工业建筑。由于民国时期,整个景德镇瓷业经济衰退,很难出现大规模非常气派的建筑,但依旧留下了具有景德镇城市文化的建筑,比如以窑房窑砖建造的坯房、具有景德镇地域特色的商品销售建筑物。解放以后的建筑物主要是大工业建筑的厂房、矿区等。

生产性遗存物主要是指为生产服务的相配套的产业建筑。作为生产的重要因素,生产性遗存物不同于建筑,有其典型的产业特征。具体而言,景德镇生产性遗存物包括瓷器烧造的窑炉、烟囱、蓄水池、瓷泥炼制的设备等,这些生产物在瓷器制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具有瓷器大工业生产的特征,具有行业性和地域性辨识性特色。

文化产品遗存是指在生产制造中所生产的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制造产品了,景德镇瓷器产品既有产品特色,更具有文化特点。就产品的种类而言,解放以后,景德镇瓷器种类共有20个大类,246个系列,1800多个品种。其中:日用瓷13大类,232个系列,1682个品种;电瓷2大类,114个品种,工业瓷6个系列,31个品种,建筑瓷8个系列,67个品种,特种瓷3个大类,21个品种。[1](143-144)品种繁多、类型多样化的瓷器产品成为了景德镇工业遗存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代表性特色,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具体而言,民国时期,景德镇的主要产品包括由地方政府选派参与国际和国内博览会的陶瓷艺术产品和日用品,也包括各种为了适应新社会群体需要而生产的各种瓷器。这些产品的特征主要是手工制作、且体现当时的社会时尚和生活特色。[2](125)不同于民国时期的瓷器种类,解放以后的景德镇瓷器产品主要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瓷器产品。这些产品的种类是根据不同企业来进行产品生产。比如人民瓷厂主要生产青花瓷器,尤其是以餐具为主;建国瓷厂生产颜色釉瓷器;东风瓷厂生产各种壶类;景兴瓷厂以生产各类中式餐具为主等,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代表性的产品。[3](162)这种专一性的产品生产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以瓷器运输为核心所形成的“瓷文化线路”也是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以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景德镇为核心,形成了水路和铁路运输为主导的瓷器原料和产品外运路线。尽管这一跨国界的瓷器销售路线已经存在了逾千年的时间,但近代以来景德镇瓷器贸易的文化线路依旧有其重要的意义。首先,瓷器运输方式的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转运路线的变化。其次,由于大工业制瓷的迅速发展,原本具有统治力的景德镇瓷业相对衰落,瓷器贸易的独占地位被打破。景德镇瓷器依然需要新型推销模式来进行产品交易,广交所成为景德镇瓷器推销的重要地点,其销售区域也多是香港、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地区。

工业遗存是工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更合理的利用工业文化遗存,不仅关乎城市经济的再次复兴,还与保护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瓷业生产持续一千余年的城市,近代景德镇工业体系在整个城市瓷业发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对于景德镇城市发展而言,工业遗存又是文化的载体和象征,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从何种视角去关注这些工业遗产,维系城市的文脉,实现瓷业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三、工业遗存的价值和开发策略

自诞生之日起,景德镇城市发展就打下了陶瓷的烙印。瓷器不仅仅是景德镇经济发展的支柱,更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在城市文化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历史意义。其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景德镇工业遗存见证了近代瓷业大工业化的历程。尽管瓷业近代化历程在景德镇千年发展历史过程中,时间并不久远,但由于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的时期,以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时代特征。大工业时期的瓷业发展是整个中国工业追求现代化的缩影,保留了大量宝贵的历史记忆。这些历史记忆的保留和挖掘,不仅可以让从业者寻求到自身巨大的文化认同,还能成为教育后人、面向未来的核心见证。

第二,工业遗存是时代美学的见证。就瓷业外部建筑而言,包括中式建筑、仿苏联建筑等,其外部特征表现为简洁明快、高大开阔等,是大工业时代的建筑代表。就内部结构而言,动辄上百米的产业流水作业线更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中国瓷业现代化发展的代表。其建筑风格所具有的时代美学的特征,既是城市发展的独特景观,也是时代建筑风格的代表。

第三,工业遗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景德镇陶瓷企业无论是最初组建的,还是后来国家建设的,现在均位于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财富。无论是在建国初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家对景德镇陶瓷大工业投资非常大。对于景德镇而言,如何合理利用这些遗存,发挥其经济效益,让陶瓷企业再次焕发生机,对城市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基于上述的巨大的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存开发策略应采取以下多重保护路径的策略。

首先,从城市瓷文化资源保护出发,寻求整体性的保护理念。景德镇是瓷业手工业城市,以瓷器生产为核心,形成了城市的发展理念,也为景德镇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文化遗存在景德镇瓷业生产体系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如何从整体性发展的视角,来审视近代景德镇瓷业发展,不仅关乎近代工业遗存的命运,也影响到城市文化构建。在工业遗存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既要认识到其建筑空间、机械遗存的时代价值,要重视这些遗存的时代特征,尽量进行原真性的保护;又要认识到新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时尚性、消费性的特征,此外,在保护过程中,要注重需要保护的工业遗存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通过整体性构想,实现对城市文化的保护。

其次,建造工业遗产博物馆和陶瓷文化活态传承馆,保存和传承文化精神。近代以来,为了实现陶瓷工业的振兴,景德镇进行了持续百余年的工业化陶瓷生产,留下了大批宝贵的文字资料和创新性生产工具。尤其是解放以后,整个城市进入到瓷业大生产的阶段,资料更为丰富。建立工业遗产博物馆和陶瓷文化活态传承馆,不仅可以让当时时代亲历者回忆大生产的场景,还能引起后辈共鸣,进而起到文化传承和互动体验目的。

再次,传承传统的陶瓷产品,进行新型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工业遗产的开发,在景德镇陶瓷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最为关键性要素是产品的开发。从民国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日用器到解放以后的产业发展,无论是在国际国内的博览会还是国家礼品瓷方面,景德镇瓷器均具有非常突出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很好的利用这些历史遗产,将其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这样也就意味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景德镇能够真正实现其产业转型与发展。既能实现文化传承,又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最后,进行工业遗产旅游,最大限度的保护工业遗产和实现经济效益。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选择。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工业遗产旅游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历史和社会的重要途径。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模式,工业遗产旅游多侧重对旅游目的地的体验,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实现精神需求的满足。而这种目标性的旅游,对于景德镇工业遗存的利用和保护而言,又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够有效的保护工业遗存,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景德镇工业遗存的开发可以采取两种有效的路径。一是,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瓷都,保留了大量的手工制瓷技艺和创新性的瓷器制作方法。利用原有的工业遗存空间,进行整体性的策划,进行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和体验,能够极大的调动进行深度游的游客的兴趣,实现经济增长。二是,对于面积大的厂区,进行整体性开发,实现旅游消费、生产体验和文化游的“三位一体”模式的统一,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工业遗产保护的结合。

四、景德镇工业遗存保护的思考

景德镇是极具文化内涵的个性化城市,制瓷业不仅是城市兴起的缘由,也是维系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更是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源泉。近现代瓷器大工业生产在景德镇千年瓷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小型手工制作到“手工模板化”生产,使得景德镇保持了在世界瓷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但近代以来,机械化制瓷的出现对景德镇瓷业生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瓷业改良群体还是普通手工生产者均希望通过引入机械化生产模式,实现瓷业生产的再次振兴。因此,现代工业制瓷在景德镇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在近代中国发展的独特历史背景下,工业化制瓷承载了景德镇城市文化振兴与发展的重要梦想。尽管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型,近代以来成立的大型瓷业公司先后停产,但其在景德镇瓷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依旧非常深远。

作为整个陶瓷文化遗产保护链的重要环节,近代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存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在保护开发过程中,要持有整体性的理念。这种整体性既是要认识到近代以来工业遗存的整体性,还要将其置于千年瓷业发展历史中去分析,从瓷业历史文化名城的视角去利用和开发。此外,由于陶瓷工业遗产的特殊性原则,这种整体性还要从工厂遗存、生产工具和产品保护的全方位视角去分析,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工厂厂房等的开发与利用。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工业遗存的开发和保护应该与现代人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恰如方李莉研究员认为的那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进入现代空间,就没有新的生命力。”[4]

注 释:

①当时成立的陶瓷企业有:1950年成立的建国瓷厂;1951年成立的东风瓷厂、红星瓷厂和艺术瓷厂;1952年成立的人民瓷厂和新华瓷厂;1956年成立的宇宙瓷厂;1957年成立的雕塑瓷厂;1958年成立的红旗瓷厂;1961年成立的红光瓷厂、光明瓷厂和景兴瓷厂;1962年成立的曙光瓷厂和新光瓷厂,与各大瓷厂相配套的还包括瓷土矿、瓷用原料化工厂、陶瓷磨具厂等。

[1]马仲扬.中国百家大中型企业调查—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当代中国出版社[M].1998.

[2]李松杰,于丰恺.现代化与传统体系的合理性交融——以近代景德镇瓷业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5(9).

[3]马仲扬.中国百家大中型企业调查—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当代中国出版社[M].1998.

[4]方李莉.非遗保护的3.0层级与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N].中国文化报.2016-6-28(3).

【责任编辑 徐英】

The Strategy on the Cultural Value of Industrial Remains and the Rejuvenation——Taking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mains of Jingdezhen in Modern Times as an Example

Li Songjie1Liu Hongna2
(1.2.Institute of Ceramic Aesthetics, Jingdezhen Ceramic University, 333403, Jiangxi, China)

Industrial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testimony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but also a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 its cultural value and revival strategy has also become the object of attention. Jingdezhen is a porcelain handicraft city, porcelain industry has a long history, retaining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porcelain.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Jingdezhen sets up a complete set of large-scale industrial production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s ceramics industry. B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aves 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heritage. How to achiev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cultural relic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value.As the cen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celain industry, how to protect and utilize modern industrial remain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Jingdezhen to achieve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heritage; cultural value; revival strategy; Jingdezhen

G122

A

1672-9838(2016)04-086-05

2016-10-1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西文化激荡下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变迁研究”(13BKS059);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近现代景德镇陶瓷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及其文化生态研究”,(15CX1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瓷文化圈与景德镇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15JC196),阶段性成果。

李松杰(1981-),男,河南省开封市人,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教授,博士。

刘红娜(1979-),女,河南省开封市人,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