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环境下受众话语权异化的解析

时间:2024-05-20

付靖芸 陈婉秋

一、引子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演进,特别是脱胎于网络环境下的微博、微信、论坛等平台的盛行,普通受众的声音也成为了一股有别于主流媒体的不可忽视的发声力量。在解释社会变动、表达观点方面,传统主流媒体不再一家独大,普通大众也不再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主动的信息传播者、话语表达者。网络使受众重新分配到了话语权,“社会弱势群体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普通民众与政治、经济团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更为直接。”[1]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媒介审判、网络群体性事件背后凸显的受众话语权滥用等“异化”问题,让我们开始反思:受众话语权边界何在?受众话语权“异化”何以存在?只有探寻到关键症结,未来网络环境中的受众话语权才能正本清源、良性发展。

二、受众话语权异化的界定

法国社会思想家福柯曾提出“话语即权力”;论断,“认为话语是在书写、阅读和交流中展开,其生产按一定程序,在一定控制下进行选择、组织和传播,话语暗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也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话语和权力一起构成了社会文化的活动因素。”[2]故而,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受众对媒介话语因素合法占有与使用的权力和能力”[3],即是受众话语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终端将社会中的个人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个看不见却确实存在的网络世界。这个网络世界的门槛和成本十分低,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这也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受众角色由被动而主动,普通大众手里的受众话语权凭借互联网技术的海量、及时、互动、多元形态等特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网络环境之下,受众拥有了更加广泛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对于“异化”,马克思率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前提下,劳动者的劳动对象及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而是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生产出的劳动产品成为压迫劳动者的异己力量,工人的劳动从人的生存手段异化为统治人的一种工具。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最终是人的异化,包含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本身之间的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等四个规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继承发扬“弗洛伊德式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提出消费异化理论,认为消费本应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但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推动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效率和物质生活水平空前提高,而资本家仍然以剥削劳动者生产剩余价值为目的,劳动者在肉体和精神上仍然受到摧残,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感到压抑苦闷,只能通过消费寻找自由和快乐。资本家为了生产、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运用广告媒体制造虚假需要,宣扬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迷惑人们购买资本家的商品,人们将这种虚假需要当成了真实需要,久而久之,统治者用消费控制了人们的观念意识,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异化改变,人们不是为了生活而消费,而是为了消费生活,人和产品的关系完全颠倒,人们拜于物质丧失了主体性人格。[4]

综上,无论本身作为生存手段的劳动,还是本身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当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遭遇多重因素的推动,逐渐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形成了与其本性完全不同的外在的异己力量。同理,受众话语权在不断扩大、广泛化的过程中,分裂出了让受众话语权遭到不当使用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成为了阻碍受众话语权原本可以在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有益作用的外在异己力量,把关意识淡漠、非理性表达、网络围观等等,它们对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危害性不言而喻。

三、受众话语权异化的体现

1、话语表达主体失衡——把关意识淡漠

卢因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统媒体的运作是由少数具备新闻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者因为拥有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渠道才有可能成为把关人。在网络传播条件下,把关成为全民行为,把关权分散了,除了传统媒体各层的把关人,网站编辑、版主以及网民个人都是不同层面的把关人,他们拥有大量信息,可以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把关、加工;还拥有传递信息的渠道,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上传信息。网民是拥有不同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掌握不同信息的个体,新闻信息传播的把关行为重心于是由传统媒体专业逐渐向网民个体及微组织转移。[5]

在“把关”主体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前提下,他们的把关意识及其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网络媒介当中表达主体的逐渐多元化,网民们的把关水平差异化也日渐明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为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在网民属性的学历结构部分显示:我国网民以中等教育水平的群体为主,截至2018年12月,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8.7%和24.5%;受过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8.7%和9.9%。[6]同时,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与光明日报联合发布的《2017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总体上处于及格线上,总体得分不高。网民媒介素养水平不高,意味着其使用网络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把控能力有限。

话语表达主体“多元化”的表象之下却是“结构失衡”的内在。“三观”尚在形成期的青少年成为网络使用的主流。这种结构失衡下的主流,加之网络媒介的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极易形成一种逃离社会控制的投机心理,一些媒介素养较低的网民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约束,偏听偏信、跟风传播、肆意发泄等表达行为随之发生,“把关”也就形同虚设。即使通过相关外力约束强行输入把关意识,但要做到全面传播、独立思考、理性表达等,在把关水平的提升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话语表达方式失范——非理性表达

非理性表达是“人在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的控制下所做出的语言或者行为。”[7]作为“社会人”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追求和满足自己的生存和精神需要,而要达成这个目标,集体中的个人就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保持理性、遵循一定的规则。一旦人抛开了理性,那么他的言语和行为都是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出发,以捍卫自我利益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表达观点。人们在非理性精神因素驱使下的言行往往带有主观性、随意性,甚至是攻击性。以社会公共性事件为例,网民话语表达的非理性常见于:

其一,主观性。从自我主观感受出发,对尚未明朗化的社会事件进行定性并发表自己臆断性的看法。例如重庆公交车坠桥事件刚一报出,不少网民就臆测甚至辛辣评论是对向轿车女司机“逆向行驶而导致事故发生”,后续事实证明这些言论站不住脚,均出于非理性的主观偏见。

其二,随意性。从篇幅方面来讲,网民发表看法既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寥寥数语,有时甚至只会使用一些表情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表情“呵呵”就是一个典型地用来表示不予置评但内心十分不同意的话语符号。从语法方面来讲,对网民意见表达使用词句的语法限制很少,“狗带”、“小伙呆”等等一些不符合中文语法的网络流行词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

其三,攻击性。网民使用一些不文明用语进行人身攻击,引发网络骂战。攻击性表达主要有两种驱动原因:一是为了捍卫自身群体利益,例如某些明星的粉丝站队互骂,争个“你死我活”;二是以此为由,作为他们宣泄自我不满足感的情绪出口。由于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某个情绪化的“意见”很容易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形成群体感染,让更多的人受自己感性化的情绪驱使,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网络骂战,甚至形成群体性事件。比如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在大众获悉到药家鑫杀害无辜少女的事实之后,网络上形成了痛陈该残忍行为的舆论场,反感、指责的情绪裹挟其中,甚至连一些专家对药家鑫犯罪行为进行的专业、理性分析都被众多网民认为是有意偏袒,不应有之。

非理性表达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攻击性的特点决定了这种话语表达的方式是有悖于网络媒介平台搭建“自由而平等的意见交流市场”的初衷,让客观事实被主观臆断代替,不文明用语得到快速滋长传播,为个人情绪的宣泄、失衡的话语表达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保驾护航”……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无益于社会的文明进步。

3、话语表达意愿失常——网络围观

“网络围观”作为一个网络新兴语,指的是人们在网络平台如论坛、微博上对一些社会事件形成众人集体热切关注之势。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围观可以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表哥”杨达才的落马就是网络围观促成的典型事件。互联网构建起了一种互为一对多、多对一的传播关系,每个网络传播活动节点上的个人都可能是别人围观的对象,也可能是围观众人当中的一员。网络围观有两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即暴力围观和沉默围观。暴力围观,如前文“非理性表达”中所述,在行使话语权的时候采取非理性表达的方式,且攻击性表现得极为强烈,此处不再赘述。

沉默围观,则是受众对网络上的热点事件只观看但不发表话语意见的行为,其实质是是对传统的“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新运用,是一种更为隐晦的话语表达。“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在大众信息传播过程中,出于规避被社会孤立的情状,人们在表达意见之前会对周围的传播环境作出预判,如果认为自己的意见跟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意见一致的话,便会更加大胆、主动地表达意见;相反,如果感觉自己的意见跟多数或处于“优势”的意见相左,即处于“劣势”的话,在需要公开表达意见的时候,人们就会保持沉默。几经反复,“优势”意见的增势便会带来“劣势”意见的消沉,最后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而网络环境之中,人们害怕社会孤立的心理前提依旧存在,对周围传播环境“优势”意见的预判依旧是关键,“意见领袖”带来的“优势”意见依然会对人们意见表达的意愿和选择产生深刻影响,沉默围观大体基于两种可能:

其一,网民对某议题不感兴趣,无表达的意愿可言,故而弃用话语权,甘当沉默的“吃瓜群众”。对于那些只观看、部分观看甚至退出观看且始终不发表话语意见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只有信息传播而没有受众反馈的过程。然而,反馈的存在可以对事件本身产生影响,并促进下一次信息的传播。因此,受众的沉默围观会使得赋予受众表达的话语权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网民弃用话语权还会导致其他媒体或组织对此占用或滥用。

其二,网民对现有“优势”意见作出预估和选择,不再显性地为其增势,而是较为内敛默然的处理,其实也是一种态度表达。传统“优势”意见的形成是由掌握大量媒介话语因素资源的个人或组织,也即“意见领袖”所掌握的;在网络环境下,意见领袖仍然存在,那些从普通大众当中分化出的高素质、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开始对“优势”意见的形成进行塑形和调控,但他们话语的影响力已经不再主要源于对传媒信息的占有优势,而是使用优势。比如,在一些论坛中活跃的技术大神,他们备受推崇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撰写的高质量的技术贴,解答了常人所不能理解的问题。网络意见领袖的“优势”表达,使得部分受众甘愿沉默服从他们的影响——数次浏览、默默收藏、点赞,至多转发,而不是如同以往大胆主动显性的表达与优势意见相一致的话语,来规避社会孤立。

四、结语

“异化”从劳动关系、消费文化等领域,衍生到如今网络环境的方方面面。受众话语权的异化,正是环境使然。网络环境下的“受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参与度,多元化的话语主体,不可避免地有着参差不齐的表达水平,“把关”的内涵外延发生较大变化;更为关键的是,“受众本位观”的过度盛行,让本就异常激烈的媒介竞争,投入了大量精力在“吸睛”、“炒作”、“挖痛点”、“搏出位”等一些所谓受众的共同和原始欲求方面,过度迎合受众非理性的一面,其实可能让受众话语权异化成商业交易的“牺牲品”;此外,经典“沉默的螺旋”学说之“沉默”,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也有了新的注脚,“沉默”未必不是一种异化的话语表达。解析受众话语权的异化及其在话语表达主体、方式、意愿等方面的体现,管窥网络环境下异化现象的一道口子,也是探寻受众话语权本源的一个拐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