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粟战
借力社会资源 建设融媒介生态的思考
粟战
传统媒体因为长期肩负“宣传”职能,事业发展过程中忽视资源的收纳,在市场剧烈变化中,其功能的单一性、模式化的思维倒反使其成为越来越弱势的群体。传媒行业本质上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惠民与媒体争取“用户”,本质上相辅相成,可互为促进。
生态;融媒介;社会资源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不同属性、不同形态媒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指的是“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的过程”。媒介融合将对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建立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的文化传播策略势在必行,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就在于资源整合。[1]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驶入了快车道,推动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016年底互联网文化产业占比达到70%,中国文化企业结构正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产业很多正在或已经搬到互联网上,互联网正在主导文化产业并购和资源整合。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字里行间引领着未来新业态的发展方向。《意见》明确确定了“互联网+”创新创业、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11个重点行动领域。2016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传承、传播和共享;要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注意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既传播文化,又发展产业、增加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
在当前愈来愈多的行业向“互联网+”靠拢的背景下,以文化传媒资源整合推动媒介融合的发展或可以为地方媒体可持续发展,以及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提供强有力支持。
传统媒体因为长期肩负“宣传”职能,事业发展过程中忽视资源的收纳,在市场剧烈变化中,其功能的单一性、模式化的思维倒反使其成为越来越弱势的群体。在走市场转型的道路上,传统媒体虽然纷纷涉足电商等新业态,但大部分维持惨淡的经营业绩,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实的用户和有效的渠道。近两年,地方媒体经营创收遭遇史无前例的危机,融合转型大背景下如何走?怎么做?而一直以来,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资源本就不丰富,资源整合能力差,客观上制约着传媒、文化行业的聚合裂变的力量。首先产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孤岛”,各个系统之间并未充分考虑联网互通问题,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困难较大,形成了“信息孤岛”,不利于充分发挥各种信息资源的作用;其次是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整个文化传播产业内缺少与网络平台、安全系统、运行保障、标准体系等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第三是资源共享困难,南宁传媒、文化行业间缺乏各信息系统较少考虑资源共享的要求,导致建成的系统所采用的软硬件设施、应用开发技术架构等自成体系,资源共享困难。
传媒行业本质上是大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惠民与媒体争取“用户”,本质上相辅相成,可互为促进。借2014年区域内文化、新闻、广电主管部门合并的政策利好,我们探索将大文化资源化零为整,做大做强,并顺势将文化传媒资源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作为一个长期战略目标,文化、传媒相互借力,希望找到适应市场需求,顺利转型的道路,以期更好发挥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的领头作用。北部湾文化传媒云项目2015年启动建设。
整合媒介资源,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截止2016年3月,北部湾文化传媒云技术平台初步建成,我们打造出“混合云”的技术形态,以数十台服务器、数台IPS、WAF、NGWF为基础辅以市场成熟的云架构配合的技术设施服务平台,实现数据收集、存储、发布渠道打通,形成“一云共享”的信息集聚格局,以覆盖全国互联网资源为渠道,推动南宁影视、文化“走出去”。在北部湾文化传媒云上,南宁的文化资源、广播电视资源正逐步汇集起来,并相互连通。
南宁电视台作为城市生活一份子,确立“内容+服务”的传播方向,内部运作机制上摸索搭建起新闻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在新闻生成环节,利用传统主流媒体优势的新闻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北部湾文化传媒云上建设可统一指挥调度的记者采编手机应用,以往电脑、纸质处理的新闻报题、观众爆料的选取与审核在手机上实现,并通过GPS采集记者定位,新闻报道快速响应,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在传播渠道环节,将南宁电视台官方微信公号、官方微博、老友网以及南宁头条客户端等多传播渠道进行整合,实现新闻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形成多元传播态势,使得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的媒介属性差异将会进一步减小。
截止目前,在整合内部资源上,南宁电视台已经实现新闻内容的电视屏+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统一管理后台。云平台上的网络电视播控一期工程、视频流媒体处理云服务等配套项目陆续建成,横县、隆安、青秀、兴宁等视频资源上线,助力视频分享时代实现一云多屏的全媒体传播,而视频云也开始在广西的部分城市台应用,形成以北部湾文化传媒云技术平台为主的云传播媒介体系。
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系统直属十几家文化、传媒单位,过去基本每个单位都有网站,但水平参差不齐,网友知之甚少,网站排名大都在百万位以上。2015年部分单位因为安全原因被迫关闭。北部湾文化传媒云很好地解决了底层技术平台问题,同年上线的北部湾文化传媒网、南宁文化产业信息网作为南宁文化展示载体,两网按文化资源类型进行细分展示,既有宏观指导性的政策解读,又有以新兴的南宁文化企业为代表的产业纵览。
基于云端的单位数据库系统也正在建设中,其中南宁文化市场综合管理移动客户端就是基于云计算技术架构,可在全区乃至全国各地的文化市场行业(扫黄打非)整体复制,快速建设,形成行业内大数据平台,为全国文化市场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南宁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人员处于“单兵作战”的模式。通过本项目,执法人员连接互联网就可以更新、查询印刷企业、网吧等文化经营场所的数据。市民能快捷地查询到有关文化市场的政策、新闻、行政公告等信息,进行正版、文化企业等检索。
2016年,新近建成的南宁博物馆的网站、APP、微信在北部湾文化传媒云上顺利运行,既是其对外宣传的窗口,部分数据可直接应用于馆内的业务管理。在本地民族文化研究领域,北部湾文化传媒云项目还为南宁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建成了信息化基础平台,对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保存。并同时作为互联网的宣传、展示平台,对外宣传、展示南宁的民族与文化艺术研究成果。
北部湾文化传媒云搭建新媒体平台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用户成员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即可通过互联网使用信息系统。数据的共通大大方便相互间流量拉动与各自推介。
目前,云平台使用统一的用户中心,通过多个终端积累出较为庞大的用户基础信息,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地方媒体在现今媒介环境中太分散、太弱。如果有可能,希望大家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媒介融合带给文化、传媒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传播通路和平台,让同样处于城市中的文化组织在传播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权。媒介融合的进程还在继续深入,让文化在越来越分散、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中维护、加强与受众的连接。
北部湾文化传媒云项目下一步还将通过优化现有数据库更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共通、共享,适应北部湾同城化趋势,创造其它行业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入平台的条件,实现更多文化以及文化、传媒之外的资源聚合。
[1]黄清华.媒介融合时代的品牌传播策略[J]. 现代传播,2016(03):38.
G211
A
2017-3-20
粟战,主任编辑,南宁电视台新媒体部主任。
本文为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3328)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