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漫文化教育功能的五重影响因素

时间:2024-05-20

胡 燕

动漫文化教育功能的五重影响因素

胡 燕

包含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等丰富内容的动漫文化,在现代商业运作模式的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在作为基础的文化资源、作为保障的政府政策、作为动力的动漫产业、作为主体的动漫受众和作为纽带的传播媒介五大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动漫文化不断内化于受众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形成无形、潜在且力量强大的教育功能。

动漫文化;教育功能;影响因素

思想力始终是文化发展的灵魂,从最初的纯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成为具有独特规律、独特魅力、独特价值的文化现象,包罗万象的动漫文化依据其内在机理,不断地将各种理念融入其中,作为作品的背景或主题,在动漫中探讨人生价值、道德伦理,引发受众自发的感悟和思考,深入浅出地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受众产生长期且深入的影响,因此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而文化资源、政府政策、动漫产业、动漫受众、传播媒介则是动漫文化发挥教育功能五重影响因素。

一、基础因素——动漫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一般是指凝结了人类无差别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思维活动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或活动[1],主要包括社会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文物古迹、民俗习惯、建筑艺术、宗教信仰、戏曲器乐、语言文字等。具有无形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的文化资源是任何一种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于集民族特色、世界语言、时尚标签、历史特征于一体的动漫文化来说,更应当兼容并蓄地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

动漫文化资源是动漫创作的源泉,独立于动漫产业和动漫受众而存在,是动漫产业的基础。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动漫兼具文化作品和商品的双重内涵,不仅要以先进的数字科技作为技术保障,更要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核心支撑,可以说,动漫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对文化资源的理解和运用,而数千年人类文明历程所积淀的文化无疑为动漫文化的发展了提供丰富的素材。动漫文化资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包括时间维度的古今文化和空间维度的东西文化。

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游园惊梦》和表达现实生活的《东京地震8.0》都拥有世界范围内的忠实拥趸。这表明,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只要精准把握其精神内涵,赋予作品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神韵,就可以完成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动漫精品。含蓄内敛的东方文化和张扬个性的西方文化都是动漫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东方文化的《大闹天宫》和表达西方文化的《变形金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即为明证。纵观当今世界三大动漫强国美国、日本、韩国,无一不是利用先进的科技和经营管理优势,充分地开发和吸收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资源。因此,中国需要借鉴别国经验,充分依据自身特点,寻找切入点,用创意手段来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开发相宜的动漫产品,通过文化内涵来提升动漫产品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传播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利用动漫文化的强大辐射力来提升其教育功能。

二、保障因素——政府政策

与其他流行文化一样,动漫文化也遵循基本的商业运行规则,也同样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无序性等局限。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动漫产品的制作发行者难免会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迎合受众低级趣味的需求,在动漫作品中加入色情、暴力、血腥、变态等不良元素,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动漫文化一直以来都饱受质疑。因此,动漫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引导和监督。同时,文化是一个广泛、复杂的、多维的动态体系,只有文化的商品属性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成为文化产业中成长性高、潜力大、个性突出的重要门类。因此,在动漫文化的发展中必须有政府的指引作为发展保障。

政府应通过积极的投资导向、经营导向、文化导向和舆论导向政策,引导动漫产业创作出符合社会健康发展需要的产品,通过监管机制和法规政策,在宏观上把握好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推动动漫产品的类型丰富和题材多样化,在为受众提供优质动漫产品的同时促进受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倡导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动力因素——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既是动漫文化的承载体,又是动漫文化的作用物。动漫产业归根结底是动漫文化的产业化。动漫的文化属性,不但赋予动漫角色灵魂和生命,而且对于动漫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植入了动漫文化思维,融入文化特质,动漫产业才能构筑出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动漫文化也需要动漫产业的发展来体现和推动,具备自我良性发展机制的动漫产业本身蕴涵着文化力量,内容生产的创意、制作技术水平、资本投入、发行渠道、衍生品开发、市场培育、政策扶持各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动漫的文化要义,建构着受众的生活模式,传播动漫文化的价值观念,潜在地发挥着动漫文化的教育功能。

因此,动漫产业的勃兴是动漫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但应当注意的是,动漫产业的涉及领域并不完全等同于动漫文化的辐射范围,因此,不能将商业化程度视为动漫文化发展的唯一标准。

四、主体因素——动漫受众

现代大众传播经历了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变化,从以传播者意图至上,突出传播效果,转变为充分考虑受众需要,重视受众特质和接受心理。[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众能够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决定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的发展方向,受众不再完全以消费者身份出现在文化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参与文化的创造。动漫文化即是如此,受众的积极参与是动漫发展成为具有高度渗透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形态的决定性力量,可以说受众是动漫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动漫文化的主体。文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功能,就必须有最高程度的受众参与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论坛、社区、博客、微博、微信各种新媒体形式相继涌现,媒体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交互性、自主性显著增强。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社会成员拥有了更多自由表达的平台,普通民众的话语权日益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社会进入了人人都是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动漫受众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动漫节展、Cosplay活动等形式如火如荼,受众自发创作动漫的方式更是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如被称为“国产动画新光芒”的动画剧集《我叫MT》就是由中国一群动漫爱好者共同打造的,讲述了游戏玩家在《魔兽世界》游戏过程里发生的各种“爱恨情仇”。其中,中国网络原生态的幽默段子让受众每次观看都会捧腹大笑,清新幽默的风格备受魔兽玩家的推崇,也因此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追捧。但是,受众高度的参与性也给动漫文化带来了不良影响。如以同人方式创作的动漫作品存在着不少以色情、暴力、血腥、变态的内容,对原作和其他受众造成极大伤害。

动漫受众的广泛性、参与性和创作性都使之成为动漫文化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需要受众提高对动漫文化的判断力,并参与创造在动漫文化活动中进行自律,提升自己的法制观念、道德观念等基本素养。

五、纽带因素——传播媒介

在动漫形象符号的作用下,动漫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它在传播方面具有跨越国籍、种族和雅俗文化的广泛性,以及贴近心理真实的深入性。[3]强大的视觉表现力使得动漫文化的传播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渗透力和辐射力。动漫文化资源、动漫产业和动漫受众三者通过传播媒介相互作用,因此传播媒介具有动漫文化载体的重要作用。

作为以动漫形象为核心的视觉文化,动漫文化的产生、发展、兴盛与都与现代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动漫文化的传播早已实现了纸质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的全覆盖,可以起到同时延伸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作用,因此,动漫具有其他文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新的传播渠道涌现,媒体的发展推动着动漫技术的不断改进,丰富着动漫文化的传播形式,极大地拓宽了动漫文化的影响范围。可以说,现代传媒与动漫文化的诸功能息息相关,特别是教育功能,更是与现代传播媒介具有天然共生关系,不仅动漫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要依靠传媒进行表达,传媒本身的理念也用隐形的方式传递给了受众,如成长于漫画阅读平台的《十万个冷笑话》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十万个冷笑话》原创漫画于2010年在“有妖气”漫画平台上连载,2012年推出连载动画,一经上线便创下了多项纪录,被各大网络媒体疯狂转载,“括号笑”、“空手接白刃”等台词一度成为网络热词。2014年推出的同名舞台剧借助大数据、虚实互动多媒体等互联网技术,首次实现现场观众与剧情表演的实时互动。2015年上映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票房突破1.19亿,同名漫画点击量突破20亿。从漫画到动画到舞台剧再到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的运作流程以原创漫画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基本环境,每一轮的形式演变都扩大了目标受众群,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商业系统。这些都表明中国动漫新媒体不仅开拓了盈利渠道,更突破了“影、视、书”的传统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动漫文化的普及。因此,动漫文化资源的挖掘、动漫产业的升级、动漫受众需求的变化、动漫文化氛围的营造,都与能够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在文化资源、内容创作和消费习惯的博弈之间取得一种生态平衡,成为动漫文化成长的关键,也是动漫文化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 语

动漫文化教育功能的效果,取决于五重因素的融合程度。作为基础因素的动漫文化资源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作为动力因素动漫产业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动漫受众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主体,作为保障因素的政府政策起到导向作用,传播媒介作为载体衔接四者,作用于动漫文化,五重因素相互融合形成相对系统的教育模式。因此,提升动漫文化教育功能的有效性,需要文化资源、动漫产业、受众、政府、传媒聚力一处,组成矩阵,构建科学高效系统的教育场景。

[1] 申维辰.评价文化:文化资源评估与文化产业评价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

[2] 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4.

[3] 谭玲.浅析动漫文化传播的文化心理基础[J].文化广场,2010(3):55.

G410

A

2017-02-05

胡燕,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校讲师,北京科技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创意、社会治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