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分部配合法(十八)

时间:2024-05-20

许晓俊

为获得字形完美之艺术效果,部首偏旁之合理配合方法,历代书家论述甚多,其见解亦大同小异。清王澍、蒋衡总结前人之说著《分部配合法》,是清代书论中论述结构的经典之一,以偏旁部首为中心,讲解另外部件与之的关系。在教学应用中,教学内容有四个方面:笔画的形态巩固、笔顺关系、偏旁部首中每个笔画之间的构成关系(教学重点)、影响构成关系的因素(教学难点)。

二十、绞丝旁

《分部配合法》曰:“首撇长而左挑出,下撇则短,藏三点,左右相向,中用直点以还本体,如‘经’字。上撇首短,下撇首长,仍藏三点,一路向右,此乃变法也,如‘纯’字。”

(一)第一撇要长而向左下方挑出,左下角的撇则要短,三点略近,犹如藏匿在上部笔画之下,左右两点相向而行,中间一点较直,如短竖般恢复原状,如“经”字。

(二)两个撇折的上撇形短,而起笔处较长,下撇则反之,第三撇成点状,三点靠近,左低右高,从左向右依次书写,这是一种改变笔顺的写法,如“纯”字。

绞丝旁的原字为“糸(mì)”,由六个笔画组成,做偏旁在左边时竖钩宜缩化为点状。从笔画的长度上看,两个撇折较长,其次是右下撇点,三点长度相近,略有长短变化,第二个撇折最长。

从角度上看,三个撇画由纵变平,稍有梯度变化,折笔角度相差较大,上折短横可向右下斜,下折短横向右上或较平,三点取纵势为主。

从相关位置看,第二撇起笔比第一撇偏右,第二折比第一折略偏左,第三撇起笔一般与第二撇对齐,收笔向左下出锋与左下点相呼应。左点起笔正对下折处,收笔处可比折笔稍偏左,右点收笔处与上部基本对齐。如“绝”字。

(一) 右部形态的长短影响绞丝旁的大小,右部笔画少,形态趋扁的字,左部宜长,左放右收,如“纲、纳、缅”等字。右部形态较长的,左部则稍短,取收势,如“绘、续、绵”等字。

(二)右部上宽下窄的,左部应上纵下横,绞丝旁的最后一点偏右以补足空疏。如“绢、绝、续”等字。

(三)右部有撇画伸向左部的,左右之间要有迎让穿插。如“给”字,右部首撇伸向左部两撇之间,而左部的右下部分则偏向右下。“终”字两撇分别伸向左部撇点之间,使字的空间分割形态更丰富,字形也更紧密。“纮”字的横、撇靠近左部,空白处让给左部的撇与点,同样使字形紧凑且不零乱。赵体楷书中这种特征更明显,如“纽、经、给”等字。

(四)右部的左下是竖弯或竖折的字,上部或中部要留白较多,而下部要靠近,如“绝、纪、继”等字。

(五)在魏碑的结字中,绞丝旁“上纵下横”的对比幅度较大,三点较宽,两撇折则收紧。如“纯、终”两字。

(六)行书中绞丝旁多用连笔完成,三点合拼成一提,简化字中的绞丝旁即是从行书中来的,如“缘、纲、终”等字。行书中的绞丝旁主要在角度、长度、转折上做变化,如“缘”字绞丝旁呈左下开右上合的造型,如“约”字中间短,上下撇提较长,如“继”字的三个斜线则上长下短,上转下折。

(七)行草书中,连断的处理很重要,绞丝旁以连为主,断处可在上也可在下,如“纷、纪”两字。

(八)行草书中经常省减笔画,如“经、纲、细”等字,减去一个撇折,如相连的三点水形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