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云之谣——记录南美拉祜族乡的乡愁影像

时间:2024-05-20

文/图:钟明曦 拉祜族 云南临沧市

南美村

本文为“第三届‘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获奖专题和本刊特邀民族摄影人文专题传播项目之一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末战事迭起,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为躲避战乱由北南下,在迁徙的过程中,这个群体如细胞裂变,分化出了藏、彝、拉祜、土家等各个少数民族。其中,拉祜族定居于澜沧江流域,“拉”意为虎,“祜”意为烤肉,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然而,山脉横亘阻碍着拉祜文化与外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以,我们的祖先农业生产方式上以原始的“刀耕火种”为主,辅以游猎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拉祜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中国最古老的“直过民族”之一。

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南美”意为“水头寨”,因处于勐库河的发源地而得名,在这面积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辈生活着我的拉祜乡亲。全境处于怒山山脉向南延伸部分,山脉横断,四面群山包围,澜沧江如游龙盘踞在峡谷之中。拉祜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无文字,1956年,政府为我们制定了文字,新建了第一所小学,从此,拉祜族的生活轨迹开始显著改变。

2016年,我无意中回到南华村侄子木生家,他们的生存方式令我惊奇,从此,开始了一段不解之缘。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引导我们从原始农业耕作方式逐步向近代农业生产方式迈进。几乎家家种茶叶、核桃、油菜、土烟、豌豆、虫楼等等,每逢清明时节,我们到山林里摘茶,木生教我识别古茶树的年份和公母,以及如何制作普洱茶;娜拉带我去收核桃,她爬上树用棍子把果子打落,我在地上捡,背回家再用刀子划开果皮,剥出核桃;豌豆成熟时,摘了饱满的豌豆用编织袋扎起来,统一拉到村委会收购处称重并记下数量,然后等着政府统一结账。这些措施使南美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有了提高,基本脱离了贫困线。

橱柜

每逢黄昏,金妹便开始缝制衣服。我们的发展进程滞后,但在文化内涵上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服饰方面较完整地保留了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通常以蓝黑为主要颜色,右领开襟长袍,两侧开衩、长及脚面,腰部与下摆等宽,下摆开衩到腰部,形同芭蕉叶。衣领上缝条色布,前后襟领下缘拼色布一圈,密密地缝成一排,缝至腰际,再缀上银泡,下摆边沿加几条色布或花边。两袖用红、绿、黄、白色布镶缀而成;女裤长及膝盖上方,裤脚宽大,边缘用色线绣成。缝制一套衣服大约需要一年。我们的祖先没有文字,服饰上的图案记录着我们世代的生产生活,诠释对祖先、神灵和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

四月的第一个属龙日是“搭桥节”,为了纪念先人,在村寨交通要道架新木桥,这一天这是我们最隆重而传统的节日。

我们信仰原生宗教,春节前魔巴扎裸带我们去祭芭蕉节,即“祭竜”。他说从前祖先与勐缅的统治者发生战争,用芭蕉叶遮蔽才得以逃生。所以每逢正月第一个属龙日,都烧蜂腊献芭蕉,表示感恩。

春节称为“扩塔节”,意味着年岁的轮回。夜晚,歌场燃起篝火,场中放置一张篾桌,围火而跳的“三脚歌”,吹芦笙和弹三弦者在内圈,外圈烤烤火,搓搓手,跺跺脚,左右脚交替。打歌有24种72般变化,都是劳作和飞禽走兽动态的衍生。喝下一壶包谷酒,打歌到天亮。

一双眼睛说着故事,一根蓝烟点燃往事,一管羌笛吹彻古今,一个民族守望苍穹。然而,随着国家精准扶贫项目的推进,简陋的木掌楼旁都竖起了红瓦黄墙的两层安居楼房,城市化进程冲击着拉祜同胞的原始生存状态。

守住原始文明还是融入现代文明,这是一个问题。古老的民族需要融入世界,或者,世界的本原就是民族。浮世苍生,灵魂摆渡。我用手机影像的方式记录着本族的变迁,是机缘,亦幸运。我站栽山顶,望着划破峰峦的天际线,忽然迎风微笑。是过客。是归人。天地苍茫。日月如常。

厨房

筷子

厨房

小三弦

大懒背

膝裹

堂房

堂房

厨房

新房

南美村

阁楼

杵臼

凳子

门牌

火塘

新房

簸箕

笑 娜枯 59 岁

缝衣服 龚子妹 12岁

夫妻 丈夫 罗老三 29岁 妻子 罗娜抚 27岁

母与子 母亲 李娜迫 35岁 儿子 李正伟 13岁

抽蓝烟 罗娜读 45岁

哺乳 妈妈 罗娜洁 37岁 大女儿 娜拉 2岁 小女儿 娜咧 3个月

休息 奶奶 罗娜拉 84岁 孙媳 李娜落 30岁 重孙子 李心成 8岁

玩耍 李长路 5岁

父女 父亲 龚老五 30 岁 女儿 娜哈 3 个月

抽蓝烟 罗扎谢 86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