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洋琴”名实考辨①——兼论乐器之同名异实现象

时间:2024-05-20

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乐器因演奏方式、形制结构、使用材质、共鸣体系等某些因素的相同或相似而冠以同样的名称,但其乐器本质却并非为同物。同名乐器在不同历史语境、不同文化生态、不同用乐类型中有不同的所指,进而在相关乐器文化传播中,以相对稳定的本域音乐文化圈审视、判断、界定与命名外来输入乐器文化名物,以示与具有悠久传统音乐历史文化的本域音乐文化圈乐器命名的区别,“洋琴”即是如此。本文对近代“洋琴”传入中国后的译介与本土化的实质衍生,以及两种“洋琴”同名异实声学特征、乐器普遍存在的同名异实现象及造成的同名之由进行考察,求教于方家。

一、“洋琴”的同名异实现象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94有载“洋琴”,云:“洋琴,本西洋制,铜丝弦,低弦用双丝绞成,音不甚美。中、高二部并三丝为一音。奏用薄颈竹棰,音量不大,常与胡琴、琵琶等相合”,并绘图。

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载:“康熙时,有海外输入之乐器,曰洋琴。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钢钉。以铜丝为弦,张于上。用锤击之。锤形如筋。其音似筝、筑,其形似扇。我国亦能自造之矣。”从文字描写看,以上明显为指今所言“扬琴”。

图1.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中的洋琴及其绘图

但亦有曰“洋琴”者,则非为此类,其“洋琴”是如今所称“钢琴”般的键盘乐器所属。如丰子恺在《键盘乐器学习法》中有云:“一切器乐之中,最完全的莫如键盘乐器……洋琴,其构造的音色各异;但根本的弹法大致相同。即同是用十根手指按键盘而弹奏的。”面对中国已有的吹拉弹打诸种乐器,此时键盘乐器的演奏尚为新颖。丰子恺以风琴与洋琴同为键盘式的演奏,并且以演奏方法的相似并列叙述。

丰先生并详述洋琴的形制结构,如其文云:“洋琴构造比风琴复杂。简单地说,是并张许多金属制的弦线,每弦设一槌,槌柄附着于键盘。按键盘,则槌打弦而发音。构造复杂……洋琴依形式而分为两种:其弦平张者曰平台洋琴,直张者曰竖台洋琴。”

可见,丰子恺所言洋琴,并非以琴竹敲奏琴弦之“扬琴”,而是即如今所云的钢琴之属。其所言“平台洋琴”即今指卧式钢琴,“竖台洋琴” 即今指立式钢琴。均指依靠键盘策动琴弦振动的击奏弦鸣乐器。

职是之故,同为“洋琴”名称,然乐器所指并非如一。换言之,即乐器之名同,而乐器之实却不同。可谓乐器同名而异器。

丰子恺对“洋琴”的构造及发音原理进一步分析,云:“洋琴的键,构造与风琴不同……洋琴上的键则徐徐按下不能发音,必稍用力一弹,内部的槌方始扣弦而发音。……踏瓣位在洋琴的下部……damper pedal用右足踏下时,洋琴内部遏止弦音的机关不发生作用。因之弦线一经发音之后,继续振动而延长其余音,且同调弦的共鸣更加强大……”。

关于洋琴的用书,丰子恺续谈:“普通学习洋琴的人,采用下列的几册书:(即初学宜用)F.Beyel:Piano Method、Czerny:op.139。”由丰子恺所言“普通学习洋琴的人”、用“Piano Method”等书,可以完全看出洋琴即是谓今所指钢琴。

20世纪20—30年代钢琴的名称仍有云“洋琴”,如裘梦痕、丰子恺1929年于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印行的《洋琴弹奏法》(图2),仍以“洋琴”称呼钢琴。

生于清康熙丙寅年(1686),卒于乾隆十一年(1746),喜好音乐的李锴亦有作《洋琴歌》,云:“玉柱密插蟠螭身,凤眼低嵌雕龙片。银丝双弦二十六,一弦一声声胜肉。别琢香檀曲拨多,经纬纵横弦下伏。”

从诗作可以看出洋琴的乐器形制与琴体结构,金属琴弦、双排琴码,26弦,每条码上排练有较密的音柱,以及琴架雕刻的奢华。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载:“洋琴,欧洲乐器,西历纪元后第十七、第十八世纪之交(即康熙时代)输入中国之物。”并附精于轮捩机轴技巧制作之学的唐再丰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版印行的《中国戏法大观》中的洋琴图,如图3。

可见,几乎同时期的记载均以相同的“洋琴”名称却指不同的乐器。值得一提的是,徐珂《清稗类钞》在记述作为今所称扬琴的“洋琴”时,亦将今所称的“钢琴”称洋琴。如其文载:“披亚诺,俗称洋琴,似风琴而大,匣中张钢弦数十弦,一小锤与琴面键盘相连,以指按键,小锤即击钢弦发声。”文中所称“洋琴”的“披亚诺”即是指钢琴。即此,充分可见“洋琴”的同名异实。

图2.裘梦痕、丰子恺1929年出版《洋琴弹奏法》书影

图3.《中国戏法大观》(1893年)中的洋琴图

二、同名异实“洋琴”声学特征的异同比较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乐器广泛存在的同名异实现象,然而不同的乐器为何有相同的名称?其实,乐器异实且同名的背后在最核心的乐器构造所体现出的发音原理上有着重要的表现,下以同有“洋琴”名称实为今“钢琴”与“扬琴”两种乐器为例,分析其在发音原理上的异同表现。

(一)异实“洋琴”在同名上的体现

同名异实“洋琴”在乐器同名的背后所共有的特征如下:

第一,同为弦鸣乐器。

第二,同为击弦乐器。

第三,共鸣腔体同以木属材质为主。

第四,同有裸弦与缠弦。即在依靠琴弦张力、琴弦弦长决定音高的同时,加以不同直径、粗细、质量的琴弦有效获取各音,低音尤为如是。

第五,同用钢丝弦。

第六,高音琴弦以裸弦,低音琴弦以缠弦,即在裸弦上缠绕细钢丝而成,以求低音,此为改变弦长与粗细之外求取低音的最佳方式。

第七,同为坐式演奏。

第八,同为多弦乐器。

第九,同有琴码。

第十,同为分解琴弦拉力,同以琴钮的调控装置设置,有效弦长的切断。

第十一,钢琴敲击琴弦的榔头琴锤以有羊毛等毡制,扬琴琴竹有毡制。

第十二,琴弦均有固定的音高,并依一定的音列有序排列。

第十三,固定频率的音高多由弦组共同构成,即两根弦、三根弦甚或四根弦多以相同频率的同音弦组共同承担和组成固定音高的频率,高音区域更为使然。

(二)同名“洋琴”在异实上的体现

同名为“洋琴”,实为钢琴与扬琴在乐器同名所体现出发音原理等共有类属外,亦有一定的区别,即同名为“洋琴”,在乐器类属共同点上的发音原理相异之处,尚陈十七点如下:

第一,依外形看,钢琴体形较之于扬琴则较大,钢琴器型变化亦较大,有立式与卧式之分,即立式钢琴与三角钢琴,而扬琴器型则较为稳定。

第二,从激励方式来看,扬琴双手持琴竹击弦演奏,即双手持琴槌与琴弦直接激励发声。而钢琴则以双手通过关联键盘演奏,即双手触发键盘传导至击弦机敲击琴弦间接激励发声。即扬琴为直接击弦,钢琴为间接击弦。

第三,扬琴因持琴竹,故而敲击琴弦的位置可相对自由,钢琴因击弦机的固定,故而敲击琴弦的位置则相对固定。即扬琴的击弦点相对自由,钢琴的击弦点则较为固定。为抑制不和谐分音,钢琴中、低音区常在琴弦七分之一与九分之一位置击弦,高音区为追求不同琴弦的音色,击弦点有十分之一、十八分之一甚或不同的击弦位置设计。

第四,从阻尼振动来看,钢琴琴键抬起,便停止振动,故调控装置中延音踏板延长振动。扬琴则相反,琴槌抬起,琴弦继续振动,故调控装置消短琴弦振动。

第五,扬琴与钢琴在低、中、高音区弦枕码之间有效弦长切断的设置亦有不同。

第六,洋琴之钢琴入华后今多以西洋乐器为之属。洋琴之扬琴入华后今多以民族乐器为之属。

第七,钢琴有金属制琴板,即铸铁所制,故自海外入华传播时有曰“钢琴”。

第八,钢琴共鸣系统多以音板增大共鸣,扬琴多以音梁增大共鸣。

第九,在声音传导方式上,洋琴之扬琴主要依靠弦码的传导振动。洋琴之钢琴的弦码设置除声音传导于空气与音板之外,协同弦枕主要使琴弦得到稳固的支撑与获得侧支撑力,同时对琴弦振动产生的声音起一定的过滤作用。

第十,如以吹拉弹打之分,洋琴之扬琴可为之属“打”。洋琴之钢琴可为之属“弹”。

第十一,钢琴多以十二平均律为调律依据,扬琴在不同用乐类型中律制调音亦多有变化。

第十二,钢琴主要以不同弦的数量获得频率不同的音高的数量,扬琴在琴弦数量的基础上,主要以同一琴弦截取不同有效弦长获得频率不同的音高的数量。

第十三,在采用拉力改变音高的同时,钢琴的琴弦粗细比扬琴更为明显。

第十四,钢琴为减少琴弦拉力,多采用斜的弦绕弦钮。

第十五,直观看,有无键盘的构造与激励。即扬琴没有键盘故无键阻力的影响,钢琴键阻力对弹奏有一定的影响,如键阻力过重,弹奏变得困难。如是儿童,则尤为明显。

第十六,改良的扬琴,踏下踏瓣制音器止弦,而钢琴踏下踏瓣制音器离弦。即扬琴,踏下踏瓣制音器后,琴弦停止发音,而钢琴踏下踏瓣制音器后延长发音。

第十七,扬琴持琴棰自如击奏。钢琴则由于是击弦机杠杆联机系统,以立式钢琴为例,如果键盘运动带动弦槌击弦时,击弦机联动器档接木与转击器的尾枕如不能紧密接触托住击弦返回的弦槌,上部虚接有间隙时,弹奏键盘则会出现弦槌连击琴弦的现象。

三、乐器存在的同名异实现象例释

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发展,世界乐器种类丰富、品目繁多、源远流长,乐器是音乐文化发展重要的标识,是古代音乐文化取得先进水平的重要见证。

回溯悠久的音乐历史,有同名异实乐器者,即乐器具有同一名称,但代表不同乐器事物的现象,闻名更要考实,以下以同名乐器的关系考索为视点,分十一部分列出具体例证对同名乐器的缘起、同名表现及异实进行梳理与阐释。

(一)口琴

《律吕正义》卷74有载:“今民间有铁叶簧,削锐其首,塞以蜡蜜,横之于口,呼吸成音……即今之口琴也。”《清朝续文献通考》卷195恰亦详载“口琴”事,云:“口琴,用铁,一柄两股,中设一簧。柄长三分,鼓长二寸九分……横衔其股于口,以指鼓簧转舌,嘘吸以取音。”如图4。

可见,此载口琴与今普遍所称的西来之口琴(图5)并非为同物。明《汲古堂集》《东西洋考》,清代《钦定皇舆西域图志》《焦轩续录》《奁史》《新齐谐》《清礼器图式》《清通典》《大清会典图》《清史稿》等多种文献均以“口琴”之名称,今反而以“口弦”多为其命名的乐器。

(二)长号

在古代军旅征伐生活中所使用的类似铜角之长号与今所普遍称呼的西洋铜管乐器长号并非为一物。如见《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有载“夺获马匹、器械、长号等物”,以及《台湾兵备手抄》中“掌长号,擂鼓……擂鼓呐喊,交叉。鸣金三声,变成光被四表阵”之所载诸等,其余在《元史》《明史》《殊域周咨录》《清史稿》等均有载此类长号,不赘。

(三)大提琴

如《清朝续文献通考·乐考七》所载“大提琴”亦非今所称呼的西洋弦乐器类大提琴(如图6),如其文云:“大提琴:长三尺,槽大六寸,八角形。柄上有挺弦,可升可降,弓用马尾,百二十茎。”如图7。

其中“柄上有挺弦,可升可降”,亦如今胡琴类乐器之千金设置。可见,同名为“大提琴”者却并非同器。

(四)箫

另如“箫”名之乐器,今多指单管竖吹的竹制气鸣乐器(如图8)。但在古代,箫指多管构成的排箫。如《文献通考·乐考十一》有载:“箫凡十八管,取五声四清倍音”。多管排列箫的数量有十管、十六管、十八管者等,以十六管、十八管为多。《隋书·音乐志》载:“箫十六管,长二尺。”另如《宋史》《元史》《大明会典》《律吕精义》等均有载。

《文献通考》引陈旸《乐书》亦载:“箫之为器,编竹而成者也。长则声浊,短则声清,其状凤翼。”多个长短有别的竹管编列而成,充分可以看出箫实为今所云“排箫”乐器,《文献通考》无载箫图,陈旸《乐书》在论箫文同时,并披“十八管箫”图,如图9。

同为“箫”之名,实有为多管与单管“箫”器之区别,在《朱子语类·乐》中亦有清晰的辨别,云:“今之箫管,乃是古之笛,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清初深谙诗词与音乐的纳兰性德亦是注意到古箫多管与单管洞箫的区别,其在《渌水亭杂识》如是载:“古之箫,即律管也,三十六律管,长短作一排……今之箫,乃古之龠,名异而体同。”今按箫与龠有异,纳兰性德认为箫与龠“名异而体同”,其真伪此处暂容不论,但纳兰性德却明显注意到同为“箫”名,古今箫有多管与单管在形制上的区别。

(五)腰鼓

今多所称之腰鼓指鼓体两端蒙皮,中间宽于两头,挎于腰间,双手各执鼓槌敲击的膜鸣打击乐器(如图10)。但古代腰鼓多以鼓体中间细于两头,两首施皮以敲击的一类膜鸣打击乐器。如《文献通考》称腰鼓“大者以瓦,小者以木类,皆广首纤腰”。《通典·乐典》亦有近似的表述“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另如《信西古乐图》中的腰鼓绘图,见图11。可见,古今腰鼓同名却并非为同物。

(六)手鼓

今所称手鼓者,多指维吾尔族所用乐器中鼓体呈圆形(如图12),又称“达普”或“达甫”“达卜”“达夫”,单面蒙以皮革的拍击膜鸣乐器。如《清朝续文献通考·乐考十三》有释手鼓云:“回部乐:凡筵燕,回部司手鼓一人,即达卜。”如歌曲《打起手鼓长起歌》中的手鼓即指此乐器。

但在古代,手鼓多指鼓体附加有柄可持者,如明《三才图会》有载:“手鼓,其制扁而小,亦有柄,令歌者左手抁,而右手击之。”如图13。

《清史稿·乐八》中对此种手鼓的形制有更细致的表达,其文载:“手鼓,木匡,冒革,面径九寸一分二毫,腰径一尺二分四厘,以柄贯匡,持而击之。”此均是与今所称手鼓不同的有柄手鼓历史用乐的记载。除此之外,《大清会典事例》《清朝文献通考》《律吕正义后编》《清朝续文献通考》均有载此种手鼓。

可见,同名为“手鼓”,乐器之实并不相同,主要体现在手鼓的乐器构造与手鼓的演奏方式上,即主要区别在于单面抑或双面蒙皮、有无持鼓之手柄、演奏在于拍击还是杖击。

如今以柄贯匡式的手鼓在不丹以及我国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生活地区祭祀与宗教仪式中仍在使用。古代有持柄一类的手鼓名称乐器与无持柄一类的手鼓乐器,体现出了同名不同器的乐器现象,也体现出了可供民族学与人类学考究中乐器名称的原本状态、固有称呼及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

(七)胡琴

今天所称呼的胡琴类乐器多指以二胡、京胡、板胡等组成的拉弦乐器。如《清史稿·乐八》所言:“胡琴,二弦,竹柄椰槽,面以桐。槽径三寸八分四厘,为圆形,与笳吹之胡琴椭而下锐者不同。山口凿空纳弦,以两轴绾之,俱在右。弦自山口至柱,长二尺三分五厘二毫,以竹弓系马尾八十一茎轧之。”但胡琴在宋前有指弹拨类的琵琶乐器。如北宋张先于熙宁七年(1074)所作《定西番·执胡琴者九人》有载:“焊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其中“焊拨紫槽金衬”是琵琶的重要结构组成。琵琶为四弦弹拨乐器,词中“三十六弦蝉闹”恰为九人演奏,正与“执胡琴者九人”题合,亦即此处“胡琴”为琵琶所咏。在清时琵琶仍有称胡琴者,如清《笔梨园》有载:“鸨儿去取了凤箫、胡琴来……媚娟接过胡琴,轻舒纤指,弹出一套《月儿高》。”《月儿高》为琵琶传统文曲,其谱在明嘉靖年间琵琶谱手抄本的《高和江东》 即有所收,后又有录入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荣斋所编《弦索备考》以及《华秋苹琵琶谱》中,近人卫仲乐亦有对《月儿高》的琵琶演奏谱。可见,同为胡琴之名,其实亦有不同。

(八)钲

古今同名为钲却有并非为同物者,如《续文献通考·乐考九》中有言古今两种同名钲的异实区别:“雅部有金钲……其状盖如小钟。俗部别有鼓吹钲,则形圆如铜锣……与此异。是鼓吹部之钲,不应与节乐之钲同列。但元时节乐之钲,亦如铜盘,其制正与锣相似。……大抵后代之钲俱不作钟式,而作锣式矣。雅部节乐之钲,其制已变。”即圆如锣之鼓吹用乐钲(如图14)与同名的似钟之上古语境钲(如图15)并非为同物。

(九)磬

古今名为磬者亦有实之不同者。宋王黼《宣和博古图·磬总说》有载:“《周官》则磬氏出焉。其制则中高而上大者,为股;其下而小者,于所当击则为鼓;上股下鼓,分为倨句之势,以成磬。”《考工创物小计》《考工记·磬氏为磬》《考工记图》对此类磬有详细所载并披图绘。然而在唐后出现在佛教等仪式中使用的磬并非为同物。如元释德辉在《百丈清规》中有载磬,并言寺磬的用途,云:“磬:大殿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宋陈旸《乐书·俗部·金之器》即言其中所别,云:“今释氏所用铜钵亦谓之磬,盖妄名之尔。”今亦有存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之传世物磬,《宋会要辑稿·食货》有载此类磬的铸造律令。可见,上古似折尺之磬(如图16)与中古似钵之磬(如图17)同名但并非为同物。

(十)铙

另如同名乐器不同用乐之考察,名为铙的乐器多出现在上古礼乐之中(见图18)。中古随着佛教文化的东传,铙乐器之名已趋指于似钹之铙(见图19)。在唐后大量用于释道仪式之乐,后逐渐于民间音乐中得以普遍使用,即充分可以看出上古似钲之铙与中古及近古似钹之铙名实的区别。

(十一)大管

今之所云大管,多指西洋木管乐器音译名“巴松”之大管(如图20)。但在清时,大管多指竹为身、芦为首哨之管(如图21)。如《清朝礼器图式·乐器》有云:“大管以姑冼律管为体,径二分七厘四豪,哨下口至末长五寸七分六厘”,并有绘图。另《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竹之属》有对大管形制尺寸、开孔位置的详细所载。

余见有如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兹不辄赘详举于此。综上所述,乐器有同名异实者,即古今不同语境、不同音乐文化圈中乐器名称相同,但乐器之实并非同物。正如《淮南子》所载:“寒颤,惧者亦颤,此同名而异实”,即是所云事物具有同样的名称但却反映了不同的事实。换言之,所有被称之为同名的乐器,在发音原理上必有些许共同点,此亦为体现乐器同名的重要原因。但乐器同名并非为同物,在发音原理上亦有一定的区别。

以上同名异实乐器族群类属者,以及同名乐器名实所指学界论述多有古“今”所淆,现拟发各例以表格形式胪陈于此,谨具芹献(见表1)。

四、乐器造成同名异实之原因探析

析同名更要探其实,乐器二物同用一名者,必有一定的缘由。对乐器造成同名异实的原因现举案试析如下:

(一)以乐器演奏形态者

如口琴的共同“横衔于口”,以及外来乐器输入者于当今使用的普遍性以及被大众所熟知的程度。再如古今磬器,同为击奏体鸣乐器。依声学原理和声源振动方式,同与板振动模式及特征有关。依材质看,上古磬的制作以石材质为主,故磬亦有石磬、玉磬之名,如华原石、灵璧石磬者。亦正如“磬”文字之构成,《说文》亦有云:“磬,乐石也。从石、殸。像悬虡之形。殳,击之也。”中古之后磬,其材质以铜器为主,故亦有称铜磬。如《宋史》卷66有载:“元丰三年八月岳州永庆寺获铜钟一、铜磬二。”在共鸣上,上古“倨句一矩有半”之形似直尺磬除声源激励与振动外,无明显共鸣系统。中古之后形似钹之磬除声源激励与振动外,有较为明显的磬体内腔气柱涡流迂回的共鸣特征。

(二)以外来文化乐器输入者

如洋琴,早在清阮元《两浙輶轩录》卷31有载乾隆间吴璜“洋琴行”条,其中对洋琴的来历与形制有诗咏般的解释,其云:“有客万里来大洋,携琴别调含宫商……双椎敲出声烦碎。想当风引三山高,铜弦绝点翻怒涛。彷徨龙伯罢鳌钓,珊瑚击断深夜逃。自从流移入中土,一时学习争翻谱。”故今海外仍有在中亚、西亚、南亚、欧洲等世界各地仍为流传较广“扬琴”乐器,有以德西马 Dulcimer、欣巴罗 Cimbalom、萨泰里 Psaltery、海克布里Ha-ckbrett等的名称。

“洋琴”在中国传入后的流行使用,如成都等洋琴传入中国的运用即是如此。清杨燮于嘉庆(1804)成书发行的《锦城竹枝词》中载:“清唱洋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落,都爱廖儿哭五更。”这即是对成都扬琴清唱《哭五更》的描写。另如清宣统元年(1909)刊印的《成都通览》有载逢年仍有听扬琴演奏的习俗:“正月过年,放炮、拜年……耍龙灯、耍狮子、听洋琴。”

(三)以乐器结构组成与外形外观者

如同名为“长号”乐器管体的可伸缩性,以及尾端同呈喇叭口状与共有的号嘴。

另如古今之称腰鼓所共名在于“腰”字,今所称腰鼓,主要指挎于腰间演奏,古称腰鼓,主要体现在鼓体的广首纤腰。

(四)以气鸣乐器按键系统者

清“朝会丹陛”之乐语境大管,管体中孔窍凹于管体,手指按于管体发音孔,气息激励哨簧而发音。西来“巴松”语境大管,管体其上有凸于管体之按键系统,手指按于管体音键,气息激励哨簧而发音。

表1.同名异实乐器及其分类一览

续表

(五)以声源策动激励者

提琴在于弓擦激励琴弦发声。古称提琴为弦间擦奏,即弓弦相交,换言之,即如《律吕正义后编·乐考十》所载“竹片为弓,马尾双弦,夹四弦间而轧之”而发声,亦即“以竹弓系马尾,夹于四弦间轧之”。今所称提琴弓弦可分离,弓在弦外擦弦。另以振动而言,古今同名提琴之最大相异之处在于,古之语境提琴多为筒面振动,今之语境提琴为板面振动。在演奏上,古之语境提琴以坐姿演奏为主,站姿为辅。今称提琴恰以站姿演奏为主,坐姿为辅。

如同名为提琴乐器,携同其它以弓拉弦鸣为策动力发声要素的乐器,可建立擦奏弦鸣乐器族群。余同口琴可建立簧鸣乐器族群诸等,以深化乐器学在振源方面的研究。

结 语

通过对于“洋琴”的详细考察,可以看出虽同为“洋琴”名称,然乐器所指并非如一,既有以琴竹敲奏琴弦之扬琴,亦有依靠键盘策动琴弦振动的钢琴,但同为击奏弦鸣乐器。即在同名的背后,有着乐器发音原理等因素的同与异。

即上,基于笔者对同名异实乐器近三十余种的史源追考与考察分析,其声学构成与同名之源有如下体现,悉陈于此:形制尺寸、激励体系、振动体系、共鸣体系、附加装置、传导方式、按键系统(气鸣)、乐器材质、用乐类型、结构组成、演奏形态、乐器分类、外形外观、数量个体、源流传播等。

同名异实乐器在名称相同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乐器族群属性联系与乐器族群认同的问题。即乐器在历史不同语境中因同名而体现在发音原理上的特有关联并形成的跨族群类属,同名乐器与跨族群在民族、文化、语境、边界、语音等试探性的比较研究,与其在历史中古与今为何出现有乐器同名的现象,在乐器构造与演奏方法上所共同的体现和差异的区别,继续阐释乐器族群及其乐器的族群认同等在历史文化语境、乐器文化内涵、乐器用乐属性等诸多相关问题,餍之乐器研究,以促乐器学研究的不断向前开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