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握“中国梦”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时代性与人民性

时间:2024-05-20

文|欲言 本刊评论员

把握“中国梦”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时代性与人民性

文|欲言 本刊评论员

又一批广东新创作的“中国梦”歌曲出炉,《追梦之路》、《雁儿飞》、《我相信》等作品即将接受检阅,是否被人民喜爱,是否能为伟大“中国梦”的号角增添一缕响亮的声音,期待反响。

“中国梦”歌曲要写,“中国梦”歌曲的创作经验要不断总结。

广东是“中国梦”歌曲创作最早的省份之一,从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概念之后不久的2013年初,广东音乐人自觉创作和政府主导的创作有四年多了,产生了不少在各类活动场所唱响的好作品,值得称道。但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被人民群众广泛传唱的“高峰”之作尚未出现。“中国梦”主旋律歌曲仍然是音乐家们必须继续努力的创作内容。

主旋律歌曲到底应该什么创作?时代性与人民性,这是根本方向。

首先必须理直气壮地声明并呼吁的是:我们的文艺创作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服务。“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主旋律,要理直气壮地写赞歌。如果不能在意识形态上认清认可并满腔热情地自觉实践这一点,我们的创作就无以作为。

主旋律音乐(歌曲)是我国的特色,对中国的革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全党、全国人民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着特殊的积极意义。广东产生过《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这样的传遍四方的经典主旋律歌曲,还要高扬。什么是主旋律歌曲?主旋律歌曲在创作主题、歌词内容、旋律风格、演唱方法等方面有什么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2016年,岭南音乐杂志社与深圳市音协联合举办过一场研讨会,其中最重要的说法是:一、主旋律歌曲(题材)既可以是豪言壮语,也可以是甜言蜜语,包括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不是简单的政治口号的图解②。而实际上,我们的主旋律歌曲往往只写人民的“喜乐”、“欢合”,“怒哀”、“悲离”不敢触及。二、主旋律(音乐表现)并非只是一种高昂的调调,也可以是躺着听的很美的旋律。所有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都有其主旋律(美国大片同样宣扬美国的价值观)。既然主旋律歌曲是我国音乐创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不是写不写的问题,而是怎样写的问题。怎么写?首先就要突破在创作和上的固化思维。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2016年年初关于“创造广东音乐新的辉煌”的讲话中要求我们的音乐工作者要“努力打造更多接地气、有品位、有影响的精品力作”(注意三个关键词)。

什么是接地气?最直白的解释就是说人话、老百姓喜欢。广东的音乐怎样接地气?广东特色、岭南风味,这是广东音乐的根。国家文艺事业的大繁荣需要百花齐放,既然是百花,就要各有特色。广东音乐之花开在岭南,就不应该开牡丹花、山茶花,应该开的是火红的木棉花。把握这个根,才能真正长出属于我们广东自己的东西。

不要说国外的杰克逊,就是每次在央视15频道(音乐台)看到前些年的“纵贯线”(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演出,那种人山人海、群情亢奋、发自内心的应和场面,总会心生感慨:我们的音乐(尤其是政府花大力气推的主旋律音乐)为何就难以有如此效应?我们的一些音乐会,说一句不算难听的话,送票给人家,人家都不愿意去看。

慎海雄还提出,要“大胆探索音乐形式的不断创新”。怎么创新?简言之:岭南题材和岭南音乐元素+现代音乐技法。创新是手段,好听是目的。技术和风格上无论怎样探索,怎样翻新,首先要让生活在岭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听得懂、喜爱听,要让生活在岭南这块土地上的生生不息的一代代年轻人喜爱听、愿意唱。创作首先要考虑旋律是不是舒服悦耳,而不是考虑同行们会不会认为技法够不够高明。《我爱你中国》(瞿琮词、郑秋枫曲)已经影响了中国整整三代人并将继续影响。《涛声依旧》(陈小奇词曲)、《弯弯的月亮》(李海鹰词曲)等“南派”流行歌曲KTV里还在唱,根本原因是什么?时代记忆,人民情感述求。

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鲍元恺的一个关于艺术创作的讲座内容在业界广泛传播,观点很接地气:少谈“改革”,多谈传统;少谈“创新”,多谈常识;少搞课题,多搞创作;少争获奖,多争流传。他说的这个“创新”和“改革”,不是指我们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而是指我们在艺术教育领域那些个打着‘改革’和‘创新’的旗号脱离常识胡作非为的政策和做法。”

至于“少争获奖,多争流传”,鲍元恺说,音乐史上的经典,几乎没有一部是获过奖的。巴赫一辈子没获过奖,贝多芬、莫扎特都没获过奖;瞎子阿炳没获过奖,聂耳、冼星海也没获过奖。艺术的价值在于深入人心,在于让人产生共鸣。艺术评价的标准不是获奖,而是它的传播空间的广度和延续时间的长度。

提及传统音乐,鲍元恺呼吁要让民歌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重生,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在一步步地走向中国人民的心里”。现在总在说要“走向世界”。“不走向自己的人民,永远不能叫做走向世界。”“如果你的作品和自己的民族传统,和自己的人民生活毫无关系,你绝对不可能真正站在世界艺术之林。”

流行音乐创作人李宗盛的创作经验有很多值得学习。他认为台湾的流行音乐之所以有那么一点位置或影响力,和民歌运动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的。民歌运动最重要的是让大量知识份子进入这个行业,感受这个行业,“原来一首歌曲可以感染、感动、可以move那么多人的时候,那个力量是巨大的。”

对于文字(歌词)问题,他强调,每个年代都有它(文字)特殊的语境和用词。常常看到一些现在使用文字的不准确、草率、不负责任,这是很要命的。“我觉得信心是很重要的,年轻时候我们都外求,我在想可能最后的解药还是在我们的老祖宗文化当中。”

李宗盛认为,音乐最重要的是旋律,不管歌词是什么,旋律是留在你脑海里的模样。音乐的组成是旋律、歌词、节奏、和声。我们比较大得问题在和声。和声是什么?是环境。旋律是主角。不管你唱任何的和声,它依然是那个旋律,可是用不同的和声去解释它,会给人不同的旋律。

广东音乐独特的兼容性或者说世界性(岭南音乐文化兼容中原和海外音乐文化)和它在海外的影响力(目前海外最具广泛性和影响力的中国民乐仍然是广东音乐),奠定了广东音乐的地位。我们说广东音乐是“水淋出来的”,指的是广东音乐的题材和风格的岭南特性,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广东音乐从来不缺乏丰茂的水土(创作群、受众群)。

说来说去,我们的音乐创作,既要适应国家文艺发展大政方针,更要回归音乐创作的本身规律。时代前进依托传统根基,社会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对此,我们的音乐创作,我们的主旋律音乐创作,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