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的叙事话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时间:2024-05-20

李佳丽 刘 丹

由迪士尼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埃里康·卡萨罗萨执导的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以导演的儿时经历为创作蓝本,讲述主人公卢卡与阿尔贝托探索友情真谛、活出真我的奇幻成长之旅。影片延续了皮克斯动画电影的叙事风格,以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为创作基准;利用计算机图形学语言,超越文化差异,打破文化局限,为多元文化融合表达提供了实践策略。本文以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元文化视域下动画电影的文化表达与传播进路。

在多元文化叙事语境下,动画电影摆脱了单一语境的传播限制,为受众提供了更真切的观赏体验。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用文化“解构—重组”的方式,凸显出文化融合表达的创新优势。

一、好莱坞与意大利文化碰撞下的叙事表达

在多元文化融合语境下,迪士尼动画电影以文化接纳、文化转换为基调,在世界范围内搜索素材,遵循跨文化表达规律,打造出一批符合不同文化背景受众审美的经典作品。

(一)叙事主旨的形象表达

《宫崎骏的暗号》一书中提到:“通俗作品,即使是浅显的,也必须是充满真情的。”多元文化视域下,为兼顾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受众,创作者需以文化融合为基础,塑造直观的动画形象呈现叙事主旨。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用充满视觉想象的艺术手法,采用“拟人怪物”的身份符号隐喻平凡少年的成长历程。创作者选择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风情元素,并从探讨人性的层面出发,进一步深化友情、成长的叙事主旨,赋予影片更为宽阔的叙事空间,增强了整体的叙事张力。

(二)情感共通的叙事方式

加拿大学者霍斯金斯和米卢斯的“文化折扣”理论认为,扎根于某一种特定文化背景的电影,仅在其国内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在异域市场上,受行为模式、思维习惯、大众信仰等文化结构差异的影响,电影的传播效果往往出现“文化折扣”现象,影响影片的传播与沟通效率。因而,在电影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有效减少“文化折扣”,对影片达致良好传播效果具有现实意义。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以情感共通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故事内容,提取“少年记忆”为创作素材,发掘出“贴合性”的文化符号,化解文化差异,减弱“文化折扣”现象。影片借助主人公卢卡和阿尔贝托两只海怪的“追梦”故事,生动描述了青少年对世界的探索、对友情的渴望,以“文化自洽”中和了传播过程中的“文化折扣”现象。

(三)叙事逻辑中的“文化适应性”

好莱坞在利用不同文化元素进行电影创作过程中,往往深入不同文化语境,充分了解受众的观影喜好,运用“文化适应性”原则,使影片契合受众审美心理,并快速、有效融入异域文化语境。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用选择性融入的方式,将意大利文化元素植入其中,拓宽了叙事空间,还原出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的小镇。影片打造出“水怪—人类”相互敌视的关系设定,叙述主人公卢卡和阿尔贝托在历险中的成长故事,隐喻人类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化,彰显出勇气与友谊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实现了创作主旨的升华。

(四)叙事语言的现代表达

面对多元文化融合、碰撞的时代语境,动画电影创作者需采用符合现代审美的镜头语言对内蕴的文化进行理性解构。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将现代文化融入故事素材,以润物细无声的叙事方式,打破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壁垒,用精炼的镜头语言,将蔚蓝天空、落日余晖、石板街道等复古元素相交织,为观众呈现出充满想象的二维空间。该片将人类与海怪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日常叙事的重要表达,凸显主人公卢卡、阿尔贝托和茱莉娅三人鲜明的人物个性,回应了“维埃拉小镇”人类对海怪的固执偏见,渲染出具现实意义的叙事特质。

二、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素材“二次编码”

电影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其本质是文化的传播共享。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将创作素材与多元文化场景有机融合,并对文化素材进行“二次编码”,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叙事风格传递出影片的文化风情。

(一)差异表达:“文化转换”推动文化融合

电影艺术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社会学家费南多·奥提兹在研究文化融合、文化趋同时,提出了“文化转换”的概念,即两种文化在碰撞时,一种文化通过对另一种文化进行吸收与创新,从而形成新的文化形式。从多元文化视角看,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将讲故事与文化表达相融合,展现出多元文化的魅力,为观众呈现了具思想内涵和吸引力的文化空间。该片将具辨识度的意大利文化符号进行转换,使影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价值理念实现融合,促使受众对影片产生更有深度的心灵共鸣。

(二)系统表达:“文化包容”助力文化表达

多元文化视域下,好莱坞动画电影以“文化包容”理念为指引,将异域文化作为创作背景,吸收其他国家地区具代表性的文化素材,用动漫链接文化,童真激发共鸣,在多元文化的演绎中,以审美同构的方式彰显出动画电影的时代特征。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认为“相互理解”是交往的核心,语言符号作为广泛的交往媒介,对文化交流与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从致敬经典意大利影视作品的情节到意式冰淇淋、意大利面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意大利美食以及影片结尾的“人类对海怪的接纳”剧情,均无一例外地体现了意大利文化的包容特性。该片不仅从人物形象、叙事题材等角度,充分整合了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叙事内容,还消除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界限,增强了影片的文化兼容性,契合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观众的审美心理。

(三)一体表达:“文化认同”推动文化共享

在动态的文化传播语境下,“文化认同”有助于受众打破固有的文化记忆,超越文化隔阂,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波兰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将语境划分为情景、文化语境两类,强调想要真正把握语言的意义,必须突破语言局限,进入文化语境。从文化语境看,电影展现的语境已超越了传统叙事语境的语言背景限制,进入更加广泛与宏大的文化场景之中。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讲述主人公卢卡、阿尔贝托的纯真友谊。虽然影片背景仅限于地中海沿岸小镇,但片中具有文化共性的生活细节诠释出小镇的“人文之美”,实现了多元文化的共享表达。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借鉴共享构成了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的创作源泉,创作者通过保留本土文化特质,践行“文化认同”策略,彰显出影片开放的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亦使影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包容性。

三、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传播进路

多元文化叙事语境为动画电影的全球表达提供了重要范式。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以文化“解构—重组”的理念进行创作,凸显了意大利文化美学,并采用“文化转换”“文化包容”和“文化共享”等手段,消解了文化冲突及差异所引发的“仰视审美”困境,为多元文化的传播交流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本位传播:彰显“心”美学风格

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进程中需以符合国际习惯的叙事逻辑,跨越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建立具有共通意义的叙事空间。随着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的叙事空间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并承载着愈发清晰的文化意蕴。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在文化共享、经验借鉴的创作理念指引下,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中汲取创作灵感,使影片获得了超越原生文化的美学空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凭借其对数字技术的成熟应用,通过最新研发的算法系统的加持,在影片二维空间中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海面、绚烂斑斓的海底,甚至“水怪”身上的千块鳞片都有了“渐次变化”;为观众提供了更加真实自然且流畅的视觉画面,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实现了影片叙事内容的“心”表达。

(二)延伸传播:多元要素,以情传意

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以儿童的有限视角出发,在确保叙事内容趣味性的基础上,注重诠释儿童对“友谊”“自我认同”等叙事主旨的认知,既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图景,又有效消解了影片整体叙事的单一性;使影片主旨与天真童趣碰撞,赋予观众多彩的想象空间。此外,影片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遵循着商业性与“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凸显了影片的多元创作主旨。影片英文片名以主人公“卢卡”的名字“Luca”命名,中文片名译为“夏日友晴天”——将夏日、友情、晴天等叙事要素融为一体,达致了文化延伸传播之效。

(三)主体传播:聚焦受众主体,凸显梦幻童真

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媒介要聚焦受众的主体性,充分关注受众的需求动机。所以,对于电影创作而言,无论是利用本土文化,还是引用他者文化元素,都需回归影片建构的文化体系。动画电影《夏日友晴天》塑造出梦幻般的意大利乡间夏日景象。影片用充满诗意的景深镜头描述了利古里亚海岸的唯美风景,同时借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卢奇诺·维斯康蒂电影《大地在波动》中的小镇风格,搭建了影片的叙事空间“维埃拉小镇”。在部分镜头画面处理上,创作者采用异域视觉语言致敬意大利经典电影场景,既拓宽了影片的人文内涵与叙事空间,又契合了多元文化语境下受众的观影心理。片中,卢卡与茱莉娅野外漫步屋顶时,屋内电视机播放的画面是意大利电影《圣母街上的大人物》中有关马斯楚安尼的故事片段;而卢卡骑摩托“飞起又坠落”的梦境情节,则直接参考了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执导的《八部半》中的经典镜头。总体而言,影片在汲取多元文化素材时,并未简单地进行文化元素叠加,而是采取文化融合的创作方式,使影片兼具多元文化属性。

结语

地域文化是塑造动画电影文化空间的内核基础。《夏日友晴天》作为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创新之作,突破了传统的动画审美及单一文化背景的束缚,为多元文化视域下动画电影的文化表达与跨域传播提供了有益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