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高校影视育人断想三题

时间:2024-05-20

叶 蓁

今天,我们步入了融媒体影像时代,高校影视教育对各民族学子通过影像方式认知、把握世界起到重要作用。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在《论语》中的观点对从艺者而言,便是强调了作为“质”的道德品质与作为“文”的文饰技艺的高度统一。这在今天依然有镜鉴价值。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影像时代,回溯中国“银屏”之旅,银幕史早逾百年,荧屏史已过甲子,影视与互联网结缘,使得影视传播如虎添翼。然而,近年从“饭圈”不良文化的暴露,牵涉出许多问题艺人,这为高校影视教育敲响警钟。对于今天的影视教育而言,依然需要培养出“文质彬彬”的君子。当然,这里的“文”与“质”,又具有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在“质”这一方面,不仅要求当代包括影视艺人在内的从艺者要具备优良的德行,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美学观;在“文”这一方面,影视从艺者还需与时俱进,能够以高超的影像技法和媒介科技给受众带来审美的心灵盛宴。基于此,对当前高校影视育人进行审视与思索势在必行。

一、主体性与包容性:影视育人须注重强基固本

当前影视教育重阵主要是我国艺术教育高等学府之三大“方阵”。第一“方阵”是影视教育的单科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院等。第二“方阵”是艺术类综合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第三“方阵”是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这些高等学府作为影视艺术人才的摇篮,功不可没。特别是2011年,艺术学正式成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此12个学科门类并重。艺术学门类下的“戏剧与影视学”则升格为一级学科,影视类学科终于成为一门“显学”。

作为一门涉及意识形态的“显学”,影视艺术虽然是“舶来品”,但应呈现出具有国别特色的主体性。从当前不断“转录”诸如美国好莱坞电影与电视真人秀的创作,不难洞悉这种现象与当前影视教育也在不断“复制”西方教育内容与审美方式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已逾40载,文化八面来风由来已久;如今“一带一路”正在谱写时代新篇,各国艺术交流如火如荼。麦克卢汉“媒介是人体延伸”与“地球村”的预言已成现实。然而,我们要秉承中华文化的根性,不可盲目地“西化”“日化”“韩化”,而是在全球文化互动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文化交流。

鉴于此,影视教育在授予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着力于以下三点。其一,在影视教育中,理应灌输民族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开创的革命文化、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都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彰显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时代风貌。我们理应把这些优秀文化融入影视艺术教学中,使莘莘学子在从感性审美到理性升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文化自信。其二,在影视教育中,理应加强国际文化互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应借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文化观。目前,我国与部分国家在高校实行学分互认、学位互授与联授,推进了各国高校间多层次、多领域的教育合作。其三,在影视教育中,理应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毋庸讳言,在市场大潮中,一些流量明星成为镜头主要聚焦的对象,这种“唯颜值”“唯流量”的做法已经被证明危害极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要求广播电视行业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坚决抵制泛娱乐化,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坚决抵制高价片酬,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这为高校育人在导向性上明确了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均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评估中获得过A级,中国传媒大学更是在“戏剧与影视学”这一学科获得过A+的最高等级。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加强三大“方阵”的影视学科建设,特别是北京之外的地方类单科院校、艺术类综合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的理论构建,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东方审美与西方借鉴的关系,在注重强基固本的基础上拓展理论视野,为未来人才的影视实践做好理论指引。

二、引领性与适应性:影视育人须注重执两用中

影视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处理好引领和娱乐的关系。当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症结”:一种是高等学府过于强调形而上的哲学、美学,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许多毕业生在工作中对于所学难有用武之地,不知所措,这是从“象牙塔”的艺术殿堂坠入“影视界”的娱乐市场最直接的表征。另一种是高等学府自降身段,在育人时从“高大上”引领直接转为“接地气”一味迎合,以便学生从高校步入行业时“无缝对接”。这看似迎合了就业市场需求,但这样的所谓“人才”只是影视产业链上的一个“零件”,而不是具有独立审美思想的“灵魂”。既然教育者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影视教育的宗旨究竟是铸造“零件”,还是培育“灵魂”,不言自明。上述两大“症结”之枢机所在依然是在影视教育中存在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而消除“症结”的关键正在于教育理念的执两用中、辩证统一。

其一,影视教育应处理好引领与适应的关系。我们不能脱离观众的审美需要闭门造车地创作,要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与欣赏倾向,但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而不顾高雅引领。艺术具有“兴观群怨”的多种职能,影视教育同样要发挥出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审美组织的多重功能。例如,以引领风尚见长的主旋律作品与注重市场份额的娱乐作品二者之间绝非互不相容的关系,而是一种“主潮”与“支流”的关系。娱乐作品是市场兴起后适应市民阶层闲暇娱乐的产物,以反映都市日常生活为主,这与美国市场环境孕育的“肥皂剧”十分类似。“肥皂剧”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大萧条”之前经济膨胀期肥皂洗涤类企业投资广播剧而萌生的广播剧种。当电视普及后,“肥皂剧”进入荧屏视野。“肥皂剧”所描摹的那种诙谐幽默的生活转移了“大萧条”时人们的注意力,营造了一个充满喜感的“乌托邦”。如今,中国的市场竞争激烈,城市的工作节奏紧凑,纷至沓来的娱乐片、真人秀等可以缓解压力、带来欢笑。然而,过度娱乐甚至“娱乐至死”只能养成一个只会笑却不知为何而笑的民族。诚然,娱乐作品具有市场环境下存在的合理性,但不能本末倒置地替代主旋律作品,以“支流”置换“主潮”。这是因为,一部中国影像史,就是以艺术方式抒写的中华民族发展奋进的历史,影像长河应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同时也要折射出这个民族的情感、思想与文化。否则,影像就无法成为人类全面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艺术也难以担当审美地反映历史与现实的重任。

电视剧《我爱我家》剧照

其二,影视教育应处理好引领与娱乐的边界。娱乐绝非无极限、无底线,而是要在坚持思想性与审美性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审美娱乐。20年前只有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几所戏剧与影视领域的专业院校,如今全国的高校影视教育已经普及,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学位完善与师资条件等方面获得大幅度提升。但是,从高校走出的人才的艺术驾驭能力并未取得大幅度提升。不可否认,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影视制作条件得到改善,整体制作水准更为精良,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娱乐”和“市场”,作为艺术作品的引领职能正在被文化商品的过度娱乐所消解。比如,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策划组织的“金沙短片扶持计划”已经举办了六届,“在第六届赛事中,主办方以‘逐梦未来,成都你好’为主题,最终获奖作品中,既有以精致画面展现天府美食、描绘‘舌尖上的四川’的《川味之天赐神器》这样的优秀纪录片,也有展现年轻人对成都生活以及美好未来向往的《蓉漂群像》这样来自成都大学生的特色作品。通过此类赛事,成都广电发掘了多样化人才,为‘云上新视听’深耕本地市场、拓展平台声量输出了创作力,并为创作团队与互联网企业、风投机构、制作机构等各方搭建起交流合作的空间,促进了选手作品向商业产品的转化。”这就是在适应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宣传了四川美食文化,通过美食的影像化提炼传达出当地的人文风貌。

其三,影视教育应处理好引领与娱乐的融合。强调影视教育中引领与娱乐观念中的“主次”与“边界”,并非是指二者水火不容、非此即彼。一些具有国别特色、风格独特并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娱乐作品也具有审美引领社会风尚的功效。比如,1994年我国首部电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从思想价值来讲,该剧以有别于欧美肥皂剧的中国特色现实主义手法,以一个北京六口之家为“小切口”,观照了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转型的“大世界”。展现一个时期人民的生活风貌、精神状态以及社会思潮的变迁,并在娱乐的同时引起人们的探讨与深思,正是文艺发挥社会引领职能的表现。从艺术价值来讲,虽然《我爱我家》是对肥皂剧和情景系列剧的借鉴,但与欧美荒诞、怪异、滑稽、错乱的风格不同,在该剧中,借鉴了传统相声与舞台小品的经验,具有现场效应与市井色彩,融合讽刺、调侃、犀利于一体,不仅贴近现实,而且发人深省。这对于高校影视人才培养具有镜鉴价值。培养专业影视人才,不能仅是学习已有的创作模式而照本宣科。导演英达借鉴肥皂剧的经验,又将其与本土特色融合就是成功的先例。同时,理应强化人才思辨智慧的养成。引领也好、娱乐也罢,既不能刻板宣教,也不能“娱乐至死”,而是要以审美为底色,以艺术为准绳,摒弃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培养执两用中、辩证统一的思辨智慧。

三、专项性与融合性:影视育人须注重与时俱进

随着媒介技术演进,包括影视专业在内的各类媒介人才教育愈来愈专项化,同时,互联网的崛起令影视传播如虎添翼。媒介融合时代的融合性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既要分工细作,又要打通合作渠道。如今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影视教育理应与时俱进,课程设置与实践锻炼都需要结合互联网语境开展,这为高校影视教育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挑战。

一方面,高校理应继续强化媒介专项人才培养。我国当前影视教育的开展依据媒介属性而定。比如,最初的北京广播学院培养广播人才,随着电视的普及与兴盛,开始探索“广播电视艺术学”教学,后来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囊括了“戏剧与影视学”下设的“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任何的影视作品都要诉诸媒介,因此对于各种媒介知识的学习应更为精深而非浅尝辄止。电影的大银幕叙事适合采取的镜头语言与电视的小屏幕大相径庭,推拉摇移甩、远全中近特,景别、景深、镜头运动等各有差异。电视荧屏与手机等移动媒介屏幕也相去甚远,画面风格和切换频率等也具有显著差别。特别是从传统“横屏”到“竖屏”拓新,都是适应手机媒介传播的镜语新篇。培养媒介专项人才是“融媒体”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是从“融媒体”走向“全媒体”的起点。只有对某一种媒介特性与传播内容了若指掌,才能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找到媒介融合的契合之处。

另一方面,高校理应全面强化媒体融合素质培养。传统影视作品诉诸“影院文化”与“客厅文化”,是一种群体传播,而非个体传播。媒体融合的过程依托于网络技术,同时带来传播的分众化、小众化、个体化。因此,对于某一影视作品,如何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形成融合效应,是当前高校人才培育需要直面的课题。比如,一部IP改编的院线电影在上映前,线上营销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网络传播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带来悬念;或通过网络市场调查了解观众意愿,修改剧本;或投放相应的演员信息,增加关注。借助网络传播,还可以提升受众对IP原著小说的阅读兴致与电影衍生产品的消费兴趣。又如,当前许多电视剧在网络上播出,伴随着故事延展而出现的大量“弹幕”成为网络媒介有别于电视媒介的一大特色。受众参与“弹幕”评论,产生或是同感或是反对的态度,形成不同的辩论阵营,交互性日益增强,形成了有别于“影院文化”和“客厅文化”新的传播场域。在线参与打破了时空局限,聚集了更多受众注意力,真正形成了网络世界的“弹幕大军”,也使“弹幕”叙事成为与影视叙事互文、互涉的一种独特表述形态。在媒体融合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都是高校影视教育的新挑战。

“科学技术的进步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影视教育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大量的图像同步在课堂上传播,使学生能够瞬间融入视听环境,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影视的多元化思维来解决文学、建筑、艺术、科学等问题,这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精密结合,两者思维模式交叉作用下有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挥。”在影像读图时代,影视剧早已成为中华家园各族人民群众认知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审美方式。媒介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高校影视教育亟待顺应时代大潮,做出重大调整,不断培育出适应时代需要、德才兼备的影视艺术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