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任性的姜文

时间:2024-05-20

汪韫乔

许多观众在走出电影院时都直呼看不懂《一步之遥》。或许这些观众在走进电影院之前对于姜文的印象更多是《让子弹飞》,毕竟这是姜文票房最高、也是时间上离我们最近的一部作品。然而《一步之遥》和《让子弹飞》完全是不同路数的电影。的确,在上映前,《一步之遥》可谓做足了宣传功夫,不只限于传统渠道和方式,《一步之遥》在营销上一直寻求突破,尝试了很多之前在电影领域没有使用过的方法。比如广受关注的100块钱创意视频、百度大数据解读姜文作品等,甚至土豪般的租下了机场附近一块草坪来打广告,做法很霸道、很姜文,完全不走寻常路线,目的就是让观众从各个方面、各个渠道关注了解《一步之遥》。网络上,大街上到处是透着一股纸醉金迷气息的海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观众相信这是一部迎合市场口味的贺岁商业大片。

电影《让子弹飞》剧照

《一步之遥》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光投资就达3亿,上映前宣传造势也十分到位,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举行盛大首映后,却出人意料遭遇大量差评,票房很差。有些影片越被骂,越能激发观众好奇心,票房越好,为什么《一步之遥》却是有争议没票房?电影的确不怕争议,不怕被说烂片,比如《小时代》那种。但《一步之遥》的问题在于大家谁也看不懂,需要大量的解读。其实普通观众买票走进电影院的理由很简单,无非寻求观感刺激和情感共鸣,可这两点《一步之遥》都没达到。有句台词说,电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艺术,而《一步之遥》对普通观众来说难以下咽。票房差还有一个原因是没有达到观众的期望值,让观众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即最终呈现在观众电影面前的内容与之前宣传中观众预期差别很大,加重了差评的传播速度。

可《一步之遥》真的不是为了票房。这部电影的确非常晦涩,而且相信姜文不会执拗到以为市场会喜欢这部电影。那么也许《一步之遥》真的只是姜文在玩恶作剧?如连珠炮一般的向世界电影史上那些无法抹去的经典场景致敬,从《教父》到《大独裁者》。武七向马走日寻求帮助,基本是一比一的搬演《教父》,只有姜文手里抱的兔子和马龙·白兰度抱的那只猫不同;马走日和项飞田主持时,话筒飞来飞去的场景,则是致敬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歌舞场面(大腿舞)是致敬《红磨坊》;姜文和葛优一段段的相声,又好像是在向郭德纲致敬(据说姜导也是个钢丝)?还有那些非常晦涩的影射,比如选美大赛时收到的一串串电报似乎是对春晚的嘲讽;马走日回忆起被武六踢断腿的往事似乎又是姜文在自嘲被封杀5年。这些都从来不是观众们所喜欢的类型,按照有些批评这部电影的说法: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莫论其他。

然而电影的终极目标难道真的只是讲好故事而已吗?作为当下最流行的视觉艺术,电影是一种由各种其他艺术(如美术、音乐、表演艺术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表现手法不局限于讲故事。真正的好电影应该要能给观众带来美感,而美感这个东西是因人而异的,姜文觉得美的东西观众们并不一定觉得美。很多观众都在诟病姜文为我们营造的这一场略显混乱与癫狂的梦,但如果梦都要有严谨的、经得起推敲的情节、脉络清晰的线索和纹丝不乱的叙事,那会是一场好梦吗?或许姜文根本不打算把故事讲明白,他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把电影拍得尽可能美。

那么姜文到底在拍什么呢?确切答案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推测出来,姜文想拍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姜文是受媒体和观众高度关注的知名电影人,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备受瞩目和期待。一旦自己的作品不如人意,就会招来很多批评、嘲讽。《一步之遥》果然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姜文大概早就料到可能会这样的结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马走日,都有可能遇到那样的极端处境,成为”受难者“,那时我们该如何自我救赎呢?抑或是牺牲个人尊严和底线去获取生的机会?其实这部电影似乎有点姜文自传的意思。大背景是民国,一个姜文十分讨厌的年代,被他形容为“半脏,半臭,半殖民地”。而姜文又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他十分讨厌的时代?浮躁的社会带来的浮躁的电影消费习惯,相信姜文在《太阳照常升起》上映的时候就已经颇有体会了。片中的武六是一位电影导演,时时刻刻拿着摄影机记录着身边发生的事情。她对马走日的清白深信不疑,其他所有人却都不相信,先入为主地认定马走日就是杀人犯。某种程度上姜文也是现实版武六,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倔强艺术家,却常常被先入为主的偏见击倒。整部电影透着一股蒙太奇式的凌乱和荒诞,好像一切事件都是无序随机发生的。谁能猜得到完颜英居然在50分钟不到的时候就死了,又有谁能理解项警官要如此大张旗鼓地捉拿自己的发小。

姜文是孤独的电影人。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从来都感到孤独,每时每刻。他选择了近乎特立独行的方式,孤立于整个行业,默默坚持自己的方向,尽管每一步都引起争议,因为不合多数人的习惯,从而被定义为某种自恋的、狂傲的、目无观众的电影创作者。在《一步之遥》中,他用一种跳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爱情对悲伤的理解,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都很有个性,注定了很多人的不喜欢。然而,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呢?电影本就不该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应该鼓励一些人打破常规,创造新方式,方能展现更多的可能。单就电影艺术来说,大多数优秀的作品,多半都是出自极度的自我迷恋者之手,因为这样的自恋,才会有近乎顽固的坚持,才会有近乎癫狂的创造。很多人以为,《一步之遥》会是又一部《让子弹飞》。他们错了,错的非常离谱。他们不懂姜文。姜文的电影从来不为任何人妥协,包括被好莱坞电影惯坏了的观众们。电影,从来都是姜文表达自我的一个工具。

姜文同时也是个任性的孩子。电影是人类消遣的产物,具有某种神奇的魔法,观众会把自己难以实现的梦想寄托于电影来实现。每一个真正爱电影的人都是天真的、可爱的,内心就像个孩子,因为还忠于内心的梦和希望,就好像他自己在戏里说的:孩子不分年龄和尺寸。他当然要致敬那些给人们带来纯粹的光与影的电影,所以他任性的存在于只属于他的那个电影世界里。他就是要铆足了劲地玩世不恭,任性成就了他在电影艺术上的恣意表达,拍出一部乱沙迷人眼的荒诞故事。这个故事的语境本身就是荒诞的,这种荒诞的语境异化了故事本身,反过来嘲弄叙事本身,也就是说叙事已经不是导演所追求的了。换一种说法,别的导演吃苹果是为了找着苹果核,姜文是吃完苹果把核丢进垃圾桶了。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美呢?

电影开头那句话,“To be,or not to be”,意味深长,都说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本来不同人对美的理解就不一样,何必为此愤愤不平呢,《一步之遥》本来就不是大众电影,正如姜文在电影上映后说的:“我可把自己当观众来拍的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