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后现代科幻电影的空间审美诠释

时间:2024-05-20

近年来,虚拟拍摄、3D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等新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而科幻类型电影利用新技术极大提高了电影空间的表现力。视觉空间的呈现是科幻电影的一大亮点,许多科幻片在对宇宙场景、外星生物和未来社会与城市的描绘上都极具视觉冲击力。

科幻,即科学幻想电影,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根据,对人类及地球的未来加以无限畅想的电影,科幻电影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延伸。不同于其他言情、叙事为主的故事片,科幻片一方面侧重于对不可知的事物进行畅想,制造梦幻,投射欲望,反思自我,关怀现实,使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追求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另一方面,科幻电影在视听效果上追求科技感和奇幻感,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科幻电影的制作团队拥有庞大的资金和过硬的制作技术,尽管电影所呈现的视听效果十分奇幻,但仍然可以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震慑人心的效果。本文介绍了新技术进步对科幻电影的影响,并举例分析了新时期电影的视觉空间美学特征。

一、科幻电影的发展溯源及流变

1902年,《月球旅行记》作为第一部科幻电影横空出世,虽然全片只有14分钟,但是其开创了科幻电影的先河。1929年的影片《月里嫦娥》对外太空的想象令人神往,其描绘了布满环形山的月球,从太空中观察地球的全景,这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相当震撼与逼真。20世纪50年代,《目的地月球》《世界之战》《最新登上月球的人》等一系列宇宙探索科幻电影登上大银幕;20世纪60年代,美国苏联冷战期间,两国展开军备竞赛,大力发展太空技术,此时涌现了一大批太空科幻电影,例如《暴风雨之星》《太空登月记》《蓝烟火》和至今仍然最受欢迎的科幻电影之一《星际迷航》;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影工业特效技术的进步,科幻电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著名影片《星球大战》系列就是在这时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以外星生物为题材的电影成为主流,如红极一时的《第三类接触》《E.T.外星人》等。而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科幻电影依然热度不减,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人类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新的认识,并开始构建具备理论依据的科学猜想,科幻电影开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畅想未知世界,并且对人类生存或毁灭进行思考,这一类的电影中会掺杂不少耐人寻味的哲学思考;例如影片《云图》环环相扣的轮回思维,《彗星来的那一夜》对平行时空的假设,《攻壳机动队》与《头号玩家》的赛博朋克及反乌托邦未来世界的思考等;这类现代科幻电影除了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之外,还善于将观众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

电影《星际穿越》海报

二、新时期电影技术对空间构建的影响

新时期的科幻电影表现力比起以往有了巨大的进步,这皆得益于电影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幻电影中的超自然生物与环境不再是粗糙的模型和虚假的街景,而是真实、生动的生物形象和以假乱真的环境空间表现。虚拟摄影、三维立体电影、IMAX放映系统等新电影工业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科幻电影的空间感。虚拟摄影是电影拍摄的革命性技术,即分别捕获某个特定镜头所需的各种元素,包括人物、场景、道具等,然后由电脑技术整合为一个镜头。虚拟摄影的发展,使电影制作者打破了场景的束缚,解放了导演的思想,使得导演想要的任何场景拍摄皆成为可能,并在科幻电影中令画面的空间设计更具奇幻感和超现实体验感。20世纪,立体电影其实早已出现,但当时三维立体图形(3D)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并且放映系统舒适度不高,在20世纪50年代被主流电影技术所放弃。而在21世纪,realD等新放映技术开始出现,画面分辨率高且清晰,3D立体成像技术便又走进了电影世界。当下的3D技术已成为电影工业的热点,广泛应用于动画片、科幻片之中,观众对3D电影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2009年的戛纳电影节首次选择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作为开幕电影,该片即是使用3D技术制作。3D电影中有许多浅景深镜头,如科幻片中的全息电子荧屏,使场景在浅景深的情况下也可以表现出立体效果。除了追求浅景深的场景层次感之外,3D电影还注重摄影对象的运动效果捕捉,使得影片画面拥有极强的移动空间感,令观众身临其境。

近年来映入观众眼帘的还有IMAX电影,它是指拥有巨型银幕、水晶般清晰的分辨率和六声道立体环绕音响的放映系统。IMAX的胶片比常规的格式大10倍,而这是其画面高亮度、高清晰的关键。IMAX的银幕宽度可以延伸到观众视觉范围外,为观众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电影空间体验,因而其被誉为电影观赏的终极体验。IMAX放映系统与3D立体技术的结合,极高的分辨率与亮度加上立体画面效果,将影片的空间感演绎得更加生动逼真,银幕上的影像效果令人叹为观止。IMAX摄影机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分辨率,非常适合用于捕捉宏大的画面,越来越多的科幻片开始使用IMAX摄影机;例如《碟中谍4》《星际迷航:暗黑无界》《变形金刚4》《星际穿越》等商业大片。在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影片《星际穿越》中,男主角库珀乘坐飞行器离开地球后,IMAX银幕上就以铺天盖地般的全画幅呈现外太空景象,观众感受到不经意间视野的放大,当男主角狠下心痛别女儿后,画面一转,载人飞船腾空而起,IMAX银幕上,电影画面延展到全屏,掀开了这场太空旅行最激动人心的篇章;而当宇航员们去到第一个充满水的星球时,滔天巨浪席卷而来,这样的情景在IMAX全画幅展现下,令观众有将被骇浪卷走的感觉。科幻片以IMAX放映技术搭配3D技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空间体验,符合科幻电影惊险、刺激、超现实的美学构建,而这两个技术的组合将会是新时代科幻片的大热趋势。

三、科幻电影的空间建构

有学者认为科幻电影可分为三类,太空科幻、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与未来世界。以下分别对科幻电影中宇宙空间、外星生物和未来社会与城市的空间美学呈现进行分析。

(一)宇宙空间建构

人类一直积极地探索外太空,在科幻电影中也少不了对宇宙空间的描绘与构建,但这种构建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理论来描绘的。黑洞理论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天体学理论之一,它质量非常大,但体积无限小,从而产生巨大的引力,将周围的物质包括光都吸入。因此人们对黑洞的景象也十分好奇并充满各种恐怖的想象。而电影《星际穿越》中首次对黑洞卡冈图雅进行了直接、近距离的呈现。片中黑洞是一个发光的大圆圈,中间被一道发光的线切开,这些明亮的光是黑洞吸积所有物质时形成的视界,异常壮美;这部影片的黑洞描绘并不是凭空臆想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特地邀请了30名天体物理学家,花费近一年时间,用数千台计算机精确模拟才描绘得到。而当主角库珀主动跳入黑洞后,在奇点中受到黑洞巨大的引力,飞行器超高速运行导致损坏后,库珀从黑洞中一个白色棋盘形的入口,掉入金属的五维空间超立方体,超立方体由琴弦般的金属线构成,这些线是构成各种物质的粒子“世界线”,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概念。男主角库珀顺着通道急速下落,最后在一个较大的立方体中停下,漂浮在那里,他发现眼前正是女儿的房间,是房间里每个时刻的画面;他看见女儿小时候的样子,可是女儿看不见他,他把书柜上的书推倒,其实推倒的是书的“世界线”,他的每一次推动都会产生一个引力波,这个引力波可以穿越维度的局限,到达小时候女儿的房间使书倒下。库珀还通过击打手表秒针的“世界线”不断产生引力波,使女儿的手表秒针来回颤动,用这样的方法向女儿传送了在黑洞中收集的数据。这部电影所展示的黑洞、虫洞、引力波、超立方体等等,都应用了现代物理学中两大学派即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相关理论。影片《星际穿越》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加以大胆地设想,将科学家眼中和前沿理论中的宇宙空间呈现给观众,既为观众带来了刺激的视觉冲击,又为观众普及了科学知识,引发大众对宇宙科学的思考与关注。

在电影《地心引力》中,太空空间的营造让观众印象十分深刻。电影开篇用了一组无方向感、游离的长镜头场景对宇航员的作业环境进行介绍,宇航员身处于地球外的空间站,身后是浩瀚无边的漆黑宇宙,眼前则是美丽的蓝色地球,他们失去地球引力在太空中漂浮,构建了一种神秘而游离的空间美学,表现了人类没有地心引力的保护下,容易失去方向感,难以控制身体,宇宙中一小块碎片的经过就会对他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这一场景呼应了地心引力的主题。影片常出现镜头与人物不动,而背景在旋转晃动的画面,令观众感受到空间的眩晕感与女主人公在太空站的孤立无援感。

(二)外星生物的形象构建

“外星人”一直都是科幻电影的热门主题,主流科学家也相信外星中存在其他文明,并很有可能比人类文明先进。科幻电影《降临》讲述了一种外星生物降临在地球上,人类派出语言学家女主角与外星生物七肢桶尝试构通的故事。影片对七肢桶的形象塑造十分奇特,它像一只巨大的缺一个爪的八爪鱼,身高7至10米,七肢桶每一只爪的末端分裂出五只小触爪,当他们想与人类进行交流时便会通过小触爪喷出墨水状黑色液体,形成一个泼墨般的圆,一个圆就是一句话。电影较好地还原了原著《你一生的故事》中的描写:“外形如七条交叉的肢体支撑起来的一个桶,呈现中心对称,每一条肢都可当做是手臂或是腿。七个眼睛均匀地分布在它身体顶端。”作为一个体型偌大的的外星生物,七肢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恐惧,因此人类一开始接近他们的时候都穿起厚厚的防护服,当语言学家与七肢桶进行成功的自我介绍之后,人类才对这个天外来物稍微放下戒心。在接下来的交流中,人类开始发现七肢桶这种生物的语言与人类不同,他们的一句话是同时写完的,而人类是按顺序循序渐进表述完毕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因此,七肢桶生物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当女主角学习了七肢桶的语言后,也竟然拥有了预见未来的能力。这部电影中的外星生物虽然并未逃脱人类对“生物”的理解——碳基生物,但也满足了观众对外星生物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三)对未来世界的空间构建

以《攻壳机动队》为例,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29年的日本反乌托邦社会,电影将赛博朋克的次世代未来场景打造得惟妙惟肖。片中的城市景象几乎都是夜晚模式,全息投影的广告牌、光怪陆离的高楼、半空中的铁路轨道等,皆是充满视觉冲击的空间美学呈现。在影片交代这些环境之时,使用了移动镜头的镜头运动方式,即被摄对象静止不动,而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方向移动,观影者犹如坐上一台直升飞机,在高楼大厦中穿梭,影片由此向观众呈现了恢弘、刺激、快节奏的画面。女主角少佐追击被操控的傀儡时,这一场景的打斗背景是陈旧、鳞次栉比的工业化时代遗留下的住宅大厦,与夜晚华丽梦幻的灯光形成强烈对比;影片用二元对立结构分别呼应了未来世界中落寞的旧时代产物与繁华的虚拟现实。

电影《地心引力》剧照

虚拟现实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革命性的的交互技术,影片《头号玩家》即生动地描绘了未来虚拟现实世界。电影中,不远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城市环境一片狼藉,但人们可以戴上虚拟现实的头盔,手脚戴穿上体感设备,畅游在一个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中,几乎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虚拟世界的账号。人们可以在“绿洲”工作、接受教育、社交娱乐;虽然男主角家境贫困,但绿洲中有免费的互动教育程序,他从中学会了算术、读书、写字,通过大型的共享图书馆,即使他身无分文,只要戴上虚拟现实眼镜,也可以看到、听到、触碰到世界上的每一本书、每一部影视剧、每一首歌、每一件艺术品。历史课上,他可以直接进入考古学家勘察埃及法老墓的考古现场,生物课上,他可以穿行于人类的身体中看到动脉血管的舒张,艺术课上,他可以直接参观卢浮宫感受艺术大家的名作,天文课上,则可以直接登上木星的一颗卫星观察周围的星球。在这个虚拟世界的游戏功能中,划分有27个正方形的分区,每个分区里都有几百个不同的星球可以探索游玩,这些星球的环境各具特色,有剑与魔法的中世纪世界,有现代化超大行星级城市,还有遍布因辐射变异的僵尸地区。被系统控制的人工智能化NPC(非玩家角色)遍布所有星球,包括野兽、僵尸、外星人和机器人,与“绿洲”玩家充分互动,而很多20世纪80至90年代流行的游戏都被复刻在“绿洲”里。为了突出“绿洲”视觉空间的绚丽多彩,电影中使用了运动长镜头,扩大镜头的空间含量,为观众展示“绿洲”世界中五光十色的娱乐生活,体现虚拟空间带来的视觉冲击。

后现代科幻类型电影的空间美学构建呈多样性发展,随着新技术的突破、观众鉴赏要求的提高,科幻电影在视觉空间设计中,需要越来越贴近真实的逼真画面、需要越来越震撼视觉和心灵的恢弘壮阔场景;制作的日益精良使得后现代新时期的科幻电影空间美学呈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