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张利平
庄子曾在《庄子·外篇》中提到“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指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关系——表征物与被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而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语言在此的主要任务就是传达出事物本身的信息,也就是说语言是信息传达的载体。[1]同样地符号也是利用一定的载体或者媒介将某一事物表达或传达出来的艺术。
《火星救援》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的又一次转型之作。影片主要讲述了因为意外而无法与同伴们一起返航,被迫留在火星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通过自身努力,寻找生机,最终与救援队伍成功汇合的故事,影片由此被称为“火星上的鲁滨逊漂流记”。《火星救援》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的殊荣,因此从电影成果上看,其可以称作斯科特宝刀不老的满意答卷。科特斯不仅是一个导演作者,更是一个将现代和古典设计糅合于一体的高手。影片中,他熟练运用符号学和美学,将它们融为一体,呈现出更加惊艳的视觉艺术效果。社会与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促使视觉艺术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影片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来自工业文明的标志和符号贯穿于整个叙事的推进发展过程中,同时随着剧情的发展,符号也发生了一定的演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主人公马克·沃特尼心态的变化史。
一、 中西方视觉艺术中的符号学表现
符号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符号表达意境意思的科学,其中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手语、密码、文字符等等。西方对符号学的研究比较早,同时随着不断发展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流派。而与西方研究相比,中国对符号学的研究发轫则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步拥有了成规模的体系。但不容小觑的是,尽管中国的符号学研究较晚,但其起点较高,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可以与国际上符号学研究比肩,同时,中国具有很悠久的传统文化背景,因而其符号学研究自开始就呈现出勃勃生机。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的符号元素十分青睐,不仅在其电影中运用中国的文化要素“旗袍”“屏风”等,还直接借用中国符号文化的素材,如《功夫熊猫》及《末代皇帝》等电影的拍摄,都向观众展现出了丰富的中国符号元素。
在《火星救援》中,在对宇航员马克的拯救过程中,中国的贡献十分重要;得知宇航员被迫留在火星上时,中国人出于大义,临时放弃航天计划,贡献出自己的助推器帮助马克顺利返回地球。影片还邀请了著名中国影星陈数的加入,为其又增加了一丝中国元素特色。从一部科幻商业大片的角度来说,影片中的中国话、中国演员等中国符号元素的加入,不仅增加了中国观众的观影满足感,使得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大大提升,同时不同元素的运用亦增加了欧美观众观影时的视觉冲击,使得视觉艺术效果表现更佳。
二、 视觉审美对比性
作为一部高概念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传达出的信息量非常大,其主创们不仅要高效传达信息,在有限的电影放映时间内将影片的大体情节向观众充分展示;同时还必须要做到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保障观众接受的舒适度,使观众的情绪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有张有弛。主人公马克在火星上的生活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但是如果将影片的焦点全部聚集在這个主题上,不停地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叙述的话,火星枯燥的生活长时间在观影中出现,很容易让观众感到乏味无聊,产生审美视觉疲劳。因而为了提高观众对电影的兴趣,影片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形成了多个符号元素例如时间、空间、颜色等具体的形象对比穿插来表达主题,并制造出视觉上的对比,形成电影中“放弃与坚持”“悲情与乐观”的抽象对比。
以电影的空间切换为例,作为科研部门,NASA的布置非常整洁且条理分明,办公室中各种办公设备如计算机、桌椅等的线条异常冷峻,这些元素符号表现出指挥官等人工作的严谨以及实施救援方案中的顾虑和保守心态的产生。在这样工作环境下的人们通常需要将理性思维放在第一位,而抛弃本身的感情感性,例如主管桑德斯就曾十分犹豫是否让五位宇航员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男主角马克一人。NASA不仅要受到国会的监督,同时还要在美国公民的监督下进行航空研究工作,因此工作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每句话都必须字斟句酌;尤其在未经测试的情况下火箭发射失败后,NASA的工作氛围一度陷入谷底。但是同样作为航空研究机构的洛杉矶加州理工实验室,其工作环境则非常混乱,办公室里到处扔着零件和稿纸,研究员在实验室中过夜,甚至在工作疲倦时不小心将咖啡倒在了一个网眼会泄露的垃圾桶中……这更使得观众对这个空间中的狼狈不堪印象深刻。同时实验室中的科学家帕纳尔等人在工作中更加感性,积极主动且富有十足的激情,非常热衷于挑战自我;为了加快马克被解救的速度,加州理工的科学家们竟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卸掉加速器的顶部,以帆布蒙上,而这个建议在作风严谨的NASA工作者眼中不啻为天方夜谈,而正是这种剑走偏锋的想法,帕纳尔等人出奇制胜,成功解救了马克。
三、 剧情紧凑凸显故事张力
之所以说《火星救援》是导演斯科特宝刀不老的又一力作,是因其不同于斯科特其他作品繁复的叙事风格;《火星救援》只是围绕“解救马克”这一个重心娓娓道来,影片中自救和他救两条线索交叉进行,没有一丝拖泥带水。在影片开篇,马克被抛弃在火星上,面对着“生存还是毁灭”这种历史性难题,坚持与放弃的情绪也不断地牵扯着观众的内心,但在影片中马克绝望的情绪并没有流露太多,在充分认识到自身处境之后,他很快就调整自己振作起来,下定决心活下去:精准计算口粮,想方设法与地球方面取得联系,急中生智刺破太空服飞向同伴,电影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惊险刺激与难以想象的变数。
主人公马克在进行自我救援的过程中,导演别出心裁地没有将马克对于地球的执念进行强调,而马克也没有妻子或儿女的羁绊——并非是对他人的责任感,而仅仅是作为一个人,马克的求生欲望十分强烈,生存意志也非常坚定。不同于其他影片总是穿插各种感情戏,《火星救援》仅仅依靠严谨的科技感征服观众,影片对主人公及其他人感情的处理都非常内敛,凡是涉及情感的部分非常简洁,如主人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影片中除了马克的自我救援的叙事线,“地球对马克的救援”也是一条鲜明的叙事线,在马克进行自救的同时,地球的援救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影片的剧情一气呵成。在获悉马克被困火星之后,不同国家不同部门都在展开营救,尽管在营救方式上有分歧,但是导演并没有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纠纷进行进一步地渲染,尤其对NASA高层之间的勾心斗角一带而过,而是将重心放在对激烈场面,分秒必争的设备建造过程上。同样影片对营救者与马克之间的争执也没有大量着墨。
影片没有过多的渲染人性的善恶,没有区分出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同时也不曾将观众的怜悯和同情激发作为主要的看点;每一个角色都没有在道德之间进行徘徊。电影干脆利落的摒弃了好莱坞影片惯常使用的人性决策的终极议题,舍弃了以往在科幻片中除了正常剧情发展之外的许多分支,有的只是整个电影的主题——救援。马克的自我救援以及地球对他的救助,不同空间——外太空和地球之间的转换,导演将其处理得形散神不散,散而不乱,救援的过程安排得一波三折,导演叙事的能力和高潮剪辑的决断力令观众与影评人折服。
四、 视觉审美的真实性
好莱坞电影是典型的产业艺术,其凭借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制造出吸引人的影像奇观,《星际迷航》《地心引力》等科幻电影借助于先进的3D技术制造出的影像奇观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和猎奇心理,但不少影片中的场景构建受到了概念现行的影响,非常不真实也不可信。而在本片中,斯科特放弃了惯用的电脑建模技术和特摄镜头,利用真实的场景模拟出火星地貌,使得镜像更加逼真。电影的取景地是著名的“玫瑰沙漠”,通过实景将火星地貌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除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影片还创造出了许多真实可靠的场景;为了逼真构造出室内种土豆的场景,导演带领主创团队在摄影棚内种植土豆。作为一个表现困境求生的电影,《火星救援》对真实场景的营造激发出了演员在进行表演时的真情实感;宇航员马克的扮演者马特·达蒙在面对一排排刚刚萌發的土豆嫩芽时,喜悦和激动的情绪抑制不住自然流露。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科幻电影对观众心理预期的真实性要求更高,其与魔幻电影或奇幻电影等同样需要依赖数字制作技术;而与两种电影不同之处在于,观众对科幻电影的观看底线就是必须要符合科学原理,符合当代技术发展的方向。一旦科幻电影中呈现的画面违背常理或者客观事实的时候,观众就会不自觉地从审美过程中分离出来,转而以挑剔的眼光对整个电影进行重新审视,而电影所呈现出的审美视觉艺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就《火星救援》而言,其改编自安迪·威尔的同名小说,小说在互联网上以连载的方式发表。原著作者安迪·威尔在进行创作时一边构思一边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查阅,限于个人学识,小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错误。随着小说的风靡,大量专业人士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威尔著作中的错误,之后威尔进行了及时的修改。这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使得原著更加可靠真实,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在整个故事框架构建完成之后,许多拥有宇航员或NASA背景的读者积极地为威尔指导,贡献出更专业的知识,而使得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更加真实可信,细节也更加完善。由于原著中情节的可行性与亲切感,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NASA的工作人员亦主动为其提供即时帮助。而与小说不同的是,电影的影像特征使得每一个画面相较于小说中单纯的文字为观者带来了更多的细节,从观者的接受度来看,电影放映时的氛围更易使观众将自己融入另一个世界。
电影在制作及传播过程中主要是以视觉文化的传播作为主要交流工具,观众感知到的更多是视觉符号。通过感知这些载有不同寓意的视觉符号,观众才能最直观地感受到影片所虚拟的世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