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金东仁短篇小说中的复调现象成因

时间:2024-04-24

摘 要:金东仁(1900-1951)是韩国著名的近代作家。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中,擅长与读者一同提出疑问,而非直接表达主题思想,使得小说中呈现出一种作者、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之间各种声音共存的现象,即“复调”现象。金东仁短篇小说的复调特征根植于作者本身思想的复杂性,这与其所处的复杂社会、家庭变故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金东仁的短篇小说,希望可以为理解其文学作品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金东仁;短篇小说;对话;复调现象

在叙述韩国近代文学史时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就是金东仁。金东仁的文学作品颇多。长短篇小说作品共计104篇,随笔147篇,文学评论68篇。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开展具体的文艺运动、引进纯文学精神等都是金东仁的文学业绩。金东仁的文学创作在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

一、复调小说中的“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

巴赫金从“历史语言学”和 “超语言学”的立场出发,超越传统诗学谈论小说散文。在对话化的小说讨论中,多样的社会声音混杂,作者或叙述者的声音与剧中人物的声音处于平等的位置,形成了多声的、狂欢的对话。

(一)在大型对话中,对话已经超越了小说类型,包含独白性的文学体裁,被认为是人类语言一般性的根本特性。对于巴赫金来说,人类对语言和一般世界的理解从根本上具有内在的对话性。在日常语言中,话者所指的不是语言的对象本身,而是理解他人的陌生语言,渗透到“他者”统觉领域,构筑自己的语言。话者总是带有自己声音和强势的痕迹,话者的口才就是要引诱这种声音,用自己的话来实现“作者化”的行为。

(二)在小型对话中,巴赫金将叙事诗定义为重现过去完结世界的“独白型”体裁,而小说则定义为“正在形成的体裁”,是指向尚未完结的未来世界的“对话性”体裁,将小说置于叙事诗之上。[]

二、金东仁短篇小说“复调”的形成原因

金东仁短篇小说中出现上述复调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金东仁在人生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思想也因此变得复杂。因此,在小说中将各种想法混杂在一起。

从时代背景来看,金东仁是韩国近代文学的开拓者,在他开始文学活动的年代,由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外部环境发生巨变,对于一直向近代社会发展,要实现自我恢复之路的他们来说此时期的种种,给文人们很多打击。从人生经验来看,毕业于明治学院中学的金东仁,因父亲去世暂时回国,与平壤富商的女儿金慧仁结婚,但他从未能放弃自己对艺术的憧憬和对文学的向往,后来再次回到川端美术学校学习。而后金东仁又与第一任夫人分开,感情几经波折,所以他的性格和女性观,通过了多样的女性人物反映到了作品中。人生经验丰富,后又经历破产,生病等状况,使他把生活的矛盾渗入作品,所以小说叙事和各种人物的心理展开得及其复杂。从而导致了“多声部”的产生。

二是在经历社会变化同时,金东仁的思想变得复杂,他有意识地活用多樣的创作方法和叙事时间和事件。

金东仁的小说与韩国近代小说,乃至近代文学的形成相吻合,不仅短篇小说,同时他的小说内容还因韩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多样倾向的作品和小说、评论、随笔等多种体裁的扩大,展现了诸多变化,其价值尤为突出。[]作为韩国近代小说的开拓者,金东仁作品包含自然主义、唯美主义等很多创作形式。金东仁在韩国文学史或小说史上被评价为近代小说的确立者和唯美主义的先驱者。他的短篇小说《土豆》中福女的一生,赤裸裸地说明了在没有管制的环境下,人类不仅会存在道德上的下沉,还会影响自己。这样,作品就对暗淡的现实的表述非常清楚。通过这部作品,体现了金东仁的自然主义文学论,通过文学来刻画人的命运受环境支配的事实。另外,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与创造派一起为完成近代文学而付出的努力,并了解了他对文学的关心程度之大。短篇小说《狂盐奏鸣曲》通过天才音乐家奇怪而又疯狂的创作活动,在艺术性和不道德性的两者对立中,最终强调艺术价值的优越性,并阐述了恶的行为,维护美价值的艺术观。在叙事文学中,善与恶的对决构图暴露了人类本性的真相,刻画了本心,追求了反向的善的人类面貌。从叙事文学的传统来看,善恶的对决构图是探索人类本性的一种方式,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金东仁的短篇小说通过相框叙述者和内部故事叙述者的多种协调,有效地调节了讨论的水平。可以看出,金东仁的短篇小说吸收了代表当代时代面貌的各种人物,并成为创造他们性格的谈论工具。小说的写作人物是作家为了体现主题而创造的最基本要素。一般来说,作家为了创造人物,会描写人物的外表,展示人物的行为或展现人物的思考,有时还会让人物直接说话。另外,通过展示周围人物的反应,也能间接地体现人物的性格。

金东仁他对小说的研究可以说是近代小说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复调短篇小说成因有很多种。一般从他个人的生平背景和经历以及外部环境背景分析,多方面进行考察来探究其成因可以为研究金东仁的作品提供一些新思路。

注释:

[1]巴赫金 著,刘虎 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金珠兰,《金东仁的早期短篇小说研究》,韩国教员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参考文献:

[1]巴赫金 著,刘虎 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段建军.巴赫金复调理论的人学内涵[J]. 学术月刊,2009,08:120-126.

[3]马永良,张尚莲.对话主义与意象翻译中的他性解读[J]. 上海翻译,2010,04:16-20.

[4]钱中文.“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J]. 文艺理论研究,1983,04:31-41.

[5]尹允镇,夏艳.世界文学大环境与韩国近代文学观念的历史转型[J]. 社会科学战线,2015,12:167-172.

[6]徐珊珊.金东仁小说创作特点研究[J]. 作家,2015,10:145-146.

作者简介:

张楚(1992-),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长春市,职称:助教,学历:硕士,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韩语、教育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