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政治现代化

时间:2024-04-24

摘 要:张玉法先生的《中国现代政治史论》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并将其归纳为七个政治形态的发展。政党政治论是其在本书中论述的重点,从中可以考察自袁世凯废除议会至曹锟贿选,共和体制对于民初政治的重要历史意义。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亦引人发省,但由于其自身的政治立场和缺乏去除偏见保持客观的治史态度,并没有对历史的全貌做出真正的描述。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现代化国家建设;张玉法

一、《中国现代政治史论》的内容

《中国现代政治史论》一书除却导论共有九章内容,主要考察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史中的七个政治形态。作者希望通过此七个论题,能够对现代政治史的轮廓,有较为清晰地勾画。

第一章导论部分论述了中国政治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包括政治变革的起点、政治变革的限制因素和助力因素以及政治变革的方向。第二章论述了现代化政治发展史中的第一个政治形态,即“君宪政治论(1895-1912)”。张玉法先生认为,清末的宪政运动是始于戊戌变法时期,而“立宪的重要课题之一是使行政权受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约束,以防止专制”[1]。清末的宪政运动虽然归于失败,但是它对民权观念的普及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近代中国新精神的重要體现。

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了现代化政治发展史中的第二个政治形态,也是本书论述的重点,即“政党政治论”。在这两章中,张玉法先生论述了民国初年对西方式民主政治的试行。他认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政体。政党是民主国家的政治运作机构,因而民主国家亦可称为“政党国家”。国会是政党政治的合法运作机关。但是自袁世凯于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后,政党即趋于涣散。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为总统,因共和体制和国会的恢复,政党才又重新活跃。但此时的政党政治,张玉法先生认为其党员、国会以及内阁的素质都不如1913年之前。民主政治发展每况愈下,并且成为中国国民党改组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五章“复辟政治论(1914-1917)”,主要论述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以及清室复辟的措施,并且讨论了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原因。张玉法先生认为民国初年帝制复辟失败并不完全在于政治派系权力争夺的结果,最大的原因在于帝制思想在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后已大致被清除,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是新一代中国人一直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从这点上来说,袁世凯的洪宪帝制以及张勋复辟毫无民意基础。

第六章“军阀政治论”论述了1916-1928年间各派军阀竞争政权以及当时的政权内部结构。张玉法先生认为,军阀政治给中国带来最大的影响是接连不断的战乱,战乱对地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阻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但“军阀时代留下的学术自由思想、政治批评风气,以及民间自动自发的对国事的关切,成为现代中国的新精神”[2]。

第七章“训政政治论”论述了1928-1947年间中国国民党的训政理念及措施。张玉法先生认为,训政的实施对国民党而言,一方面可以宣传主义,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基层组织。

第八章“宪政政治论”论述了1932-1988年间中国国民党推展宪政的历程并检讨了1948年以后的行宪成果。张玉法先生认为宪政的开始是以制宪国民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制定为标志。第九章“派系政治论”论述了1949年中共占据大陆以后内部的派系与路线之争。张玉法先生把中共的派系斗争划分为政策之争和权力之争。中共早期的派系之争多为政策之争,后期多为权力之争,但政策之争的本质亦为权力之争,此即派系政治的本质。

二、政治现代化历程

在《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中》,李剑农先生将中国近百年的政治变化总结为三个大的段落:“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为第一个段落;从甲午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革命为第二个段落;从民国成立到国民党由广东出师北伐为第三个段落”[3]。李剑农先生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详细地论述了从1840-1926年间的政治变化。而张玉法先生是将中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变化归结为七个政治形态。这七个政治形态大体是按照时间顺序相继或同时存在,从中我们得以窥见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中国社会自明末清初开始,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经济的蓬勃发展,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但是由于原初工业化积累不足,以及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存在,资本主义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外敌的入侵导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变化。最先做出反应农民阶级。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天平天国运动欲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但由于其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新的政治制度形式,于“天京变乱”后走向衰落。

其次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采取的妥协态度,最先于19世纪60年代发起了洋务运动,试图在保持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用”达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的。而后分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起了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活动。其中,维新变法运动是通过改良的方式欲对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做出变革,实现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清末新政则意图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改革,实现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向。而后,清政府又试图通过推行预备立宪改变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但最后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无疾而终。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正式宣告了中国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意味着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向前迈出了坚实可靠的一大步。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政党政治为主要形式,但由于袁世凯对革命果实的窃取以及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足,最后还是归于失败。袁世凯死后,社会遂失强有力的领导权威和政治重心。一方面,政学界欲重建政党政治;另一方面,各地军阀意图通过发动战争获得对全国的统治权,1916-1928年国家陷入分裂之中。军阀分裂割据和军阀战争给地方的社会、经济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力。政局混乱,现代化国家建设也陷入停滞。政学界虽试图发动社会各方的力量欲通过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重建共和、实现政治现代化,但成效甚微。在此期间,乱象横生,先后出现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政治现代化进程陷入短暂的停滞。

1924年后,中国的政治发展急剧转向。國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成功召开,宣告国共第一次合作成功,进而为北伐战争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政治基础。在北伐战争期间,一方面,国民党以“三民主义”为最高指导原则,拟分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完成建国工作,实现政治现代化,完成向现代化国家的蜕变。另一方面,于1920年崛起的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在不断的发展中壮大成熟,成为了国民党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在这场对全国领导权的争夺过程之中,中国共产党毫无悬念的拿下了最后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则预示着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获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

中国现代政治的建立,主要是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大体来说,从洋务运动开始到北伐战争为中国现代化的西化时期。就政治的现代化而言,主要是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制度。无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他们都期望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做出改变,以实现政治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家。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体制,最终才实现政治的现代化。但这不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和内涵的完成。“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两个层面:一是继续完成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中尚未完成的某些历史任务,二是要完成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中没有碰到或那时已经出现但还不很重要,而当代中国急需完成的某些新的现实任务。”[4]

三、政党政治论

政党政治论是张玉法先生在本书中论述的一个重点,也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透过1912-1924年的政党政治,我们得以考察自袁世凯废除议会至曹锟贿选,共和体制对于民初政治的重要历史意义。

袁世凯废除议会事件是指1914年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宣布停止参众两院所有议员的职务,并发给川资解散。曹锟贿选是指1923年6月,直系军阀首领曹锟为了当上总统,而采取向议员行贿的方式来换取选票的事件。在1914年至1923年的10年间,共和体制经历了从废除到恢复的过程,该体制是民初政治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民初的政治和政治现代化建设有着关键性的意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共和体制是民初政治的核心内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王朝,确立了以民主共和为原则的政治制度。共和体制的确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日渐深入民心,并且确立起了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运作模式。1914年,袁世凯为了称帝,采取了废除国会的极端措施,并采取各种措施欲实现帝制统治。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在社会各界的讨伐中不久后即遭到失败。袁世凯死后,新成立的国民政府均以共和体制为运作核心。在此后多次动荡的政局中,议会多次经历了废除后又恢复的过程,这体现了共和体制在民初政治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共和体制的法理性逐渐被承认。晚清以来,以孙中山为主要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即将“三民主义”作为最高准则,致力于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05年,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东京创刊,成为了宣传民主共和制度的有力阵地。1905-1907年与改良派《新民丛报》的论战,加大了对民主共和体制的宣传。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些宣传和实践,使民主共和在民初确立了强大的法理性,民主共和的观念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此后,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先后走向失败。从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事件中可看出,民主共和制度是各方致力的建国目标,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追求,这是帝制复辟失败的最根本原因。1917年的府院之争以及1923年的曹锟贿选等事件,均以共和体制为运作框架,共和体制的法理性被社会各界所承认。

第三,共和体制的实际运行,改变了民初政制的走向。从袁世凯废除议会到曹锟贿选,议会经历了从废除到恢复的过程,期间发生诸多乱象,也生动地反映了民主共和体制引入中国后面临的水土不服。这种情况引起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精英人物的反思。他认为中国尚无法完全践行西方式的议会,主要原因在于民众民主意识淡漠,因此需要国民党担任“保姆”来教会民众如何运用民主,即“训政”。要实施“训政”,就要建立国民党的独大地位,推翻北京国民政府,建立由国民党主导的国民政府。这即是此后中国的政制走向。

四、《中国现代政治史论》的不足

中国现代化国家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无论是改良派如康有为、梁启超等,还是革命派如孙中山、毛泽东等,他们都试图将西方的先进制度移植到中国或将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制度的创新,从而实现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变。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张玉法先生的《中国现代政治史论》将这一过程归纳为七个政治形态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研究范例,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亦引人发省。但本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张玉法先生曾在1978年9 月近史所讨论会上提出《浅论比较历史》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认为史家治史要运用不同的史观,且要经过比较,去除自己的偏见,这样才能了解到历史的真面貌。但是在本书中,宪政政治论前几章他保持了较为客观的叙史态度,但是在宪政政治论一章及之后的派系政治论中,却因为其自身政治立场,使得他失去了原本客观的研究态度,并且使用了一些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表述。如在第八章的宪政政治论的“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一节中,关于1947年的制宪国民大会,他认为中共没有参加制宪国民大会的原因是因为其“对中华民国宪法的制定,非常忌恨”[5]。又如在派系政治论一章中,对于中共内部的政策分歧做了有失偏颇的论断。其次,张玉法先生所使用的参考资料也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如《匪党问题论集》、《共匪暴政纪要》和《匪伪政权十八年》等。如果跳脱不了自身的政治立场和去除偏见保持客观的治史态度,便不能对历史的真面貌作出正确的了解。不可否认的是,张玉法先生的研究方法仍启发着后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玉法.中国现代政治史论[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2002:39.

[2]张玉法.中国现代政治史论[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2002:141.

[3]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1.

[4]施雪华.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政治,2013,(10):9-23.

[5]张玉法.中国现代政治史论[M].台北:台湾东华书局,2002:205.

作者简介:

刘妗妗(1995—),女,汉族,安徽合肥人,上海大学2018级中国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