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傅居正
中国是一个电影生产大国,在每年生产的电影中,小成本电影又占据了中国电影总产量的80%之多,仅从数量上来看小成本电影绝对是中国电影的主体,是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但是占有如此大比重的小成本电影却由于题材、制作水准和宣传力度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其电影票房不能成为中国电影的主力。并且大部分的小成本电影就没有进入院线,即使有些小成本电影进入院线,得以与观众见面,但票房收入惨淡。
当今的中国电影业处在一个微妙的时刻。在略显浮躁的当下,媒体急于得到市场回报,因此,以好莱坞影片为主的进口大片往往备受青睐,明星效应、粉丝电影、幕后消息风行于世,而不善于炒作,也没有规模化的宣传团体的国产电影显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学界在进行一系列理论探索的时候也常常惯性的以国外优秀影片为范例,对国产影片现状的梳理关注度不够。
电影史的书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中国电影第五代是中国电影的奇迹,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在艺术上达到的高峰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相比也毫不逊色。但之后的第六代直到1998年和1999年,张扬的《爱情麻辣烫》和施润玖的《美丽新世界》才崭露头角。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政治、经济的转型期,尤其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由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向以市场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一直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电影也加入到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了使电影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速电影的产业化进程,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颁发了一系列的电影管理条例。1993年颁发的《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打破了过去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的限制以后,各种形式的电影运作方式、各方面的资金都介入到中国的电影市场中来。中国电影制度的改革和随之大量资金的介入无疑使电影在投资规模上及电影成本上出现了分化。在90年代初期,小成本电影主要包括那些主要通过个人筹集资金的形式而拍摄的极具个人风格化的独立电影。独立电影的制作群体主要是指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内的独立制片人。这些独立制片人本身既有一些电影导演,也有一些是对电影有着极高兴趣的个人或者电影制作机构。在以独立制片形式出现的小成本电影导演的主要创作群体是继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后的第六代导演,其中有张元、王小帅、娄烨、贾樟柯等等。这些导演毕业之后大都被分配到国营电影制片厂里工作。有些默默的写着自己的剧本,有些默默的拍着厂里规定好的电影。但同时这些人都不甘于现状,都怀有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随着电影体制的宽松,这些人通过个人筹资的方式开始自己的艺术表达。1989年张元通过自筹的二十万元拍摄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妈妈》,之后管虎的《头发乱了》,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一直到路学长的《长大成人》。此阶段的新生代导演用极少的电影投资通过个人化的故事、边缘化人物、个性化的镜头语言完成了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呈现,表达出了导演自身的艺术追求。
除了刘杰等这些独立制片的电影导演,一些对电影有着强烈兴趣的电影制作公司也是此阶段小成本电影的主要创作群体。由美国青年罗异承办的西安艺玛电影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其先进的电影运作理念和经营方式,并且大胆起用青年导演来进行小成本电影的创作,使他旗下的小成本电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艺玛公司投资,张扬执导的《爱情麻辣烫》300万的投资创下了2100万的电影票房,而后的《美丽新世界》和《洗澡》也分别为艺玛公司获得了1700万和1900万的票房收入。这些影片在商业上的成功也使小成本电影成为了电影关注的一个热点。
近两年,中国电影产业两巨头“北影”和“上影”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电影新人。北影1999年启动“青年工程”,为七位年轻导演投资一千五百万。而上海一批年轻的电影人所倡导的“新主流电影”活动也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上影集团成立“青年电影工作室”,完成七部电影剧本,并将以自筹资金向厂方贷款的形式投入拍摄。这也许就是新生代导演的希望曙光。
第六代导演所谓的“新主流”电影建议的成本范围是一百五十万至三百万元人民币,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使国产电影起死回生的界限。“新主流”电影既不是传统的商业电影,也不同于传统的艺术电影,更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主旋律影片,而是“有创新的低成本商业电影”。[1]
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电影体制改革到至今,中国的小成本电影从出现到集体爆发,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作为从产业的角度对电影划分的一种方式,小成本电影从最初的体制外的生存到近些年取得可喜的票房收入,体现出了小成本电影商业意识提高。从电影的艺术创作来看,小成本电影经历了从最初的个人化的叙述、对边缘人物的关注的纪实风格到现今注重电影的故事性,在表达导演的个性化创作的同时注重了普通观众的观影需求。
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电影也必然要走市场化的道路,这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高投资的商业大片的出现正是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表现。但是一些大投资影片内容的空洞却招来观众和学术界的非议,小成本电影正是在此时刻崭露头角,在这个商业气息浓厚的环境中凸显出来,小成本电影能够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得以存活,缘于小成本电影具有鲜明的特点,正是这些特征迎合了观众的口味,适应了市场的需求。
首先,作为电影叙事的主体,刘杰完成了从个人化叙事到通俗化表达的转变。我们都知道,电影作品作为叙事的客体是导演风格的体现,刘杰在初创期往往把视点放在那些处于社会夹缝中的人物,如《马背上的法庭》中的老冯、杨阿姨,他们都处于一个不被大家能够接触到的社会角落,生活环境艰苦,情感倍受压抑。而刘杰通过关注这些边缘人物的社会认知态度形成了其个人化风格。
然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票房是电影得以生存的根本,刘杰过分执着于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放弃常规的讲一个好故事的电影构架方式,是影片难以与普通观众产生共鸣主要原因。这种个人化的书写方式,背离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导致了其在票房上的失败。随着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刘杰在创作上也进行着不断的自我调整,努力的去适应市场的发展,从最初的个人化的叙事逐渐面向普通大众的通俗化表达跨越。在《碧罗雪山》中,刘杰就摒弃了苦大仇深的姿态。它巧妙地埋藏了金钱的存在等多数矛盾,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爱情上,不再执着于导演的个人化的艺术表达,而是以市场为基础,以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为核心,在满足观众观赏故事的基础上,完成导演的艺术表达。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的深化,投资多元化和市场观念逐步的深入人心,大部分小成本独立制片电影开始了商业运作模式的探索,市场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法国著名电影家雷内·克莱尔曾讲过:“观众并不永远都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2]但是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并不是要求影片媚俗。坚持影片的艺术性,抓住广大的观众群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小成本独立制片电影坚持以受众为中心,在满足广大观众欣赏口味的同时又不失其艺术品格,相信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小成本电影也会在不断探索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机之力。
[1]杨城.二级市场是中小成本影片出路之一[N].中国电影报,2006-08-24(18).
[2]戴锦华.雾中风景——初读“第六代”[J].天涯,1996(1):9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