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陈丹丹
纪录片《人类星球》海报
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纪录片创作的生态环境。纪录片进入易拍、易编、易传的时代。
纪录片内容的取材与生产,在网络的帮助下,打破了时空的壁垒。随着“微博”、“微信”,一系列“微”概念的提出,微纪录片的概念也在网络上传播。微纪录片更符合受众短时间接收有效信息的心理,更利于信息的传播效果。在生产方式上,其具有制作周期短、个人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等新特点,容易创造出新的纪录片类型。随着微纪录片的传播,视频网站开始了“微纪实”频道建设,视频大多选自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纪录片。网站对其故事、片段精选,再重新包装上线。全新的作品一般时长是几十秒至几分钟,片段涉及中外经典纪录片作品。这在传播纪录片的同时,让微纪录片的前景更加被看好。
纪录片的纪实性是观众关注的重点。但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物质现实的记录上。随着视频网站提高对纪录片的关注,付费版权逐渐占据了产品营销中的重要地位。以良友公司的纪录片营销为例,播出权所产生的签约额中,有接近1/3 的贡献来源于新媒体,新媒体版权售卖已为纪录片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这打破了原先的广告经营理念,使得全新的广告传播路径也逐渐清晰。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和线索也服务于社会历史科学的研究目的,人类学纪录片始终在研究个体形象与社会文化的共存共荣,是摄制者对所拍摄的文化事象所做的诠释,是摄制者看到的客观文化的主观再现。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变迁,不同时期的纪录片有着自己不同的叙述方式,从而在整体上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叙述。
真实再现就是用真人扮演的方式对已经成为历史而又没有影像资料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展现。但这种表现手段是以虚构、扮演作为前提的。
伴随着国外商业娱乐纪实节目的大量引入,真实再现已经成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历史纪录片表现手法。传统的纪录片理念认为:取自原始状态的素材和故事比表演出来的东西更真实,纪录片必须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纪录片向着更为多元的方向发展,中国纪录片界也逐渐形成共识,纪录片的真实并不等同于每一个细部的具体真实,而更应当是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因此,在保证纪录片整体的非虚构的大前提下,适当的搬演和重现在特定的题材中也应当是可以被接受的。
“剧情”本是故事片的专利,它是叙事故事的戏剧和感情成份,经过集中概括等艺术手法,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现在纪录片开始采用纪实性与故事片的情节化交揉手法,运用好莱坞叙事模式,用故事片叙事手段来讲述历史的独特样式。这种以剧情重现方式拍摄纪录片的特点主要是其拍摄方法简单快速,情节的推动感强,演员的表演更讲究历史感,尤其可以达到渲染纪录片的情感基调的目的。
纪录片中,“钩子”理论强调在节目开始的第一分钟内就把观众的兴趣点调动起来。其中特别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在节目的开始设置和内容有关的悬念。在开篇牢牢抓住观众。因此,在科学纪录片的叙事过程中,通过有意安插不同的“激励事件”,通过继续抛出问题或关键转折点来刺激受众,使叙事过程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不断激起受众兴奋点。
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纪录片的制作、发行和传播模式,它催生了基于互联网而摄制的纪录片文本。
Us Mob 这个网站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纪录片,以此为更多的观众带来关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该网站上,用户可以与青年人一起面对挑战和日常生活的互动。网站跟踪多条故事线,启用视频、文字、电影和游戏等各种形式为用户提供虚拟体验,用户也可以上传他们的视频故事。便捷的数码设备很快就可以被掌握,这为纪录片的实践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网络又把纪录片的传播门槛降到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与纪录片的融合以及对世界文化的表达。
观众关注历史题材纪录片,关键在于历史本身所具有的现实价值。与大制作历史题材纪录片相比,栏目化历史题材纪录片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其新闻性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注重贴近新闻事件和时事热点。
新媒体技术给电视释放出大能量的同时也带来电视节目形态上的变化。信息过剩导致人们信息接受能力下降,电视纪实类电视节目应增强解读信息的力度,拓展思考问题的深度,而历史题材纪录片与新闻热点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将历史打造成新闻的第二高地,内容选择上紧随国内外时事及文化热点,抓住黄金时间点,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并强化传播效果。
电视纪录片在数字时代已经存活下来。后电视传播无论在商业上还是文化上都受到了纪录片产业的热烈拥抱。当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可以在网络上观看时,互联网就变成了一个多功能发布平台。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纪录片与新媒体结合之间还存在很多问题。纪录片作为附属产品,在线存储电影类公司很少获利并饱受法律相关问题的困扰。即使是生存下来的节目基本上都是得益于广播电视投资,这些投资是作为可持续的资金来源的长线投资。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看到,一个整合式的纪录片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新媒体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模式,拓宽了纪录片的采集渠道,开发了全新的市场。同时,纪录片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成为了关注的重点。数字时代,我们更需要关注纪录片的审美性,重新思考纪录片的发展。鉴于纪录片的多样性,在可预见的未来,各种形式的“广播”和“窄播”会是纪录片的传播渠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