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文/廖卫民,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剧照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该节目于10月11日播出之后,迅速引起全国电视观众的关注,并且获得了全国网民在网络上的热议。在这档节目中,五对明星萌娃之间的亲子真人秀给当时歌唱类选秀节目火爆的荧屏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在网络中连连获得好评,电视收视率也不断攀升。然而,节目并非完美,在2013年12月6日播出的第9期播出之后,其中的一个“换爸爸”环节的出现,引发了观众较多的批评意见,甚至引起了网络舆论对此的论争,这就迫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此类追逐明星效应和渲染萌点笑点泪点的亲子互动节目的伦理底线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对当时网络舆论的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探究此类电视节目背后的社会伦理和传播伦理问题。
《爸爸去哪儿》从第1期开播至第8期,已经分别在北京市灵水村、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拉沙漠、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普者黑和山东省威海市鸡鸣岛等地各自拍摄了2集节目。每期节目中,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时的户外体验中,单独照顾子女的饮食起居,共同完成节目组设置的一系列任务。纵览这些节目内容,孩子们和他们的父亲都是在寻找食材、做饭、参加当地的社会生产和劳动中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和亲子互动的快乐,可以说整个过程大都充满了童趣和欢乐的气氛。
《爸爸去哪儿》中的五对星爸萌娃分别是:林志颖和他的儿子Kimi,名模张亮和他的儿子天天,田亮、田雨橙父女,王岳伦和他的女儿王诗龄以及郭涛和石头这对纯爷们父子。五个萌娃和五个爸爸个性迥异,笑料十足,通过他们本真的节目表现,在全国电视观众中掀起了一阵有关“爸爸去哪儿”的狂热。来自宝岛台湾的Kimi说话奶声奶气,乖巧懂事,极其崇拜依恋自己的“爸比”林志颖,田亮的女儿Cindy则从一开始的爱哭鬼演变为离开爸爸之后能量爆发且善良助人的怪力萝莉,帅酷十足的天天则是爸爸妈妈的暖心小棉袄,感动了无数观众,石头小小年纪但是十分地有担当,在弟弟妹妹面前他是十分可靠的大哥哥,在爸爸面前他是爱撒娇的儿子。亲子一同成长,五位爸爸也从一开始的“不靠谱”蜕变到可以“独当一面”,从没下过厨的他们渐渐可以做一顿简单的像样点的饭菜了。
第9期的《爸爸去哪儿》到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白寺村拍摄完成,节目组决定采取网友的建议将五对明星亲子打乱重组,也就是“换爸爸”。知道了这个策划之后,微博上迅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打乱后的五对亲子搭配分别是:Kimi和郭涛,田亮和天天,林志颖和Cindy,王岳伦和石头,王诗龄和张亮。事实上,换爸爸之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顺利,天天和石头两个大男孩对这个环节并没有多大的抵触情绪,Angela,Cindy以及Kimi都哭着要自己的爸爸,其中Cindy的反应尤为激烈,这让新爸爸林志颖感到十分无奈和自责。最后,通过各种努力,孩子们在“换爸爸”完成了白天布置的任务,被哄着睡着了之后,在村长安排下,爸爸们又最终换回来了。
这期节目播出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特别是针对是否该进行“换爸爸”这个环节,网友持不同意见。有的网友认为让小女孩和成年男性独处、哄睡,忽略了性别上的差异,同时忽视了孩子的安全及感受,是不妥当的;但同时也有网友认为不应该戴有色眼镜看待这个环节,认为五个爸爸和五个萌娃性格迥异,如羞涩文静的Kimi和豪放不羁的西北汉子郭涛的组合就能在性格上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同时这样的环节有益于传达一种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和谐意识。五位爸爸不仅学会了做好自己孩子的爸爸,也学会了如何成为别人的爸爸,同时从别的爸爸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另外,节目播出后,网友针对明星个人的意见也多有不同,特别是互换爸爸后,林志颖照顾Cindy的视频内容成为当期节目跳过率最高的内容之一。其中林志颖面对Cindy大哭束手无策的节目片段,跳过率高达29.64%。而与此相反的是,张亮则获得了颇多好评。这期节目中单个明星回看率最高点几乎都发生在张亮身上,无论是给王诗龄烤裤子、还是一直试图安慰南瓜被吃光的天天,以及和Cindy聊天时全程照顾她感受的举动,都成为了一个个回看率高点,甚至微博上刮起了一阵“张亮,我想和你睡”这样娱乐化的话题旋风。有分析认为,张亮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超高人气,一方面与其“平等、坦诚”的教育风格有关,另一方面,张亮的细心也是其他家长难以做到的。比如本期节目中,张亮能够细心观察到Cindy作为5岁的女孩已经有了性别观念,在关心她的同时又不过分亲近,赢得网友称赞。
对于网络上对“换爸爸”的做法的异议,有不少网友提出了支持“换爸爸”的明确意见。经过分析,这些意见大致有如下基本的要点和论据支持。第一,“换爸爸”的情节对孩子是一种锻炼。持这一观点的人当中,包括张亮本人在微博中回应网友时称:“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去培养孩子脱离父亲的适应能力是无可厚非的。”(参见下图)第二,“换爸爸”的方式,也可以让爸爸们在这个过程中反思改变,使用更好的教育方式照顾孩子。在这个当中,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王岳伦和石头相处之后,从那里获得了石头的反馈,要郭涛今后不要对石头太严厉,这就有助于郭涛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这对于郭涛父子相处模式的改进,应该是大有裨益的。第三,不少网友认为,“换爸爸”是一件很纯洁的事,并不涉及到那么深层次的性意识和性教育等问题,本来美好的事情,被理解龌龊了。
张亮回应“换爸爸”环节网友质疑意见的微博
为了便于比较和综合分析,笔者还选取了一条获得广泛阅读和转发评论的《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发出的一条微博(其地址为 http://weibo.com/3774371267/Am5X6xh31),其内容是:【#爸爸去哪儿#第九集结语】本期换爸爸爆笑温情并存,也重塑五位囧爸的育子视角!通过这次机会萌宝们感受到了爸爸的珍贵,只要和自己的爸爸在一起,就暖暖的,很贴心。本期结束后,我们诚心征求您对节目的看法。
这条微博共获得11832个点赞,转发13444次,评论22856次。通过北京大学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分析这条微博的传播路径及典型评论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网友对信息传播是一种完全爆发式的扩散过程,并没有经过特别多的意见领袖或“大V”的转发。对“换爸爸”意见支持的动力来源,主要在于对《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喜爱和对节目内容总体上的认可。因此,支持者的原因在于他们在节目中感受的正面能量和助益之处,同时,他们并没有认为那些反对者提出的主张及其理由有多么严肃或多么可怕。
在有部分网友支持“换爸爸”的另一个方面,部分网友其实是强烈反对“换爸爸”情节设定的。反对意见最充分的证据是来自于安全的视角,即这部分网友将关注点放在了小朋友的安全问题上。
首先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节目中年龄较小的三位小朋友都对“换爸爸”环节产生抵触情绪,拒绝与别人的爸爸单独相处,然而,孩子们的感受没有被接纳,游戏继续进行,有网友称之为“粗暴”的游戏。在这一环节中,这三位小朋友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安全感被剥夺的心灵创伤。有网友认为,作为一档大型亲子节目,不应在儿童心理保护方面如此疏忽大意。
其次是人身安全。大部分伤害都发生在小孩没有保护和反抗能力的年龄,而施害者也很可能是小孩的亲朋戚友、邻居。有网友指出,将孩子单独交托给他人是一种危险行为,尤其是把小女孩交托给成年异性;作为媒体,传递一些可能引起误导的信息,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换爸爸”这一环节,没有家庭拒绝,这是父母缺乏保护孩子的意识;而节目组的摄制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孩子的安全及其内心感受,也没有充分考虑这些行为可能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力,这起码说是不专业的,也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
除此之外,笔者在通过北京大学PKUVIS微博可视分析工具分析这条微博的传播路径及典型评论的内容时,还特别甄选出5条质疑和反对“换爸爸”的评论他们主要的论据或观点在于:第一,社会上的成年人中存在“怪蜀黍”一类的对孩子安全产生危险的潜在威胁,没有得到重视;第二,指出节目制作方生搬硬套韩国节目内容,没有进行适应性的过渡时间安排;第三,对节目内容突然袭击参与者的方式有极大的质疑,并建议要改善节目内容;第四,节目中有孩子一直在哭,哭声说明了一切,特别说明了亲爸爸的不可替代性;第五,换裤子这样的事应由亲爸爸来做。
持反对意见中还有一条该微博的附议评论,获得了最多的网友点赞,共计56次,其评论的内容是:“第九集是爸爸去哪儿迄今为止最!难!看!的一集!再喜欢森碟我也架不住将近整期的魔音灌耳,昨天我都幻听了,晚上躺床上都觉得森碟在我脑子里哭。剪辑师脑子进水了,用几个哭得镜头加字幕表示哭了很长时间不就好了,干嘛要真的剪这么多让人心情烦躁的哭声,把其他四家的有趣互动剪掉来让观众听森碟哭。”这一评论充分说明了观众无法接受节目孩子对“换爸爸”之举而抗议不满不安而发出的持续哭声,过渡传播的哭声事实上为自己投了反对票。
通过新浪微博数据分析,可以制作出“换爸爸”一词在微博中出现的频次变化趋势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换爸爸”一词在12月3-4日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之后,在该节目播出之后三天内,即12月7-9日出现了一个高峰,这3天所发微博数都超过了2万3千条,最高点为12月7日达到的31674条。另据其它统计数据,发表“换爸爸”议题最多的网友以广东省为最多,占比5.9%,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2.79%)和上海(2.51%),针对“换爸爸”发帖的网友男女比例较为平衡,男性网民占比51.1%,女性网民占比 48.9%。
“换爸爸”一词在微博中统计出现频次的变化示意图
事实上,不仅是第9期受到新闻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在《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一炮而红”之后,就陆续有儿童教育学、心理咨询和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专家出面对节目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例如,《南都娱乐周刊》在2013年11月16日联手资深情商教育专家张怡筠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院副教授李小曼老师,并深度对谈数位资深少儿节目制作人与导演,共同探讨亲子节目热潮中作为观众、节目组、媒体及家长等各方面的伦理尺度与自我修为。再如,《中国教育报》在2013年11月12日报道“爸爸去哪儿”引争议,通过各方呼吁要给“荧屏亲子热”降降温。《光明日报》及光明网在12月12日发表《亲子真人秀须保护儿童权益》(作者:胡乐乐)的文章称:“小孩子被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我们是否需要维护法律所规定的孩子的权益,比如隐私权。”文章认为:“孩子的权益很容易被忽视甚至被伤害。因此,涉及儿童的电视节目一定要有相关儿童心理专家的具体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节目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
可见,在“换爸爸”这样的环节当中,节目组在内容设计中是否慎重考虑到了参与儿童的基本权益保护、是否切实考虑到了参与者的安全问题以及播出后对其他儿童行为产生的安全隐患问题,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社会伦理、儿童教育伦理和传播伦理问题。通过网络舆论的争议,我们越发感到其中的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对此,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作为《儿童权利公约》签约国,我国认真履行公约责任,切实维护儿童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都明确儿童的权益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换言之,任何商业利益都应该服从儿童权益保护的内在要求。事实上,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来看,“换爸爸”舆论论争的过程乃至之前社会公众对于《爸爸去哪儿》的关切质疑,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传播过程中的强烈负反馈有助于对传播信息的错误进行及时必要的修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亲子真人秀节目面临的最基本伦理底线是保护儿童权益优先的原则。
因此,笔者建议:保护儿童权益的伦理审查和考量,必须渗透在节目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在制作之前的选题、策划时就必须实行,对于任何有损于儿童权益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并在执行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制定出必要的预案,以防万一。同时,在制度上,应该在节目策划和节目播出之前,请儿童教育、社会心理和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必要的伦理审查委员会,严格把关,避免对儿童权益伤害的内容得到广泛传播。(本文初稿写作中笔者指导陈思雨、褚羽思、丁洁青、杨旋同学协助完成了部分数据收集整理和舆情分析工作,特此致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