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成人式的解说

时间:2024-05-20

一、故事大概

意大利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而个性的女人在庸俗世间艰难生存和一个男孩的成长故事。电影将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互为佐证。在故事中,女主角玛丽莲是与众不同的,她美丽而不加入到其他女人的圈子中去,在迷惑所有男人的同时,也被所有女性排斥。孤独的玛丽莲始终相信着爱情。故事中另一人——男孩维利图,见证了她对爱的忠诚。而玛丽莲又是维利图从男孩向男人转变的见证,虽然维利图对玛丽莲而言是隐藏的,他始终在暗处,以一个窥视者的身份存在。维利图因对玛丽莲的疯狂痴迷,从而追随到了她的世界,将这个神秘女人的秘密解剖出来。

二、成人式

影片贯穿始终的是对维利图成长的描述,其中有多组意象前后对照,用以表现他的成长。比如裤子的长短、理发店里的座位等。电影的创作者赋予了影片中角色不同的身份意义:比如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窥视者与被窥视者、反抗者与忠于礼教者。在男孩的成人式中“性”成为必不可少的角色,它象征着维利图从男孩到男人的必经关卡。

1、监督者与被监督者

影片中的监督者形象主要由三人来扮演:父亲、理发师、一个玛丽莲的爱慕者。父亲作为监督者出现在维利图整个成长过程。在维利图试图偷偷将父亲的长裤改成自己的时,父亲将之大骂,在这里裤子的长短是代表成人与否的符号;在维利图用偷来的玛丽莲的亵裤进行性幻想时;甚至在维利图真正成长到理应成年时,这些都是由父亲来决定他的资格的。父亲的形象,在本身的社会意义里,应是拥有监督这一项职责和义务的,因此,父亲作为监督者的存在是合法的。

影片中出现了维利图的两次理发经历。第一次,当维利图着短裤时,他坐到理发店的椅子上,理发师把他拉下来,却给他指定在给孩子坐的凳子上,并告诉他,你还是小孩,不到你坐的时候。可见维利图是十分期盼成长的,他迫不及待的爬上了那个标志成人的座位,但还是被发现了,理发师以一个监督者的形象,将未成年的蒙混者驱逐出来了。维利图第二次来到理发店,他已成为了意义上的男人。因而,他非常得意的径直走到了他的位子——那个他曾经达不到的位子。而此时的理发师显然已是承认了维利图作为一个男人的身份,从而并没将他拉下来。这里理发店的座位,显然也是一种成长符号的能指,它的所指就是那个成长的意义。而理发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维利图成长式中的另一个“监督者”。

片中还有一个监督者出现在玛丽莲父亲的葬礼上,西西里的男人们借“节哀”之名,名正言顺靠近她,而还是男孩的维利图也试图夹在人群中接近玛丽莲,结果一个西西里男人却将之拈了出来,认为他仍是小孩,没有成年,没有资格做这样的事。这里的这个西西里男人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个监督者的形象。

没有成年的维利图期盼长大,以有资格接近玛丽莲。但社会却设置了如此之多的监督者,让他试图以蒙混的姿态进入成人世界的想法,终成泡影。

2、窥视与窥视者

因为维利图没有成年,他被世俗定律定义为不能拥有“性”,从而也没有资格接近作为“性”象征符的玛丽莲。而没成年的维利图对玛丽莲的爱情就成了一种在现代生活与古老的道德律约束之下瘫痪了的残缺者。这样一份真诚而无处附着的爱,使得男孩维利图选择以窥视者的身份进入玛丽莲的世界。

窥视与窥视者的故事,早在希区柯克影片《后窗》中已被构建,成为一个经典的电影叙事模式:影片中的主人公——窥视者大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瘫痪者”,他在不同程度上丧失或缺乏在现实中采取行动的能力和可能。《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同样也讲述了窥视与窥视者的故事。未成年的维利图试图完成其成人式,他对玛丽莲的窥视显然是出自一种常态的、而非变态的欲望,这是一份不寻常的激情。“当接触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窥视的欲望就占了上风。”[1]

3、虚幻与现实

影片中多次出现黑白的片中电影场景,这些场景最先出现在男孩维利图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这就意味着故事的作者已经决意将这些黑白的场景定义为片中电影了。而维利图却试图藉此建立起一种想象中的交流、一份幻觉中的亲昵。在整个影片中,片中黑白的镜头,几乎全是维利图的内心描白。他渴望自己像一个英雄一样可以给予玛丽莲保护,对企图对玛丽莲有不轨行为或占有她的男人,予以反击。黑白场景中,维利图以一个西部牛仔片中的风流英雄的形象出现,他无所不能,多次解救了落难中的玛丽莲,并且拥有了玛丽莲的信任与爱。

维利图与玛丽莲之间的距离事实上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首先,维利图没成长为男人,被打上无资格的印记;而当他终于摆脱了男孩的印记,脱胎成男人时,玛丽莲已被世俗打上了“罪恶”的印记,作为世俗的男人维利图自然也不能靠近她了。因此,维利图与玛丽莲的爱情只能是存在于维利图的想象中。而影片的导演从一开始就将那些黑白的镜头定义为电影,这就表示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有成为事实的可能,它永远只能是虚幻。这也同样说明了维利图与玛丽莲的爱情距离只能等同于电影与现实的距离。

影片有对维利图这段爱情的交代,片中多次出现维利图与玛丽莲擦肩而过的镜头,而他们始终没有作任何交谈,只在最后一次:维利图对迎面走过的玛丽莲说:“祝您好运!”他曾经有那么多的话想对她说,多到能写几十封的信,而最后只说了一句无关于爱慕的话“祝您好运”,可见维利图对玛丽莲的爱情已经无疾而终。同时这句话也暗示着维利图已经成为了一个世俗意义上的男人。

三、反抗者

片中的玛丽莲代表着一种反抗传统的力量,因脱俗而被世俗所弃;西西里的其他妇女则代表着长存而顽固的传统力量,她们都生谣毁谤玛丽莲,并将之称为“淫娃”,甚至蜂拥而上,欲将之毁灭,最后驱逐之。

其实影片导演是要表达一种世俗力量的强大,以及反抗力量微不足道,以致被传统打压致死的意义。最后的玛丽莲,还是无力地回归了世俗。影片最后,她回到西西里时,在集市上,她开口向众妇女问“早安”。玛丽莲的这句“早安”显然是她沦为平凡妇女的标志,她已经不再是曾经的玛丽莲了,她被世俗摧残了,从而选择改变自己去适应了凡俗。这是反抗力量向传统力量低头的象征,最终还是传统收服了反抗,成为了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主题,一个世俗的女人。

在影片中,创作者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设置在固定的社会角色之内,始终不能脱离角色的控制:比如维利图作为被监督者,只能接受社会指派的监督者;作为窥视者,始终不能接近目标;通过成人式的他,只能沦为世俗的臣服者;玛丽莲作为反抗者,只能回到“古老道德律”的束缚之中。

注释

[1]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