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秦卫红
[摘要]在声乐语言范畴中,包括声乐理论语言和声乐数学语言,声乐的理论语言是人们用于研究、讨论、交流声乐事物的信息载体工具,沿用的是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形式。而声乐数学语言是声乐教师对声乐理论语言的表述和示范。声乐教学是以“感觉”的方式来传授的,而“感觉”是因人万里异的,不同的声乐教师对声乐理论语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造成在同样理论框架一,形色各异的对声乐理论的表述。因此要科学地进行声乐教学的言语活动。[关键词]声乐理论语言教学语言
2003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声乐理论研究与教学经验交流学术研讨会”和2004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这两个高层面、超前沿的声乐论坛上传递了这样的信息:面对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长期滞后。科学的、理论的音乐教育学在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现状,为了提倡学科理论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声乐工作者必须要超越经验化层面,进行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的科学研究,解决声乐表达语言的规范化问题。在声乐语言范畴中,关于声乐理论语言和声乐教学语言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二者辨证关系的研究却不多,本人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一、声乐的理论语言
在声乐语言范畴中,声乐理论语言即区别于以唱词语言形式出现的歌唱语言,又区别于歌唱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声乐教学语言。“声乐的理论语言是人们用于研究、讨论、交流声乐事物的信息载体工具,沿用的是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形式。”[1]
人类在不同专业学科领域及理论研究范畴内,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专业词汇、语汇,并依据特定学科的理论逻辑结构关系构建起了学科理论体系。而任何需要进行特定学术领域专门话题交流、探讨的人,都必须对等地拥有相应的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必须真正地熟知和明了相关专业词语概念的真实语言含义,才能确保思想语言交流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仅如此,在一些特殊专业学科领域中,交流双方甚至还必须同样熟悉某些非自然语言形态的思维交流、表达,就象数学家常常需要以数学公式来交流看法,化学家常常用反应式来发表意见,而音乐家则需要以音符来交流情感一样。声乐理论语言拥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和表述风格:它在声乐学科理论架构下拥有鲜明的专业学科特点,谈论的话题总是围绕声乐理论、实践命题,阐述的是学科理论知识,揭示的是学科科学规律,而实际涉及的理论概念同样拥有明确的学科倾向和专属学术内涵。由于声乐学科的特殊性,声乐理论语言有着其自身的语言特色和表述风格,拥有只属于本专业的专有词语,其语义概念内涵不仅区别于日常生活语言,甚至不为其他学科理论语言所等同。如在声乐理论中,“气息”的概念不是日常生活中对气息的理解,而是指由歌唱呼吸器官生理运动加以控制的,在呼、吸气流作用下用于控制歌唱发声活动的那部分气息。它还包括歌唱者对歌唱发声时所采用的控气方式、状态的理解,如气的深、浅、僵、浮等等,说的都是气息操作方式和发声呼吸运动状态。所有这些,都已明显超越了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理论对“气息”的理解。以声乐理论语言形式出现的“气息”及相关联的词语,几乎永远都只能属于特定的声乐理论范畴。在声乐理论语言中,这些具有鲜明专业特点的词语,就是在声乐学科中经常为人们提及的与声乐学科知识、理论、技能密切关联的声乐理论术语。它不仅具有声乐学科严格限定的语言概念含义,还具有同样严格的使用规范。这一点并不因其被用于书面表述,还是被用于口头表达而有所改变。
二、声乐的教学语言及其与声乐理论语言的关系
声乐教学语言,是长期声乐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和概括。这个过程是人类对声乐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声乐是感觉的艺术,声乐界也都把歌唱发声的方法以“感觉”的方式来传授。声乐的理论语言也离不开感觉如“打开喉咙、声音位置、集中、声音的穿透力、声音的共鸣……”[1]等等。西方早在18世纪“他们就发明了一套发声指导的日益扩大的行话,这些行话至今在声乐教师中仍然坚持采用着。诸如“通过面罩唱歌”、“打开喉咙唱”…… 等等。但是学生对这些声乐语言的理解和感知,又必须在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述和教学示范、指导下,才能对声乐艺术这门学科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技能技巧训练。所以声乐教学语言是声乐教师对声乐理论语言的表述和示范。这些特定的语言涉及面较广,包含了声乐学、音响学、生理解剖学、美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多学科的有关知识。正因为声乐教学是以感觉的方式来传授,而感觉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声乐教师对声乐理论语言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造成在同样理论框架下,形色各异的对声乐理论的表述,有的表达甚至背离了声乐理论语言的初衷。如声乐术语“打开喉咙”:歌唱中腔体要充分打开。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识。但是在教学中“常常发现由于对‘打开喉咙的方法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的理解,造成了盲目撑大喉咙,甚至连‘声门也‘打开了,从而形成‘空洞型喉音。”[3]使声音音色粗糙、暗淡无光,并且伴有漏气的声音。关于此类现象,我国著名的声乐教授周荫昌在2000年也说过“在声乐艺术已经达到日臻完美、无懈无暇地步的今天,声乐教学上却还存在许多不确切、不稳定、无法科学控制、精当传授的因数,在沿袭了几百年、以其先进性、优越性、有效性宣昭于世的教学体系中,还潜在着许多似是而非、令人困惑的盲点和误区。”[4]“教学中对许多关键性的重要问题的表述,只能采用借喻性的、象征性的,甚至主观色彩极强,只有自己知道而别人很难确切理解的、含混不清的语言”[5]。这是我国声乐教育目前仍然停留在经验传授层面上而形成的现象。所以在声乐理论语言体系已经日臻规范化的今天,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在理论语言的体系框架下,超越经验化层面,准确、科学地把握声乐教学语言的特性。
三、科学地进行声乐教学的言语活动
1、用准确的、科学的声乐理论语言,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在声乐教学中,歌唱技术历来为大家所高度重视。但是,声音概念是一个同样重要、甚至比歌唱技术还要重要的问题。因为一旦声音概念有误区,那么声乐教学就会走弯路,事倍功半,严重者还会导致声带病变。而学生声音概念的形成和教学中对声乐语言的理解是分不开的。
声乐演唱中的声音概念就是对歌唱声音属性的概念性认识。表达这些概念的形式是具体的声音形象,如符合某种审美规范的具有某种特定的音色、音强、音高、时值的声音。这种声音都是在歌唱者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都和一定的歌唱思维密切联系着,这个思维的核心就是声音概念。在声乐演唱领域,声音概念和调节各发声器官以及各器官的状态、发声的共鸣位置等有着直接的密切
联系,甚至声音概念有时可以用发声器官的机能状态来替代表示,比如面罩共鸣、脑后音等,都是既和声音概念有关,又和发声器官状态有关的声乐歌唱术语。声音概念是歌唱中的主导,一切技术手段都是为声音概念服务的。但是声音概念并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经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这种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培养活动,教师按既定的标准,通过不断的纠正“错误”和强化“正确”,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有关声音概念理论术语的论述一定要准确。如声音以统一、圆润、连贯为美、声音要柔和、明亮、浑厚,声音不可虚、假、抖、晃、挤等等有关歌唱声音概念的表述,还有要对有关形成声音概念的方法的理论术语的表述一定要科学如“头腔共鸣、打开喉咙、管道、关闭……”等等。以声乐术语“关闭”为例:关闭一词是从英文Close翻过来的,Close相对的意思就是Open(开放),就是说,“中声区的声音要‘开着唱比较敞亮,到了高声区再这么唱就是喊了,于是进了高音区用换声的办法把声音‘拢住或‘遮盖住,这才是‘关闭一词的真正含义。”[6]只有对这一声音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不会在教学语言中把它理解为把声音关住或闭住,更不是憋住。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运用符合声乐学科的准确的、科学的声乐理论语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2、在声乐科学方法体系下,用相对的、形象的语言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
歌唱能力是属于人的一种特殊能力,亦即我们所说的“技能”。众所周知“熟能生巧”是技能训练形成的过程,声乐演唱技能的培养亦是如此。由于歌唱器官始终为肌肤所包藏,学习者对歌唱发声生理运动状态缺乏直观性,因此歌唱教学更多地依赖歌唱感觉体验来控制和帮助歌唱生理机能的运动。从歌唱机理方面来讲,嗓音歌唱声响并不是歌唱者能够直接予以控制的事物。嗓音歌唱声响的控制,都是在人的大脑中枢思维意识活动主宰下,依靠肌体歌唱器官以及与歌唱活动有关的诸多机体组织如肌肉、韧带、关节、黏膜、脏器等等生理运动的帮助,方能予以实现。人们对嗓音声响的控制,始终是人的肌体组织操纵歌唱发声方式、状态的生理运动变化,导致肌体歌唱呼吸、发声、共鸣、读字方式、状态的改变,并伴随歌唱审美创造时间流程的演变,使嗓音歌唱产生种种复杂变化的客观结果。这个嗓音控制过程即歌唱过程经过数百年的摸索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
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在歌唱教学中更为关注歌唱者的身体机能运动和技能技巧控制技术,并出于训练效果的考虑常常针对学生的具体歌唱状况,运用一些相对的、形象的,远不如声乐理论学术语言那么严谨的语言措辞及言语表达、阐述方式,向学生发布各种歌唱训练操作技术指令,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如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理论家沈湘教授的基音训练最重要的方法——“落”:“一起音就要张开大嘴,贴着咽壁看着‘嗓子眼儿(胸口第二纽扣的位置)往下吸着唱,往后往下‘看,一直‘看到横膈膜,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7]又如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授郭祥义解释“保持吸气状态歌唱”方法时,就举了一个很简单的生活例子“如果我们拿一个充了气的小气球,放在上下掌之间,并上下同时向气球施加压力,慢慢的气球会变得越来越扁起来,气球周围也就会自然的向外鼓起来,这就是‘向外扩张的状态”。[8]还有许多如“吸气象闻花香一样”、“打呵欠”……等等。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容易使学生打开思路,找到感觉,从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赋予更多的学习活力,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但是不论我们如何使用形象性的比喻来形容歌唱技能训练中的感觉,都不能背离了声乐理论语言所表达的科学的发声体系。
3、避免使用容易造成误会的感觉提示语
歌唱训练的感觉提示几乎涉及到了人的所有肌体感觉类型。有与歌唱生理机能运动相关联的,有与歌唱技术动作相关联的,有与歌唱技术操作心理感受体验相关联的,有与作品思想感情相关联的,还有为适应作品风格对声音品质要求相关联的感觉提示等等。在所有诸如此类的歌唱感觉提示语中,以单一感官刺激为对象的歌唱的感觉提示较容易为歌唱者所接受和掌握:而需要以两种以上感官才能接受的感觉刺激类型所形成的歌唱感觉及其提示在认识、理解、感悟上则相对困难一些:最难理解的就是那些依赖想象、联想形成的歌唱联觉及其体验。由于歌唱联觉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缺乏直观性,而且联觉的主观成分作用较大,所以把握起来很困难。歌唱联觉类型教学提示语的感觉提示如果运用不当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造成理解、认识和运用方面的误会,并由此导致相应错误的产生或引发操作控制的混乱。如歌唱中“颤音”(俗语称之为“抖”)是声音的微微颤动,它是在歌唱腔体充分松开,使声音在充气的空腔中共振的结果。有许多人教学中常常用它的“抖”的感觉来形容“颤音”的发声方法,致使学习者在练习发音时,故意抖动咽肌,或摆动舌部以造成颤声,结果只能养成一种毫无价值的发抖的习惯。因此,对歌唱感觉提示语的使用不能过分,避免过于悬乎和过于个性化的感觉提示语,尤其是不宜夸大感觉提示对歌唱教学的指导作用,以免误导学生或引起他人思想观念的混乱,最终贻害大方。
总之,在声乐教学及科研中要把握好声乐的理论语言和声乐教学语言的辨证关系,科学地进行声乐教学的言语活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