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古镇公共空间改造

时间:2024-05-20

余诗菁

本文将从环境行为学的角度入手,以芝英古镇为例,通过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芝英古镇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其公共空间的历史沿革,思考村民因为需求自发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再运用环境行为学,基于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现状以及使用者的反馈,提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向。

一、引言

目前,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古镇几乎都存在现状建筑空间品质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导致一定的原住民流失以及古镇空心化等问题,而介入的相关古镇更新规划理论,将重点关注于旅游开发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缺乏对古镇居民及使用者需求的关注。

随着物质需求满足度的增加,人们对精神文明需要的增加造成了乡村古镇村民自发地对现有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改造,这些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村民逐渐通过对环境的理解而产生的适应性表达。通过对芝英古镇的调研发现,村民自发的改造活动虽然逐渐满足了日常公共活动的需求,但是仍然存在可以优化的空间。

因此,本文旨在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支撑,以芝英古镇为例,先针对村民从自身需求出发产生的公共空间改造行为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其目前使用状况的评估与满意度调研,分析人的需求及行为对建筑空间产生的影响变化;再利用环境行为学,研究使用者在这类空间中的行为特点、活动模式、心理状态、反映使用者的潜在反应等,重新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的方向,為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提供理论依据,从公共空间主体使用者的角度切入,唤醒古镇活力。

二、芝英古镇背景概述

2.1芝英古镇简介

芝英镇建成于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晋,位于浙江永康市中部,距离市区12.5千米。芝英古镇是芝英镇发展的起点,位于芝英镇中心位置,是应氏族人的世居之地。整个村落坐北朝南,里外被两道层次分明的山水线围合,发展至今,形成了宗祠文化、五金文化、书院文化等。整体空间布局紧凑,以方口塘为中心呈放射状影响着周边的地块(图1),与周围相对规整的空间形成反差。古镇以明清建筑为主,街巷八纵九横,呈棋牌形。以祠堂和四合院为主的古建筑群构成了青砖窄巷的江南古村。

2.2应氏祠堂群

芝英地域民俗随着发展,逐渐形成基于地缘、血缘的应氏宗族特色祠堂文化。在芝英祠堂建造巅峰时期,每两平方公里就有100座应氏祠堂,目前保留较完整的有52座,作为单一姓氏的祠堂,它的密集程度实为罕见。

芝英古镇不仅延续着祠堂文化的特色,祠堂也随着社会变革与村民行为需求发生变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从最早的宗族祭祀、家族议事等宗族活动到现在的一部分转变为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都是村民凭借自己对环境的理解,自发的改造行为。

2.3芝英古镇现状及问题

历史文化古镇的公共空间普遍都存在着空间品质低下,匮乏甚至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城市现代化生活带来的巨大吸引力,形成历史文化古镇的公共空间与现代公共生活方式的矛盾,造成了一部分村的人口流失。

目前,更新规划项目也落实到了芝英古镇,将发展成为商贸、旅游、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历史文化名镇。从目前的规划文本看,主要的更新规划停留在:古镇文化、祠堂文化、以水为主题的景观文化,以满足古镇对外发展为主,忽略了对目前村内的居民和使用者的行为与需求;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民对精神上的需求逐步提高。本文将借助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古镇内公共空间发生的行为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居民及使用者的需求,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为公共空间营造提出改造意见。

三、重点公共空间环境行为分析

3.1调研方法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对于公共空间使用现状的调研,笔者通过访谈的形式,与公共空间使用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行为与认知;通过观察不同时间段公共空间的使用状态,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对于过去公共空间的使用及变化,笔者借助芝英古镇相关报道或文章,结合村民及使用者的访谈回忆,对公共空间的历史沿革进行还原,借此研究村民行为对物质环境造成的改变。

下文案例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分析:空间历史沿革、改建前后对比、现状活动主体、活动内容、使用时间、满意程度等。

3.2研究地块选址

本文选取芝英村中使用频率较高且改造力度相对较大的思文公祠、宪辅公祠及其中间的广场进行具体分析。(图2)

3.3调研内容及分析

3.3.1思文公祠

思文公祠建于明朝天启初年,经历过多次拆毁重修,曾为天房小学、厂房、办公管理等。现为芝英七村文化礼堂,功能还包括舞厅、阅览室、聊天茶室、农耕文化陈列馆、芝英镇文化展。思文公祠的格局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村民需要的一系列精神文化活动“填”进祠堂现有的空间。

使用现状

思文公祠经常会举办面向整个镇的大型文化活动,由村委轮流负责思文公祠的开启,平日晚上6点会有老年人来此处做简单的运动,7点有太极拳,参加人数20人左右。但是平时阅览室和茶室使用率较低,开放度也较低,其中也有一部分村内人口流失的原因;节庆日还会有传统祭祀活动。思文公祠的格局没有变化,但是村民为其不同时段注入了不同的公共活动,将祠堂的公共性继续延续。

满意度调查

思文公祠的使用者都表达了对这处文化讲堂的认可与赞许,然而,在调研过程中,笔者采访了一位村外的非思文公祠使用者,她是附近“无用”工作室及渐逵公祠的临时负责人,平时和村里交集较少,虽然她也认可目前思文公祠的活动形式,但是对于晚上的舞厅氛围,她表示音乐过于吵闹,会对周边的居民及使用者产生影响。

3.3.2宪辅公祠

(1)平面演变(图4)

宪辅公祠最早作为祠堂,等级较低,为二进三开间,两进之间有石板明堂,享堂与寝殿合二为一,作为祭祀祠堂空间(图5),空间完全敞开。

随着社会背景的变革,宪辅公祠于1953—1977年为芝英卫生院,1978年改造为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并于2015年重新装修至现状。由于宗族组织的衰败,等级较低的祠堂被闲置,因此村民自发介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逐渐为宪辅公祠注入食堂、医疗、休息、棋牌等活动,植入吊顶降低室内高度,用玻璃对祠堂的平面进行分割重组,并在中庭增加金属顶棚,将原来的露天空间纳入室内环境,结合玻璃分割的功能区,使室内拥有相对完整的流线。

(2)改建前后的对比

空间尺度的变化:空间被分割为更贴近生活的小尺度系统,室内高度也因为吊顶的存在而降低,消除了原先作为祭祀、供奉空间需要的仪式感,营造更贴近日常生活的空间体验。这一变化正是对环境行为学的体现。

空间私密度的产生:通过平面的划分及空间进出口的设置,产生了由开放空间进入半私密空间再到全私密空间(后厨)的空间变化,体现了使用者对环境中不同行为私密度的要求。

(3)使用现状(图6)

通过对宪辅公祠平面的重组,为八村村民提供了一日三餐的供应点,提供了休闲娱乐交流的场所。但是根据现场调研发现,前厅被大门、中庭、餐厅流线分割为棋牌活动及电视观看两个区域,由于大门的位置,使两边的区域在没有围合的情况下相对独立没有交集。在中间的交通流线区域,还存在乱停非机动车的负面行为。在对使用者的访谈中得知,虽然食堂供应的一日三餐因为价廉物美十分受欢迎,但是村民几乎是打饭回家吃,并不会在餐厅用餐。

(4)改造建议

基于村民对宪辅公祠的使用现状,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应该深入分析餐厅无人就餐的原因,是空间不适还是使用者个体的行为习惯所致,可以据此对餐厅空间进行重新改建;由于负面行为的出现,不难得出宪辅公祠对于使用者而言缺乏停车空间的设置;从空间的现状使用来看,使用者对环境的介入还局限于祠堂本身的结构,因此才会出现交通流线空间只存在负面行为,没有产生社会性行为。如果跳出建筑原有形制的限制,对空间流线重新规划,应该可以更好地营造公共空间,创造更多的社会性活动。

3.3.3广场

思文公祠和宪辅公祠前的街巷交汇产生了以思文公祠为主要朝向街面的前广场。最早的广场相对开敞,承载了一定的宗族活动。但是随着宗族制度的消失,前广场承载的活动相应减少。对此,村民介入对思文公祠前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最初设置为临时停车场,虽然满足了一定的停车需求,也一定程度方便古镇外的人进入古镇参与活动,但是严重影响了广场的完整性。

在笔者实地调研期间,思文公祠前广场的一部分被分割围合,成为一个露天篮球场,前广场空间可以描述为,由两条街巷和户外体育活动空间组成,对停留式空间与通过式空间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形成了广场的割裂。虽然满足了青少年户外篮球的需求,但是这一割裂的行为切断了广场周边祠堂活动引发的由自发性活动向社会性活动的转化。

四、结论

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概念,选取历史名镇芝英古镇的部分公共空间进行现状分析,对空间使用者进行了访谈及观察,研究各类使用者的行为及需求,在理解居民自發改造行为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对应的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旨在从使用者的角度,恢复古镇活力。希望环境行为学的运用对类似的古镇公共空间营造有所帮助。

当下,社会文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各类公共建筑也随之做出相应的改变。如果可以更加活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根据空间的使用现状及反馈对主体人的行为需求进行预测,那么公共空间的生命力必将更加长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