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共生理念下的软装设计研究——以中梁运河风华为例

时间:2024-05-20

姚兢

中梁运河风华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interior design industry has obtained new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ce of soft decoration to space has gradually formed a social consensus. As an emerging field, it is facing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to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the design of Zhongliang Canal Fenghua through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culture, convey the emotion of space through the design of soft decoration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indoor space quality.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室内设计行业得到新的发展,软装对于空间的重要性也逐步形成社会共识,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面临发展契机和挑战。本文从共生理论出发,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中梁运河风华的设计,解析了如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软装的设计传达空间情感,提升整体室内空间品质。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我国社会正在继续城市化推进,从30年前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室内装饰行业也面临质量和品位的提升。软装行业是装修的进一步延伸,是基于原室内陈设的另一种表述,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室内可移动物品的摆放设计,但同时也是人们对物质环境和精神情感的混合体验。

软装基于经济发展及社会审美与素养的提升而逐步带动,服务的群体从高端客户群体逐步普及化,其重要性也不断被认知,作为一类专业市场领域基础庞大,也逐步产业化。作为设计文化的重要部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在国内逐步深入,设计师群体也在迅速扩大,对软装设计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演化和应用。

软装作为新兴的领域,目前还严重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模式。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受到当代社会思潮、历史文化、地域特质的影响,对软装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理论意义。

售楼处门厅

沙盘区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共生理论与软装设计的影响,从现代软装与现代生活方式、空间情感的共生,现代软装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共生,前沿和过去共生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同时对当前的软装设计进行梳理,提供一种思考途径。

二、软装设计的概念及共生理念

(1)软装设计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软装设计是室内设计艺术的延伸。软装设计通过创意将工业产品与工艺产品、艺术品集为一体,通过设计把握室内总体环境品质,做到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创造出有特色、有文化、有艺术感染力的空间环境。

“软装”一词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领域,其中的“软”是相对于装修的“硬”而言的。软装,即指除了室内装修时已经固定的、不能移动的物品如地板、天花板、墙体以及门窗等之外,其它可以移动的、易于更换的物品,如家具、灯具、床垫、家纺、窗帘、挂画、地毯、工艺品、室内盆栽等,是对居室的二次设计。

软装是家具、灯饰、地毯、窗帘墙布、艺术品陈设各个产品的搭配总和。软装设计是建筑空间的延伸和发展,考虑的方面主要为主题色调、色彩、尺度标准等。相对而言,从用户情感关怀的角度来看,还应注意造型心理、色彩心理、灯光心理。

(2)共生理念

生物学上将相互改造、相互适应、相互依赖、构建互为有利的环境称为共生现象。 共生关系一般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外相互有利的关系”。地球上的一切都处于生物和生理的共生关系中,从而形成和更新生物的生存结构。人类作为自然界成千上万物种中的一员,不能单独存在,而必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系统和谐相处,与具有生命特征、构成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因素相互作用。

根据环境科学的共生理论,环境共生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顺应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生活和生产方式,是与自然存在适应性的互动关系和机制规律。

而哲学共生论则认为,认识论的基本公式是从主客体分离到主客体对立,即强调人们对客观的认识,改造客观。

美学的共生理论则认为“共生美学是人类摆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社会,并进而迈入审美经济时代的新课题”。随着生存危机的缓解,人们开始向往更高层次的生活,希望生活空间能够在视觉和触觉方面更加复杂多变,满足自己更加细腻的情感需求。

共生作为一个关键词,正逐渐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而关注生活效率、生活质量等生活方方面面的软装设计,更应该关注并迫切需要共生理念下的人文关怀。因此,我们可以从共生的角度来学习,汇总各类软装的特点,分析生态环境、设计思潮、材料技术、日常需求与软装发展的关系,并在多个层面上探索和分享共生思想对软装设计实践的启示。

共生理念下的软装设计应实现软装与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人的感知、当代思潮、历史文化、时空的人性化融合和功能统一。

洽谈区

洽谈区

楼梯间

三、软装设计实践——中梁运河风华项目设计

本文以此项目为例,通过具体方案设计概念和手法,分析阐述共生理念软装设计的独特之处。

(1)项目背景、地理位置、人文环境

项目位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江苏淮安。淮安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自古就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该项目地处淮安市开发区,新老城区的交接。介于区域关系,对于设计,我们希望去承载相关城市的记忆,而又不流连于过去。

直面本土,直面现代——这是设计的出发点。对于城市记忆的居住观念,如运河文化,漕运文化,提取它的精神诉求,如人情的温度和文化的内涵,然后将之结合到现代居住环境和空间格局之中,离开形式,从情感层直切内心。

(2)建筑功能结构布局

项目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合意路东侧,项目占地面积68362.33m2,容积率2.2,总建筑面积190687.126m2。项目由9栋高层和10栋洋房组成,示范区位于项目西南角,现代中式风格,以现代手法演绎运河文化,中式意向呼应地域传统。

(3)软装设计初探

设计理念:

软装设计与硬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如果说硬装是室内设计的骨架.那么软装则是室内设计的灵魂。

本案的设计元素以水为主题,融合时间、空间等概念,暗喻生命状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探讨自然、自行和自我之间的关系。

设计表达:

以“水”元素的不同形态贯穿整个空间主题,引导人们的空间情绪,展现出一种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设计将当地文化与空间结构相结合,从入口开始,起承转合,小中见大,打造新时代的文化空间。

(4)软装特点分析

设计之始,从项目的区位特质和“水”的主题元素出发寻找空间灵感,确定以“帆”“江潮”为中心概念,通过对场地空间的研究和参观动线的分析,结合空间使用功能合理性,打造空间体验的层次感。历经数稿,最终呈现“水动帆扬”般的灵动艺术空间,营造水岸、帆与潮的形象感及运河水系文化。

东方意境与西方建筑语态的融合为本案室内设计的重点,中式园林的层叠与西方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语态相结合。垂直与水平线穿插推移,形成流通空间。层叠的结构形成东方步移动景的情境要求,之山折水,随方制象。室内与室外空间相互延展,内外相互共融,形成共生的生态。

门厅作为建筑、景观及室内的总体开端,第一个焦点是入口LED屏幕,其流动的水波,结合水纹石材台面,与中心沙盘区的琉璃装置气韵贯通,是对“帆浪”主题的内涵表现,揭开室内的序章。

沙盘区是空间的中心点,上方吊顶是特制的主题琉璃装置,是对水脉的传承,连贯了整个空间,中空上方的窗洞,连贯垂直空间,正前方墙面上设置的LED大屏幕,与前台流动的纹理材质相呼应。参观的人流随着“水”的情境,在充满现代艺术感的空间体验中,逐步进入建筑内部其他功能区。

洽谈区位于整个空间的后段,开场的空间设置,不同形式的洽谈形式满足不同需求,是末端,也是衔接,连贯二层的看房功能,及通向后场实体样板间,配套收银室、VIP、儿童区,让整个空间流通联动,就像水系的分支,在空间末端发散另外的支节。

楼梯间为样板间参观的发散点,旁边的通道通往实体样板间,从楼梯上楼,可进行交付样板间参观。楼梯的装置就像帆船航行激起浪花的泡沫,承载扬帆的梦想。

随着流线的节奏,家具做空间软装的主体,颜色为米灰色,点缀的挂画、抱枕、饰品局部形成跳色,活跃了空间但不失统一。各个产品保持了主体的深化和体现,产品的细部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在共生理念下塑造了整体空间的高品质和文化内涵。

四、小结及展望

结合共生理念的要点,本人认为共生观念下的软装设计可以有以下几种实现途径:1.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多种使用情境的考察,注重软装及相关产品功能的多样性与复合性;2.软装设计在达到用户需求标准的前提下,主题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或人文性;3.软装设计必须在材质的选用、色彩及纹样的选择、使用方式等方面重视用户的情感寄托;4.为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和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主题,软装设计尽可能选择环保和可回收利用的材料。

共生是一个越来越被社会认同的理念,也是一个相对宏大的课题,具体实践中落地有多种方式,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