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吴松标
Through practices over years, I have deep love for stone carving art, and regard stone carving as a form of reflection over life and emotion for worldly affairs.
In order to create good artworks, it is necessary to get artistic inspiration. I have my understanding for the approaches to getting inspired thanks to study and
practice for many years.
笔者出生于石雕世家,从小与兄弟们一起受石雕艺术熏陶,14岁起学石雕至今已有25年,不少作品在国家级赛事中获得过大奖,去年被杭州市经信委评定为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多年的实践,自己对于石雕艺术已爱不释手,并将石雕作为一种解悟人生、感怀世事的方式。要创作出好作品,就要有艺术灵感,如何获得灵感,在多年的学习和历练中有一点体会。
一、掌中有乾坤,从传统文化中得到启迪
“掌中乾坤,案上云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石雕艺术的基本认识。石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石头为材料的雕刻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至明清两代石雕艺术已登峰造极,如古典园林与大户人家中石牌坊、抱鼓石、石漏窗、石狮,石窟中的佛像等等。青田作为中国石雕之乡,其石雕作品更以圆润中见气派,素雅中见大气而著称。笔者认为青田石雕要在传承中创新,必须要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料,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能给人以艺术灵感和创作题材。
一些重大的历史题材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比如秦统一中国,笔者去西安参观兵马俑,看到坑内一排排威武雄壮的秦俑,深深被震憾,一下产生了灵感,之后就用一块寿山石创作出高36厘米、宽42厘米、厚36厘米的《破土而出》。主要由将军俑和武士俑组成,这5个秦俑斜束着发髻,姿态栩栩如生、充满阳刚之气,昭示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概。再如“海上丝绸之路”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体现,早在两宋时期满载龙泉青瓷的船只就在我们家乡瓯江扬帆起航,从温州、泉州等口岸出海驶向日本、东南亚、波斯等国,我从海上打捞出来的沉船中受到启示,将一块五彩冻石雕刻成棕色石皮包裹的大梅瓶。梅瓶圆润饱满、细腻光滑,被淤泥溅着的上半部露出龙泉青瓷的粉青色,下半部还埋在泥土里,显然是从沉船中刚打捞出来的。作品取名《千古情怀》,以追思海上丝路。
此外,在文物古迹中也处处蕴含着传统的中华文化,参观上海博物馆的西周青铜器给我启迪,我将一块五彩缤纷的封门冻石雕成古朴凝重的鼎,鼎口伸出盛开的7朵牡丹花,取名《鼎上添花》。再如汉代瓦当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灵”图案,使我萌发了在龙年到来之际雕青龙腾飞的构思,于是一块五彩斑斓的原石巧雕成破土而出、昂首向上的青龙,以龙腾盛世寄托对新一年的祝福。
古民居建筑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代表了中华文化中的古典美。为了使青田石雕能反映出古民居建筑之美,我们兄弟几人到各地考察不同风格的民居,有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墙门庭院、茅屋廊桥、云贵一带的傣式竹楼、陕晋一带的“晋商大院”,这些民居建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花了近10年时间创作了“青上阁石雕艺术珍品民居系列”,共143件作品,汇集了祖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造型,例如笔者创作的《月满青上阁》就是一件江南独有的山间民居,双坡屋顶,飞檐翘角、木格门窗,在明月的映照下,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意境。我们创作的古民居系列作品在2014年3月,荣获大世界基尼斯“古民居石雕艺术造型数量之最”称号。
二、“以景入石”,从大自然中汲取素材
我的石雕作品不少是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素材的,我自小生活在农村,茅屋后日夜不息的溪流声,月亮照在田间,荷塘的蛙声、虫鸣等成为笔者对艺术美的最初记忆。长大后跑了全国不少地方,凡登山涉水、见到壮美的景观总喜探究一番,回到家中再慢慢斟酌回味,看有没有能借鉴之处。如去年在第五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一路清廉》,就来源于对暮秋西湖的观感。秋风起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西湖,荷花已凋谢,莲叶枯败,但我却感到这荷景有一种残缺之美,突发灵感,将手中一块黄褐色的寿山石雕成残荷、莲蓬,中间淡青色雕成白鹭,于是枯黄的莲叶舒展开了,下面有一只白鹭正在休憩,这鹭和青莲相配,谐音“一路清廉”,正合时下之风。这件作品的创作让笔者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与石头结合是如此美好。作品在新民晚报“艺林散页”中刊登后大受好评。
而在2012年金凤凰创新作品大奖赛中获奖的《山村人家》,灵感则来自对贵州山村的采风:山道弯弯、蜿蜒而上,淙淙溪水、缓缓流淌,瓦房和竹楼依山而筑,约有七、八人家,山道上有牧童骑在牛背上,不远处炊烟袅袅升起……这不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吗?细细品味之中,《山村人家》的轮廓就在我脑海中形成了。我选择了一块青田五彩冻石,用娴熟的技法雕成远山、溪流、树木、石桥、民居、柴房、牧童和牛,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贵州山村风景画。“以景入石”就是要多跑、多看,贴近自然,笔者感到大自然会给你创作带来灵感,心灵深处绘就自然之美,诗情画意就会跃然于石上。
三、不断创新,树立属于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品牌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意思是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去“发现”它,“照亮”它,使它从实物像变成“意象”。意象世界是人创造的。它是个充满情趣的世界,就像菊是陶渊明的世界,向日葵是梵高的世界一样,作为一个石雕艺术家心里也有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品牌的意象世界。
要树立属于自己的艺术理念和品牌,需要摆脱传统青田石雕中徒弟跟着师傅学、依样画葫芦的工匠习性,以及当下“石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世俗化创作倾向。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笔者和兄弟们合作的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古民居系列”就是生动一例。近几年来,笔者正在探索创作“五千年华夏文化系列”石雕作品,目前已雕成并获奖的有《破土而出》、《千古情怀》、《鼎上添花》、《石破天惊》等几件,这是青田石雕在创作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的一个突破,也确立起
“青上阁”所独有的艺术理念和品牌,社会反响很好,这项系列的构思与创作还在继续下去。
笔者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读,得到了赵延年教授等前辈指点,并从中国国画、西方油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中消化吸收了许多触类旁通的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到自己的石雕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以雕花鸟为例,那件《幸福在望》,笔者雕的是一只报春鸟,但并不是简单地雕一个鸟和一枝树完事,而是因材巧雕,鸟站在树干上,啾啾低吟,双目紧盯着用春泥和树枝围成的鸟巢,巢内有两个鸟蛋……此件作品动静结合,写意生动,展现出大自然和生命律动的主题。在杭州展出时受到观众点赞,在2012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中又获“百花杯”金奖,展现了“青上阁”的特色和品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