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石涛笔墨“蒙养”“生活”试析

时间:2024-05-20

何岩清

清代艺苑中“诗书画”三绝的大家寥寥无几,石涛即其中的凤毛麟角。作为明宗室靖江王后人,石涛早年从佛,晚年道袍加身的离奇经历,给他的身世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石涛逝世(1707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随着时光滔滔不息,石涛生平思想鲜为人知,但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却愈加贵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留给后世相对系统完整的绘画理论,奠定了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相当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界对石涛艺术思想展开了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近几十年来已经积累不少研究成果。

一、学界对“蒙养”“生活”的两种解读

“蒙养”“生活”是石涛绘画思想中重要的概念范畴。早期学者对“蒙养”与“生活”的认识解释大体相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学界观点不一,开始出现争议。1961年出版的郑拙庐《石涛研究》与1962年出版的俞剑华标释《石涛画语录》基本都将“蒙养”视为“修养练习”,“生活”解释为“体验事物”。1963年出版的黄兰坡《石涛画语录释解》也认为“蒙养”即“技巧修养”,“生活”为“生活体验”。这三位学者是从技巧修养的角度解释“蒙养”,又从体验外物的角度理解“生活”。一个侧重于技艺积累的学养,一个侧重于心物关系体验的内在过程。

此后,孙世昌先生《石涛艺术世界》中把“蒙养”解释为自然山川浑然一体的本质特征和内在的生命神韵;将“生活”解释为自然山川生动多样的生命形态。杨成寅先生《对石涛“蒙养生活”内涵的再分析》一文认为:“蒙养”即自然审美对象和绘画形象的内在生命力、内在美;“生活”是指“蒙养”的外在具体、生活多样的形象表现[1](P195)。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更是直接批评早期“修养练习、体验生活”的解释是望文生义,不符合石涛原意[5](P541)。他要求追本溯源,回到石涛作品原文中寻找恰当的解释。“蒙养”一词首先出自于《周易》,为蒙昧不明之义。再由《清相大涤子画跋》中“蒙者因太古无法,养者因太朴不散”的解释联系其整体艺术理论可知“蒙养”强调的是宇宙自然的本然状态。“生活”之解也不同于一般的“生活体验”之说,其原文有言:“山川万物之具体,有反有正,有偏有侧……有丰致,有缥缈,此生活之大端也。”[4](P41)可知其中“生活”为山川万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态具象。由此可见,这里“蒙养”“生活”的释义强调更多的是外在的客体世界,世间万象姿态形色。

不难看出,早期论述多从审美主体角度出发,以人为中心得出“修养练习、生活体验”之说;后来学者则侧重于审美客体——外在的宇宙乾坤、天地万物。双方各执一词,实则忽略了主客本为一体,不应将两者割裂开来看待。

二、石涛绘画理论中的“蒙养”“生活”

返回到石涛本人的整体哲学观,他一向融贯佛道哲学,以思辨性著称。其思想本就深奥艰涩,加之文言写作虽似言简意赅,却始终带着模糊朦胧的色彩,素有曲折不尽的自性。要想全面解读“蒙养生活”的真实内涵,不仅需要全方位研究石涛《画语录》及其题画诗跋,理解其整体艺术思想,还须得有一定的艺术理论修养,才能真正深入习得其中精髓要点。

“一画论”作为石涛绘画理论的核心,具有如老子之“道”一般重要的本体地位。就如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石涛在他的画论专著《石涛画语录》中开篇就论述“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即“一画”作为物质存在的本体,为众相显现的根源。俞剑华标释《石涛画语录》中将“一画”的基本含义解释为一笔一画,认为一画就是一幅画的开始,也就是一切画法的开始。天地间一切事物都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以至于无穷的规律,故此“一画”可以成为绘画中万象的基础。总之,这种“万象归一”的朴素本体论思想贯穿了石涛的整个艺术理论。

“蒙养”与“生活”就被统摄在“一画”说的理论体系中。据有人统计《画语录》中“生活”一词单独出现6次,“蒙养”一语使用13次。[2](P288)“蒙养”与“生活”首先出现在《石涛画语录》第五篇专论“笔墨”的部分:“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由此我们可知,“笔墨”与“蒙养生活”互为联系。其中,“墨”相对“蒙养”,“笔”相对“生活”,二者首先两两对应,相互阐释。

关于“笔墨”,石涛提到“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石涛画语录了法章》)此处石涛并未抛去前人已成形的笔墨之法。笔墨同样都操运于人,也都出自天然,墨尤其显现造化之色。一般拥有一些绘画常识的人都能理解,“墨”的浓淡枯润对应着“色”;“笔”的勾皴烘染在于点线之“形”。形色是为笔墨之本质,亦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显然,石涛画论体现了石涛的宇宙观、自然观,其“蒙养”与“生活”概念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庄哲学最高概念“道”的基本特性是尊自然,顺应天性,自然而然,不牵强而为。石涛提倡效法自然,崇尚自然。不难看出,其由道之理而逐渐悟出画道的精神内核。中国古人以为,水墨浓重玄黑,本身负荷其它色彩,因而具备表现复归自然,体现道之自然性。因而“墨”与“蒙养”相比其它绘画元素更能象征自然、纯然。

三、“蒙养”“生活”实为主客一体

在审美关系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同时存在,并行不悖。“蒙养生活”除了强调客体的宇宙万千形色,也同样包含着内在主体对于外在客体的认知把握和表现。自然在先,无所不包,所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但又绝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风物的表象,不能固执于成见,耽于自然表象,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石涛画语录一画章》)。它强调主体的存在,“夫画者从于心者”(《石涛画语录一画章》),画不能违背主体的本意,不能背离自然理法。因而“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石涛画语录山川章》)。我与自然山川神遇共鸣,因而我在山川中,山川亦有我的意念,二者合一。但无论多好的具象、多高超的技法,始终不要忘了主体核心灵魂的存在。“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发我之肺腑”(《石涛画语录变法章》)等等,方能超脱外在桎梏,自成一家。如此可以逐渐达到“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涛画语录絪缊章》)的境界高度。

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说:“天才的作品正如自然界的出品,便是最细小的部分也有生命。”[7](P446)不可否认的是山水生于自然,取法自然、效法自然。自然自始至终都是一切美与一切艺术最根本的源泉、范本。大抵艺术的目的不过是欲将这起灭无常、转瞬即逝的对外在世界美的印象,依凭着主体的人世代积淀的艺术形式留存下来,使它普遍化、永久化。所以著名的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照片说谎,而艺术真实。艺术能表现“动”,照片不能表现“动”。“动”是自然的“真相”,因而照片不能完全替代艺术的原因就在于此。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家要模仿自然,并不真是去刻画那自然的表面形式,乃是直接去体会自然精神。”[8](P101)感觉那自然凭借物质以表现万象的过程,然后将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贯注到物质里面制作万形,使物质精神化。作为主体的人,即使肉身脆弱、生命短暂易逝,但个体的精神意绪因这抽象的艺术形式能与天地万物圆融一起,达到主客一体,天人合一。

“蒙养”“生活”的相关研究已然相当丰富,但其成果要么偏重主体内在的体验修养,要么片面强调外在的客观世界,其实割裂了主客一体的存在。宇宙天地万物自然客观独立存在,但在艺术创作中,笔操作于人,墨亦是运作于人,人作为主体的存在不言自明。人在天地山川之中生长受蒙,又将这自然造化在艺术世界之中再放光芒。若置身于其中又如何分辨主与客、天与人?其实不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