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祥心如意套组”的工艺特点与文化表现

时间:2024-05-20

陈红梅

摘  要  吉祥如意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的美好追求,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明显的表现,紫砂壶在中国人生活及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表现吉祥文化也是再适合不过了。本文将通过此件“祥心如意套组”来展示紫砂壶艺术中的吉祥韵味,通过对其工艺特点的说明,完成一次对紫砂壶精湛制作工艺的全面了解,力图对紫砂壶艺术外在、内在特征皆有所感悟。

关键词  紫砂壶;造型;工艺特点;陶刻;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活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些中国传统工艺品中,吉祥文化在其中留下了鲜明印记,紫砂壶亦如此。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制技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也是人们对饮茶需求日益提高,对茶道文化越发喜爱的一种表现。紫砂壶本身所具有的养生保健功效与吉祥文化有内在联系,也是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选择。此套“祥心如意套组”(见图1)便以吉祥文化为主题,现将对其工艺特点进行分析,来具体感悟此壶美感与文化表现。

紫砂壶从基本造型上看有圆器、方器之分,从装饰上看可分为光器、花器与筋纹器,这几种造型装饰灵活结合,促进了紫砂壶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此套紫砂壶从整体造型上看属于圆器,尤其将圆器圆中有方的特点体现得较为鲜明,壶身以壶腹最凸出部分为分界点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形似一个小葫芦。在制作时,手工艺人需要将湿润的紫砂泥打制成厚度均匀的泥片与泥条,泥片与泥条过薄会影响最后成型,过厚则影响壶的透气性,因此,这看似简单的打泥片其实是重要的制壶基础。

有了泥片、泥条后,手工艺人就要用其制作成壶的各个部分。首先要用泥条围成壶身,运用打身筒技法制作出壶的基本造型,再镶嵌好底片,最后对壶身、壶腹、壶肩、壶底的弧度、比例进行调整,呈现出手工艺人所需的形状。此壶上部较小、底部宽大,上下比例均衡完美,在保持壶身重心沉稳的同时凸显壶腹饱满,使壶呈现出大气稳重之风范,尤其将紫砂壶线条富于变化的美感较好地呈现出来,使紫砂壶于端正中包含一种弧度美。接下来手工艺人要制作壶盖、壶钮,此壶壶盖朴素大方,其与壶身构成一个整体,两侧线条及顶部弧度与壶身完美承接,使壶的造型更加完整。此壶壶钮造型比较独特,形似拐杖把手,这样的壶钮使人在拿取壶盖时更为省力、平稳,壶钮由壶盖中央垂直而起形成弧度优美的横梁,壶钮敦厚美观,与壶身造型相互映衬。

除特殊的壶钮外,此壶在壶嘴与把手上也较有特点,将紫砂壶工艺之精湛灵活呈现得更加具体。壶嘴与传统的流与一弯流均有相似之处,手工艺人首先要运用泥条制作出壶嘴的基本造型,再与壶身进行衔接。壶嘴下部线条与壶身下部线条连接自然,如一体打造,上部与壶身形成合适的角度,在壶嘴尖端有一小孔作为出水处。整个壶嘴恰好镶嵌于壶身上部凹陷处,对壶身造型起到一种补充,体现出壶身与各结构部分之间的整体性。

耳状环形把手是紫砂壶中常用的一种造型,在此壶中,对这一传统造型进行改良,呈现出一种创意色彩。从整体造型上看,此壶继承传统,圆润流畅的弧度十分优美,这是手工艺人先用泥段制成再与壶身连接的。正常来讲,耳状环形把手由上下两端与壶身镶嵌,此壶则改为只有上端衔接,下部自然向内卷曲与壶身形成一定距离,这样的设计对把手与壶身之间形成的角度要求极高,把手上端镶嵌于壶身上部凹陷处,与壶嘴相对称,下部形成虛实有度的艺术境界,使整把紫砂壶轻盈活泼,具有创新价值。

在壶嘴、把手与壶身衔接处有线纹装饰,使壶的结构感更强。在壶身正面结合了文字陶刻装饰,具有文学风雅气息,使整件紫砂壶的艺术气质更为丰富饱满,与壶娇俏敦厚的造型保持一致,看上去就犹如一个精心雕刻的小葫芦。全壶呈棕红色,细腻而富有光泽的壶面将紫砂泥的独特质感呈现出来,使壶表现得更加精湛,吉祥韵味也更加浓厚,以此来强调艺术主题。

“祥心如意”即是吉祥、称心、如意,这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此壶在设计的过程中以圆润饱满与和谐为表现重点,这便是一种吉祥饱满。在环绕此壶的几件配套茶杯上也有吉祥纹样装饰,是对主题的又一次强化。此壶从整体造型设计到细微的装饰均体现出手工艺人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每一个部分都需要手工艺人进行细细地琢磨,这不仅是手工艺人纯熟制壶技艺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匠心”与刻苦钻研的执业精神。

本文以“祥心如意”这一紫砂壶命名为切入点,对此壶复杂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地解析,在此过程之中体会到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精湛灵活,以及此壶的文化表现特点,更加立体全面地感悟到紫砂壶艺术的美感与其中闪烁的“匠人精神”,这是紫砂壶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