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紫砂“月菊壶”的哲理内涵

时间:2024-05-20

高凌云

(宜兴 214221)

紫砂壶的设计往往可以激发陶艺工作者的创作想象力,壶器的装饰并非越丰满、越华丽就是越好,过度装饰反而会给人一种繁琐的堆砌感。紫砂壶的装饰关键是要比例得当,与整体造型相吻合,在体现出紫砂陶质朴本质的同时,注入更多文化内涵的元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在鉴赏之余有一种浓郁的回味,使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而紫砂“月菊壶”(见图1)就刚好做到了这点。

图1 月菊壶

1 紫砂“月菊壶”的工艺设计

紫砂“月菊壶”是在吸收诸多前人的壶器造型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月菊壶”圆透而浑厚,均匀又饱满,整壶通体作筋纹式,盖身浑然一体,分六瓣组成,左右对称;筋纹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比例协调、秀丽可爱;壶式由菊胎变化而来,壶钮形似花蕊;壶嘴作花枝状,胥出自然;壶把弯曲恰体,端握方便;壶盖六面可置换,严丝合缝,工艺精湛。此壶以月菊造型作为紫砂壶的壶身,必须要有高超的技巧,因为技巧是实现艺术美的必然条件,具有高超的技巧才能把创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使作品巧夺天工、妙超自然。

2 紫砂“月菊壶”虚怀若谷的哲学原理

紫砂“月菊壶”的壶中空腹,有容纳性,恰似虚怀。《老子》:“古之善为士者,……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曰:“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日本高僧白隐禅师,一次接见一位满腹经纶、自视甚高的学者,耐心地倾听他的高论,一面为他执壶斟茶,清茶已斟满,并由杯口向外溢,弄湿了茶几。学者立即说:“禅师,茶已满出来了。”禅师慈和地微笑着,像是自语道:“啊,茶满出来了,再也装不进了。”那位聪慧的学者立刻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顿改先前骄傲自满的态度,虚心求教,终于受益匪浅。空,是一个求学的人始终要保持的,比如钟鼓,若不中空,就不会有巨大的回响。中华文化虚心静虑、雄浑浩瀚,中空哲学代表的不只是虚无,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和慈悲,中空才能包容、接纳。手持紫砂“月菊壶”,神思高远,慢慢体悟此壶虚怀若谷的哲学原理,也渐渐养成了虚怀若谷的品性。

3 紫砂“月菊壶”的艺术内涵

紫砂“月菊壶”以月菊的造型入壶,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月菊外形以及美好情操的赞赏。菊花花色丰富多彩,姿容飘逸,自古即是人喜爱,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世界著名花卉。历代人爱菊赏菊,不仅赞其实用性和姿态美,更喜爱其不畏寒霜的特性。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被文人雅士称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人们赋予它高尚坚强的品格,更进一步升华成为宁折不屈的民族精神,受人爱重。在渊源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的传统中,培养了人们雅洁高尚的情操、品德素养和民族气节,使菊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宋代陆游赞其:“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名纪先秦书,功标列仙方。”菊花因高洁、韵逸、彩色缤纷、形质兼美,它开放在深秋、傲霜挺立、凌寒不凋,被诗人们誉为“花中君子”。紫砂“月菊壶”的菊瓣与刻绘刀工不可分离,菊的形状与刻绘相得益彰,二者如影随形,刻绘的笔法准确地把握了“月菊壶”的形状,使壶器呈现出神似月菊的造型,也使人感受到了该壶的艺术想象之美。

4 结论

紫砂壶艺贵在巧夺天工,天下独有,人的审美形式纷繁多样,艺人们的思维千变万化,但创作理念都是为了体现壶的实用性、韵味美,这一点则是一致的。紫砂创作需要从传统经典作品中去汲取给养,研究、分析、细细揣摩,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探索、追寻,总结经验、古为今用,紫砂“月菊壶”正是借用了月菊的造型,展现出了菊花的人文精神。

[1]史亚琴,孔良法.浅谈宜兴紫砂壶器传承与创新[J].江苏陶瓷.2013(04):50.

[2]谢荣.中日菊花历史及其文化探究[J].考试周刊.2008(12):34-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