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韵笔笔真率意 逸气草草大性情

时间:2024-05-20

李文华

元代立国90年,时间并不是太长,但在我国书画史上却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书画一改前朝工丽精致,怒张燥露的风气,形成了萧适恬淡。清新雅正的风格。涌现出赵孟頫、柯九思和时称“元四家”的倪云林、黄公望、吴镇、王蒙等一一大批书画大家,开创了我国书画史上光彩四溢的新高峰。其中倪云林以其炉火纯青的书画境意显得尤为突出,创立了一代文人画风。

倪云林,名瓒,字元镇,号云林,别号有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萧闲仙卿、曲全叟等10余个。亦自称倪迂、东海瓒、懒瓒。江苏无锡人。元大德辛丑年(公元1301年)生,明洪武甲寅年(公元1374年)卒,享年74岁。

倪云林所作书画,山水不着色,枯木平远,竹石以天然幽淡为宗+时称“逸品”;攻词翰,诗作皆及古意;书从隶入手,翰札熠熠有晋人风气。他诗书画皆佳,只是诗书之名为画名所盖,而少为人所知晓。性格狷介、好洁,一生所作诗书画无数,皆以自娱为乐。

倪云林书画以自娱为乐依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段文字之中: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近迂游来城邑,索画者必欲依彼所指授,又欲应时而得。鄙辱怒骂,无所不有,冤矣乎。讵可责夺人以不髯也。

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

这两段文字,集中体现了倪云林的绘画思想。其立论的着眼点是认为绘画是抒发自身的思想,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是自我娱乐。这一绘画理论荡涤了前朝画风中的求形风气。“宋人论作画,注重物理,而神韵气趣副焉。元人则讲神韵气趣,其合物理与否,若不屑顾及之,云林所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盖无人深恶作画近形似,甚至不屑称作画之事为画,而称为写”。这是郑午昌在《中国画学全史》中对宋元画风的分析,可渭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而倪云林在《竹枝图卷》中以墨笔画新竹一枝,秀嫩可爱,并自识:“老懒无惊,笔老手倦,画止乎此,倘不合意,千万勿罪。懒瓒。”这很好地佐证了他“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革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的绘画思想。那么。倪云林以自娱为宗的绘画理论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有必要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和他对书画艺术独到的感悟来进行分析。

1时代背景形成文入画风

元代虽然国家统一,疆域广大,但这是蒙古武力征服的结果。蒙古统治者根据征服的先后及臣服的程度,将国人分为四等,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西北各民族、西域及欧洲人)、汉人、南人(原属南宋境内的汉人)。这种不平等的民族政策致使民族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元朝始终。因此,深受儒家“兼济”思想影响的汉族文人,着想有所作为,只有入仕为官一途。但现实使他们认识到,元朝终究不是汉人的天下。以往文人即使失意退隐山林,甚至放逐蛮荒,但那种“纵使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对朝廷的希望和幻想,总不会破灭。但元代汉族文人思想的压抑和不平,统治者根本不予理会。

倪云林身处于这样的环境,自然压抑愤懑,郁郁寡欢,加之家道中落,经济拮据,为避兵祸赋税四处漂泊,现实使他深感失望无奈,却又无力改变。因此在他的书画中,那简远天真、淡化超然的气息便跃然纸上。在《安处斋图卷》中,用墨笔画坡陀林屋,远山一角,画面萧索旷逸。自题:“湖上斋居处士家,淡烟疏柳望中赊。安时为善年年乐,处顺谋身事事佳。竹叶夜香缸面酒,菊苗春点磨头茶。幽栖不作红尘客,遮莫寒江卷浪花。十月望日,写安处斋图,并赋长句。倪瓒。”从画及自题诗中,可见倪氏安置身心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诗画自娱为乐,无豪放进取之心,无慷慨悲歌之退意,但这并非说倪云林没有了喜怒哀乐。其在元至正十五年作《渔庄秋霁图》中用墨笔画高树数株,挺拔萧散,远岫简立,山棱峥嵘。自题:“江城风雨歇。笔砚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甘日,瓒。”此图用墨稍显浓润,字体随性清逸,文人馓骨在画中如苍松挺立。此画意境深邃,别具风格,和一意平淡的倪氏画风稍有不同。自题此图时倪云林已七十有二(壬子年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回看18年前所作画卷时,胸中郁郁之情尚微露笔端。在他的《拟赋岳鄂王墓》中很能见其热血满怀:“耿耿忠名万古留,当时功业浩难收。出师未久班师急,相国翻为敌国谋。废垒河山犹带愤,悲风兰慧总惊秋。异代行人一洒泪,精爽依依云气浮。”这是他平淡中不平凡的一面,胸中踊跃的是金石铿锵之气。

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倪云林胸中抱负如云烟渐渐逝去。随着生活愈加艰辛,身心备受折磨,便寄情于山水湖泖之地,纵情于笔墨方寸之间,在画作中自娱身心,依靠在书画艺术上的潜心修养和成就来求得慰藉,以期获得自我解脱。

2生活经历孕育鲜明个性

倪云林以书画自娱,与其生活经历的跌宕起伏所形成的鲜明个性是密不可分的。倪云林出生于江南富裕之家,其家庭“雄赀于乡、富甲一方”,虽然在经济上优裕富足,但几代人都是隐士,并无太大的权势和太高的社会地位。倪云林在青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影响,“励志务为学,守义思居正。闭门读书史,出门求友生。放笔作词赋,览时多论评。白眼视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这正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这段时期的读书经历奠定了倪云林儒家思想的基础。

倪云林28岁时,其兄倪昭奎病逝,不善治理家财的他成为一家之主,应付各种俗事常常使他陷入两难的境地。但依仗雄厚的家财,此时他依旧过着“闭门读书史,出门求友生”的悠闲生活。这段时期,他读书更侧重于老庄的玄学,为避俗务,他谢绝尘事,潜心澹泊,整日埋首于古籍之中,“潜心观道妙,讽咏古人书。怀澄神自适,意惬理无遗”。他潜心研究玄学并非是为了追求道教的长生之说,而是要获得思想和心灵上的自由。这一时期的读书生涯为以后他追求澹泊宁静、幽远空灵的书画风格埋下了种子。

倪云林家道中落后,经济陷入内外交困之中。整日为了处理债务低三下四地拜官候吏,这与他清雅高逸的个性极不相符。因此,他“不辞笔砚酬嘉会,去住江湖各有情”。作好了弃家漂泊的准备,开始了流转无定的生活。在艰辛辗转的动荡生活中,倪云林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追求心境平静,保持不悲不喜的安宁心态。在漂泊途中,他留下许多画作,至正二十年(公元136。年)作《怪石丛篁图》,墨笔画高岩清泉,怪石丛篁。自题:“天妃庙里曾游处,怪石丛篁漫雨苔,今日江湖重回首,卜居南岭自云隈。岁庚子十一月什日,邂遁云冈道师,于长洲邑东之衍庆院,以此纸命写竹石并赋

诗,而纸皆不佳,漫尔作此,愧不能工。道师悯世忧国,以道术为己任。汩汩城邑之中,不以为苦,不肯自逸于风埃之表也,故末句讽之云。邾玄暎、幼霞子。”此图画法苍秀雄健,字体率意幽淡,不同它作。题识中也可看出他不以漂泊为苦,乐观恬淡的精神。也正是不停地漂泊,把他从狭隘的小天地带进了纷繁的大世界,最终进入了他“流水初无竞,归云意自闲”的境界。

3洗陈炼古,成为艺林巨擘

不识旧物,何以言新。倪云林清新淡雅,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风的形成,固然与客观环境和生活历练息息相关,但他同样经历了一个从认识探索到领悟成熟的过程。

据《清河书画舫》记载,倪云林筑清閟阁,收藏了大量法帖名画,有吴道子《释迦降生像》、荆浩《秋山图》、王维《雪蕉图》、董源《潇湘图》、钟繇《荐季直表》、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智永《月仪帖》、陶隐居《画版帖》、褚遂良楷书《干字文》、张旭《秋深帖》、米芾《宝章待访录》、赵孟頫小楷《过秦论》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倪云林刻苦临摹古人,习诗作赋,诗书画皆有所成。

倪云林毕生在书画创作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突破。他早年常外出写景,在方压画上题诗:“我初学挥染,见物皆画似。郊行及城游,物物归画笥。”可见,他最初学画还是很注重形似的。在书法上亦是如此,主要是临摹晋唐名家法帖,如其《寄王叔明》中写道:“几梦山阴王右军,笔墨精妙最能文。”

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和创新。通过对前人书画的认真吸收,倪云林的书画素养已极为广博深厚。中年时期,他汲取诸家之长,又不囿于各家之法,一变古法,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倪氏书画风格。如至正三年,倪云林作《水竹居图》,青绿设色,画坡上平列五树,树后茅屋丛篁,隔溪远岫平林。自题小楷书:“至正三年癸未岁八月望日,口进道过余林下,为言僦居苏州城东,有水竹之胜,因想象图此,并赋诗其上云:‘僦得城东二亩居,水光竹色照琴书。晨起开轩惊宿鸟,诗成洗砚没游鱼。倪瓒题。”此图用笔圆润浑厚,略有董、巨遗法,题诗精整,但尚未脱晋、唐楷法。

不破则不立。倪云林糅合各家之精髓,不媚习俗,独树一帜。在晚年,其书画之间自然率意的美学意蕴已达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境地。用笔不受法度所拘。信手而成,回归天真烂漫的本心,开创一代书画新风,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在《小楷书静寄轩诗文轴》中,他结体用笔崇法古人,有很重的分隶意味,力避圆熟,意在古拙;结体随意,笔画虽精致,却显冷逸吉谈,灵秀虚和。明洪武五年,倪云林作《春山图》,墨笔画冈岫白云,树石苍劲。自题云:“狂风二月独凭栏,青海微茫烟雾间。酒伴提鱼来就煮,骑曹问马只看山,汀花岸柳浑无赖,飞鸟孤云相与还。对此持杯竞须饮,也知春物易阑珊。延陵倪瓒。壬子春。”此图山石用千笔勾皴,老苍劲健之至,白云亦只作空勾,极为自然率性,画面意蕴深远,天旷地远,整图完全不作刻意之笔,只为自娱而矣。

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评倪云林:“迂翁画在胜国时可称逸品,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元之能者虽多,然禀承宋法稍加萧散耳。吴仲圭大有神气,黄子久特妙风格,王叔明奄有前规。而三家皆有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而已。”发乎于心,应诸手。倪云林的书画正如他的襟怀一样,是素淡的,素如白练,淡如轻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