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拍场拾得(二)

时间:2024-05-20

萧 平

现在的艺术品拍卖业仍在热火朝天之势中,每次预展总有数以千百计的书画作品,济济一堂、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既苦了从业人员的苦心收罗,又忙坏了爱好者。“南征北战”好不辛苦!我想,这大约是艺术市场“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若干年后稳定了,成熟了。景象会有所变更的。

然而,辛苦归辛苦,收获也会不少,发现也会不少,这就带来了欣慰和快乐。以下所说,或许算得,谨此与爱好者共同研究。

书画家的作品需要装裱,才能更好地保存和欣赏。所以书画家与装裱师,历来有着亲密的关系。10年前得到一批信札。是吴湖帆、吴子深、陈定山、庞来臣等写给汲古斋(裱画店)执事曹友庆的,他们都是集书画、鉴藏于一身的名家。他们信中所言除装裱外,还涉及书画鉴定与买卖。

古人大约也莫不如是的。高凤翰(1683年-1748年)乾隆六年(1741年)所作瓶菊小幅上端,装有清人王德昌乾隆十一年(1746年)隶、行书两题。题中说,以左手书画兼工者,“自我友南村始”,“南村”为高氏号。称“我友”,可见关系非同一般。主题署款下钤有“时年七十一”印。可知其生于1676年(康熙十五年),长高七岁。德昌,字心逸,山东长山人。《梦窗小牍》说他善总起来说装潢字画,高凤翰目为一绝。必是一位具有文化根底的优秀装裱师。

前在杭州“西泠”拍卖中,再次见到李鳞《枯木竹石图》。去岁在香港嘉士德就注意到。该图绢本水墨,纵横淋漓,为觯师退庵四十寿作,应是真笔。画面左上方有郑燮题:“此复堂先生六十内画也,力足手横,大是青藤得意之笔。不知者以为赝作,直是儿童手眼未除耳。”书体揉合隶楷,即郑氏自谓之“六分半书”。奇隆的是,书意拘谨,不生动。乏风神,与放纵的复堂画笔甚不协调,应是后添的仿迩。真画何以伪题?读者一定会觉得费解。这需要换位思考,即从书画商的位置考虑:李解此图仅粗笔枯木竹石,没有多少“卖相”(这大约是上海人用的词),不懂者恐难接受,甚至认为假。所以书画商借郑的口说出了他要引导买家的话。对于行家,这就无异于画蛇添足了!

这是真画伪题,在传世旧书画中相对较少见,还有一种伪画真题的,则要多一些。

近在上海“崇源”拍卖。又见到了以前见过的一幅署款马守真的《兰竹图》,画、款皆与马氏真迹有距离,完全没有马氏潇洒的风姿。画面有王稺登题诗,亦属仿本。画是伪仿者,当属必然。但合裱诗塘上两家题诗,确是真品。其一吴郁生(1854年-1940年)苏州人,曾为内阁学士,工书善诗。其二朱祖谋(1857年-1931年)吴兴人,光绪九年进士,近代词学大师。他们都是应该藏者“君直”之请而题的,他们对斯图是否心存怀疑,诗句、题跋均未表露,吴郁生只是说了:“此并款字亦百谷代书,非湘兰笔也。”百谷即王稺登。笔者曾引昊题跋语“京师梨园盛时,名优有演马姬画兰,当场画以赠客者”,用以说明马守真对于后世的影响。所以,对于传世旧书画。需要认真具体地加以分析,只要有真的部分,总是有研究价值的。

世传旧时女史画,时有男士代笔的。笔者藏有陈汉第(1874年-1949年,杭州人,辛亥革命后任国务院秘书长,擅写花竹,为中国画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夫人的画,边绫上有数十年后陈汉第跋语,说明是多年前他替夫人所画。这是明说的,未明说的会更多。

女士代男士画似较少见。从流传作品考察,任伯年之女任霞可能在其父晚年代过笔。这是女儿为父代笔,在父女画家中是存在的。现代画家钱松嵒晚年居北京时,有些画的局部也是由他的大女儿紫筠代笔的。前两年在上海拍场见到一幅清代迟瑞的《红叶白鹭》,细勾淡染,清秀婉约,即所写老干枯枝,亦不失娟雅,极类女子手笔。款署:“丙午阳月迟瑞写。”小楷,甚工致。“丙午”应是清雍正四年,纪元1726年,查《国朝画征录》,迟瑞字淡生,闾阳(今属辽宁)人,原籍福建,官辰州知府,擅花鸟革虫。同书,又有“迟瑞妾”一条,云:佚其姓名。辰州知府迟瑞妾,善写花鸟草虫,笔与瑞类,瑞画皆出于妾手。什么“笔与瑞类”?这位为官知府的迟瑞或许并不善画,而是借妾之手以扬名的。可怜这位为妾的女子,连姓名都留不下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