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研究(下)

时间:2024-05-20

王继红++++吕砚

【关键词】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春秋战国时期

【摘要】玉皇庙文化为冀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本文对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的发现、类别、型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带钩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地域分布、用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四、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分期

通览迄今出土的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资料,大致可分为三期(表一、二)。

1.第一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皆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墓地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标本共11例,占15.7%。包括A、B、C、D、E、Fa、Ga、Gb、Ha等9型,占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型别(21型)的42.9%。甲类的横向构图带钩主要集中于第一期,占66.7%。Fa型Ⅰ式、Gb型Ⅰ式和Ha型仅在第一期出现。

2.第二期(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前段)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分别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西梁、葫芦沟、龙庆峡龟山东坡,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宣化县小白阳和怀来县甘子堡春秋中晚期至春秋晚期前段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带钩共25例,占35.7%。包括B、Fa、Ga、Gb、Hb、Hc、Hd、Ia、Ib、J、K和异型等12型,占型别的57.1%。其中Ga、Hb、Hc、Hd和J型是第二期的主要类型。

3.第三期(春秋晚期后段—战国中晚期)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分别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西梁、葫芦沟,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怀来县北辛堡及辽宁省凌源县五道河子春秋晚期后段至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带钩共34例,是发现玉皇庙青铜带钩数量最多的时期,占48.6%。包括A、B、Fa、Fb、Fc、Ga、Gb、Ia、Ib、K、La、Lb和异型等13型,占型别的61.9%。其中Fa型Ⅳ式、Fb型、Fc型、Gb型Ⅲ式、Ia型Ⅱ式和Ⅲ式、Ib型Ⅳ式、K型Ⅱ式和Ⅲ式以及La型和Lb型都是只在第三期出现的型式,异型带钩的80%以上都出现在第三期。

五、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性特点

1.甲类带钩的出现早于乙类带钩。

甲类带钩是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率先出现的类型,乙类带钩的早期标本晚于A型带钩的早期标本。YYM18∶10的A型Ⅰ式带钩出现于春秋早期,它不但早于所有的乙类带钩,而且也早于甲类其他诸型式带钩。

2.甲类带钩是第一期的代表性类型,乙类带钩是第二期、第三期的代表类型。

乙类带钩为何能取代甲类带钩,成为主流,我们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甲类带钩多为双钩钮,形体较大,且厚重,其平均重量超过乙类带钩1倍多,甚至2倍,耗铜量较大,过于费料;其二,甲类带钩造型、结构比乙类带钩略显笨拙,使用起来不够灵便,实用性较差,而乙类带钩规避了甲类带钩的这些欠缺,因此得以迅猛发展。

3.甲类带钩型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因甲类带钩出土数量较少,能够看出早期发展演变有规律性特点的型式就更少了,现仅就A型和B型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归纳(表三、四)。从中可以看到,这两型带钩都是从注重镶嵌工艺,到简化装饰手法、取消镶嵌,从精工细作,到简率粗陋,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

4.乙类带钩型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乙类带钩出土数量比较多,能够看出早晚发展演变有规律性特点的型式主要有4型,即Fb型、Gb型、K型、La型,现亦采用表格形式归纳之。

Fb型在短期内完成了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过程。Ⅰ式仅有粗率的放射形方格纹;Ⅱ式不仅方格纹整齐规范了,还出现了兽面纹;Ⅲ式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Ⅳ式把兽面的型式稳定下来,成为定式;Ⅴ式和Ⅵ式是在该型的基本元素确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即尝试以乳钉纹代替兽面纹,以通体弦纹或连珠纹装饰钩面。总之,Fb型青铜带钩的基本元素就是不闭合同心圆装饰的圆形钩面,在此基础上,在留白处设计出不同的兽面纹,以不同的纹饰——如方格纹、弦纹、连珠纹或不同纹饰的组合,构成不同风格的同心圆来装饰钩面(表五)。

Gb型的3个式别反映了鸟形设计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Ⅰ式是一个振翅欲飞的小鸟,双翅饰乳钉纹,尾饰线纹;Ⅱ通体素面,双翅初敛,由动至静;Ⅲ式将纵向椭圆的钩面偏下部位两侧浅坑凹入,似敛翅收尾的鸟体(表六)。

K型的钩面是一个兽面纹,其三个发展阶段是对兽眼不断强化的过程。Ⅰ式兽面眼、鼻、口、须均备,圆目中心突起小钉状瞳孔;Ⅱ式省去鼻子,胡须和嘴也简化成三连弧,双重圆目更显突出;Ⅲ式干脆口、须均略,特别突出重重外鼓的双眼(表七)。

L型带钩是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中唯一钩体在上、钩首在下的长颈兽面纹青铜带钩。其中La型的钩颈越来越长,饰以兽面的钩体占带钩通长的比例越来越小,从1/3最后到1/5,钩颈也逐渐后曲,兽面最初的折线由曲线、弧线代替,表情似乎由凶悍变得温和,甚至是微笑(表八)。

六、用途及相关问题

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用途以束系革带为主,其使用者绝大多数是有社会地位的男性武士。

1.从经过科学发掘的军都山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和龙庆峡龟山东坡四处墓地的出土资料看,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束系革带,二是用于佩器和佩物。其出土部位绝大多数是死者腰部,或居于正中部位,或略偏左,或略偏右,或稍偏上,或稍偏下等,应是用于束系革带的。如A型Ⅰ式的YYM18∶10就出于死者腰部正中位置,钩钮联于革带之上,钩首紧紧连着革带另一端的椭圆形铜环,这是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用于束系革带最明确、最清楚的例证之一。也有少数是用于佩器或佩物的,其出土部位与相关的佩器或佩物挨得很近,或紧连在一起。如龙庆峡龟山东坡M36同时出土了2件带钩,其中LM36∶5出于死者右髋骨部位,是用于束系革带的;而另一件LM36∶6则出于死者左髋骨之下,紧挨着短剑剑首与削刀环首,推测此带钩应作佩器或佩物之用,即以此佩挂剑囊和刀囊。

2.军都山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和龙庆峡龟山东坡四处墓地出土带钩的49座墓葬中,除葫芦沟墓地有1例墓主为女性,1例为少儿外,其余47座墓墓主皆为男性。说明这些男性死者生前皆为武士,日常需要用带钩束系革带,或佩系剑囊和刀囊之类的物件。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一些墓葬规格较高、死者身份地位较高的墓中,随葬青铜带钩的比例明显较高。如玉皇庙YYM18和YYM250都是属于大型甲(A)级墓葬,死者均为部落首领级的人物,在他们的腰间都出有青铜带钩;还有很多属乙(A)级和乙(B)级的中型墓葬,死者身份都属于贵族级的男性武士,腰间也都出有青铜带钩,乙(A)级墓如玉皇庙YYM13、YYM229、YYM275、YYM227、YYM261、YYM95、YYM86、YYM209,西梁YXM1,龙庆峡龟山东坡M36;乙(B)级墓如玉皇庙YYM228、YYM226、YYM188、YYM63、YYM213、YYM158、YYM124,西梁YXM25,葫芦沟YHM25等。这表明,是否佩带青铜带钩,或佩带何种型式的青铜带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玉皇庙文化男性氏族成员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

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在春秋时期已呈现出成熟的形态,其源流尚待探讨。但从出土资料看,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应该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带钩。

〔责任编辑:成彩虹〕

【关键词】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春秋战国时期

【摘要】玉皇庙文化为冀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本文对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的发现、类别、型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带钩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地域分布、用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四、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分期

通览迄今出土的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资料,大致可分为三期(表一、二)。

1.第一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皆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墓地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标本共11例,占15.7%。包括A、B、C、D、E、Fa、Ga、Gb、Ha等9型,占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型别(21型)的42.9%。甲类的横向构图带钩主要集中于第一期,占66.7%。Fa型Ⅰ式、Gb型Ⅰ式和Ha型仅在第一期出现。

2.第二期(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前段)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分别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西梁、葫芦沟、龙庆峡龟山东坡,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宣化县小白阳和怀来县甘子堡春秋中晚期至春秋晚期前段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带钩共25例,占35.7%。包括B、Fa、Ga、Gb、Hb、Hc、Hd、Ia、Ib、J、K和异型等12型,占型别的57.1%。其中Ga、Hb、Hc、Hd和J型是第二期的主要类型。

3.第三期(春秋晚期后段—战国中晚期)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分别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西梁、葫芦沟,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怀来县北辛堡及辽宁省凌源县五道河子春秋晚期后段至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带钩共34例,是发现玉皇庙青铜带钩数量最多的时期,占48.6%。包括A、B、Fa、Fb、Fc、Ga、Gb、Ia、Ib、K、La、Lb和异型等13型,占型别的61.9%。其中Fa型Ⅳ式、Fb型、Fc型、Gb型Ⅲ式、Ia型Ⅱ式和Ⅲ式、Ib型Ⅳ式、K型Ⅱ式和Ⅲ式以及La型和Lb型都是只在第三期出现的型式,异型带钩的80%以上都出现在第三期。

五、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性特点

1.甲类带钩的出现早于乙类带钩。

甲类带钩是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率先出现的类型,乙类带钩的早期标本晚于A型带钩的早期标本。YYM18∶10的A型Ⅰ式带钩出现于春秋早期,它不但早于所有的乙类带钩,而且也早于甲类其他诸型式带钩。

2.甲类带钩是第一期的代表性类型,乙类带钩是第二期、第三期的代表类型。

乙类带钩为何能取代甲类带钩,成为主流,我们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甲类带钩多为双钩钮,形体较大,且厚重,其平均重量超过乙类带钩1倍多,甚至2倍,耗铜量较大,过于费料;其二,甲类带钩造型、结构比乙类带钩略显笨拙,使用起来不够灵便,实用性较差,而乙类带钩规避了甲类带钩的这些欠缺,因此得以迅猛发展。

3.甲类带钩型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因甲类带钩出土数量较少,能够看出早期发展演变有规律性特点的型式就更少了,现仅就A型和B型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归纳(表三、四)。从中可以看到,这两型带钩都是从注重镶嵌工艺,到简化装饰手法、取消镶嵌,从精工细作,到简率粗陋,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

4.乙类带钩型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乙类带钩出土数量比较多,能够看出早晚发展演变有规律性特点的型式主要有4型,即Fb型、Gb型、K型、La型,现亦采用表格形式归纳之。

Fb型在短期内完成了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过程。Ⅰ式仅有粗率的放射形方格纹;Ⅱ式不仅方格纹整齐规范了,还出现了兽面纹;Ⅲ式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Ⅳ式把兽面的型式稳定下来,成为定式;Ⅴ式和Ⅵ式是在该型的基本元素确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即尝试以乳钉纹代替兽面纹,以通体弦纹或连珠纹装饰钩面。总之,Fb型青铜带钩的基本元素就是不闭合同心圆装饰的圆形钩面,在此基础上,在留白处设计出不同的兽面纹,以不同的纹饰——如方格纹、弦纹、连珠纹或不同纹饰的组合,构成不同风格的同心圆来装饰钩面(表五)。

Gb型的3个式别反映了鸟形设计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Ⅰ式是一个振翅欲飞的小鸟,双翅饰乳钉纹,尾饰线纹;Ⅱ通体素面,双翅初敛,由动至静;Ⅲ式将纵向椭圆的钩面偏下部位两侧浅坑凹入,似敛翅收尾的鸟体(表六)。

K型的钩面是一个兽面纹,其三个发展阶段是对兽眼不断强化的过程。Ⅰ式兽面眼、鼻、口、须均备,圆目中心突起小钉状瞳孔;Ⅱ式省去鼻子,胡须和嘴也简化成三连弧,双重圆目更显突出;Ⅲ式干脆口、须均略,特别突出重重外鼓的双眼(表七)。

L型带钩是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中唯一钩体在上、钩首在下的长颈兽面纹青铜带钩。其中La型的钩颈越来越长,饰以兽面的钩体占带钩通长的比例越来越小,从1/3最后到1/5,钩颈也逐渐后曲,兽面最初的折线由曲线、弧线代替,表情似乎由凶悍变得温和,甚至是微笑(表八)。

六、用途及相关问题

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用途以束系革带为主,其使用者绝大多数是有社会地位的男性武士。

1.从经过科学发掘的军都山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和龙庆峡龟山东坡四处墓地的出土资料看,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束系革带,二是用于佩器和佩物。其出土部位绝大多数是死者腰部,或居于正中部位,或略偏左,或略偏右,或稍偏上,或稍偏下等,应是用于束系革带的。如A型Ⅰ式的YYM18∶10就出于死者腰部正中位置,钩钮联于革带之上,钩首紧紧连着革带另一端的椭圆形铜环,这是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用于束系革带最明确、最清楚的例证之一。也有少数是用于佩器或佩物的,其出土部位与相关的佩器或佩物挨得很近,或紧连在一起。如龙庆峡龟山东坡M36同时出土了2件带钩,其中LM36∶5出于死者右髋骨部位,是用于束系革带的;而另一件LM36∶6则出于死者左髋骨之下,紧挨着短剑剑首与削刀环首,推测此带钩应作佩器或佩物之用,即以此佩挂剑囊和刀囊。

2.军都山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和龙庆峡龟山东坡四处墓地出土带钩的49座墓葬中,除葫芦沟墓地有1例墓主为女性,1例为少儿外,其余47座墓墓主皆为男性。说明这些男性死者生前皆为武士,日常需要用带钩束系革带,或佩系剑囊和刀囊之类的物件。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一些墓葬规格较高、死者身份地位较高的墓中,随葬青铜带钩的比例明显较高。如玉皇庙YYM18和YYM250都是属于大型甲(A)级墓葬,死者均为部落首领级的人物,在他们的腰间都出有青铜带钩;还有很多属乙(A)级和乙(B)级的中型墓葬,死者身份都属于贵族级的男性武士,腰间也都出有青铜带钩,乙(A)级墓如玉皇庙YYM13、YYM229、YYM275、YYM227、YYM261、YYM95、YYM86、YYM209,西梁YXM1,龙庆峡龟山东坡M36;乙(B)级墓如玉皇庙YYM228、YYM226、YYM188、YYM63、YYM213、YYM158、YYM124,西梁YXM25,葫芦沟YHM25等。这表明,是否佩带青铜带钩,或佩带何种型式的青铜带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玉皇庙文化男性氏族成员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

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在春秋时期已呈现出成熟的形态,其源流尚待探讨。但从出土资料看,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应该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带钩。

〔责任编辑:成彩虹〕

【关键词】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春秋战国时期

【摘要】玉皇庙文化为冀北地区一支重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本文对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的发现、类别、型式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带钩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地域分布、用途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四、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分期

通览迄今出土的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资料,大致可分为三期(表一、二)。

1.第一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皆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墓地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标本共11例,占15.7%。包括A、B、C、D、E、Fa、Ga、Gb、Ha等9型,占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型别(21型)的42.9%。甲类的横向构图带钩主要集中于第一期,占66.7%。Fa型Ⅰ式、Gb型Ⅰ式和Ha型仅在第一期出现。

2.第二期(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前段)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分别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西梁、葫芦沟、龙庆峡龟山东坡,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宣化县小白阳和怀来县甘子堡春秋中晚期至春秋晚期前段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带钩共25例,占35.7%。包括B、Fa、Ga、Gb、Hb、Hc、Hd、Ia、Ib、J、K和异型等12型,占型别的57.1%。其中Ga、Hb、Hc、Hd和J型是第二期的主要类型。

3.第三期(春秋晚期后段—战国中晚期)

属于此期的青铜带钩标本,分别出自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玉皇庙、西梁、葫芦沟,河北省滦平县梨树沟门、怀来县北辛堡及辽宁省凌源县五道河子春秋晚期后段至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可分型分式的带钩共34例,是发现玉皇庙青铜带钩数量最多的时期,占48.6%。包括A、B、Fa、Fb、Fc、Ga、Gb、Ia、Ib、K、La、Lb和异型等13型,占型别的61.9%。其中Fa型Ⅳ式、Fb型、Fc型、Gb型Ⅲ式、Ia型Ⅱ式和Ⅲ式、Ib型Ⅳ式、K型Ⅱ式和Ⅲ式以及La型和Lb型都是只在第三期出现的型式,异型带钩的80%以上都出现在第三期。

五、发展演变过程中的规律性特点

1.甲类带钩的出现早于乙类带钩。

甲类带钩是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率先出现的类型,乙类带钩的早期标本晚于A型带钩的早期标本。YYM18∶10的A型Ⅰ式带钩出现于春秋早期,它不但早于所有的乙类带钩,而且也早于甲类其他诸型式带钩。

2.甲类带钩是第一期的代表性类型,乙类带钩是第二期、第三期的代表类型。

乙类带钩为何能取代甲类带钩,成为主流,我们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甲类带钩多为双钩钮,形体较大,且厚重,其平均重量超过乙类带钩1倍多,甚至2倍,耗铜量较大,过于费料;其二,甲类带钩造型、结构比乙类带钩略显笨拙,使用起来不够灵便,实用性较差,而乙类带钩规避了甲类带钩的这些欠缺,因此得以迅猛发展。

3.甲类带钩型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因甲类带钩出土数量较少,能够看出早期发展演变有规律性特点的型式就更少了,现仅就A型和B型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归纳(表三、四)。从中可以看到,这两型带钩都是从注重镶嵌工艺,到简化装饰手法、取消镶嵌,从精工细作,到简率粗陋,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

4.乙类带钩型式发展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乙类带钩出土数量比较多,能够看出早晚发展演变有规律性特点的型式主要有4型,即Fb型、Gb型、K型、La型,现亦采用表格形式归纳之。

Fb型在短期内完成了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过程。Ⅰ式仅有粗率的放射形方格纹;Ⅱ式不仅方格纹整齐规范了,还出现了兽面纹;Ⅲ式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Ⅳ式把兽面的型式稳定下来,成为定式;Ⅴ式和Ⅵ式是在该型的基本元素确定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即尝试以乳钉纹代替兽面纹,以通体弦纹或连珠纹装饰钩面。总之,Fb型青铜带钩的基本元素就是不闭合同心圆装饰的圆形钩面,在此基础上,在留白处设计出不同的兽面纹,以不同的纹饰——如方格纹、弦纹、连珠纹或不同纹饰的组合,构成不同风格的同心圆来装饰钩面(表五)。

Gb型的3个式别反映了鸟形设计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Ⅰ式是一个振翅欲飞的小鸟,双翅饰乳钉纹,尾饰线纹;Ⅱ通体素面,双翅初敛,由动至静;Ⅲ式将纵向椭圆的钩面偏下部位两侧浅坑凹入,似敛翅收尾的鸟体(表六)。

K型的钩面是一个兽面纹,其三个发展阶段是对兽眼不断强化的过程。Ⅰ式兽面眼、鼻、口、须均备,圆目中心突起小钉状瞳孔;Ⅱ式省去鼻子,胡须和嘴也简化成三连弧,双重圆目更显突出;Ⅲ式干脆口、须均略,特别突出重重外鼓的双眼(表七)。

L型带钩是目前发现的玉皇庙文化中唯一钩体在上、钩首在下的长颈兽面纹青铜带钩。其中La型的钩颈越来越长,饰以兽面的钩体占带钩通长的比例越来越小,从1/3最后到1/5,钩颈也逐渐后曲,兽面最初的折线由曲线、弧线代替,表情似乎由凶悍变得温和,甚至是微笑(表八)。

六、用途及相关问题

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用途以束系革带为主,其使用者绝大多数是有社会地位的男性武士。

1.从经过科学发掘的军都山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和龙庆峡龟山东坡四处墓地的出土资料看,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的用途主要有两种:一是用于束系革带,二是用于佩器和佩物。其出土部位绝大多数是死者腰部,或居于正中部位,或略偏左,或略偏右,或稍偏上,或稍偏下等,应是用于束系革带的。如A型Ⅰ式的YYM18∶10就出于死者腰部正中位置,钩钮联于革带之上,钩首紧紧连着革带另一端的椭圆形铜环,这是玉皇庙文化青铜带钩用于束系革带最明确、最清楚的例证之一。也有少数是用于佩器或佩物的,其出土部位与相关的佩器或佩物挨得很近,或紧连在一起。如龙庆峡龟山东坡M36同时出土了2件带钩,其中LM36∶5出于死者右髋骨部位,是用于束系革带的;而另一件LM36∶6则出于死者左髋骨之下,紧挨着短剑剑首与削刀环首,推测此带钩应作佩器或佩物之用,即以此佩挂剑囊和刀囊。

2.军都山玉皇庙、葫芦沟、西梁和龙庆峡龟山东坡四处墓地出土带钩的49座墓葬中,除葫芦沟墓地有1例墓主为女性,1例为少儿外,其余47座墓墓主皆为男性。说明这些男性死者生前皆为武士,日常需要用带钩束系革带,或佩系剑囊和刀囊之类的物件。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一些墓葬规格较高、死者身份地位较高的墓中,随葬青铜带钩的比例明显较高。如玉皇庙YYM18和YYM250都是属于大型甲(A)级墓葬,死者均为部落首领级的人物,在他们的腰间都出有青铜带钩;还有很多属乙(A)级和乙(B)级的中型墓葬,死者身份都属于贵族级的男性武士,腰间也都出有青铜带钩,乙(A)级墓如玉皇庙YYM13、YYM229、YYM275、YYM227、YYM261、YYM95、YYM86、YYM209,西梁YXM1,龙庆峡龟山东坡M36;乙(B)级墓如玉皇庙YYM228、YYM226、YYM188、YYM63、YYM213、YYM158、YYM124,西梁YXM25,葫芦沟YHM25等。这表明,是否佩带青铜带钩,或佩带何种型式的青铜带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玉皇庙文化男性氏族成员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

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在春秋时期已呈现出成熟的形态,其源流尚待探讨。但从出土资料看,玉皇庙文化的青铜带钩应该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带钩。

〔责任编辑:成彩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