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纪实图式与作者新探

时间:2024-05-20

周江南

[摘要] 上海博物馆藏有传为南宋画家李嵩所作《西湖图》卷。画者应是借助地舆学有关图文材料,通过登高写生与目识心记绘成此图,画作底本极可能是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临安志》中的《西湖图》。上海博物馆藏《西湖图》卷具有纪实性,时人已经把欣赏画卷当作游览西湖的一部分。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认为该图存在明代何琮所作的可能性。

[关键词] 李嵩 《西湖图》卷 地舆学 何琮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的《西湖图》卷传为南宋李嵩(1166—1243)所作,前人對其创作者是否为李嵩这一问题多有论述。张珩[1]、徐邦达[2]认为此图是李嵩所作,单国霖[3]、杨仁恺[4]、劳继雄[5]、宫崎法子[6]、吴耀珉[7]、李慧漱[8]等学者则认为此图只是南宋时期的一件作品,创作者并非李嵩。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更新颖的观点。中央美术学院陈晓雯《传李嵩〈西湖图〉卷研究》[9]一文从印鉴、图式、技法风格、纸张以及所绘内容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该图为明代中期的作品,并将其创作时间大致确定为弘治五年(1492)到正德元年(1506)。笔者赞同这一观点,本文也将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陈晓雯从书画鉴定学的角度,对画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证,只是关于绘画本身,尤其是对其创作方法与历史语境尚缺乏进一步的探究。如若将此幅作品放置在明代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研究,同时深入观察画作本身,其实不难发现该图的创作方式与创作背景另有新意。

一、《西湖图》卷是如何画成的

(一)观看的传统:从杭州城远眺西湖

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曾给友人寄去一幅《杭州郡楼登望图》,而该图可能是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西湖图”。我们从其友人的诗句“画得江城登望处,寄来今日到长安”[10]可以得知,画家是从杭州城楼上远眺西湖的。这一观看视角延续了上千年,并且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观看程式,后世的诸多画家都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创作此类作品的。

就上博本《西湖图》卷而言,画家明显不满足于城楼上所看到的世界——他似乎有着更大的“野心”。这幅画展示了只有从数百米高空俯瞰才能欣赏到的风景,而彼时的人们根本无法到达这一高度,毕竟西湖东侧的吴山也不过百米高而已。那么,彼时的画家是如何完成这幅作品的呢?

(二)登高览胜与目识心记

古代没有航拍飞机,要俯瞰西湖只能登上高山,故而想要创作一幅写实性画作需要画家花费大量时间观察。吴山是古时俯瞰西湖的最佳位置,那里所能看到的景色与上博本《西湖图》卷所描绘的景致极为相似,尤其是雷峰塔、苏堤及远山的形态。这说明,画家绘制此图时,很有可能登上了吴山去搜集素材。

画家对自然的观察很细致,试图追求一种高度的还原。他用毛笔模仿山体的起伏,将雷峰塔后的远山用波浪形淡墨皴绘而成。这种极富写实意味的画法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较为少见。画家在创作时一定结合了登高览胜、目识心记、对景写生的方法。其实,即使登上吴山,画家也依然没有办法看到完整的西湖景色,因为雷峰塔会挡住许多建筑,孤山也只能看到侧影,因而上博本《西湖图》卷不可能是画家完全根据写生完成的。

(三)参考地图

通过分析上博本《西湖图》卷,笔者发现画中的孤山与雷峰塔并非来自同一视角——孤山似乎是从高处俯瞰,雷峰塔的视角则相对较低,更接近于平视。古代杭州城中不可能有很高的视点来观察孤山,故而笔者认为孤山的图像其实是从地图中挪移而来的,而雷峰塔则更加接近于实景所见。

地图的作用在这幅作品中意义重大。关于孤山与如今北山街的位置,画家大概率是借鉴了南宋《临安志》中的《西湖图》[11](以下简称为“南宋本《西湖图》”)。因为两幅图中孤山的形态及北山街周围的建筑高度相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画家所借鉴的应是南宋《临安志》中的西湖图像,而并非后代的其他传本。其关键之处在于此版本将孤山、断桥与白堤的关系处理得十分独特。

故宫博物院藏有晚明画家宋旭在万历十九年(1591)创作的一幅长卷《湖山春晓图》,创作年代比上博本《西湖图》卷稍晚一些。陈晓雯推断,《湖山春晓图》的创作时间是在弘治五年(1492)至正德元年(1506)。画家对西湖的自然景致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绘,只是画中的孤山与上博本《西湖图》卷中的孤山有很大的区别。在宋旭的笔下,孤山通过一条长长的白堤与北山街相连,最终在断桥处延伸向陆地。这与今人所看到的西湖景致十分类似。然而,在上博本《西湖图》卷中,孤山直接通过断桥与陆地相连,并不存在狭长的白堤。

难道宋代西湖周围没有长长的白堤吗?事实并非如此。在宋代,人们将白堤周围的一片区域称为孤山路或白沙堤。孤山路涵盖的不只是白堤,而是从断桥到西泠桥的一段路程。据《临安志·九十三卷》载,“孤山路,在孤山之下,北有断桥,南有西泠桥,其西为里湖”[12]“断桥,今名宝祐桥,孤山路口。涵碧桥,孤山路中”[13]。涵碧桥,明代又称“锦带桥”,是连接孤山与白堤的一座桥梁。

南宋周密《苹洲渔笛谱疏证》中有载:“出钱唐门循湖而行,入白沙堤。第一桥曰‘断桥,界于前后湖之中,水光潋滟,桥影倒浸,如玉腰金背。”[14]由此可见,宋代西湖周围确实有长长的白堤,且在白堤上有两座桥。由杭州城通往孤山的第一座桥为断桥,第二座桥为涵碧桥。然而,在南宋本《西湖图》中,画家并没有绘制白堤,仅在孤山与北山街之间绘有一座断桥。上博本《西湖图》卷也是如此。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上博本《西湖图》卷中的孤山与北山街借鉴的就是南宋本《西湖图》,或者说上博本《西湖图》卷的底本极有可能是南宋本《临安志》。[15]除此之外,上博本《西湖图》卷还借鉴了南宋本《西湖图》中船只的画法。以上种种细节说明,上博本《西湖图》卷“截取”了南宋本《西湖图》的部分内容,南宋本《西湖图》对上博本《西湖图》卷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四)借鉴图式

上博本《西湖图》卷最下端描绘的是杭州城外靠近西湖一侧的景色。现实中,西湖的岸边不是整饬的,而画中却被绘制得十分齐平,这显然是经过了画家的主观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在更早的画作中也时常出现,譬如《富春山居图》卷。黄公望也是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暗示观者在画作之外还有无穷大的世界。

上博本《西湖图》卷是一幅“实景山水画”,画面描绘的是真实存在的西湖景色。不过,仅以“实景山水画”一词来概括这件作品,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这件作品的价值,也低估了画家的创造力。毕竟画家花费了许多精力完成了这幅相当“写实”的作品,努力做到了“搜妙求真”。其显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西湖的真实景色描绘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登临吴山之巅时,人们无法看全远山与南山路一带的景色,孤山与北山路一侧的风景则有着更高的观看难度。在南宋本《西湖图》中,只有孤山与北山路一侧的景色描绘得相对写实,其他部分都描绘得十分潦草。因此可以说,实景与地图之间形成了一种十分完美的互补关系,画家将二者结合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了。

因为这件作品很可能借鉴了地图中的某些元素,所以必然带有一些地图的特征。地图赋予了这件作品“知识性”,观者可以通过观看这幅画作了解西湖的地理环境。同时,这幅作品也颇具艺术性,不仅是一幅简单的具有实用性的地图,也具备审美功能,有诗意化的美感。

二、上博本《西湖图》卷与南宋本《西湖图》之异同

通过比较,笔者认为上博本《西湖图》卷明显借鉴了南宋本《西湖图》的内容与形式,只不过画家对南宋本《西湖图》进行了内容上的改造,其中包括未表现西湖三潭石塔和对苏堤以西淤堵情况的还原。这些改造是后世画家关注的重点,也是今人想要破解上博本《西湖图》卷“密码”的关键所在。

(一)西湖三潭石塔的消失

北宋时期,苏轼修筑了西湖三潭石塔,以此作为环西湖进行农耕活动的界线。南宋《方舆胜览》与《梦粱录》中记载有“西湖十景”,其中就有“三潭印月”。西湖三潭石塔作为人们重视并且热衷于观看的景象,常常出现在各类地舆图中,其中就包括南宋本《西湖图》。上博本《西湖图》卷虽然借鉴了南宋本《西湖图》的内容,但却并没有表现西湖三潭石塔。这并非是作者漏画,而是因为在明代时西湖三潭石塔曾被毁坏。明代《西湖游览志》有载:

湖心亭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三塔鼎峙。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是也,故建三塔镇之。国朝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时寺僧倚怙镇守中官,杜门不容官长以酒肴入。阴大怒,廉其奸事,立毁之,并去其塔。[ 1 6 ]

清代《湖山便览》载有:

弘治五年按察佥事阴子淑廉,得寺僧之奸,发事毁之,并毁寺前之塔。[ 1 7 ]

(二)苏堤以西的淤堵

明代时,苏堤以西曾出现过严重的淤堵情况,明代《杭州府志》载有:

苏公堤……自是堤之东西分为两湖,岁久居人,日占为田为池。桥西今已不复有湖,六桥下微通小口,以口西山之水可行铁爪小舟……今废尽,为居民僧寺,鱼池田桑。[ 1 8 ]

明代《西湖游览志》载有:

我朝成化已前,里湖尽为民业,六桥水流如线。[19]

上博本《西湖图》卷中描绘的是苏堤以西的景色,几乎是对上述文字的真实还原。画家没有按照南宋本《西湖图》的样式绘制,而是十分生动地还原成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这种淤堵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正德元年(1506)——杨孟瑛对西湖淤堵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之后方才恢复正常。因此,陈晓雯将上博本《西湖图》卷的创作年代定在明弘治五年(1492)至明正德元年(1506)是十分有道理的。

吴雪杉在《雷峰夕照:“遗迹”的观看与再现》一文中曾对“雷峰夕照”这一创作母体进行过详细论证,认为:“就雷峰塔图像而言,由宋至明,大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重要性逐渐提升的历程。宋元绘画里,雷峰塔所占体量相对较小,明代以后,雷峰塔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体现在两点:一是雷峰塔与雷峰的比例关系,二是雷峰塔本身在整个画面上所占的空间大小。”[20]在上博本《西湖图》卷的画面左侧,雷峰塔显得尤为突出,这说明画家对雷峰塔十分关注。然而,事实上南宋时期的人们对雷峰塔的关注度并不高,南宋本《西湖图》中的雷峰塔只是作为一个标志出现,并没有被着重强调。这从侧面反映出上博本《西湖图》卷的创作年代至少是在南宋以后了。

基于此,我們可以大致厘清画家在创作上博本《西湖图》卷时的主要思路:画家想要描绘一幅以西湖为主题的全景图,之后他选择了南宋本《西湖图》作为创作框架,参考了其中孤山与北山街的画法,继而登上高山,通过目识心记的方法开展写生活动。由于彼时西湖三潭石塔被毁,画家没有描绘这一景色,而是着重刻画了雷峰塔,并还原了苏堤西侧远处的淤堵情况。

那么,为何画家只关注了西湖三潭石塔的消失和远处农田的淤堵情况,而没有还原彼时白堤周围的环境?难道是画家不知道白堤的长度吗?显然不是。笔者以为这是画家对作品的一种创造性表达,即还原一部分真实情况,模仿、借鉴一部分图式内容,再结合自身对绘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艺术表达。画家通过这样的融合方式,使观者在看到这幅作品之后会将其与南宋本《西湖图》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与思考。

我们与其说画家是在借鉴南宋本《西湖图》,不如说两幅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适合今人进行比较研究。上博本《西湖图》卷不只是一幅纯粹表现西湖自然风光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纪实性。画家心中存在一套明确、独立的叙述逻辑。他似乎在告诉观者,如今的西湖与南宋时期的西湖有着类似的格局,但是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如西湖三潭石塔已被毁,湖面也发生了淤堵。这幅作品因为表现了彼时西湖的现实情况,所以具有了时代性和纪实性。因此,笔者认为纪实性才是上博本《西湖图》卷的特殊之处和画家的创作目的之所在。

宋元时期,“纪实性山水画”并不盛行,画家多追求作品是否能呈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而在这幅画中,画家似乎十分满足于记录、描绘当下目之所及的景色,这应当与画家的创作背景和此幅画的绘画性质密切相关。

三、上博本《西湖图》卷的观看方式

上博本《西湖图》卷引首有“沈周”所题“湖山佳处”四字,然而此四字的用笔与气息与存世沈氏真迹有着不小的距离,墨色更是浮于纸上,应当是伪作。画卷拖尾处有两段嘉兴文人的题跋,其一为吴璠所题,款署“秀水吴璠”,跋文曰:“江山湖山春最秀,江水湖水春最清。买舟南游作胜览,此行绝似登蓬瀛。”其二为金礼所题,款署“嘉禾金礼”,跋文曰:“锦缆牙樯作胜游,天涯好景落扁舟。吟看一路晓山碧,卧听满江春水流。诗酒有坛寻李杜,乾坤何处访曹刘。人生得意须行乐,莫待萧萧两鬓秋 。”

这两段题跋很少被后世研究者所关注,然而其中隐含了很多信息。跋文中的“春最秀”“春最清”“春水流”等内容点明了画中的季节为春季,“买舟南游”“锦缆牙樯”等内容表明吴璠与金礼均曾泛舟于西湖。通过这两段题跋,我们可以想象在数百年前,同为嘉兴人的吴璠与金礼都曾在春日乘船从嘉兴来到杭州,在船上饮酒作诗,欣赏美景,之后又不约而同地在上博本《西湖图》卷中题跋。两首诗中都反复提到了“舟”“春”“游”几字。由此可见,观看上博本《西湖图》卷的最佳方式应是边游览西湖,边欣赏画卷。古人坐在船上游览西湖,如同徜徉在画中,画中人与画外人不分你我,充满着无限的遐想。

唐代诗人王维曰:“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行舟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上博本《西湖图》卷便是对这首《周庄河》最完美的视觉演绎。画家的创作富含诗意,以至于人们在观看画作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泛舟西湖、凭诗寄意。明代中后期,画坛开始流行“纪游图”。这种绘图方式主要是为了记录游览经历。从艺术审美的层面来看,上博本《西湖图》卷与一般意义上的“纪游图”其实并不完全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彼时两位题识者对上博本《西湖图》卷的绘图方式、绘画技巧等并不十分关注,他们似乎更在意旅行本身,图画只是辅助他们游玩的一个工具。他们作诗绝非是为了夸赞作品的精妙,而是在记录各自的经历与对人生的感悟。在他们看来,这幅作品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作品只是承载他们情怀的一个媒介,而不是需要倍加呵护的珍品。只不过,明人观看这幅作品后留下的题跋确实对今人研究上博本《西湖图》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关于对上博本《西湖图》卷作者的推断

在《传李嵩〈西湖图〉卷研究》一文中,陈晓雯认为上博本《西湖图》卷中最早、最可靠的印章为清雍正时期的收藏家谢凇洲所钤。然而,谢凇洲钤印时已距离画作的创作时间较为久远,若想寻找到距离创作者较早、较可靠的文字讯息,笔者认为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卷后拖尾处的两段题识。这两段题识的题写者分别为吴璠和金礼,均为嘉兴人氏,在《嘉兴历代人物考略》中可查到相关信息:

吴璠,嘉兴人,清学者。咸丰九年重修有《吴氏族谱》。

金礼,字敬之,号竹溪,秀水人。明官员。金玉孙,金鉴子,金宗仁、金宗义、金宗智、金宗信弟。景泰癸酉举人,五年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升刑部广西司郎中,仕至云南参议。卒年七十八。[21]

《嘉兴历代人物考略》中的吴璠活跃于晚清时期,不知与题跋的吴璠是否为同一人。[22]不过可以明确的是,金礼是景泰五年(1454)的进士,与陈晓雯推测上博本《西湖图》卷的创作年代十分接近,故而金礼与该作品的真实作者应该活跃于同一时期。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中有一段记述值得我们关注,其文曰:

正德三年,郡守杨孟瑛,锐情恢拓,力排群议,言于御史车梁、佥事高江,上疏请之……部议报可,乃以是年二月兴工。先是工。先是,郡人通政何琮,常绘西湖二图,并著其说,故温甫得以其概上请。

这段文字介绍了明代正德年间,即上博本《西湖图》卷创作的年代,西湖存在严重的淤堵问题。郡守杨孟瑛为治西湖水患,在通政何琮绘制的《西湖图》的帮助下,向皇帝奏报了杭州西湖的情况。这说明何琮绘制的《西湖图》也具备纪实性,可以真实地反映西湖现状。[23]

明代《本朝分省人物考》中这样记载何琮:

字文璧,仁和县人,知府何滪之子,景泰甲戌进士,改庶吉士,读书中秘,预修《寰宇通志》,书成,赐白金彩币,遂除礼科给事中,遇事侃侃敢言,凡百司上章奏……适通政缺员,以善敷奏特升右参议。成化五年,转左岁。辛卯丁母尤,复升左通政,时犹家居也,特诏起之。琮谙练事体,且恪勤匪懈。十七年,升通政使。[24]

按照文中所说,何琮是杭州仁和人,为景泰甲戌(1454)進士。金礼与何琮为同年进士,且都是浙江人。古代同年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写道:“同年,其云同岁,盖即今之同年也。私恩结而公义衰,非一世之故也。”[25]因而此二人一定相识。至此,上博本《西湖图》卷与何琮之间产生了一些微妙的联系。至少从时代上看,何琮是有可能创作上博本《西湖图》卷的。《西湖游览志》一书中说何氏“常绘西湖二图”,那么上博本《西湖图》卷或许就是其中一幅。不过,我们是否据此就可以认定何琮是上博本《西湖图》卷的真实作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语

“西湖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个常见的创作母题,历代绘制“西湖图”的画家有很多。不过,并非每一位画家都能亲临西湖对景写生,也并非每一个画家都能借助地舆图进行创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地舆学的有关史料和图集援引到绘画中来,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我们能从地舆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其他“西湖图”,也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另一种研究视角。上博本《西湖图》卷既是一件艺术品,又具有纪实功能。至于何琮为何人、是否为上博本《西湖图》卷的创作者,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笔者此文只是提出一种假设。

注释

[1]张珩.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绘画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118-120.

[2]故宫博物院,编.徐邦达集(十六)[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302-309.

[3]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编.宋画全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87.

[4]杨仁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卷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802.

[5]劳继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卷二[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1217.

[6]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集成·附册:海外西湖史料专辑[M].杭州出版社,2004:429.

[7]吴耀珉.湖光佳处 美景胜游——赏南宋无款《西湖图》卷[J].上海文博论丛, 2010(4):141-143.

[8]何传馨.文艺绍兴 南宋艺术与文化·书画卷[M].台北故宫出版社,2011:37.

[9]陈晓雯.传李嵩《西湖图》卷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7.

[10]参见《全唐诗900卷·卷三百八十五》,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参见宋咸淳年间(1265—1274)《临安志》中《西湖图》,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12]参见《临安志93卷·卷二十一·疆域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参见《临安志93卷·卷三十二·山川十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参见周密《苹洲渔笛谱疏证3卷·卷一》,清乾隆刻本。

[15]现存的《临安志》有明、清两个本子,两本中对孤山处的描绘都与上博本《西湖图》卷极为不同。笔者通过比较可以进一步确认,上博本咸淳年间借鉴的可能为南宋本《临安志》中的《西湖图》。

[16]参见《西湖游览志24卷·卷二》,明嘉靖本。

[17]参见翟灏、翟瀚、王维瀚著《西湖便览 外湖三塔》,槐荫堂本。

[18]参见夏时正《(成化)杭州府志·卷八·湖泊》,成化十一年(1475)刻本。

[19]同注[6]。

[20]吴雪杉.雷峰夕照:“遗迹”的观看与再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1):59-76+109.

[21]傅逅勒,编著.嘉兴历代人物考略(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2]关于吴璠的身份,宫崎法子与陈晓雯都曾对其进行过考证,均未得出明确结论。

[23]邵韵霏.鸟瞰、近视、围观——古代西湖图的三种模式[M]//书籍之为艺术——中国古代书籍中的艺术元素学术研讨会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3.

[24]参见《本朝分省人物考115卷·卷四十二》,明天啟年间刻本。

[25]顾炎武.日知录[M].黄汝成,集释.栾保群,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20:7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