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林政豪
电视剧《三体》海报
2023 年初,由杨磊执导的电视剧《三体》一经播出,便收获一致好评。该剧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电视剧《三体》的成功得益于制作方对文学与影视艺术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叙事技法以及主题归旨,都对原著作出了有利于影视化传播的改编,尤其是片中创作者对待“人性”的描绘,较之原著添加了更多笔墨,本文将浅析电视剧版《三体》影视化改编成功背后的逻辑理路。
2015 年8 月,第73 届雨果奖颁奖典礼于美国华盛顿州揭幕,这一被誉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的重磅奖项,最终把“最佳长篇小说”的荣誉颁给了来自中国的科幻小说《三体》,其作者刘慈欣也由此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作家。《三体》三部曲,从整体上看,叙述的是人类为阻止地外文明“三体人”侵占地球,与之展开持续数世纪的博弈后,最终却导致了两个文明双双陨灭的故事,而故事的最后,整个宇宙也因无休止的纷争不得不进行“重启”。表面上看,《三体》似乎可以看作一部呼吁“和平”,歌颂“人性”的著作,但实际上只要认真研读过书籍的读者都会发现,人类的“人性”,恰恰是人类在与地外文明的斗争中频频失利的关键因素,而小说的真正内核是对复杂人性的反思。由小说影视化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版《三体》,似乎对于“人性”有新的理解,基于这种独到的理解,剧版《三体》的人物形象、行为以及其叙事模式与视角等,都相较原著作出了改编,这种改编从结果上看显然是高明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好评不断,剧中“名场面”频频登上各大流媒体平台热榜,正是这些巧妙的改编,使得《三体》从优秀的科幻文学成功转变为一部优秀的科幻剧作。
当前播出的剧版《三体》,叙述内容主要集中于小说三部曲第一部《三体:地球往事》的情节,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地球作战中心对全球科学家自杀之谜调查的推进,三体人阻碍地球科技发展、支持地球三体组织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对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塑造人物都是创作的中心任务。”[1]《三体》电视剧对原著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忠实的还原,若按照传统叙事中“二元对立”的形式进行分类的话,亚洲战区常伟思将军、情报人员史强警官、科学家汪淼博士属于“正派”,而三体组织统帅叶文洁、三体组织核心成员伊文思、申玉菲等,则属于“反派”,但将人类的善恶观放置于浩瀚广袤的宇宙中时,“正”与“反”的概念便会逐渐模糊。
《三体》中所有人物的行为都有其自洽的逻辑动机,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反派”。因而,在小说中并未出现绝对的“坏人”,更多的是人性的矛盾和博弈,而《三体》电视剧则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动作、台词等影视化表达方式深化了这种矛盾。人物的形象决定观众洞察人物的第一印象,叶文洁作为地球三体组织的领袖,正是她请求三体文明降临地球,并为三体人提供了地球的详细坐标,但生活中,她却只是一个慈祥平常的老妇人,与其隐藏的身份有着极大的反差。在电视剧的形象设计上,创作者为这一角色增加了更多可信的细节,进一步加深这种矛盾感,在与汪淼的谈话中,叶文洁始终穿着朴素,举止儒雅、面带微笑,而在三体组织聚会中,以统帅身份出现的叶文洁,则身穿深色西服,步伐坚定、表情严肃,叶文洁的衣着和神情动作的细节,在小说中鲜有提及,而在电视剧中这些细节的出现,无疑让叶文洁这一角色变得更加鲜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丁仪博士的形象设计,电视剧中的丁博士满脸胡茬,披头散发,举手投足间尽显醉态,完全没有科研人员应有的严谨,这是原著并未提及的,电视剧中丁仪的形象设计,更突出了未婚妻杨冬自杀事件对他的重大影响,在银幕上塑造了丁仪更感性的一面,也进一步帮助观众理解三体组织的渗透对人类科学界的沉重负面影响。同时,杨冬的母亲叶文洁与丁仪的形象形成了强烈对比,女儿去世后她显得异常平静,这进一步加深了这个人物的矛盾感。
剧中人物史强剧照
剧中人物汪淼剧照
剧中人物丁仪剧照
剧中人物伊文斯剧照
一个人的言行往往显露出其是一个怎样的人,剧版《三体》虽剧情整体走向忠于原著,但剧中人物的台词和行为经过了创作人员的改编和调整。《三体》中汪淼博士所研究的纳米领域是三体人首先要“扑灭”的,三体人用“宇宙闪烁”“倒计时”等方法胁迫其停止研究,汪淼也一度精神崩溃,原著小说中是史强的安慰使他振作起来,而在电视剧中,又加入了一段在重新振作之后,汪淼答应女儿到小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课的剧情。课堂上汪淼通过“两球同时落地”的经典力学实验告诉同学们,物理“不能靠想象”,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实验和验证,经历无数的尝试和失败。这一情节的加入赋予了汪淼博士原著小说中并未描述的勇气与信念,宣扬了人类顽强的斗志和不灭的信仰。在关于叶文洁对“红岸往事”的回忆叙述中,电视剧亦加入了新的情节,在白沐霖诬陷叶文洁时,电视剧中增加了白沐霖直接与叶文洁对质的情节,白沐霖情绪激动,将手中那本《寂静的春天》砸向叶文洁,叶文洁头顶鲜血直流,眼神中却如死寂般空洞,这一“流血事件”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叶文洁为何“对人性绝望”。而在叶文洁被捕的审问中,电视剧则加入了叶文洁提到在“背叛”人类之后,她遇见了齐家屯淳朴的村民和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给了叶文洁“似乎不属于她生命中”的温暖。这一剧情的加入,则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叶文洁为何愿意与警方合作,帮助警方阻止“降临派”毁灭人类。
可见在电视剧版《三体》中,制作者巧妙地利用人物形象、言语、行为的影视化表达,在不颠覆原著角色设定的基础上,对角色进行点缀和填充。电视剧中汪淼的勇敢、丁仪的颓废、抑或是叶文洁的柔软,都与这些角色原本的形象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让这些角色更具“人性”,也更体现出了“人性”之复杂与神秘。在原著小说中,人类变幻莫测的情感是三体文明最为惧怕的武器,而剧版《三体》则将这种人性的矛盾用影视化的语言出色地描述并强调出来。
“影视时代,文学与影视的关系简单而复杂,二者既此消彼长又互为支撑”[2],文学与影视虽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归根结底,都是叙事的艺术。相对于文学仅通过文字进行叙事,影视艺术则需要通过视听结合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叙事。两者叙事方法的不同,使得影视艺术天然具有更强的“大众性”。这既是优势,也是影视艺术,尤其是电视剧这种大众艺术需要格外注意的。《三体》作为“硬科幻”小说,故事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概念和学术理论,领域覆盖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加之其浩瀚深邃的世界观,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具有极高的理解门槛,而剧版《三体》则通过通俗易懂的影视化叙事手法,用更感性、更直观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观众的观赏门槛。
《三体》小说总体上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进行叙事,即除通过叙述汪淼、史强、叶文洁等主要角色亲历的事件外,还存在着一名类似“旁白”的叙述角度,这一“旁白”是纯客观的,仅对书中的剧情作出信息补充,不以任何形式干预故事的发展进程。如“红岸往事”中,旁白便在白沐霖诬陷叶文洁之后,附上了白沐霖后续人生的经历,包括调任东北、病逝于加拿大等信息。“旁白”的存在为《三体》小说增添了一抹冰冷的底色,而在剧版《三体》中,客观“旁白”的角度被删去,故事全程以剧情人物的视角进行叙述,让观众的信息始终与剧中角色同步,观众在限知视角下跟随史强和汪淼一步步寻找线索,揭开层层谜团,最终洞察谜团背后的真相,让剧版《三体》成为了代入感极强的科幻悬疑剧。虽剧中删去了客观“旁白”角度,却在叶文洁回忆的情节中加入了主观的“旁白”角度,随着汪淼与叶文洁谈话的进行,剧情开始进入叶文洁的回忆,此时老年叶文洁沧桑的声音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补充说明青年叶文洁的空洞的眼神下实际的心理活动,这是相对原著创新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一方面是由于影视艺术无法像文学一样随时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需通过旁白的形式作为补充;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让叶文洁当时的心情变得更加直观,为电视剧增添了更为浓烈的情感。
剧中人物叶文洁(青年)剧照
剧中人物叶文洁(老年)剧照
作为影视艺术的剧版《三体》,也充分利用了影视艺术的优势特长,为整个叙事增添伏笔与细节。在电视剧第一集杨冬博士的自杀片段中,镜头特写给到一只蚂蚁从玻璃窗边爬过的场景,而类似的镜头,多次穿插出现在后续的剧情中,包括杨冬的葬礼、申玉菲与外籍科学家的交流等,在人类一方濒临崩溃时穿插蚂蚁的镜头,正暗喻了三体人将人类视作“虫子”的态度。在剧集的尾声,史强将崩溃的汪淼和丁仪带到一处蝗虫肆虐的麦田,此时镜头再次给到蝗虫,“虫子”们铺天盖地,将身处麦田的三人团团包围,此时的昆虫特写镜头则隐喻团结的人类不可战胜,虽然小说结尾亦有关于麦田的剧情叙述,但在电视剧中配合之前多次的影视化语言铺垫,在结尾的高潮处形成了更令人动容的效果。
此外,对于《三体》小说中对传统二元对立叙事结构的消解,剧版《三体》同样利用影视独有的优势进行了补充和增益。在电视剧中,叶文洁在红岸基地的悬崖上杀害自己的丈夫杨卫宁和政委雷志成的情节中,原著并未描写角色当时的面部表情,而在电视剧中,为增强叶文洁“感性”的一面,在锯断绳索时叶文洁的双眼是湿润的,并且还在叶文洁与丈夫道别时加入了双方相视一笑的画面,这无疑再次加深了叶文洁这一人物的矛盾感,这也是电视剧制作方巧妙利用影视化语言辅助叙事的结果。
剧版《三体》的叙事逻辑总体上与当前商业电影的叙事逻辑是相似的,即首先确保其传播的通俗性和普适性,同时也要保证其观赏性和代入感。与电影可细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不同,电视剧面向的是普罗大众,这也就决定了《三体》影视化改编必须照顾到大多数观赏人群的感受,因而剧版《三体》最大程度上将小说中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人性矛盾,用影视化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出来,并适当地利用镜头的穿插、细节的增添,进一步赋予作品更多感性成分,从而帮助观众理解三体世界观中的“人性”。
在《三体》中,我们能看到刘慈欣在小说中“一边凸显科学技术成为决定文明生死存亡的力量,一边也始终让人文力量在场生效”[3]。在书中,人类的情感让三体文明为之恐惧,而恰恰又是人类的情感,断送了三体和地球两个文明的未来,人性的复杂矛盾,也正是人性之魅力所在。《三体》电视剧在同名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过程中,生动再现了小说中所描述的人物,并巧妙地采用影视化独有的语言,为这些角色增添了众多细节,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存在,让剧中人物的人性矛盾变得更加耐人寻味。但归根结底,与原著小说反思人性不同,剧版《三体》是讴歌人性的,创作者希望观众在对复杂人性的思考中,发现人性之美。“人性最重要的是爱与责任,而不是无知与傲慢”[4],无论是汪淼选择无视倒计时继续推进研究,还是叶文洁在回忆起齐家屯的日子时,眼中流露的真挚与幸福,其背后的底层支撑都是爱与责任。《三体》虽是硬科幻小说,但在其冷静的叙述、严谨的逻辑外衣下,埋藏的是关于人类与人性的思辨,而在其影视化改编过程中,创作者用直观的方式展现科学原理,用海量的细节支撑人物的内心,这无疑能够帮助更多观众理解人性的复杂之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