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内容摘要]“传产法”是日本为振兴传统工艺品产业而制定的国家法律,它使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发展,不是以“遗产”或“文物”的方式存在于博物馆中,而是以“产业”为依托,使产品不断被“生产”,成为一种永葆生命活力并与时俱进的“活态”文化。通过转型、提升、改造,重新获得角色定位,并最终成为一种现代资源,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品 传产法 传产协会 活态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日本出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思潮,开始了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的振兴运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于昭和49年(1974)5月由政府颁布了《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简称“传产法”)。这是一部有关传统工艺品产业保护与振兴的国家大法,对促进传统工艺文化“活态”地、可持续性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传产法”制定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产业经济荒废,一切都降到了最低水平。然而,以朝鲜战争为契机,日本的经济逐步开始复苏,并向着高度工业化社会方向迈进。日本人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并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了以日用品为主的研发和生产。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工业产业变得十分先进和发达。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工艺产业在地位和功能方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工业材料革命以及宣传媒介的飞速发展,确立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经济结构。这样的生产和消费,要求必须提供功能强、标准化、价格低的生活用品。无论是产品的价格,还是在产量、生产周期、推销手段等方面,传统工艺品与现代工业产品的竞争不成比重,因而在生活中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
第二,伴随新兴的经济产业构造的发展,重化学、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使农村的自然经济生产衰退,在经济增长率以及所占产业比例方面,农业等第一产业的比例明显下降。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提供原材料的农林业的不振,传统手工艺品产业的基础也被动摇。
第三,城市、道路、港湾、工厂等建设的突飞猛进,也使木材、石材、陶土等采用变得困难。像龙窑这样的传统烧窑方法,随着周边环境的都市化,烧窑的窑烟会造成空气污染而被迫关闭。
第四,现代产业注重工业化、批量化生产,伴随着它的发展和对劳动力的争夺,原来农林业的劳动力逐步向工矿业转移,造成了主要以农村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工艺品产业的人手严重不足。而伴随高学历化以及在高度经济增长的现代产业领域就业机会的扩大,使从年轻时就必须进行长时间学习和修行的传统工艺品产业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基础崩溃。
第五,随着都市生活的洋风化和现代化,使人们忽视了传统节日、节庆等固有的文化,那种尊重季节感的、内涵丰富的传统生活方式逐渐崩溃。从都市到农村,工业化生产的由塑料制成的食器、容器、化妆盒,以及现代材料制造的家具、洗衣机、电视等家电制品的普及,完全改变着日本人的生活和习惯。
第六,国民生活观念和消费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战前,人们的生活观念是节约、节俭,十分珍惜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在战后,对产品的无节制消费,使随意丢弃物品成了一种普遍习惯。另外,商品选择的标准朝着价格便宜、设计时尚等方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工艺品注重“用”和“看”的原味设计,以及使用的长久性等优势出现了危机。在无节制消费的思想支配下,人们对传统工艺品的关心也变得淡漠。
最后,伴随战后的家族制度和结构的变化,使从父到子、从子到孙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意识、生活习惯的传承模式崩溃。其结果使过去生活中相关的诸多传统难以继续传承下去。
基于以上的各种变化,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复兴传统工艺品产业的运动逐步高涨。首先,日本人开始注意到了传统工艺品的技术、技艺后继无人而面临消亡,以及工艺品材料得不到有效供给等问题,并认识到一旦这些传统工艺的基础崩溃,想要再度恢复是极其困难的事。而传统工艺品产业的衰退,也必然会对地方经济造成影响。再有,伴随公害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对工业文明所形成的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等现代日常生活进行反省,这种反省,促发了在心理上对传统文化以及手工艺品的回归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传产法”终于得以出台。
二、传统工艺品的指定及现状
作为一部旨在提高国民对传统工艺品的关心,并且力图振兴传统工艺品产业的国家法律,“传产法”在第一条即“目的”中开宗明义地写道:“鉴于在一定地域内主要以传统技术或技法制造出来的传统工艺品在民众的生活中得以继承和发展,并具备将来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本法律将以传统工艺品产业的振兴为目的,在使国民生活丰润的同时,对地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帮助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全面的发展。”该法律实施中最重要的工作是,首先要获得通商产业大臣所进行的“传统工艺品”的指定。其指定条件为:
(1)主要作为供给日常生活使用的东西。
(2)制造过程的主要部分为手工制作或手工业生产的。
(3)根据或运用传统的技术和技法制造的。
(4)传统中使用的原材料。
(5)在一定的地域上形成产地——一般是百年以上的历史,产地具有十个企业以上或从业人员在30人以上。
接受通商大臣指定之后,即可在传统工艺品产地所包括的诸如后继者的培养以及从事者的研修、技术或技法的继承与改善、事业的共同化、原材料对策、需要开拓的东西、品质表现、老龄从业者和技术熟练的从业者以及其他从业者的福利保健等九个方面做出的振兴计划,并获得国家、省市县政府及传统工艺品振兴协会等处提供的必要的经费资助。
根据这一法律的要求,由日本工业技术联络会、工业技术院制品科学研究所和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组成的传统工艺技术调查实行委员会,于法律出台的第二年,即1975年,先后两次进行了全国性的工艺品产业调查。第一次调查为25县的149个产品类型:第二次为22县的133个产品类型。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的名称、生产的地点、产品的沿革及特点(需要登记造册并附上产品的照片)、种类、使用材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工艺过程、生产业态,包括生产形态(手工等)、生产数量、产值、企业数、从业人员数(各年龄段人员统计)、从业人员的经验年数(如5年至40、50年不等的人数),以及公设机构的措施(包括原材料供应、试验指导状况、民艺馆建设、工艺指导所等)等。通过系统深入的调查、归纳、整理,于1976年出版发行了调查报告,对指导和推动各地工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endprint
传统工艺品产业是指使用传统的技术技法、传统的原材料,以及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活用品的生产产业的总称。在日本,这些产业主要指纤维产业和杂货产业部门所属的诸如纤维织染产品(图1)、陶瓷品、漆器(图2-1,图2-2)、木制品(图3)、竹制品、金工品(图4、图5)、佛坛、和纸、石制品、文具、乡土人形(图6)等众多的品种。“传产法”实施后到平成10年(1999)6月,被指定的传统工艺品共有192种(包含着工艺、用具、材料)。不过,这样的指定,并不包括一些规模小的产地,据传统工艺品振兴产业协会的调查,在全日本,传统工艺品有1123种之多,而要对这诸多的传统工艺品产业进行统计和量化、并一一予以指定,是非常困难的。一是这些产地分布在各地,而占其中大部分的是零细的家庭作坊或事务所,难以准确予以统计。再有,一些产地不全是使用传统的原材料或不全是用手工,而是同时用机械来制造产品,故而在整体上不太符合“传产法”的指定条件和要求。而对于传统工艺品产量的调查就更为困难,这首先是因为存在着一些不知道或不明确的产地。二是很难准确地按照“传产法”所规定的指定条件来把握传统工艺品的真伪。排除了以上两点因素,到平成7年(1995)日本传统工艺品共有252个种类包括了871个品种,传统工艺品产业的企业数目约31000千个,从业人员约20万人,年生产金额约6684亿日元。
由此看来,自“传产法”实施以后,许多重要的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产地在得到指定后有了稳定的发展,并成为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所需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使传统手工艺的“活态”发展成为可能。
三、关于“传产协会”的行政职能
“传产协会”全名为“传统的工艺品产业振兴协会”(图7),是以“传产法”为基点,以促进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为核心的机关,也是一个得到国家、地方公共团体、产地组合等出资的财团法人组织。它将日本传统工艺品产业视为传承日本传统生活文化的产业。一方面促进各个工艺产业彼此携手合作,另一方面增进国民对产业振兴的理解与支持。换句话说,就是促进生产制作者与消费者、使用者两方面的沟通,增强传统工艺的信心和进取心,谋求传统工艺品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及工艺品在生活中的普及。该团体自1975年设立以来,对振兴传统工艺品产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产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调查、研究,为各产地传统工艺品的生产经营提供信息,不断开拓需求市场。
(2)让产地与消费者直接对话,设立全国传统工艺品中心和传统工艺品信息网。
(3)通过认证、奖励等方式,提升从业者的素质和地位,确保产业后继有人。
(4)通过宣传活动,推进传统工艺文化不断渗透于现实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心理的一种文化需求。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传产协会”的几个下属机构来了解其职能和意义:
(1)传统工艺士会。该会的目的是将超过4000人的全国传统工艺士组成一体,以高扬传统工艺文化为宗旨,通过传统技术保持者的自觉奋进和努力,提升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谋求相互之间的密切交流,最终实现传统工艺品产业的振兴。该会每年会对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制作中保持着高度传统技艺的人,予以“传统工艺士”荣誉称谓的认定。同时,负责实施举办“全国传统工艺士大会”、“全国传统工艺士作品展”(图8),发行刊物《手工事的诗》,表彰成绩卓著的工艺会员。
(2)全国传统工艺品中心。其主要工作是组织实施全日本范围内经由通产大臣指定的传统工艺品的展示或展销活动:开设和拓宽工艺品生产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直接对话的场所,举办工艺品的常设展览以及工艺品产地的特别展览。例如,日本每年11月都例行举办“传统工艺品月”展销,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工艺高手们都会云集在“传统工艺接触广场”(图9),宣传介绍他们的手工艺品,并通过现场的手工制作表演,与前来参观或购买的顾客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从而加深国民对传统工艺品的了解。该中心还发行会刊《传统和生活》,提供有关工艺品的情报信息以及资料收集和阅览,进行电视媒体的播映等,并与NTT开设了以日本传统文化和生活文化为原点的“传统工艺品之家”。这是一个沁入了温馨和趣味,并可从中得以制作体验的家,通过不断在国际网上登载,使人们发现传统工艺品的新魅力。为了唤起青少年对身边工艺品的热爱和对工艺品制作者的关心,传产会为他们提供了考察、学习和感受传统工艺品的机会,并每年例行组织小学生(五年级以上)和中学生分别以绘画和作文形式,来创作以传统工艺文化为主题的绘画和作文,并在全国募集作品,进行展示和发表。通过这种方式提高青少年保护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
(3)传统工艺士讲习会。“传产协会”尤其注意对后辈人才的培养,每年例行组织对通产大臣指定的传统工艺品产地、传统技术的继承、提升和后继者的培养,以及产业的开拓等在振兴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进行表彰。同时为了提高一般国民对传统工艺技术的关心,传产协会对在国民中具有优秀技术的传承者或具有传统工艺品制作的一般从事者和学习者给予奖励资金,以表彰其精神和促进其技术技艺的提高。为了保证传统工艺技术技艺的维持和提高,传产协会通过开办讲习会,使传统工艺士有不断研修和学习的机会。还制作了全国通用的“传统工艺士讲习会”的录像,发布到全国各个产地。通过这些教材或讲演,使工艺士以及从事传统工艺品行业的人获得指导和帮助。
(4)传统产业支持中心(地方传统工艺品产业人才培育与支持交流中心)。其主要工作有三项:一是确保传统工艺品产业所必须的从业者与后继者:二是推进与消费者等的交流:三是支持其传统工艺产业的振兴。除了“传统产业支持中心”以外,在各地还设有不少以振兴传统工艺为目标的相关设施。如各县市设立的传统工艺产业会馆以及数量众多的展售与体验设施中所包括的工房、体验教室、专卖店等。这些设施与传产协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在振兴传统工艺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上不难看到,“传产协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传产法”的精神和目标来展开工作的,从成立至今30多年来,在推进传统工艺品产地的振兴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传统工艺品产业的保护与发展是每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国家在发展现代化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由于传统工艺品的种类繁杂,产地众多而分散,且一般又是规模较小的零散产业,因而在产业振兴方面往往困难重重。在日本,通过“传产法”的实施,不仅从立法角度保证了传统工艺品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传产协会”具体而有效的工作,使这种发展具有可能性。因而“传产法”的意义在于,它使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不是以“遗产”或“文物”的方式存在于记忆和博物馆中,而是以“产业”为依托,使产品不断被“生产”的方式,成为一种永葆生命活力并与时俱进的“活态”文化展现出来。这种“活态”的存在,使传统工艺文化能参与到现代化的建构之中,通过转型、提升、改造,重新获得角色定位,从而避免被逐出现代生产和生活之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丰厚并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国度,传统工艺品产业所面临的处境与当时的日本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鉴于此,日本“传产法”的颁布及其振兴传统工艺品产业的运动,对我们无疑有着明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赵云川/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