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声音传遍天山南北——记新疆著名演播艺术家李亚萍

时间:2024-05-20

□ 吴永煌

2019 年10 月30 日,对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李亚萍来说,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她与丁建华、乔榛、倪萍、王刚、濮存昕等众多家喻户晓的演播艺术家前辈同台,并被授予新中国成立“70 年70 人·杰出演播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舞台上,聚光灯下,手拿采访话筒,面对摄像机镜头,李亚萍说,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是她终生追求的目标。

演播艺术家李亚萍

李亚萍成长在一个环境很恶劣的地方,那里有个苦涩的名字:前山涝坝(后为新疆奎屯农垦局前山农场,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胡杨河市一二八团),她就是喝着加依尔山前大戈壁的涝坝水长大的。

小时候的一天,李亚萍跟父母到邻居家玩耍,听到收音机里传来动听的声音,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走进这个“话匣子”的梦想。二十世纪70 年代,收音机是一种奢侈品。幸运的是,父母见她听得全神贯注的神情,于是节衣缩食,买回来一台当时的名牌“春蕾”收音机,放在家里有玻璃隔层的五斗柜里。之后的很多年里,收音机都是她的最爱。当时略比五斗柜高的她,很好奇那个长方形的匣子里为什么会有人说话、有人唱歌、有人讲故事,她甚至以为长方形的匣子里一定藏着好多人,不然的话,父母为什么要把柜门都锁上,不就是怕被人看见吗?那样就不好玩儿了。

李亚萍在“新中国成立70 年70 人杰出演播艺术家”颁奖仪式上接受采访

没人能向她解答收音机的秘密,但她内心深处却有了一个向往:我要好好读书,认很多字,将来,要弄清楚收音机里的秘密,甚至也要藏到收音机里给大家说话、唱歌、讲故事,也让大家从收音机里听到她的声音。

为了实现这个埋在心底的愿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李亚萍就努力学习,她的语文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四年级时,她写了一篇题为《打乒乓球》的作文,老师称赞不已,并当作范文情景交融地朗诵给同学们听。正是这次经历让李亚萍对朗读产生了偏爱,只要新学期课本一发下来,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将每一篇课文从头到尾绘声绘色地大声朗读几遍。她声情并茂,脑海中全是课文里的感人故事场景。

那时农场义务劳动比较多,父母经常要参加单位组织的突击劳动,李亚萍放学回到家,就帮父母蒸馍馍。在蒸馍馍的间隙,她一边摇着鼓风机,一边哼唱着优美的歌曲。李亚萍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她说,那时跟着摇鼓风机的节奏练唱,是件很惬意的事,练得最多的是一首台湾歌曲《气球》,很合摇鼓风机的节拍。

在高中时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让李亚萍朗诵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她缓缓站起来,捧起课本,用低沉却满含深情的声音朗诵道: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

你在哪里呀,你在哪里?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

——你的人民想念你!

仅仅四句,她已泪流满面……老师不知道,同学们也不知道,这首诗,她独自在家里朗诵了无数遍,每一遍都泪流不止……她怀着对周总理的深深爱戴继续朗诵: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山谷回音: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革命征途千万里,

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

周总理——

大地轰鸣:

“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

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她的深情呼唤,一声比一声急切,一声比一声催人泪下,直喊得老师背过身去,同学们一片呜咽……

中学毕业后,李亚萍因英语成绩突出和发音纯正,被农场聘为中学英语教师。对于农场人来说,这是很让人羡慕的工作。但她还是想着“话匣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 年,她凭自己的实力,成为农场文艺演出的主持人和歌手,最终走进了农场刚刚成立的前山人民广播电台,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播音员。

终于走进了广播电台,走进了“话匣子”里,李亚萍很是兴奋。她在心里问自己,能让乌鲁木齐、北京也听到自己的声音吗?毕竟农场广播电台的受众有限,也只能在方圆200 公里的范围内传播。于是,她有了新的目标,要迈向更为广阔的世界。1993 年,李亚萍报名参加了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选拔考试,在严格的招考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此次唯一一名从农场走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从李亚萍第一天走进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间,她的声音第一次通过电波传至天山南北开始,她就走进了新疆乃至更远的广大听众心里。后来李亚萍说,起初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的那几年,整天想着的都是选题、采访、写稿,还有直播。那种热爱和充实,一直是她美好的回忆。

李亚萍(二排右四)与听众见面会

2000 年,李亚萍被选送到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广播系统播音员培训班学习。她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授课的老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大咖,听课的也都是各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的翘楚。每天最早到教室的,是她;坐在最前排中间位置上的,是她;一天也没有缺课的,还是她。结业时,包括李亚萍在内,全班仅有4 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她更是以总成绩名列第二,这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学员们大吃一惊,刮目相看。获得第一名的北京学员找到她,由衷地感叹:“没想到遥远偏僻的新疆,还有这么好的声音。”这次,她为新疆播音界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万事开头难。万事也要开好头。人生永远只能有第一场,做就做最好的”,李亚萍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为了提高播音技巧和水平,已经家喻户晓的她还是二十余年如一日地坚持练习呼吸用气:轻呼吸,深呼吸,坚持在家练习吹蜡烛,练直线吹,四十五度角吹,九十度角吹。

李亚萍深刻地认识到,对作品的透彻理解是诠释作品的基础。为此,她不仅广泛收集与演播有关的音频、视频,还向名家学习,从歌曲、戏曲里吸取情感表达的方法以及气息的运用技巧,使自己的朗诵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和画面感。全疆广播朗诵大赛上,李亚萍以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获得了一等奖。

在播音工作实践中,李亚萍广泛借鉴其它新闻媒体的报道手法,深入思考制作广播节目的技巧,不断探索广播节目新的做法。对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对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练就了她较强的直播驾驭能力,尤其是她经常担任大型直播活动、重大新闻事件直播报道的主持人,重要时政活动的新闻记者,多次专访政经要人、文化名人,积累了丰富的专访技巧和经验。无论是几分钟的新闻播报,还是几十分钟的大型新闻特别节目;无论是一个人播报,还是与搭档或嘉宾的多人合作,都显示出她较强的沟通、配合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她还善于吸取其他播音员的优点,努力将“乐感”融入到播音工作中,形成了张弛有度的语言风格,声音干净自然,有很强的表现力,她的播音风格得到了专家和听众的广泛好评。

李亚萍在台内录制节目

2013 年6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先争优工作”领导小组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 周年,计划组织一台《天山颂歌》诗歌朗诵会,领导小组的同志找到电台后,台里首推李亚萍主持这台节目。在她声情并茂的主持下,这台节目非常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网上也进行了热议。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米粮泉乡的党员干部收看后,纷纷表示,今后要以优秀党员和先进模范为榜样,热爱新疆,扎根新疆,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2013 年初,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提出节目创新计划,要办一个以朗诵欣赏诗文为内容的节目,名为《新疆好声音》。李亚萍又接受了这一全新的任务,这档节目也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历练和成长的空间。这档节目一方面让李亚萍的真实实力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也让她的“个性美”得到了充分展示。这档节目播出了大量富有地域特色的优美诗歌散文,极大地满足了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6 年间,李亚萍播过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短篇及中长篇小说数万篇,给电视专题片配音、参演广播剧数百部,她主持的文学节目《新疆好声音》成为新疆听众最喜爱的节目,她演播的作品通过广播、网络传向四面八方。

李亚萍的演播艺术日臻成熟,但她还是常把自己比喻为林清玄笔下的百合花——生长在野草中,却明白自己不是草,是有着美丽花朵和清雅芬芳的百合。为此,她努力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将根扎在泥土里,傲然独立。终于,她开花了:她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为一级甲等,她甚至担任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素质高级测评员、担任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系播音与主持专业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朗诵协会艺术总监。还获得了播音专业正高职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近几年,李亚萍致力于培养基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义务为基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播音员和朗诵爱好者。

几年的时间里,她结合台里培训基层播音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将听课与实习相结合,把基层参加播音培训的播音员直接请进直播室,戴上耳机,对着话筒朗诵诗歌散文。后来成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胡娜,就是一名曾经走进李亚萍播音室的实习者。胡娜在回忆这次经历时,掩饰不住感激的心情:“李老师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播音技巧,还让我们学到了对播音艺术的热爱,使我们受益匪浅。”

李亚萍举办的新年朗诵会总是场场座无虚席,她的朗诵艺术讲座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她将经典作品的诵读与婉转优美的戏曲相融合,观众听得如痴如醉,雷鸣般的掌声一次次响起,经久不息。

李亚萍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她曾说:“是农场的包谷面供养了我的身体,涝坝水滋养了我的声音,我应该回报。”她始终没有忘记生养她的前山农场,没有忘记前山人民广播电台,只要回去看望老人,总要义务为前山人民广播电台和农场基层朗诵爱好者举办演播艺术讲座。2013 年国庆长假期间,她再一次回到生长的农场,义务为农场的朗诵爱好者和播音爱好者举办了一场《朗诵与播音艺术欣赏》讲座。她的讲座旁征博引,声情并茂,说唱结合,赢得了参加培训人员的热烈掌声。

1993 年,李亚萍调离前山人民广播电台,周燕接任她的播音工作。为了帮助周燕提高播音水平,尽快适应工作,李亚萍不仅在临走时突击指导周燕,此后还经常进行电话指导。回农场探亲,也要抽出时间与周燕交流播音经验。在她的指导下,周燕在奎屯地区播音大赛中,获得了播音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全国农村“金话筒”播音比赛中,获得了“金话筒”的称号。谈及李亚萍时,周燕感激地说:“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李亚萍老师的关心和指导。”

朗诵是演播艺术,李亚萍在和朋友、同学聚会时,总会用朗诵营造气氛,让聚会充满艺术气息,参加者在聆听中汲取艺术的营养。2020 年,李亚萍光荣退休,她回到故乡,和退休的同学们相聚一堂,她选取了周涛《对衰老的回答》和杨牧《我是青年》中的诗句送给她的同学们:“白发如银,那是智慧结晶;牙齿脱落,那是尝遍艰辛。”“你的秃额正是一片初春的原野,你的皱纹正是一条大江的开端。”

“演播艺术让我的人生充满激情和欢乐。”这是李亚萍最常说的一句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