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郭鹏舒 张 凡
作者林森
学者黄平在《什么是80 后文学?》中谈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征时,把“80 后”青年出现的孤独、迷茫状态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身为“中国人”的独特经验,另一方面是作为“现代人”所共有的情绪。“现代人情绪上的无根与迷幻,内心的漂泊与孤独体验,已经变成一种跨国性的元叙事。”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现代情绪、现代感受的描写,同样是“80 后”作家持续关注并在创作中所表现的。“80 后”作家林森就是一位关注时代生活、记录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写作者,他的小说创作并非单纯的“青春书写”,还有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的深深思索。长篇小说《岛》里面的吴志山、伯父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实际上,“岛”才是整本书的真正主体,林森借小说这一文体叙写新时期以来海南岛的发展变化。在小说《岛》的叙述中,作家力求将现实、虚构、想象加以融会贯通,其小说具有历史叙述和现实生活的双重观照。林森对现代人孤独、虚无的精神处境书写,同样力透纸背。
一般而言,现代生活在丰富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方法的同时,也造成了自我和世界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对外在世界的无限探索使得人的本体自我被忽视。在作家林森笔下,“岛”业已成为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一种隐喻性表达,作家试图重新建构被经济大潮冲垮的主体精神,长篇小说《岛》,“探讨了海南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处境,在人物个体的家族史、奋斗史与情感史中,时代乱淆与个人困厄令沉郁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代表着新南方写作中的主体建构”。作家林森将目光聚焦于被孤独和虚无包围着、难以挣脱的人群,借助叙述者“我”的身影走进“鬼岛”、走进岛民的生活,寻求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表达空间。
小说中多次提及的“岛”,是个具有现实与精神双重意义的集合体。首先,作为实体的存在,“岛”是海涯村、博济村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靠海吃海,多数人在岛上以打渔为生,“岛”是村民真实生活的地域空间。其次,作为精神的象征,“岛”指向了孤立无援、自我封闭的生存状态。吴志山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受人间苦痛,却无法改变这一切,选择到“鬼岛”上获得内心的平静,选择了避开人群、追寻鬼魂的一生。对于吴志山而言,他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是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变成了一座无人登陆的孤岛,他拒绝别人打扰也拒绝接收一切外界的信息。除此之外,“岛”还是人的精神与心灵的安顿之所。对吴志山来说,“岛”是他受尽伤痛后、“逃离”人间的寄居之所,他在岛上寻找鬼魂的存在,直到“寻找”成为一种习惯。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个无所事事的漂流者,“我”唯有在孤岛上才能忘却周遭琐事,才能接纳千疮百孔的自我,“岛”是可以将浮躁的灵魂得以短暂托付的地方。渔民传统的生存方式被城市化的浪潮冲击乃至摧毁,二哥因无法接受家园被推倒成废墟,在夜色朦朦中跳入大海、以海为葬,以最决绝的方式获得自己最想要的生存状态。“岛”是二哥的家园,更是他生活的意义所在。在伯父看来,“岛”不仅是创世之地,更是想象中的“家”——既要住人,更要安放祖先,唯有给逝去的祖先一个安顿之所,才能让灵魂有所着落。相比于村民、渔民以岛为生的现实需求,吴志山、叙述者“我”、二哥、还有伯父,是将“岛”作为满足精神需求的心灵寄托。
《岛》林森著
同时,“岛”还是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间维度的“共存体”,“岛”的最初景象、现在面貌、未来景观在小说中交错出现。“鬼岛”是自然生态的产物,“鬼岛”的原始景观是过去时间的具体呈现。“鬼岛”上原始的生态景象让登岛的“我”产生了天地辽远的人生喟叹,这是现代人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自然时产生的真实感受。正是在个人与自然的对比中,“我”发现了自身的渺小和力量的微不足道。不过,一旦人的主体精神开始介入“鬼岛”,“鬼岛”就变成了人的改造对象,“鬼岛”现在的面貌已经是被人为改造过的状态,而非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原生模样。吴志山多次修缮的房屋,一次次坍塌又一次次重建的鱼塘,都带上了“人”之主观能动的痕迹。当技术和资本介入改造世界的进程,一切的运作变得更为迅疾,“鬼岛”又成为建设图纸上的“未来景观”。在“鬼岛”被正式命名为“火牌岛”后,岛上原有的宁静被夜以继日的施工打破,“海星现代城”的规划项目被大肆宣传,“岛”成为设计图纸上大都市和大自然“有机融合”的统一体,充斥着时下人们对世界的现代性想象。在这里,“岛”已经不再是一般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而成为人类力量显现并加以改造的客观对象。
以上种种,不难发现“岛”在小说中所具有的多重含义。“岛”的建构与表达最终指向的是人存在的意义或方式,这种诗意想象的背后,根源于人永无止境地寻找——寻找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寻找人和世界的本质,寻找变成对抗孤独和虚无的方式。作家通过刻画岛上具有的原始景观和自然现象,试图在人与世界之间进行一场“对话”,他一直在追问一些本真性的问题,人被投入世界后该如何自处?人与世界之间又怎样发生联系?在这场人与世界的对话、对抗中,看似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占据了上风,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城市在村落、海岛上拔地而起,村民、渔民固有的生活空间被密密匝匝的高层建筑、现代设施所侵占,原来农耕、打渔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当物化的现实阻断了人们的精神归乡,当村民和家乡唯一的联系也被割裂,无数的人逐渐变成在城市生活的“漂泊者”。技术、资本带来了生活的便捷,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的信仰危机,当现代人失去获得精神解放的可能,这些被生存问题所困扰而无解的人,就只能通过不断寻找才可能获得灵魂的安稳。作家林森没有忽视时代、社会带给人的生活变化和心灵震动,也没有忽略地域差异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南方特有的气候、土地、风物、习俗……再加上走在开放的前列,最新的技术、观念、潮流不断冲击,这里发生着最激烈的世事变迁和心灵动荡,这其中的撕扯,本就具有强烈的文学表达空间。”作家林森希望创造出独具特色、具有表达张力的文学空间,从《小镇》《风满庭院》《关关雎鸠》到《岛》,从诗歌写作到小说创作,林森选择用不同的文体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人生的疑问,也试图借助文本做出自己的回答。
长篇小说《岛》可以说是一部抗拒遗忘的小说,作家抗拒城市化过程中对古老习俗的遗忘,也抗拒现代人对原有生存期望和精神追求的遗忘。记忆附着在记忆之物上,唯有具体化、现场性的记忆才能勾起当事者情感生发的原初情境,当原有的记忆随着承载着情感的物象的消失而灰飞湮灭,遗忘便战胜记忆。在小说《岛》中,林森用文字描绘出诸多画面,其中村民在家园废墟上祭拜祖先的场景尤为震撼人心。以往的日子,村民在村庙里祭拜神、在沙滩上祭拜亡魂,然而废墟一片的海涯村连传统的祭拜典礼都无法举行,村民只能在废墟上随意祭拜已经失去的“家”,世代生活在渔村的人们终究四散离去。当“祖先”已成为一种悠远的、零散的记忆,后辈们只能通过想象去叙述来遥寄当下人们的祈愿时,一些带有故事和情感的物象便变得愈发弥足珍贵。如果祭奠变得无处祭奠,寻找变得无处可寻,那么人也终将变得无所依附。人生于世渴望寻根问祖,可是“根”已然没了来处,时间、空间的阻隔使寻找变得越来越虚无,灵魂无处安放,剩下的只是漂泊无依的孤独感。林森无意用乌托邦想象代替明了而残酷的现实,但也不愿失去对未来生活诗意想象的能力,就是在回望传统、注目现实、展望未来的过程中,作家实现了张力性的文学表达,小说的字里行间仍然透露出坚韧的挣扎。
萨特曾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提及:“虽然我们无法在每一个人以及任何人身上找到可以称为人性的普遍本质,然而一种人类处境的普遍性仍然是有的。”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促使他们去寻找人性的普遍本质,去描写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显然,林森已经意识到了人类面临处境的荒诞、虚无,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寻找生命的真谛,其笔下的主人公同样没有放弃行动。当“鬼岛”被开发后,吴志山辗转来到另一座荒岛,并将其命名为“志山岛”,然而这份平静没有持续多久,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寻鬼之旅”。吴志山始终对“鬼岛”念念不忘,他渴望回到“鬼岛”,见证其被建设成什么模样。在风暴肆虐中,吴志山带着诚挚的心愿,走向了生死门,寻找到了数十年都没发现的鬼魂。海涯村被拆成一片废墟,无处祭拜,可是伯父仍没有放弃重建新家以安顿家人和祖先的“宏愿”,新屋的建造是他生活最大的动力,在他心中,唯有为自己和他人找到一块灵魂的归处,才得以获得心安。海涯村被拆迁以后,伯父锲而不舍地建造新屋。祖屋里不仅安放着逝去先人的灵牌,更是安放着一个家族的起源、承接、发展的历史,只有这些可观可触的存在,才能给后人以寄托乡思,获得身份认同的机会或可能。无论是吴志山的生死门,还是伯父的祖屋,都意味着意义的追寻还是有所依托的,体现出林森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
总的来说,不同以往的《小镇》《夏风吹向那年的画像》《风满庭院》《关关雎鸠》等现实感较强的小说,长篇小说《岛》有着更浓的诗意和韵味。“岛”这一意象的多义性呈现、诗化气息的精心营造,都可以视为作家在审视这片山河巨变的故土时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指向。在往昔与当今、乡村与城市之间,在文字与情感的关联当中,作家在追踪、辨识“自我”的身份,更在寻找认识生命的方式,以诗意的笔触为现代身处困境的人勾画出一个灵魂的栖居之地。长篇小说《岛》虽然弥漫着虚无和孤独的气息,可是作家仍以带有希冀式样的图景勾勒和文字描述,让冷色调的小说叙事变得柔和而富有温度。这种让存在和虚无对垒的叙述方式,是作家对现实生活加以理想化、诗意化的想象之后所形成的一种诗意表达。在断裂、碎片化的后现代语境中,作家小说里流露出来的是连接式的追求,村落、海岛有着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上的连接,还有原初乡村、岛屿走向城市化的、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渐变”。这种联系和对接、意义的追寻和阐释都可以显示出林森并非一个绝对的虚无主义者,而是一个怀着人文情怀、将个体与世界加以关联的作家,从而让人们在读罢小说之余,从中获得了些许心灵的慰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