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 马亚飞
现今,随着国学的不断升温,学习书法的爱好者越来越多,社会上各类书法学习班层出不穷。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怎样认识传统,怎样选帖、临帖,书法的基本功又是什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笔法、字法、章法?可谓是众说纷纭。
基本也就是根本,事物的本源,贯穿于事物的始终,是学好所学门类的基本条件。每个门类都有其基本功,只是基本功的表现方式因为门类的不同而有其自身特点。比如舞蹈的基本功是指压、踢腿,各种叉、跳,下腰、倒退、旋转等等,这些是多数舞种都会用到的基本功。武术的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内容,主要练习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控制、力量和呼吸内息等功夫,所有武术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功。
书法作为一门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艺术门类自然不例外,书法的基本功并不是指某一书体比如楷书、隶书、篆书,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碑帖,只是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碑帖,通过对某一碑帖的深入学习,围绕笔法、字法、章法而展开的对控笔能力、观察方法、记忆能力以及综合思辨能力的训练。
书法基本功训练要依附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就是字帖。选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对了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讲,选帖应从正书入手,也就是篆、隶、楷,当然从练习基本功的角度来说,不光是这几种书体,所有书体都能贯通的才是基本功。帖有三类,一类是中和的,个性不是特别强烈,但又具有非常丰富的元素,如同粮食,这类碑帖延展空间很大,即使长期学习也不容易沾染不良习气,大篆比如散氏盘、石鼓文,小篆如峄山碑,隶书如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楷书中的唐楷、智永千字文,小楷如王羲之、十三行、文征明、赵孟頫,魏碑如张玄墓志、张猛龙、元怀墓志等等(见图一);一类是有一定个性的,如蔬菜,或者是在粮食里已经加了一定调料的,比如篆书里的甲骨文、楚篆、清人小篆,隶书里的汉简、张迁碑、石门颂、杨淮表,楷书类如嵩高灵庙碑、石门铭、黄道周小楷、八大小楷等等,学习这一类可以极大地丰富书法的表现力(见图二);还有一类是属于调料,比如一些造像、刑徒砖、瘦金书,民间残纸等,第三种只可取意,不能作为主要取法的对象(见图三)。标准取决于个性的强烈与中和。
书法基本功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最核心的元素,这些元素不只是所学碑帖有,而是可以通用的,反过来说就是通过对一种碑帖的学习所掌握的方法,在其他碑帖也能应用,再说的直白一点,你能临好一个碑帖,其他的碑帖也能临好。这就要围绕笔法、字法、章法来进行。
用笔指使用毛笔,使用一种工具的最高境界就是忘了工具,使用毛笔最高的境界是忘了毛笔。要做到完全忘了毛笔,使毛笔成为身体的一部分,就要非常熟悉毛笔。先说执笔,“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①颜真卿请教张旭笔法,张公曰:“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②这是一个原则,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现实中执笔的方法确实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怎样,虚和宽是原则,只有做到虚和宽书写方能圆畅。站立书写和坐着书写执笔是不一样的,到底怎样最适合你,这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对工具反复的试验才能知道。要虚、要宽、要放松,无论是手掌还是身体的各个关节,只有放松,才能将全身的注意力集中到笔端。再说使用毛笔,我们在练习时要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达到对毛笔的熟悉,写大字和写小字在书写过程中毛笔使用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小字主要靠笔尖,而大字有时可能用到笔的各个部位,那么我们在学习中就要大小字交替练习。再如毛笔在饱蘸浓墨书写时和毛笔蓄墨较少时书写的状态、速度又是不同的,同样我们在练习时就要尝试笔中墨色的变化,尽量做到蘸一笔墨写到写不出来为止。毛笔的性能不同会导致书写的速度、蘸一次墨书写字数的多少、纸的生熟不同都会影响到毛笔的使用,练习时要通过比较加以体会,逐渐的熟悉各种类型笔的性能,只有熟悉了应用起来才能自如。
运笔是指笔锋在纸面的运行。“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③怎样理解中锋,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导致最终的结果差异很大,笔锋完全在正中,适合于篆书,尤其是小篆,但其它书体就不完全是这样。“正锋取劲,侧笔取妍。”④正锋如同证件照,无多少变化,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愿意以这样一种姿态来照像,只要笔锋在点画中间行走都可以算是中锋,并不一定是正中,微微一侧,变化无穷无尽,所谓一侧百媚生,应用好侧锋是点画有无意味的关键。
无论何种书体,其每个点画都有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就是起、行、收,在观察字帖时,就要观察这种最核心的。怎样入的笔,点画形成的方向、角度、藏露、轻重以及与上一笔的承接关系,搞清楚这些,下笔时才能从容又不失法度;行笔过程中是提是按、是转是折、是快是慢、以及它的方向角度,这些行笔都要认真体会,并准确再现;收笔要注意的和起笔大致相同,是轻是重、是实是虚、有无回锋、怎样带出下一笔等等。这三个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运笔,其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行笔,一个点画中最丰富的部分正是笔画的中段,如果我们把一个点画看作人生,起笔相当于少年、行笔相当于青壮年、收笔相当于晚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我们在学习笔法时要注意四个动作,就是提、按、转、折。虽然唐以前可能没有提按只有平移,但这是由书写环境来决定书写方式的,我们现在不可能还原那种书写环境,所以这四个动作是完成整个点画的全部,只是力度和角度的问题,一切都在毫厘之间,微妙的变化都来源于这些动作,真正注意到这些,那么我们无论临什么帖,观察的角度是一样的,这就是笔法的基本功。这种基本功的基点是观察,也就是读帖,只有看不到的没有写不出来的,水平的高低、基本功的深厚与浅薄,不是写了多少,而是看到了多少,看到的又能写到多少这自然取决于态度,所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是练习基本功的前提,往往有的时候,最简单的问题最容易忽视,那么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只有解决最基础的或者是最容易忽视的,才是最重要的。
这里要搞清楚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写字和书法。写字是以字为中心的,它的标准是易识、美观(俗称好看)、有一定的速度,更多是倾向于实用,通过书写汉字来让人识读字本身的音、形、意,它的表现是通俗性,是俗的概念;书法是以法为中心的,是通过对书法本身具有的笔法、字法、章法的解读来感受书法应该具有的艺术之美。字法的学习搞清楚这一点非常重要,更多时候学习的不够透彻是因为受到字本身音、形、意的干扰,只有排除这种干扰才能进入字法的学习。换句话说,就是写字要以整齐、美观为原则,而书法则不是,它是要通过对所学对象深入的学习,来达到再现的能力,只有将看得到的能够准确再现,才有可能将想到的意像达到表现,这里学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以是否好看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准确为标准。
理性分析的精准临摹,“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重轻,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均,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⑤是通过比较分析来达到对字形的全面了解。通过前述我们知道,字法的学习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看字帖,不能拿自己的尺度去丈量古人,而是完全放下自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古人的书写状态。理性分析一般可以分为外形分析、字内空间的方向角度、阴阳对比分析,来达到对所学法帖的全方位的了解,并通过这种分析逐步的培养自己一种良好的观察、学习习惯。
一个字的外形决定着这个字的主要特征。漆黑的夜晚,对面走来一个人,可能根本看不清的五官、衣服这些细节,但绝对不会认错你熟悉的丈夫、妻子、孩子、或者好朋友,这说明外形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字的外形也是一样,在临帖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握住外形,这样就可以保证基本准确,外形要通过比较才能把握,观察它的大小、高矮、奇正、角度来找到它具体的轮廓,有了基本外形,要贯穿于书写的全过程,好像是写一篇文章,这是主题,要围绕主题去书写。
“作字有顺逆,有向背,有起伏,有轻重,有聚散,有刚柔,有燥湿,有疾徐,有疏密,有肥瘦,有浓淡,有连,有断,有脱卸,有承接,据此数者,方能成书。否则墨猪算子,全是魔道矣。”⑥字内空间,是建立在外形基本准确的前提下。来观察点画与点画的组合关系、部分与部分的组合关系,这种空间里要注意的就是一些阴阳组合,比如疏密、高矮、大小、长短、轻重、奇正、聚散乃至俯仰向背都是要通过比较来断定它的准确位置,要具体不能概念。有时我们眼睛观察的不一定准确,可以用“摹”的方法,更容易得到字形。“一笔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⑦第一笔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后面所有的点画都围绕着它来进行,最终完成整个字形,要把握的就是一个尺度。在规定的法度内自由的行走,该收就收、该放就放,切不可信笔,做到“翰不虚动,下必有由。”达到一种控制或者是节制。
理性临摹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通过理性临摹完全可以达到字法的准确,但这种准确在一定程度上是堆积,会出现只有形的准确,而没有神采。谢赫六法中“气韵生动”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神采的字根本就算不上好字。“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⑧,神采是靠气息来贯穿的。理性临摹只能得到形质,带有意象的感性临摹则可以得到神采。理性临摹就好比是一个完整的人,虽然完整,甚至毫发未损,但只是没有气息,感性临摹是给这个人灌输气息使他变成一个鲜活的人。理性临摹更像是西方医学中的解剖、化验,感性临摹则是中国医学中的打通气脉。
感性临摹是传达出你对所写汉字的感受,每个人对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阅历,这种阅历直接反映在你对所写汉字产生的联想。“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⑦。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意像,不光在书法中,文学、诗歌、甚至是中医都是透过一种表面的像,来解释本来的道。在不能说清楚时,就用类比的方法来进行说明。我们在进行感性临摹时最主要的是进行联想,围绕最能打动你的某个点,一气呵成地写出来,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达到准确。从书法艺术来讲,精准是必由之路,但能不能成为艺术则是看你有没有对事物敏锐的感受,虽然这种感受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存在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感受可能更重要。至于感受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可以自己理解。
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为“小章法”;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亦称“大章法”。一字之中的点画安排,和字法类似。这里主要说一下小章法和大章法的临习。
“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⑨我们基本能解决字法问题后,就要牵扯到由单字延伸的小章法。字与字之间一般都有着相互的关联,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字组,字组中字与字之间的各种关系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关注的重点和结字有点相像,诸如位置、距离、大小、方向、角度、断连、虚实、布白等等,也就是在临写时要将几个字组成的字组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无疑增加了书写的难度,但是只有经过这种训练,使我们更加准确地达到整体的再现。可以先从几个字入手,逐渐扩大观察和把握的范围,进而由字组上升到行,以及行与行之间的关系,这样长期训练我们对原帖的精神面貌才能更好的把握。
这里所说的笔法、字法、章法并不是专指某一碑某一帖,而是通用的,通用的才是基本的。基本功的训练是技法的范畴,技法是通向艺术之路的前提,没有高超的技术,就不可能有精湛的艺术作品。当然对于基本功的理解,每个人因为学习过程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笔法、字法、章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比如一个点画的轻重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章法,一个字的“势”又和笔势有关,同样也会影响到章法,所以要综合起来考量,不可截然分开。书法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方法、认识正确的前提下大量的进行练习。“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⑩
注释:
①苏轼《论书》。
②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280页。
③蔡邕《九势》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6页
④朱和羹《临池心解》,732页。
⑤欧阳询《传授诀》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105页。
⑥周星莲《临池管见》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724页。
⑦孙过庭《书谱》略。
⑧老子《道德经》略。
⑨朱和羹《临池心解》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736页。
⑩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30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