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刘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湿地为题材的绘画艺术,作为当下中国美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其显现的不仅是地理的自然属性,更是文化场域与创作者再构的审美空间。湿地绘画本身承载了文化地理的多元性与复杂性,使其研究无法脱离对地域文化、创作主体等因素所展开的综合性讨论。本文对于黑龙江湿地绘画艺术研究,同样离不开上述的文化属性与地理感知,但其中更为重要的是从文化的视角切入艺术研究领域,探索以本土文化为根基的黑龙江湿地绘画艺术,在其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湿地文化对绘画艺术创作的影响,从而归纳与提炼黑龙江湿地绘画艺术风格创建的可能性与途径。
关键词:黑龙江 湿地绘画 文化表征 地方性意象
一般来说,湿地题材的绘画出现,与现有的自然生态相关联,尤其在2007年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国策的推进,湿地题材的绘画在不同类型的绘画中凸现出来,从而重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黑龙江的湿地绘画不仅是图景的艺术呈现,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生产中,显现出地方性的知识文化表征。
一、文化原点:黑龙江湿地绘画的价值趋向
黑龙江地处我国东北部,湿地资源丰厚,呈现出种类多样、风貌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生态决定了人类认识环境、改造环境的文化和方式,龙江人与湿地共生发展,塑造、传承了湿地文化的多样性。黑龙江湿地文化,具体来说分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森林、松嫩平原湿地文化区域。从历史角度看,湿地文化推动了当地狩猎、农耕文明的发展。“科学、艺术、语言、神话等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因此,它们内在地相互联系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化。”1文化是人类长期创造所形成的产物,湿地承载了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底蕴、社会变迁的历史信息,此类资源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硕的素材。
当今,黑龙江地区的绘画艺术发展较快,从事绘画的群体庞大。就当地的中国画、油画、版画创作而言,地域文化资源是艺术作品构建人文关怀的重要因素。在黑龙江湿地文化影响下的绘画创作,充分展示了浓厚的艺术内涵。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源于对文化的认知、选择与提炼,离不开对湿地文化的深入研究。在湿地的文化结构语境中,可分为自然物质层面、民俗特征层面、人文精神层面等。各层面相互独立,又构成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为湿地绘画创作提供文化、哲学的思想根基。物质层面可视为自然生态的属性,它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的保障。这一层面给予创作者“师法自然”的可能性,换言之,湿地资源提供的自然物象、景观,成为艺术家的描绘对象和灵感来源,在题材、内容等方面拓展其创作面貌。民俗层面则是居于湿地的人群,经过长期的生活、生产经验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特征。黑龙江江水而得名,广袤的土地上世居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为创作提供了民族、民俗、传统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层面,是指人化的自然,即湿地文化所展现出的人类精神文明,给予艺术创作最具创造力、深刻的要素,主要反映在作品的审美品格方面。湿地绘画是传承文化的艺术载体,在湿地文化发展、延续的过程中,给予绘画创作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审美内涵。
黑龙江湿地绘画艺术是黑龙江文化的重要构成与表征之一,其独特的文化面貌与美学风格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黑龙江湿地绘画艺术的创作者秉承绘画传统,立足当下时代环境,以黑龙江湿地为创作对象,探索出具有浓郁北方地域风格的作品。
二、地方性意象:黑龙江湿地绘画的艺术风格与特质
黑龙江湿地文化历史内涵底蕴丰厚,外延涉及较为广泛,从而促进绘画的空间格局,形成以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为主的创作群体。从湿地之景转化为创作之意,即创作者从湿地文化中汲取各种认知材料,通过自身思想情感体悟绘画对象。创作者对湿地文化进行关照,基于自然的想象、民俗风情的体味、传统资源的重拾,塑造出绘画的价值取向与审美风格,构筑了多元协调发展的艺术生态。
湿地绘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诠释了一个地域的风貌,更提供了创作者对历史与社会的回应。“只有把艺术视作社会的生活功能之一,看到它同所有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看到它的具体历史制约性,艺术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2绘画强调主體与社会生活的依赖、互动,从而形成艺术作品内涵的多样性,审美意象的丰富性。审美意象在“言、象、意”的关系中形成一个结构,为了更好地认识湿地绘画的特质,我们对其进行结构分析。首先,湿地的自然场域为画家提供创作灵感。湿地绘画远离了真实的描摹与理性的参悟,源于现实性与艺术理想化之间的协调,作品是被艺术家作为还原自身意识的投射,诠释着内心的审美理想。如肖景志的油画《北国边疆湿地写生》作品,展现黑龙江人文与自然的芦苇湿地题材,呈现浪漫与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创作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概括的特征。换言之,创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领悟中,强调追求个体精神体验与超越。一方面,表现于绘画样式,从写实描摹中抽离出来,以强烈的固有色入画,凸显意象性的表现语言,构建独立、纯粹的形式风格;另一方面,绘画形式语言印证文化属性,就客观现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而言,湿地文化内容向艺术形式的转化,是创作者艺术意识形态视域对现实世界进行整理的结果。“艺术总要反映现实生活,要接受和吸收它、修正它或拒绝它。艺术必须服从现实,但在现实面前又是独立的。”3因此,肖景志对湿地景象乃至意象的创作构思,是基于湿地的立场进行的审美创造,深度介入主观体验话语,其绘画语言为契合所表达的内容,探索实践出油画质感强烈且精炼的形式意味。作品凝聚了他对地域文化的情感,旨在塑造出黑龙江湿地艺术之平和、博大、静谧的艺术审美体验。
其次,湿地文化孕育出的民俗风情,是社会生活与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审美主体通过对民间的体验进行艺术再创作,与一般的“寄情于自然”不同,兼具“寻根”情节。杨松杰的国画《房前屋后》作品,创作者致力于乡土民间的塑造,他借用新的笔墨方式,从乡土美学的叙事角度表达对精神家园的无限憧憬。画作具有归纳与创作性构图的特征,景物呈现出符号化趋势,笔墨间渗透着传统文化的脉搏,画面整体表现出率真、大度的视觉体验。他用笔墨表现自然,既未脱离传统绘画笔墨的根本,又非传统山水笔墨形式,而是采用单纯、统一的笔墨风格,使得作品呈现出幽暗的灰色调。介于客观真实与想象之间的艺术表现,画作采用较低的视点,将大面积的画面留给麦田,构图与墨色渲染的结合,给人以厚重且神秘的视觉体验,这种含蓄性的意境表达是画家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创作者对艺术的关照潜藏于湿地乡村,以现实生活中的物象作为创作对象,通过作品题材中的象征性符号作为自身的精神寄托。画作是杨松杰依附寻根意识塑造的心象世界,源于他的家园情怀与乡愁情结。如“一望无际的麦穗”、“简易的房舍”、“木船只”等带有农业社会属性的符号,以此阐释湿地对社会发展、民俗习惯、人文变化的认知。换言之,房前屋后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寻根,对民间的浓厚兴趣,在某种程度而言是对民俗审美趣味、民间价值观念的认同。
再次,创作者认同湿地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将民族风情纳入自身创作的视域,形成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湿地绘画作品。如刘荣彦的版画《赫乡雪》作品,以北方少数民族场域为题材,通过湿地、桦树、驯鹿及赫哲人构建出原生态的叙事生活空间。艺术家将情感形态融入作品之中,以象征或隐喻歌颂湿地文化所孕育的生命形态。画面中展现的黑龙江密林,颇有民间美术构图的特色,借助满构图语言隐喻原始自然生态的生命力。作品强调地域性的同时,避免审美疲劳导致观赏视野及想象力受到局限,赫哲人物与载物的驯鹿藏于画面一角,表现出生动、活泼的艺术特征。作品传达的不仅是艺术家对赫哲生活与北方风光的体悟,其物像呈现出文化的象征。由自然到人、由人到民族,由民族到历史,画面由表及里地把龙江沃土提升至文化的维度,倾注了黑土地深厚的人文精神。艺术家将历史风貌、人文特色与民族传统相链接,蕴涵了作者对少数民族理想生活状态的想象,以现实关怀的创作情感诠释民族文化生活的抒情氛围。
结语
在基于文化经验的艺术重构中,黑龙江湿地文化可视为重要的绘画创作资源,将自然、人文与艺术家之间建立起持续性的关联。创作者对湿地资源进行不同层面的关照,彰显出自身多元的价值取向及审美诉求,自然景观给予了他们全新的视觉感受,拓展了画家对湿地的认知范围,从而创作出地域景象鲜明的绘画作品。湿地文化凝结着乡土民族风情与生活图景,基于艺术家多样的文化参悟,创作呈现出具有北方地域民俗文化经验的绘画作品。随着黑龙江湿地绘画题材、风格的逐步确立,带有黑龙江民族、民俗、传统内涵与审美特征的绘画风格,丰富了北方艺术的意蕴与图式经验。黑龙江湿地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地域文化价值,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与推广,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苏】列·谢·维戈茨基著,周新译.艺术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3【匈】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M].学林出版社,1987.
注:本文系黑龙江艺术科学重点项目“黑龙江湿地绘画研究”(项目编号:12A009)阶段性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