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徐扬
摘 要:尼古拉·费钦作为一位绘画大师,在多方面都有所建树,尤其是他的素描与油画作品。通常我们观察一位艺术家多种类型的作品时,这些作品的风格面貌是相对一致的。然而费钦的素描与油画却并非如此,他的油画瑰丽粗犷,素描则显得温和宁静,两者甚至呈现出一种脱离的态势。本文旨在通过对费钦素描与油画风格面貌形成因素的探究,谈谈这两类作品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费钦 素描 油画 差异
尼古拉·费钦是俄罗斯绘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他有着曲折的人生经历,真挚动人的情感。这些经历与情感作为费钦不竭的灵感源泉支撑起他一件又一件不朽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并不只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形式出现,而是拥有着大量不同类别。比如,素描、油画、木雕、陶艺等。在这当中,素描与油画是艺术家创作数量最多的两类。他的绘画中,素描多以油画创作的基础形式存在,先以素描的形式将自己的创作构思进行具象呈现,再进行下一步的油画创作。然而,笔者在观察费钦的油画与素描作品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感受。费钦的油画作品是那样的浓烈、炙热,充满张力,而他的素描作品则显得温和许多。在风格面貌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有一种相互脱离的倾向。
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发现,也有部分研究者对于费钦素描和油画作品的差异有所察觉,例如谢莉·麦格罗(费钦艺术工作室讲师)就曾在其《我看费钦》一文中写到“尽管传闻费钦的性格反复无常,有时行为乖张苛刻,但他的素描作品却反映出他恰恰不同的甚至是温和的男人形象”。并且她还用“典型的书法”来形容费钦素描作品中的线条。这些都与费钦油画中热情奔放的表现方式有所差异。不仅如此,中国美术学院的曹意强教授也曾这样形容自己对于费钦素描和油画作品的感受“我们非常熟悉费钦的素描,他继承了荷尔拜因的精妙线性的传统,但乍看其笔触奔放、色彩四溢的油画时,仿佛觉得其素描與油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尽管曹意强教授在后来肯定了费钦素描与油画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直观感受两者时,的确会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当然这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然而就这样一位艺术大师,作品中所出现的这一现象,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么费钦的素描与油画作品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下面笔者将结合费钦素描与油画形成的原因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一、 素描的温和气息
费钦作为俄罗斯画家,他的艺术作品传入中国已经有半个世纪的时间了。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费钦的素描作品就已经映入中国观众的眼帘,并且在当时的社会各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国内许多艺术家都惊讶于费钦生动灵活的线条,因而他的素描成为了不少人临摹学习的对象。费钦的素描作品几乎都是以线条作为依托,时而灵活生动,时而精准迅速。在总体的风格面貌上给人一种典雅、飘逸、灵动、相对温和的感觉。为何他的素描作品会产生这样的风格面貌,这与费钦在学习素描时所吸收的养分有着很强关联。
首先,费钦的素描作品吸收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白描”元素。早在费钦的素描作品出现在国人眼前时,人家就有所惊诧,国外画家往往以体积、明暗作为素描的创作形式,然而费钦居然选择了另一种形式——线条。并且他对线条的掌控是如此的出色。在这种线性的律动中,人们仿佛看到了“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般的神韵。他的线条带有着“中国式线描”的审美意蕴,这一点引发了国人的好奇。其实费钦对于中国古代的艺术早有关注和研究,他本人十分欣赏中国的线描绘画,并且在他的素描作品中加以吸收运用。为了更好的追求预期的绘画效果,费钦在材料的选择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他有很多素描作品都是在中国的宣纸上进行创作的。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费钦对中国元素的借鉴。中国的线描艺术本身就对意蕴有着很高的追求,它给人的感受淡雅质朴。这些多少对于费钦素描作品的风格面貌产生了影响。
其次,费钦的素描作品还受到了小汉斯·荷尔拜因的影响。小汉斯·荷尔拜因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北方画家,这一时期的画家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荷尔拜因也不例外,他一生致力于肖像画的创作,画风写实,思想上较为理性。在素描表现上借鉴了古典主义的绘画方法,同时又增强了线的表达。费钦曾多次临摹他的素描作品学习参考。然而荷尔拜因的素描与油画在风格面貌的呈现上是相对统一的,费钦则呈现出一种脱离态势。费钦曾多次临摹荷尔拜因的素描作品,不仅吸收了他作品中优秀的线条表达,还在此基础之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小汉斯荷尔拜因的原作给人一种拘谨、生硬的感觉,而费钦则抓住了人物的神韵,达到一种“以形写神”的视觉效果,在这一点上胜过了原作。线性的表达省略了人物许多不必要的部分,从而使得人物的神态更加凸显出来,尤其是那一对传情的眼眸,令人迷醉。
最后,费钦的素描作品还受到自身性格的影响。费钦的素描借鉴吸取了很多元素,但是在风貌上并没有呈现出完全类似某个画家的倾向,而是在这些学得的表现方式的基础之上,做出了自己的改进和创新。这和他本身的性格有着很大联系,费钦曾对自己的学生说过,一定要有自己个人的绘画风格。并且在费钦的性格上有着一份桀骜不驯的精神。这些都导致了费钦素描作品与传统素描绘画的区别。
以上三点,虽不能完成构成费钦素描风貌的形成原因,但我们也可以大概得知费钦素描为何偏向于温和、典雅了。费钦在素描表现方式的选择上就在有意的摆脱西方传统素描的禁锢,改用线性的表达方式。再加上对于中国线描、荷尔拜因线性素描的吸收以及自身感受的催动,这就使得费钦的素描朝着一条相对稳定平和的方向发展。
二、油画的奔放表现
费钦的油画作品相对素描而言进入中国较晚,若用费钦的油画与素描向对比,那么他的素描就显得很是“清淡”了。从油画的笔触上看,费钦惯用爽利的大笔触,大刀阔斧、干净利索,显得老辣异常。从油画的色彩上看,画面用色极其丰富、浓郁瑰丽,给人以感性的视觉审美体验。在绘画风格上,费钦的油画流露出印象派的影子,带有表现主义的倾向,甚至有一种装饰性的美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这些都与费钦素描的风格形成对比,当然也不能排除绘画材料、工具等所导致的因素。总体上说,菲钦的油画在风格面貌是大气、豪放、热烈、感性、相对粗犷的。费钦的油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面貌与他所接受融合的表现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费钦最先接触的是俄罗斯传统的油画表现方式,其中列宾作为费钦美院时期的指导老师,对于费钦的感染极为深远。列宾将自己所学的西方油画技术加以改进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们,例如用色、刮刀技法等。在费钦的作品中,肌理和笔触是一大亮点,那种爽利精准的感受令人叹为观止。究其源头,可以发现许多艺术大师的影子,谢洛夫、玛利亚温、巡回展览画派艺术家们都是费钦学习观摩的对象。费钦在这样一个艺术世界中积聚能量逐步成长。
除了本国艺术家的熏陶以外,印象派绘画同样映入了费钦的心灵深处。费钦从圣彼得堡的皇家美术学院毕业之后,任教于故乡的喀山美术学校。在此期间他获得了国际上的绘画大奖,因而有机会游历欧洲,费钦借此机会观摩的印象派大师的作品,深有启发。通过观察费钦的油画作品,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印象派色彩和笔触的运用。
综合上述影响因素以及费钦的作品来看,费钦的油画在杂糅多方精华的基础上,既保留了传统古典绘画的造型特点,又将充满表现力的笔触和色彩融合到画面当中,使得油画作品的整体效果显示出极强的张力,直击观者的神经。当那瑰丽的色彩与老辣的笔触结合在同一张油画作品上时,实在很难让人联想到费钦那温和的素描。
结语
费钦的艺术有着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作为一名艺术巨匠,他在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但是研究其艺术的相关论著却为数不多,这一点实在令人惋惜。本文通过对费钦油画与素描风格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两者风格形成时所受到的影响各具特点。其素描吸收了中国传统线描与小汉斯·荷尔拜因的线条语言,在线条的灵动表现之下,向着一条相对温和的面貌发展。而他的油画则在吸收了印象派以及本国艺术大师的色彩与笔触后,向着一条粗狂表现的道路发展。当然,不可否认两者任然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但是在风格面貌上的确有所差异,甚至具有一种脱离的态势。
注释:
【俄】嘉莉娜·P.图鲁萨科娃.菲钦·未出版的素描作品[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曹意强.尼古拉·菲钦的油画语言与全山石艺术中心的理念[J].新美术,2015,36:16-2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