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徐爽
摘 要:《永康手艺人口述史》以访谈录的方式呈现了二十多位永康手艺老人的口述史,用方言娓娓道来手艺生涯的亲身经历,亲切而真实。在很多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无人传承之际,此书为永康手艺有清晰的历史呈现保留了证据,不至成为那些历史断裂的链环或淹没的本相,存续了永康手艺的独特艺术形式所形成的历史回忆。在展现永康手艺人坚韧历史的同时,以十分的勇气和信心去构建自己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永康 手艺人 口述史 书评
永康人的“手艺”并非指独具审美意味的形式,如刺绣、青花瓷之类的精致器物,而是伴着“补铜壶哦——补镬哦——”的喊声,与农家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手工艺,如蔑制品、蓑衣、木桶、锅炉、铜壶等等。永康手艺制品是上个世纪平常百姓家中的常用器物,永康手艺人也正是依靠做蔑、串蓑衣、箍桶、做锅炉、打铜等来过生活。进入新世纪,新材料渐而代替了传统材料,如轻便的塑料制品代替了许多蔑制品、木桶等;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也使得机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纯手工的制作,“百工之乡”的很多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无人传承。编者在前言中道出此书初衷:为永康手艺有清晰的历史呈现而保留证据,不至成为那些历史断裂的链环或淹没的本相,“所以,《永康手艺人口述史》这样的事,还得做”。
一、口述史背景中成书
随史学重心的下移,普通百姓的生活开始进入史学的视野,新史学强调更真实地、更公平地重构过去,让缄默的人群也有机会说话,口述史于此契机而产生。美国口述史联合会宣称:1948年口述史被确立为历史编纂的一种现代技术,哥伦比亚大学开始记录“大人物”的回忆录,但口述史这一现代技术被应用于妇女史、民俗学、生活史等其他领域是20世纪七十年代后才开始。中国口述史研究的兴起也是晚近的事情。口述史始是一种史学方法,搜集和利用资料的方法,虽不能成为史学的独立空间,却可以被应用于史学任何分支,甚至是跨越学科本身,就像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社会调查之于社会学。终而触及历史问题本身的思考和判断、历史写作的架构安排,影响历史阐释的路向。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于此背景应运而生,以课题的工作形式整理了二十多位有代表性的永康手艺人的真实记忆。口述史课题需要一系列的技巧,因为只有在访谈过程中能够走进受访者的生活并发现深层的人类经验,才有可能获得较为可靠的口头证据。这一工作需要创造与合作,需要在与被访者的互动过程中掌握人际和社会技巧,同时需要专业知识。这二十几次访谈的主要访谈者胡丽川正是合适人选:首先,他从小就學做蔑手艺,从徒弟到师爷每个角色都有经历,懂得做手艺人的“规矩”,容易与其他手艺人沟通;其次,有二十多年采编工作经验,懂得采访的套路和相关技巧;再而,于永康长大,可用方言交流,占有语言优势,可原汁原味得品读手艺人的行话。二十几位受访者出于对访谈者的信任,也出于对自己手艺的热忱和尊重,对访谈都相当重视并积极配合,如打镴手艺人陈天锡特意翻出家藏的十来件成品镴器以供拍摄,还现场演示镴壶的真实制作过程。访谈的总体要求是了解手艺人的谋生经历、日常的衣食住行、规章制度和各种技艺,但涉及每次具体的访谈,访谈者总会超出提纲深挖某个具体问题,而这也往往成为收获颇丰之处。访谈后,编者作了仔细的储存及转化整理工作,将访谈的音频资料誊写为现代汉语,对奇崛艰涩的名词做了仔细比对核查,如地名、时间、方言所特有的概念等,但最大限度保持原有表达,以便后人研究。
虽然如此,各种形式转换间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如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表达,将永康方言转化为普通话,这些都难以有积极而完全一致的对等。另外,由于教育程度和性格等各方面原因,某些受访人的表达显得零碎甚至是前后矛盾。这就需要编者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将信息整合成便于阅读的形式,并通过前后比对等方式,辨别口述材料中的矛和盾,孰为真孰为假。当然也保留了所有的原始视屏和音频资料,以供翻查。虽存在着种种偏差甚至是真真假假,但相对于利用口述史这一宝库而言,这些风险都是值得的,或者说这些风险换回的价值是丰腴的,可以在你恰巧需要材料证据的地方赐予你掌握证据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的视频中,受访者除了语音外还有动作比划、神态表情等多种传达信息的形式,落实到访谈录文字上可能都无法呈现,虽然通过为数不多的照片可依稀窥得手艺人神采,但依然损失不小。于此,一方面自然是完整保留原始的视屏和音频资料,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利用这些可贵的一手资料,比如做成一期名为《永康手艺人》电视节目,观众通过荧屏可更直接接触访谈的剪辑片段,感受更为直观和完整。不得说,每种呈现方式都会有自身的优势,合适于不同的人群,但做多方式、多方位的呈现,是否会更接近历史的本相。
二、故事的道出
“口述史的首要价值在于,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原始材料,它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再造原有的各种立场。”《永康手艺人口述史》的优势正是以尽量客观的文本重现来维持各手艺人所有的立场,来展示手艺人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他们在长期生活中所建构的“规矩”。
《永康手艺人口述史》以做蔑、铸锅、做锅炉、打镴、打铜、打铁、钉秤、白铁、打金、打银、打小铁、做木、泥水、箍桶、凿花、做漆、交椅、打石头、染布、串蓑衣、镶牙、腌火腿等手艺为次,并以访谈录的方式呈现永康二十多位手艺人的记忆。当然,这些手艺人中,有一生只学一门手艺的,如做蔑的胡丽川、腌火腿的楼正道、李加尧,也有学了两门甚至好几门手艺的,如打铁做木的胡维梦、打石头染布等杂艺的许德龙。这与手艺的难易程度有关,也和手艺人自身的人生经历和选择相联系。
访谈录开篇都标注时间、地点、受访者和访谈人,继而有受访者的简要背景介绍和访谈的内容提要,利于读者对访谈基本情况的掌握。编者更是有意安排了以卢敦基为访谈者、胡丽川为受访对象的访谈录作为第一篇,便于读者了解永康手艺人的背景和常识。此次访谈以做蔑手艺为蓝本,对永康手艺人的学艺经历、在外的衣食住行、手艺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师徒关系及与农户的关系等问题做了交代,细致之处更可见手艺人的习惯和心态。但永康手艺真正特色还是集中于五金行业,有古谚“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美誉,所以访谈的二十多位手艺人有一半以上是打金银铜铁镴的,这也是永康手艺的主体。编者以腌火腿的楼正道、李加尧的访谈录为终,期望起到殿军之效,一方面是因为火腿在永康毕竟也是响当当的行业,其技艺的难度也比五金手艺大很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该行业被纳入了体制化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行业的变革和转型,手艺人的手艺不再是口口相传的好坏,而是评职称、定商业级,以职称来标准好坏,并由商业级来指导工资。
每篇访谈录主要还是以手艺人的谋生经历、日常的衣食住行、规章制度和技艺本身为主线,以问和答的形式展开,但每位手艺人却都有自己的艰辛经历和令人动容的故事:都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以非凡的勇气寻找生活的出路,不仅练就“一艺盘身”,而且创造了“一个超越身边水准的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故事和经历都是在“问和答”之间慢慢道出,“问和答”形式或者是访谈形式本身是否有诸多的限制?比如问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问者的引导,这样的引导是否合适?对于擅于畅所欲言的答者,常常循着自己的思路,并没有真正理会你的问题,这样是否难以得到问题的确切答案?对于不善言辞的答者,往往寻着问者的引导,这样的答案是经历的本相还是被引导而揭示的一角?自然,这是两难的困境:没有主题和问题,可能会是漫无边际的畅谈,也可能是哑口无言,难以把握;规定了问题,又会是引导、枷锁。所以,访谈中,需要去“倾听他们的声音”,且学会听音,从他们口头语言的表达中解析他们的观念、解密他们的思想。同时,在口述材料的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问答形式所造成的局限,辅以其他来源的材料为补充。
就呈现形式而言,此书为保留原汁原味,将音频资料誊写为访谈录来呈现。优势在于,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每位手艺老人的生活经历,而手艺作为他们整个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理解。但为能得到较为概括化的理解,也可以依据某个主题来剪裁这些访谈录,在一系列的访谈中抽取出特定问题的回答,做横向的展示和比较,以赋予新的意义。呈现形式是多样的,同时也各有各的优势。
三、守“规矩”的手艺人
永康手艺人基本归属于传统手工业中的私营手工业,以满足百姓的日常需要为主,实用为其最高原则。有别于官营手工业,可以大规模地集中资源和高超工艺,为出精品而不计成本,把审美的考量作为最高标准。永康的手艺人都是自家购买原材料并承担劳作,最多也就有半作、徒弟做帮手,这也是需要付与一定工资的。
一般而言,永康手艺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在家乡做生活的,他们一般住在家中,在附近做活,如泥水匠、木匠、篾匠、裁缝等等。另一类则为出门做生活的,还可细分为开店和“行担”两类。开店是指在外地某处开一个固定手艺店,以打铁为多。“行担”是永康方言的专有名词,指一边走路一边担着做工的担子,如打铜、打镴、钉秤等等。
在家的手艺人除手艺外的日常生活与周边的农家人差别不大,手艺生活的安排是由农家上门约定,手艺好的师傅收入一般高于农家人。出门在外开店的手艺人,有固定的居点和熟悉的活动范围,日常生活则需要遵守当地社会风俗和手艺人自身的各种“规矩”。虽然长时间在某地做活,会和当地人逐渐熟络,但手艺人还是很难得到本地的身份认同,外乡人始终是外乡人,农家的提防之心总是有的。所以除了手艺生活外,手艺人不会沾边任何当地的纠纷。
“行担”较为特殊,需要不停地行走以寻找生活,虽然也可能寄居于相熟的“主人家”以联系业务和安身,但是周围活干完就得起身离开,赶下一宗生活。“行担”的收入不稳定,因存在着众多不可预见性因素。经常担着百来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也不一定能寻到生活,为此,很多“行担”的手艺人几乎踏遍中国南方的各个省市。他们日常生活的艰辛也可想而知,常常是找到生活才能停下来吃饭过夜,也很可能寻觅不到住处,不得不在废弃的破庙过夜,用风餐露宿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然,一般情况下,农家人都会留宿手艺人,并提供饭食,也不收取任何费用。一方面可谓民风淳朴,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手艺人这一行业的尊重,在农村最受尊重的是教书人,被尊称为先生,其次则是手艺人,被称为老师。但如果手艺人在农人家里坏了“规矩”,这不仅事关自身,也很可能影响整个群体,其他手艺人再借宿就可能会遭拒。“行担”的手艺人大多淳朴,虽然不熟识的社会,存有许多蒙骗的机会,也都会有自己的分寸,认为这是“盘中走丸”的事,若你农家人待我十分的好,我总不好还以七八分,总也得九分以上地把活做好,但若是农家人待我不够“客气”或在饭菜上“小气”,那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偷工减料,或是收取零碎小活的钱(通常情况零碎的活是不收钱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报”的观念在手艺人身上的反应。
永康手艺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日常生活多少都会有别于农家人,人际关系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农家人常用“吃四方饭的,见世面多,也懂规矩些”来形容手艺人,“规矩”即是手艺人的标尺,指手艺人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也正是因为日常生活的特殊,手艺人在长久的实践过程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规章制度,以维护手艺人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如师徒关系、手艺人相互间的关系、与农家的关系等等。“吃四方饭”是指手艺人上农家里做活,农家人要用上好的饭菜来招待,称之为“供老师”,这样的约定俗成也是“规矩”的一方面。虽然平常的言语中“规矩”都是对手艺人的明确指向,也有隱含的指向农家人的一面。这些“规矩”无需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自有文化环境为其教育基础,有口碑为其监督机制。共用的水井边或是洗衣服的溪岸边都是聚集人群的地方,也是宣传的窗口,大家会用“守不守规矩”、“有没有相”来评价手艺人,用“客气不客气”、“小气”来评价农家人。这些评价或者说口碑,对手艺人而言,就不仅仅是道德的谴责,更有无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很可能就难觅生活;对农家人的影响小很多,但也是道德的谴责,外加手艺人做的活上不那么完美。无论在外乡还是本地,手艺人也尽量避开利益纠纷。从手艺人自身而言,不用为争一点小营小利而坏了自己的口碑,那是得不偿失;从社会而言,手艺人已然享有尊重和优待,怎可再为自己争利。
所以,对手艺人而言,“规矩”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哪一类手艺人,只要入得手艺这一行,就得守手艺人的“规矩”。“规矩”展现的是手艺人的智慧,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关怀。《永康手艺人口述史》就阐释了这种关怀,访谈的问和答之间隐约透露出的历史关怀:让手艺人用自己的声音记述自己的历史,历史不再是要赋予某些古老的事物以记忆的永恒,而是让手艺人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让世人知晓和认同。不是“满足于打捞记忆,廉价地感慨江山人事的变迁”,也不是“对奇特习俗和行为习惯做恋物癖的研究”,而是在展现永康手艺人坚韧历史的同时,以十分的勇气和信心去构建自己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注释:
①卢敦基.永康手艺人口述史[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②【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教育出版社,20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