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田野考察叙事方法

时间:2024-05-20

朱秋婷

摘 要:田野考察是一种常见的学术考察研究的方法之一,其内容是调查人将自己完全融入被调查对象所处的环境中,通过观察、了解、采访等方式方法,对被调查对象有一个深入详细全面的考察研究。这种考察研究的方式方法直至今天依旧被延续着,是考察研究学者研究事物经常使用的办法之一。

关键字: 田野考察 叙事方法 心得

阅读田野考察范本之前,发现相对于一般的论文著作,田野考察叙事的图片都是源于自己本身进行实地勘察而得来的图片信息,这也就表明田野考察是一种撰写人通过直接参与考察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直观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将自己融入到研究主体本身所存在的环境中,免去间接接触过程所不可避免的一些因素,直观呈现出考察成果。7篇田野考察范本所概述的内容都不相同:泥塑、渼陂民居装饰纹样、莲花卷子、雕塑、装饰、皮影戏、披毡等,这些文本内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较少的,但是都是具有中国地方社会文化特色的。田野考察叙事方法:

一、明确考察对象引起考察兴趣

作为初次阅读的读者,对于所撰写的调研内容是陌生的,由于调研本身是针对于中国地方社会文化,所以一般有所接触的可能性相对不大,即便有所了解,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那么我发现在文章的开头,调查人一般会对考察对象有个相对简单的描述,让读者对于文章接下来叙述的主要对象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或形成一个大概的了解,方便读者对接下来详细考察内容的理解,让人们除标题以外,再次明确文章考察研究的主体对象是什么,因为对主题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不仅使得读者产生兴趣,对文章接下来的深入考察研究形成递进式的阅读,同时对考察者而言也是继续深入调查的一个动力。

在扬州大学顾浩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一文的开头,通过几个对当地泥塑一系列疑问的提出,不仅让读者对接下来的田野考察产生兴趣,同时也使得读者明确撰写人为何会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进行田野考察,并将这个田野考察的考察研究结果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这个命题。

我们在进行田野考察的时候,一定要时刻抓住我们主要考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可以对这个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衍生式的相关研究与思考,但是本身主题不可因为衍生而发生偏离,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撰写文章时所要求的紧扣主题。

二、已有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奠定考察背景

以清华大学博士后雷子人的《装饰:渼陂民居及其文化表征》一文为例:他在考察研究渼陂民居建筑中装饰图案纹样之前,首先对渼陂、渼陂村和渼陂村现有民居进行一个整体了解与描述,而该了解认识不单单只是从文化发展历史进行考量,他对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村落分布变化、装饰图形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以这些背景知识为前提对渼陂民居建筑中装饰图案纹样进行深入思考。

可以看出他前期对调查对象的了解与描述是从与其相关的文献或画作中得来的,但是调查人并不只是单纯的将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以再次叙述的方式表现给读者,而是通过对这些文化背景的了解后,对与考察对象相关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概述,并对资料查阅过程中再次发现的新的疑问和不确定因素进行阐述。

对于考察者而言,他可以基于对考察对象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对当地会形成的被调查对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无论是来自于民间神话传说也好,还是历史发展趋势也罢,这都将是形成当地社会文化特色的因素之一,并带着自己在考察前期形成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考察。同时,在考察过程中,可以对之前所了解的文化背景进行确定,在求证中考察。对于读者而言,能够发现读者是有思考的去探索一些目前现有文献中所没有涉及的内容,使得其田野考察更具有考察研究意义。

三、亲身经历深入考察

前面两个版块都属于田野考察的前期准备阶段,其目的都是为了接下来更好的去进行考察而做的准备,而接下来就是进入田野考察的开始阶段了。

正如我之前所阐述的:田野考察时考察者将自己完全融入被考察对象所处的环境中,所以作为调查者接下来文本撰写的主要内容都是对于在考察阶段中所发现的具有考察研究意义的内容。而在考察阶段,从不同的田野考察范文中,我发现并在田野考察相关写作方法中也得到有以下几种考察方式:完全参与法、边参与边观察法、完全观察法。

1.完全参与法

在扬州大学顾浩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一文中,顾浩老师为了了解火把李村二月二庙会中人们对于泥塑购买的心理,亲自驱车参加了此次庙会。这种完全参与的办法,不仅对上文中“河南张村这个小村庄,位于交通相对闭塞,实际公路距离达17公里。外地造访者,除了自己开车,一般不能直抵”这一文本信息做一个证实,同时也能够通过完全参与的办法得出火把李村的人们对于日益衰落的民间艺术文化——泥塑,一直保持热销的火爆场面是基于“当地人带有某种宗教心理的购买方式”这一结论。

在进行完全参与这种田野考察办法的时候,我们对于该对象是否适合完全参与还是要进行一个深度考量的。在顾浩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一文中,文章主要是为了调查河南张泥塑,而最终以火把李这个小村庄作为完全参与考察的地点选定,是基于“每年几乎所有的河南张泥塑,都从这里销售给附近乡镇的村民”、“庙会与集市有一定的相似性”、“火把李庙会则是在每年二月二举行一次,主要出售河南张泥塑”等信息前提。这也告诉我们,在进行田野考察时,我们对于完全参与的考察对象是要进行悉心考量与筛选而决定的,完全考察对象是否能够在全文中起到决定性因素,在考察中是否能够得到田野考察被考察对象的有关信息而决定。

2.边参与边观察法

中国美术学院王侃老师所撰写的《变迁与渗透——皮影戲的各剧场形态》一文中,王侃老师对皮影戏的各剧场形态主要采取的就是边参与边观察法。他参与了典型的乡土性皮影戏剧场、乡镇茶馆的皮影戏剧场和城市高层文化场所的非乡土性皮影戏剧场一种从农村向城市过渡这样的方式,在边参与边观察的方法下表现出皮影戏剧场在不同的环境中,受众人群、票价消费以及戏剧性质所发生的改变。

边参与边观察的办法,有利于作者处于一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一种考察方式。在王侃老师对于不同剧场形态中人们不同的情感方式及实际情况进行描述的时候,直接叙述的撰写形式使得人们对于当时现场气氛有一定的感同身受,但同时这当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个人情感色彩在里面。但是考察人在进行这类具有文化气息氛围的研究对象时,不仅仅只是采用完全参与的办法,而是在参与同时理性的去观察周围人的情感变化与行动变化。这就使得文章本身具有一定理性考察的内容,让田野考察的具体情况不仅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也使得信息更加具有参考价值意义。

3.完全观察法

在田野考察范文中,相对比重较大的考察方式是完全观察法,其主要原因是:被考察对象大多属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这类考察对象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较难被被人们直接参与,同时从某些被考察对象上来说,这类事物具有一定的技术与文化传承,是在一定时间内受到长期训练或手艺传承的前提下形成的,考察人无法进行直接参与。

清华大学博士后雷子人的《装饰:渼陂民居及其文化表征》一文中,雷子人对渼陂不同时期的老房子纹样装饰进行考察时,采用的就是完全观察法。由于装饰纹样这一被考察对象本身属于不能够让考察者直接参与的这一特性为前提下,通过完全客观的观察,更加清楚不同时期的渼陂居所装饰纹样所呈现出的不同。

同理还有顾浩老师的《“后”的几个修正意义——后民间雕塑家于庆成对当代雕塑史书写的启迪》、清华大学林芳的《对俞源古民居木雕装饰的图像学考察》等。而这两篇主要是基于雕塑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观察者本身作为一个学术考察人在进行考察时,未必具有相对应的技术功底,所以在考察方式上更加适用于完全观察法。

四、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在这部分内容撰写上,大多都采用叙事的方式对被考察对象进行直观的描写,但是在具体描述考察内容的方式方法上还是有所区别。

1.直接叙述法

在中国美术学院王侃老师所撰写的《变迁与渗透——皮影戏的各剧场形态》一文中,对典型的乡土性皮影戏剧场进行考察描述时,完全采用叙述的方式:通过自己参与多次在乡村中展开的典型乡土性皮影戏演出活动中最经典完整记录的一次皮影戏为例,从时间、地点、票价、详细流程等切入点,详细记录了典型的乡土性皮影戏剧,同时对其他当地观看者绘声绘色的描线,侧面烘托出当地人对皮影戏的一个态度。在叙述典型乡土性皮影戏剧场的整个过程当中,考察人都完全基于自己看到的场景进行描述,完全没有加入过多自己情感色彩的内容。在叙述末端,从戏剧形式、受众人群、剧场环境、戏剧内容、时间等方面,对典型的乡土性皮影戏剧场形态进行客观分析,使得其完全呈现乡土性皮影戏剧场的特点,与下文乡镇茶馆的皮影戏剧场进行更加强烈的对比,让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不仅感受到两者间的区别,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皮影戏在不同剧场中所呈现出的不同魅力。

2.数据分析法

不同于中国美术学院王侃老师所撰写的《变迁与渗透——皮影戏的各剧场形态》中主要以直接叙述为主的撰写方式,扬州大学顾浩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在对河南张村中一般艺人的描述概括时,更多的是使用数据分析的办法。在顾浩老师的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数据,尤其将这些数据整合汇总制作成表格,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在读者们的面前,以数据变化的直观信息传递给我们当地从事泥塑事业的人数与以家庭为单位的泥塑生产方式,并在数据中发现当地泥塑呈现老年化、收入差距较大等现象。

在表述过程中,我们要找到适合描述自己所考察对象的叙述形式,具体案例具体分析。譬如在中国美术学院王侃老师所撰写的《变迁与渗透——皮影戏的各剧场形态》中对皮影戏的各剧场形态的描述中,就不适合用数据分析的办法,因为被考察对象本身所涉及的数据化内容就相对较少,如果一味追求数据化分析,反而会适得其反。同理,在顾浩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文中具有庞大数据化内容的考察对象中,如果只是采用直接叙述的办法,反而不容易让读者在他的撰写中直观的感受到由数据变化而呈现的社会现状。

五、全面考察对比总结

在阅读田野考察范文的时候,我发现考察者对于被考察对象基本都是形成一种相同被考察对象在不同前提条件下的对比,将每一个考察的不同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会对两者间进行一个系统的比对分析。

这也就是说,考察者在进行田野考察的时候会出现被考察对象衍生信息的出现,对于这些信息都是与考察研究的内容息息相关的,并将不同前提的下的被考察对象分段进行撰写,这样有利于人们根据小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一个粗略的阅览,同时能够在篇幅较长的文章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本信息。同时,在分段后进行两者比对时,也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被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这其实是要求我们作为考察人在进行田野考察的时候,是带有思考的去全身心投入的,在明确考察对象的前提下有适度对考察对象所相关的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从而更加全面的获得考察信息。

六、脉络清晰分段明确

所有的田野考察范文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个非常具有逻辑的撰写顺序,从考察人在考察准备阶段对于被考察对象的一个具体描述与现有资料的分析,引起考察人的兴趣,并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查阅找到被考察对象是否完全具有考察的必要,以及考察内容的可发展性;在开始考察的时候,对于真实处于考察地时出现各种与被考察对象相关的信息进行一个筛选,有目的地对考察的具体事宜进行规划,这其实对于考察者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考察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知识能力,对于被考察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下,才能够以最具有效率的形式进入调查阶段;在进行调查阶段时,考察人要先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分析,适合怎么得考察方法对于考察人来说至关重要,选对了考察方法就是成功了一半,更加能够针对被考察对象的实际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就是对于田野考察文本的撰写,这也是一个脉络重新梳理的过程,在前面几个阶段都能够较为清楚的进行的前提下,就能够减少文章撰写顺序上的部分压力,而重点就是字句的准确性,只有拿捏好字句的准确性,才能够完全的将田野考察的核心内容展现给大家。最后根据各自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补充说明,这主要是对一些具有相对较多不为常见的学术词汇进行的补充说明,方便读者对文本进行更好的理解。

七、考察总结

在完成对田野考察的所有情况描述分析之后,考察人基本都会对田野考察进行一个考察总结。

以清华大学杨阳老师的《彝族服饰的“灵魂”——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彝族羊毛披毡制作及工匠考察》为例,在详细介绍了田野考察的各个方面与内容后,对彝族羊毛披毡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总结评价,其方面包括生产环境、工艺性、功能性、服装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学术性的概括,其文字内容相比于之前的具体考察内容情况描述更加的学术性。

八、引出考察结论与思考

这一部分在整篇的田野考察范文里,很多时候是作为考察总结里的一个分支存在的。但是在扬州大学顾浩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的文章里,作为一个尾声单独存在的。其本身目的是为了突出考察人对被考察对象进行的一个深入思考。其实这对于考察本身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考察人只有对于被考察对象有一个深入思考及引出问题的思考,才能使得田野考察本身对被考察对象形成不一般的意义。并且在考察总结中一定要明确表述出自己对于此次田野考察的学术性研究总结,给予自己的考察社会性价值。而这也区别于一般的风俗文化调查。

参考文献:

[1]顾浩.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悖论?——对惠民“河南张”民间泥塑的田野考察[J].中国美术馆,2011(12).

[2]杨阳.彝族服饰的“灵魂”——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彝族羊毛披毡制作及工匠考察[J].中國美术馆,2011(10).

[3]雷子人.装饰:渼陂民居及其文化表征[J].中国美术馆,2011(4).

[4]杨阳.莲花卷子[J].中国美术馆,2012(4).

[5]王侃.变迁与渗透——皮影戏的各剧场形态[J].中国美术馆,2011(8).

[6]顾浩.“后”的几个修正意义——后民间雕塑家于庆成对当代雕塑史书写的启迪[J].中国美术馆,2012(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