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俄罗斯声乐学派探究

时间:2024-05-20

张浩 宋怡静 胡春丹

摘 要:俄罗斯声乐艺术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圆润、洪亮,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统,鲜明的特色,拥有一大批世界级的音乐家和灿若群星的声乐作品。

关键词:俄罗斯声乐学派 声乐艺术家 声乐作品

俄罗斯声乐艺术和其它国家,其它民族的声乐艺术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统,鲜明的特色,拥有一大批世界级的音乐家和灿若群星的声乐作品。尤其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俄罗斯成为较早引入西洋声乐艺术的国家之一。主要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引入,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格林卡将意大利美声唱法与俄罗斯本民族的音乐特色、语言声调、情感表现方式等方面密切结合,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努力完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声乐学派——俄罗斯声乐学派。①

一、 俄罗斯声乐学派的完善提高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俄罗斯的西洋声乐艺术伴随着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的步伐,也经历过一个完善提高的过程。

1.俄罗斯声乐艺术经历了重声轻情的阶段。

18世纪末期,引入意大利美声歌唱的俄罗斯音乐家,基本上照搬意大利的唱法,单纯对演唱技巧的追求,引领了当时的歌唱审美。当时,演唱技术被置于了高于一切的地位,人们对一位演唱者的演唱是否情感真切、动人心弦;是否能够唱好整部作品的每一个音并不看重,只要他能够在高音区唱出高亢、明亮、圆润、华丽的声音,能够胜任高难度的花腔技巧,他就一定会赢得听众的满堂喝彩。反之,不管一位演唱者的演唱有多真挚感人,他的中、低音区的演唱有多完美,但只要在高音區的演唱中出现些许闪失,就必定会遭致整个演出的失败,甚至换来听众的倒彩。②由此导致诸多演员片面追求歌唱技巧,不顾情感表达,呆板的表情,僵硬的体象,却刻意“加花”,脱离演唱内容。有的甚至养成在咏叹调中“加花”和即兴演唱华彩乐段的习惯。这段重技轻艺,重声轻情的轨迹尽管被后人所指斥,但却使意大利美声唱法作为一种演唱技巧在俄罗斯逐渐普及开来,并奠定了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基础。

2.俄罗斯声乐艺术完成了声情并重的改造。

18世纪,德国歌剧作曲家格鲁克发起了对意大利正歌剧的大胆改革,反对演唱者这种重技轻情和在舞台上脱离剧情的炫技性的自我表现。19世纪初,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为代表,他和贝里尼、唐尼采蒂以优美抒情的浪漫主义风格,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特征。他们创作了大量的经典歌剧作品,其旋律丰富多彩、华丽富有诗意,气息宽阔、自然舒畅,真实地体现了意大利“美声”学派独有的特征。受此影响,俄罗斯的专业声乐艺术也伴随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走向成熟。艺术家们在借鉴和演唱大量西洋名作外,还创作了一批高品位作品。如以俄国名画创作的男声名曲《伏尔加船夫曲》;伊萨克夫斯基和勃兰切尔创作的《喀秋莎》;马都索夫斯基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创作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运用丰富流畅的音乐旋律和较为紧张的情感张力着力渲染社会中下层人物的情感和生活,达到声情交融的境地。对歌手的演唱,人们除注意演唱技巧外,更加关注演员对剧中角色个性特点的把握,及其对声乐演唱情感等的综合驾驭能力的展示③。这里,尤其应提到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夏里亚宾,他为俄罗斯声乐学派完善、改进和提高作出重大贡献。他努力研究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演唱模式,以诠释那些具有特殊气质的人物角色。逐渐总结出一套独树一帜的舞台表演方法。他的演唱感情浓烈,时而悲壮, 时而戏谑,但总是能把音色与戏剧表现力完美地结合起来。他擅长演唱俄罗斯作曲家的歌剧。在演出《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一角时,创造性地运用哭腔、假声和可怕的笑声来塑造梅菲斯特形象,令观众和同行推崇备至,被誉为歌剧演唱大师,一代有成就的艺术家④。随着演唱技艺的提高,艺术家们又找到了“掩盖”(又称“关闭”)唱法后,使音域更宽,尤其是高音,因混入了适当的胸声而变得更为雄壮、浑厚。特别是男高音演唱,不再满足于纤巧的纯头声或假声唱法,而发展为把胸声往上带的更为丰满、更富男性气概的演唱方法,使每个音节铿锵地喷口而出,产生一种夺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⑤。

3.俄罗斯声乐演唱的艺术风格。

尽管同属意大利美声唱法,但无不因国度、语言、作品流派及演唱者的气质和修养不同而体现一定的差异。俄罗斯的声乐作品在世界声乐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俄罗斯声乐作品大多具有优美的旋律和抒情的风格,为当时的俄罗斯人和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如表现俄罗斯人民忍辱负重、饥寒交迫,却有着坚韧不拔精神的作品《伏尔加船夫曲》,旋律徐缓抒情,作品的基调深沉有力,沉重的叹息声中又隐藏着反抗的力量。还有作曲家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其曲调结合了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一些特点,富于变化,明快流畅,以小调为主,典雅生动。另外,经典作品《红梅花儿开》运用三拍子活泼的舞蹈节奏,以及和声小调和俏皮而风趣的音乐口吻,将青年人之间纯真的爱情和少女那羞涩情态表达得淋漓尽致,唱起来上心、上口、上感。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俄罗斯歌曲的艺术魅力。

俄罗斯歌曲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不可忽视:一是俄罗斯歌曲把富有诗意的抒情与音乐融为一炉,调式与情感相投,表现力强,使旋律显得深情动人。二是从词到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吸收了西方音乐精华,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作品内容真挚朴素,贴近生活,并有一种坚定向上的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四是歌曲短小精悍,结构整齐清晰,节拍单纯,气息宽广,旋律有周而复始的反复,极少装饰音,易学易记,群众性强,便于普及⑥。

二、 俄罗斯知名声乐艺术家范例

俄罗斯在广泛普及提高声乐艺术的同时,培养造就了一批声乐艺术家。这里仅就曾为我国特别是哈尔滨的声乐艺术发展做出贡献的几位歌唱家的情况做以简介,以体现俄罗斯声乐艺术对我国声乐发展的影响。

1. 菲奥多尔·夏里亚宾:是俄罗斯声乐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一位音乐家,有“世界歌王”的美誉,曾获得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1873年生于俄国喀山,少年时到第比利斯师从著名声乐教师乌萨托夫学习声乐;1894年,进入圣彼得堡马利亚剧院,尝试演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普斯科菲少女》展示了声乐才能。1896年,入莫斯科马蒙托夫歌剧团,成为骨干演员,其声音淳厚,演技超群的男低音演唱,征服了广大观众,一举成名。1899年又进入莫斯科大剧院,试图总结独创声情并茂的演唱方法,取得成功。在这里,他先后演唱的《伊戈尔王》、《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萨德阔》、《霍凡斯基之乱》等作品,奠定了他作为20世纪最伟大男低音的历史地位。1913年,他曾到伦敦演唱《鲍里斯·戈都诺夫》,异国观众被舞台上的精湛表演所惊呆,一些艺术家评论他是整个20世纪对这部歌剧和这个角色理解最深的歌唱家。1924年,到哈尔滨,在马迭尔剧场举行音乐会,演唱了艺术歌曲《伏尔加船夫曲》、《波斯恋歌》及歌剧中的咏叹调,给中国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2.苏石林:俄罗斯优秀男低音歌唱家,卓越的声乐教育家。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曾评价他“在世界范围内,称得上是一流的声乐教师”。他于1924年初来中国,此前为俄基洛夫歌剧院的独唱演员。来中国后,受聘于哈尔滨格拉祖诺夫音乐学校教授声乐,以后又自办“苏石林音乐学院”。当时哈尔滨的音乐生活相当活跃,苏石林有时也举行音乐会或参加综合音乐会的独唱节目。1930年,苏石林到上海参加演出活动,同时受国立音专校长萧友梅之邀,留该校任教,自此在上海等地从事音乐教学活動长达26年,为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回前苏联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声乐教授⑦。

3.布罗特沃尔斯卡娅·阿恰依: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曾主演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阿恰依毕业于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有着很好的钢琴演奏技能和艺术修养。在她的声乐教学中以及学生音乐会上都是亲自为学生伴奏,并通过钢琴伴奏感染学生以提高其艺术表现力,无需太多语言便很巧妙地影响了学生,用音乐把作品中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带动出来。阿恰依主要在哈尔滨任教,但同时长春、沈阳也会派人来向她学习,或请她前去教授。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文工团,也派人来向她学习。她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为我国声乐教育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结语

俄罗斯声乐艺术借鉴于意大利的美声传统,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最初的重技轻艺,重声轻情到之后技艺并举、声情并茂的完善发展过程。积极吸纳西方高超的演唱技艺,并有机地与本民族的传统、风情相融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声乐特色——俄罗斯声乐学派。

注释:

①张浩.俄罗斯声乐艺术对哈尔滨西洋声乐发展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1(1).

②孙会玲,从历史沿革看美声唱法的声与情[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③同注②

④韩斌.20世纪歌唱大师[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⑤尚家骧.十九世纪美声唱法新时期的演唱风格[M].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2).

⑥安仲平.谈俄罗斯歌曲在伊犁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9(1).

⑦廖辅叔.苏石林二十周年祭[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2).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