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皮影戏式微情形下刍议民间艺术的方向

时间:2024-05-20

赵芳

摘 要:从皮影戏衰落现状的微观视角下,对处于转型期的宏观民间艺术整体现状进行反思。基于民间艺术的生存土壤的变化给民间艺术带来的“危机”,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抢救”工作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民间艺术应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当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出应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在传统向现代化过渡时期肩负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荣使命,荣耀着我们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华县皮影戏 民间艺术 生态转型 文化自觉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受重视的当下语境中,怎么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民间艺人们不因经济情况转变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皮影戏日渐式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皮影戏被披上“保护”的外衣,不知是该为之叹息还是自豪亦或是庆幸?叹息皮影戏在千年的风吹雨打中传承到当下,但却失去了往日的地位,逐步衰落;皮影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此冠冕堂皇的头衔难免心生自豪感;庆幸的是皮影戏还未衰落到消亡,只有通过社会知识分子的呼吁才能重焕光彩的地步。

清华大学学者沙垚在华县进行田野考察时,对华县皮影戏式微得现状进行了深刻地反思,其中记录相关艺人的表述:“只要能赚钱,可以不唱戏。”“当年唱戏是为了赚钱,如今不能赚钱了,就在家里打麻将。”“不止一次的背叛皮影戏,去做别的行当,以便养家糊口。”①通过艺人们的这些淳朴的语言,得知是收入的高低决定了一些民间艺人从事或者放弃艺术生涯。迫于生活的压力,艺人们不得已放弃唱戏,去寻求一份可以给生活带来些许保障的工作来维持生计。美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詹姆逊的观点认为,“社会机器完全是以纯经济的方式来组织的,社会中存在的一切都和经济有关,都受经济的制约。”②现代机器批量化生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许多旧时代的传统被我们抛之脑后,一切能存留下来的都与经济密切相关。然而,皮影戏的式微是由于皮影戏艺术本身的魅力缺乏失去了其“赚钱”的功能吗?寻其根源,笔者试图从客观的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转变、主体“人”的因素方面进行阐释,并引发对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考。

一、 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转型

在新兴高科技还未打开我国国门之际,农耕社会也还未解体,一个民族千百年来不断传承与发展的传统文化、民间技艺依旧自然地演变着、继续着,皮影戏正是在有其适合自我发展的生态环境中延绵了两千年之久。王文章先生曾指出:“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保持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使民族民间传统技艺能够在代与代的传承中自然延续的客观条件。”③封闭的农耕社会其稳定性正是皮影戏生存的沃土,也正是皮影戏经久不衰的一个客观条件。然而,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新的信息技术、现代化产业和商品经济地强烈来袭,打破了原来那种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民间艺术的立足之地微乎其微。许多传统文化中增添了不少的现代化元素,例如,传统婚俗仪式中抬新娘的轿子换成了轿车;丧礼上出现了现代流行歌曲。而曾经的“皮影戏窝子”如今也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曾经的封闭,没有现代流行歌曲,人们过节办事都请皮影戏来表达热闹、欢喜、悲伤、纪念等一系列心理上的共鸣,而如今,皮影戏的地位已然被流行歌曲的地位代替。皮影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变形,皮影戏的文化空间(即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变成了歌舞剧的欢乐圣殿。王文章先生也曾呼吁保护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我国民间许多习俗都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紧密相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其生态环境”。④没有了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多数民间习俗都难以为继,因此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中的最为紧要的方面。

在生态环境转型的条件下,家庭传承下的个体民间艺术会在家族接班人身上得到传承,家族传承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对艺术家族传承的戏班相比较,普通戏班有较强的保密性,这种祖传的技艺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此祖传的技艺对于家族继承人来说是弥足珍贵并引以为豪的。技艺由血脉相承,继承人肩负着传承祖上遗产的重任,必定会虔诚学习,以保祖先留下来的技艺继续发扬光大。家族没什么大变故,技艺就不会失传。但是群体性的民间艺术——华县的皮影戏则不同,老艺人的子孙们都纷纷外出打工,无人愿意继承这份出力不讨好,“赚不来钱”的技艺。“皮影戏窝子”也已经没有太多人欣赏皮影戏,更多的是在过节或者举办红白事宜的时候欣赏流行歌曲以求热闹。显然,新时代的流行歌舞取代了皮影戏审美娱乐的社会功能。但是新时代歌舞取代不了皮影戏历经岁月洗礼的深厚韵味。皮影戏是从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有着两千年之久的传统技艺,它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传统和独特技艺,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民间艺术的生态环境,使我们民族的“根”继续在沃土上发芽,生花。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寻求民间艺术与时俱进的道路,使其适应潮流的发展。

二、 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虽然适合民间艺术生长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生态环境由现代化冲击得严重变形,但是民间艺术能够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在新的形式环境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行走,也不至消亡,甚至会重焕魅力。左汉中先生曾告诫读者“中国民间文化的相对封闭和稳定,必然给民间美术造型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阻碍。”⑤如今我国农村农业结构向工业结构地华丽转型,现代化的发展改变了两千年来的农耕社会结构,构成了自成体系的文明秩序,使中国民间艺术封闭的大门已经敞开,在新旧文化更迭的重要时期,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的同时也给民间艺术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机会,也正是考验民间艺术可持续性的关键时期。

一切民间艺术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与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注定了民间艺术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变之中。“新旧民俗的更迭和盛衰消长虽然是客观规律,但其民俗本身的精神内核是相对稳定的,文化现象的更迭变化不会轻易改变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民族文化的根。”⑥民间艺术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活态性”的鲜明特征,皮影戏是经过历史得沉淀凝聚着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尚的传统民间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与每个时代的新鲜事物碰撞,依然传承至今,其民族的精神内核遥想而知。当今提倡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民间艺术面临自身创新性与时代潮流迎合的紧张时刻,如何在不失皮影戏“本真性”的前提下将其与当代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并充分体现其“活态性”,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危机,我们也做出了相应的抢救努力:通过法律、规范、规章、制度、宣传等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民间艺人也有了“国家活的珍宝”的头衔被保护起来。这样的保护在保持文化被传承的优势下,难免会失去其本身在特定的社会团体中的本真性与活态性。然而,还有很多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没有被列入到被保护的行列,难道就要坐以待毙吗?

对民间艺术应给予保护性的开发。民间艺术研究学者唐家路先生的博士论文《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中强调,“如何合理适宜地将民间文化艺术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是保护民间文化艺术最有效的方式”⑦

三、 造物者“人”的“文化自觉”素养

一系列的保护方案、抢救措施的实行是实现民间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然最重要的还是主观的“人”的因素。曾经皮影戏艺人们为了生存,不止一次地背叛皮影戏,外出打工亦或是做别的工作。皮影戏对于他们来说是维持生计的一种职业,当这种职业不能够满足“吃得饱、穿得暖”的时候,他们便没有理由再坚守下去。迫于生存放弃唱戏的时候,艺人们应该依稀记得曾经是因为生活而选择去学戏。如今,民间皮影戏的市场仍然不可观,没有市场,皮影戏就要面临被抛弃的下场。

虽然有些艺人已经被列入到“国宝”的名单,被保护起来,可是“国宝”后继无人,“人亡艺绝”的现象在我国绝非个案。民间艺术在将要销声匿迹的边缘摇摇欲坠,尤其是老艺人们的羽化,更是加速了艺术的失传。面对民间艺术经济失利就后继无人的残酷现实境遇,在造物者“人”的方面,我们需要一种的是一种唤醒“文化自觉”{9}的力量。

如何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呈现出的是一个民族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论《唐人是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一文中认为:“汉唐的诗歌里都有一种悲壮的胡笳意味和出塞从军的壮志,而事实上证明汉唐的民族势力极强。晚唐诗人眈于小己的享乐和酒色的沈醉,所为歌咏,流入靡靡之音,而晚唐终于受外来民族契丹的欺侮。”民族的文化兴衰与民族的整体实力强弱成正比,民族的强盛势必带来民族文化的繁荣景象,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也支撑着民族的兴盛。

民族文化自豪感来自于我们的自知之明,需要我们深刻地从本质上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反对盲目的历史虚无主义,反对片面的盲目自大。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风尚,是我们民族的灵魂,需要我们新生代在有自知之明的前提下将之与时代潮流相适应并继承与发扬光大。耿女士在鼓励沙垚坚持对民间艺术的调查搜集工作时说,“命运安排她生长在中国,就要对得起她的父亲。她只求做一个闪亮的‘小灯泡。当孩子们有一天发现自己国家的文化博大精深,意识到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根的时候,希望他们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能够跟着‘小灯泡找到回家的路。”

如今我们需要“小灯泡”,“小灯泡”是我们“文化自觉”被唤醒的力量。当千千万万个“小灯泡”闪耀在当今华夏文明大地时,我们的民间艺术文化将会不断地创新、进步,重拾往日魅力,不会被历史遗忘,依然会肩负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荣使命,荣耀着我们自强自信的民族精神。

注释:

{1}沙垚.土門日记——华县皮影田野调查手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美】詹姆逊, 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4}{6}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7}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J].山东社会科学. 2000(5).

{9}“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生前曾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引自费孝通. 重建社会学与 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1).)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