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陈展宙
摘 要:舒伯特的音乐内容广泛,尤其是《美丽的磨坊姑娘》极大地反映了作曲家的真实情感,极大地推动了声乐套曲体裁的形成,在艺术歌曲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侧重于研究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首先对该声乐套曲进行分析,然后介绍《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演唱版本及艺术特点,最后探究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男中音演唱要点,以便更好地挖掘舒伯特声乐套曲的精髓,深入表现舒伯特创作艺术歌曲的风格。
关键词:乐声套曲 《美丽的磨坊姑娘》 男中音 演唱
舒伯特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享有“德奥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最突出的贡献是成功地发展了声乐套曲体裁形式——以多首歌曲描写共同主题。1823年,舒伯特创作了《美丽的磨坊女》,也是舒伯特晚期创作的第一步声乐套曲,主要描写一位磨工青年爱上了迷人的磨坊姑娘,当姑娘嫁给他人之后,磨工青年痛苦地返乡,最终投入小河的不幸故事,不管是情节发展,还是情感体验的变化,均按照人物内心情感的发展顺序而不断展开,具有音乐质朴、单纯的艺术特征,且艺术效果清新脱俗。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向观众展示了不同歌唱家的不同音色、不同见解和不同的审美趣味,其中德國男中音菲舍尔·迪斯考和英国男高音艾恩.波斯特里奇的生动、形象、富有诗意的演唱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对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男中音演唱要点进行探讨,进一步强调了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突出地位和“闪光点”。
一、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分析
1.人物的音乐形象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刻画了十分逼真的人物音乐形象,主要涉及三种人物,一是青年磨工;二是拟人化的小河、三是高大威武的猎人,他们各具特色,共同推动着歌曲情节的发展。实际上,青年磨工不但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主人公,更是作曲家舒伯特的个人写照;而拟人化的小河则是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主要配角,它完全是通过钢琴伴奏来表现的,只是一个作为陪伴青年磨工的亲密伙伴而被拟人化的人物形象;猎人是青年磨工的情敌,该人物形象主要通过钢琴伴奏模仿猎人的号角声、马蹄声进行表现。另外,从声乐套曲的结构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11首歌曲,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一个洋溢着幸福愉快的时光,具有活开朗的人物情绪和对幸福的无限憧憬;第二个阶段包括9首歌曲,其曲调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大程度上把青年磨工失恋后疑虑、妒忌、悲伤的情绪表现得十分到位,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令人惋惜。
2.歌曲的解读
关于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主要用《流浪》和《河催眠曲》两首歌曲来起头、收尾,有力地表达了作品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例如:《流浪》作为其中的第一首歌曲,形象地向广大观众展示了青年磨工初入社会时的思想状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青年磨工的情感世界,而最后一首歌曲《河催眠曲》则集中讨论了青年磨工失恋后的种种失落感,以及无奈的心情。除此以外,第一首歌曲《流浪》和最一首歌曲《河催眠曲》也巧妙地安插了青年磨工的整个旅行过程和对磨坊姑娘的依恋情怀。鉴于此,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套曲的思想内容,下面主要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进行歌曲解读。
第一首歌曲——《流浪》作为整个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开场白,比较直接了当,把青年磨工初次步入社会的兴奋心情刻画的绘声绘色,尤其是分节歌不但简单,而且略显朴素,作曲家采用了十分自然流畅的音乐表现手法,同时也最接近民间歌曲形式。比如说,第一首歌曲——《流浪》就十分活跃,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向上跳跃的音调,以及活泼的节奏感,似乎把观众领进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之中,观众可以隐约看到一个心情十分愉悦的青年磨工形象,甚至会看到青年磨工的美好未来。
第二首歌曲——《到哪儿去》,其声乐的曲调不但朴素,而且简单,伴奏柔和且连续不断的运动,其主要意图是为了向观众展现小河那缓缓的流水声,同时也代表了青年磨工向小河提出的一系列不解和疑问,以及青年磨工对于未来的种种希望。不难想象,这时的青年磨工是十分自信的,对人生充满信心,他坚信自己一定会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认为这个世界是无比美好的。
第十一首歌曲——《我的》集中展现了青年磨工向往快乐爱情的种种感受,不仅歌曲的感情真挚动人,而且旋律悠扬、婉转,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可以说这种曲调实现了一种无法超越的欢乐情绪,有力地震撼了观众们的灵魂。
从第十二首歌曲——《储人》开始,音乐变化十分明显,同时也夹杂着一系列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带着一种惊惶不安的情绪,主人公的心情是极其复杂的、坐立不安,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向观众倾诉了青年磨工的不愉快的心情,具有较强的悲剧色彩。
第十六首歌曲——《可爱的颜》的作者花费了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着磨,在构思方面十分精巧,同时也散发着浓浓的感情色彩,意味极其深长,这一切都为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增添了无限的抒情色彩。尽管如此,这首歌曲又非常质朴,乐节形式相对简单,即在所有三个乐节里的音乐材料均以相同的形式进行。
第十九首歌曲——《磨工与小河》的形式独特,采用了对句。比如:拟人化的小河采用了十分明晰的对话,形象地回答了青年磨工身处痛苦境地的问题。与此同时,歌曲《磨工与小河》也通过心理描写,以中等速度进行了水浪平稳的音型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小河形象,给观众带来新颖的感觉。
最后一首歌曲——《河催眠曲》,着重向观众道出了小河单调的淙淙流水声,拟人化地进行催眠,把青年磨工的失恋后的痛苦心情和失望感向观众展现得天衣无缝,青年磨工的心里十分痛苦,但也只能痛在心里,无法向人诉说,无人愿意倾听,也没有人理解他,这一切导致了青年磨工只能将自己的默默地沉淀在小河之中。正如这位年轻的青年磨工安息于小河的怀抱之中,一声不响地躺于此地,让小河中的碧波将自己带向远方。可以说,这就是青年磨工的一生,不管是欢乐,或者是悲伤,都统统地结束了,留下的只有小河陪伴着他,为他默默地吟唱着安魂曲,即《河催眠曲》充满着无尽的悲伤和忧郁的感情,耐人寻味。
二、《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演唱版本及艺术特点
1.演唱版本
关于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演唱版本,这就要从它的起源说起,这闻名于世的声乐套贡出于音乐舞台的时间很早。据了解,1907年就已经擁有了世界上第一套唱片录音,不同的歌唱家的唱片都不尽相同,个个都有自己的独特点。究其原因,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即使是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是如此,所以不同的歌唱家通过不同音色和审美演绎了丰富多彩的声乐套曲,向观众展示了不一样的《美丽的磨坊女》歌曲,这也决定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唱片极为丰富。从某种程度上讲,世界上的歌唱家人数众多,但是对对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演唱诠释最为经典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德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二是英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艾思·波斯特里奇。
2.艺术特点
从艺术特点上分析,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艺术特点,一是诗与乐融为一体,即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诗歌构成了舒伯特创作的重要源泉,以至于舒伯特巧妙地将诗意与创作灵感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力,能够将诗歌的形式与风格都合理地运用到音乐的语言之中,语言清洁紧凑、人性化,心理细腻,且语言淳朴,富有较强的韵律感;其二,在旋律方面,舒伯特巧妙地将民歌的自然与淳朴同声乐的高度艺术性进行有效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钢琴伴奏的艺术。于是,一股诗情画意般的基调充满了整个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之中,由乐观的基调逐渐向哀伤的基调靠近,不但描绘场景增加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抒情性,而且自然界万物的描绘也有力地增加了声乐套曲的抒情性,以至于整个歌曲都散发着浓郁的乡村风格,具有较强烈的浪漫主义感情基调,最终把青年磨工的复杂变化的心情表现得十分到位。其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作者舒伯特设定歌曲的曲式时,主要依据是歌词的内容和情绪。其中,舒伯特的创作基础是分节歌,同时他又发展出了变化分节歌等多样的体裁形式,避免了声乐套曲演唱的单调性,集中展示了一位著名作曲家的创作才能,他那变化丰富的和声创作也使该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极具表现力。
三、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男中音演唱要点
菲舍尔·迪斯考是男中音里艺术修养最高的学者型歌唱家,同时录制了舒伯特、舒曼、沃尔夫为男声所写的全部歌曲,拥有一千多首曲目。1971年,他录制的《美丽的磨坊女》是优秀的录音版本之一,嗓音浑厚,音色细腻、表情深刻,音乐处理细致,足以说明他有着过人的诠释能力,拥护比较完善的歌唱技巧,从根本上唱出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所要表达的内在精神,其伴奏是英国钢琴家杰拉德.摩尔,他和菲舍尔·迪斯考的配合十分默契,引人入胜。
在第一首歌曲《流浪》中,菲舍尔·迪斯考以结实的声音、坚定的语气塑造了一个气质豪爽、沉稳的青年,他年轻气盛,具有阳刚之气。实际上,菲舍尔·迪斯考对这首歌曲进行了五段歌词的分节歌处理,同时做得十分细微,引人入胜,把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美好世界中,同时整首歌曲的演唱和伴奏在平稳中也显得比较踊跃。
在第六首《疑问》中,菲舍尔·迪斯考的男中音演唱十分精致,不但深沉,而且优美,集中突现了一种沉思的氛围,极具古典之美。该男中音很好地控制住了声音,在轻柔抒情的基础上,歌声充满了疑问,也充满了语气的复杂变化,以至于整首歌曲具有戏剧性的宣叙与抒情段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为男中音,菲舍尔·迪斯考具有适应性很强的嗓音,他经常做出变化多端的音色,以便更好地刻画出青年磨工的形象,形象地表达出歌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诗意。比如:在《感谢小溪》这首歌曲中,菲舍尔·迪斯考有意唱出了一种稀薄且明亮的音色,这样可以很发好地接近充满抒情诗意的歌词内容。不仅如此,菲舍尔·迪斯考的演唱拥有十分清晰的旋律线条,具有极强的层次感,对套曲里的歌有着深思熟虑的精心安排,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演唱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戏剧感和讲故事的技巧,在细部的刻画上更是纯熟质朴,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但是菲舍尔·迪斯考唱得比较理智,缺失了一定的温暖感。由于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这首歌曲所需要的抒情正是波斯特里奇所恤长的,所以菲舍尔·迪斯考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柔和、温暖的深情,唱出了青年磨工的多情和对爱情的憧憬,唱出了正当年少磨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让人不得不为这位青年呐喊助威。
当然,作为一位优秀的声乐套曲演唱者,不能单单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想法并不能完全代表剧作品主人公的想法,表演的目的就是要切实反映剧中人物的情感,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怎么说,为了把艺术歌曲的演唱工作做好,歌曲演唱人员必须重视剧作品中人物情感的真实表达,坚决杜绝机械化的演唱模式,绝不可以全盘戏剧化,那样会让观众感觉到枯燥无味,缺乏抒情性会让部分欣赏一会歌曲就悄悄离场。可以说,抒情性在整个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正如“说话要以理服人,作文要以情动人”,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歌曲演唱,即只有感人肺腑的情感演唱效果,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与观众连成一片、吸引观众,从而实现较好的演唱效果。
毫无疑问,在声乐套曲的演唱过程中,演唱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戏剧性情节,甚至会遇到一些较为突出的戏剧性段落,把握这种要素的同时,还要把握好抒情要素,抒情要素的掌握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作为舒伯特的优秀声乐套曲作品,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具有许多微妙性、精致性的乐句,并且这些乐句不断地渗透到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情感体验之中,这对演唱者的男中音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演唱者一定要科学地处理分句和乐句的连贯性,采用连贯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完美气息的过渡,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分句的音色,充分展现该版本音乐的流动性,实现最完善的音乐境界,给观众带来一种最美的音乐感受。或者说,演唱人员最终要表达出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中心主题,道出压抑在心中的悲愤和对光明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要体现出主人公对不公平命运的强烈控诉。
除此以外,演唱人员还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即《美丽的磨坊姑娘》是作者舒伯特用心血谱写的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普通人的快乐、大自然的景色,以及流浪、孤独、痛苦、漂泊者的浪漫形象,可以说是一首舒伯特发自心灵深处的歌曲。不管是作品中所倾诉出来的痛苦和悲伤,还是作品中所倾诉出来的希望和渴求,都能帮助现代年轻人更好的认识过去、珍惜现在、思索未来。
结语
总之,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艺术歌曲家,不但要重视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还要学会有效表现歌曲的情感线索,尽量把多样化的音色表达出来,同时要做到吐字清晰、语调细致、演唱风格含蓄柔美等几种演唱要点。本文通过探究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男中音演唱要点,再次强调了该声乐套曲优美的旋律和深远的意境,实现了诗歌与旋律的完美结合,同时作者也赋予了《美丽的磨坊姑娘》这部声乐套曲以真实的灵魂,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学习者的关注,不断发扬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
参考文献:
[1]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姑娘[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战书博.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艺术特征及演唱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
[3]黄雪生.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艺术价值探究[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
[4]刘爱辉.简析舒伯特的《美丽的磨坊姑娘》声乐套曲[N].辽宁高职学报,2008(7).
[5]程晓凤.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及演唱处理[J].音乐探索,2003(4).
[6]祁君.论舒伯特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D].河北大学,2004.
[7]陈明律.舒伯特联篇歌集《美丽的磨坊少女》演唱、伴奏之诠释[M].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5.
[8]黄英.青春的挽歌——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的创作特色[J].作家,2008(8).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